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996年11月,许多美国人不再为圣诞节送什么礼物给亲友发愁,因为他们都已经有了目标:那是一本叫做《与神对话》的书,作者是名不见经传的尼尔·唐纳德·沃尔什。这本书只有211页,定价也不高,才19.95美元,但是在他们看来,没有比它更合适、更贵重的礼物,因为它详细解答了生活与爱、善与恶、金钱和健康等各种问题,全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令人脱胎换骨。
◆毫无媒体宣传的情况下,仅仅凭借读者交口称赞的传播, 1996年11月24日《与神对话》悄然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位居非虚构类第14位,之后上榜的时间高达137周,拥有37种语言译本,总销量超过1300万册,成为不可动摇的殿堂级经典著作,而百万级畅销书《秘密》《吸引力法则》《遇见未知的自己》核心灵感也都源自于这部书。
  ◆2009年,著名翻译家李继宏先生将《与神对话》引进中国。"一生等待的书"是广大读者的口碑美誉,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安妮宝贝、余秋雨、钱文忠、刘德华、李连杰、王菲、伊能静、金城武、刘亦菲、刘德凯、吴晓波、张汝伦、曹可凡纷纷诚意推荐,著名运动员姚明将《与神对话》作为见面礼赠送队友,它是"姚之队"的精神力量。
  ◆2018年,《与神对话》(全五卷)终极版版隆重上市,完整收录《与神对话·全三卷》及《与神为友》《与神合一》。它们已经改造过许多心灵,也必将改善你的生活。


【内容简介】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曾是电台导播、报纸主编、公共信息官员,并创办公关公司。大火毁去他全部财产,婚姻四次失败,车祸几乎殒命。年过四十的他,风餐露宿,靠捡易拉罐维生。

  "我的人生为什么如此失败?"他在黄色便笺本上愤怒地写道。这封质疑信得到了神圣的回答,而他与神的对话也持续了三年。

  1995年,《与神对话》出版,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137周,成为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三大核心著作之一。

  本套装完整收录《与神对话·全三卷》及《与神为友》《与神合一》。《与神对话·全三卷》分别和人生、世界、宇宙息息相关;《与神为友》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与神合一》作为总结,带你回归原初,活出真正的自己。

  它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灵魂圣经,是读者一生等待的书。

  祝福每一位读者,愿你们每一天都变成一个另自己更满意的人,生活在喜乐和真相中。


【免费在线读】
试读:

  (试读一)
  从前有个灵魂,它认识到它自身便是光。它是个新的灵魂,所以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经验。"我是光,"它说,"我是光。"然而,它所有的认识、所有的诉说都不能够代替它的经验。在这个灵魂所出现的领域中,除了光一无所有。每个灵魂都是*好的,每个灵魂都是*美的,每个灵魂都闪耀着我那可敬可畏之光的辉煌。所以上述那个小小的灵魂就像阳光中的烛火。在*灿烂的光芒--它是这光芒的组成部分--中,它无法看到自身,也无法经验到它的真实身份和本质。
  后来发生的情况是,这个灵魂越来越渴望认识其自身。它的渴望十分强烈,于是在某天,我说:"小东西,你知道若要满足你的这种欲望,你必须做些什么吗?"
  "神啊,那是什么呢?是什么呢?我什么都愿意做!"这小小的灵魂说。
  "你必须使你自己与我们大家分开,"我回答说,"然后你必须让自己处身黑暗之中。"
  "*的神啊,黑暗是什么呀?"这小小的灵魂问。
  "那就是非你,"我回答说,这个灵魂明白了。
  于是这灵魂便这么做了,让它自身与大家分开,而且哦,它还去到了别的领域。到了该领域,这灵魂拥有了能力,可以召唤各种黑暗进入它的经验。它召唤了。
  然而在黑暗中央,它却哭喊起来:"圣父啊,圣父啊,你为何遗弃我?"正如你在你*黑暗的时刻所叫喊的那样。可是我从来不曾遗弃你,而是永远站在你身边,随时准备提醒你,让你想起你的真实身份;准备,随时准备,呼唤你回家。
  因此,如果你要成为黑暗中的光,就请别抱怨。
  在你被非你所包围的时刻,请别忘记你的真实身份。但请赞美这世界,即使你试图改变它。
  请认识到,在受到*的考验时,你的所作所为可能是你*的成功。因为你创造的经验表明了你的真实身份--以及你的理想身份。
  我告诉你这个故事,这个小小的灵魂和太阳的寓言,是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世界为什么是现在这副样子,以及它如何能够在刹那间改变,只要每个人都想起他们的*实在的神圣真相。

  (试读二)

  但愿处在关系中的每个人都只关心自我--自我是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拥有什么东西;自我渴望、想要和付出什么;自我正在追求、创造和经验什么;到时所有的关系将会出色地完成它们的目标,并让它们的参与者感到非常满意!
  但愿处在关系中的每个人别去关心他人,而只、只、只是关心自我。
  这样的教导看起来很奇怪,因为你向来听说,在关系的*形式中,人们只会关心对方。然而我告诉你吧:你对对方的关注--你对对方的迷恋--正是导致关系令人失望的原因。
  对方过得好不好?对方在干什么呢?对方拥有什么东西啊?对方说的是什么呀?对方有什么心愿呢?有什么愿望呢?对方在想什么呢?期待什么呢?计划什么呢?
  大师明白,无论对方过得好不好,正在做什么,拥有什么,说什么,有什么心愿,要求什么,这一切都并不重要。对方在做什么,期待什么,计划什么也都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在关系中你过得好不好。
  *懂得爱的人是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如果你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其实我说得对。如果你无法爱你的自我,你就无法去爱别人。许多人犯下了错误,试图通过爱别人来爱自我。当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这么做。这并非有意识的努力。但是他们内心深处是这么想的。在你们所谓的潜意识里面,他们想:"如果我能够爱别人,他们也将会爱我就好了。那样我就是值得爱的,我就能爱我自己。"
  这种思维的反面是,许多人讨厌他们自己,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别人爱他们。这是一种疾病--有些人真的得了"缺爱症",因为实际情况是别人确实爱他们,但这于事无补。不管有多少人向他们表达爱意,他们总是觉得不够。
  首先,他们并不相信你。他们认为你是想要操控他们--试图得到某些好处。(你可能爱上他们那样的人吗?不可能。肯定有什么不妥。你肯定想得到什么东西!你想要的是什么呢?)
  他们坐下来冥思苦想,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真的爱他们。所以他们并不相信你,开始想方设法逼你予以证明。你必须证实你是爱他们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也许会要求你开始改变你的行为。
  其次,如果他们终于能够相信你是爱他们的,那么他们马上就会担心你的爱会持续多久。所以为了抓住你的爱,他们开始改变他们的行为。
  因而,两个人真的在恋爱关系中迷失了他们的自我。他们进入这样的关系,是希望能够找到他们的自我,结果反而迷失了他们的自我。
  绝大多数情人之间的痛苦,原因正在于他们的自我在恋爱关系中迷失了。
  两个人结合,本来满心以为一加一将会大于二,结果却发现一加一反而小于一。他们觉得情况变得不如单身的时候。不如那时候能干,不如那时候聪明,不如那时候令人兴奋,不如那时候迷人,不如那时候快乐,不如那时候满意。
  这是因为他们变差了。为了能够开始--保持--恋爱关系,他们放弃了他们大部分的真我。
  这并不是人们想要的恋爱关系。然而,对恋爱关系有过这种经验的人多得你永远认识不完。

  (试读三)
  智慧是知识的运用。
  你们教育你们的孩子思考什么,而不是如何思考。
  当你们向你们的孩子传递知识,你们是在告诉他们去思考什么。也就是说,你们正在对你们孩子说他们应该知道些什么,你们希望他们明白什么是真相。
  当你们向你们的孩子传授智慧,你们不会告诉他们去认识什么,或者真相是什么,而是告诉他们如何找到他们自己的真相。
  知识是会过时的。而智慧则是终生的。
  孩子若是得到允许去培养他们的批判思考能力,他们非常有可能会放弃父辈的道德伦理和整个生活方式。为了保护你们的生活方式,你们建立了一套教育系统,着重于培养儿童的记忆力,而不是能力。你们教导儿童记住各种事实与谎言(每个社会杜撰的、关于其自身的谎言),而不是让他们有能力去发现和创造他们自己的真相。
  有的培训班倒是注重开发儿童的能力和技巧,而非记忆力;可是有人认为这样的培训班很荒唐,因为他们自以为知道儿童需要学习什么知识。然而你们对后代的教育已经将你们的世界引向无知,而非让你们的世界远离无知。
  不信你随便找本历史书,翻开看看。你们的历史书是由那些希望他们的后代从某个特定的角度看待世界的人写成的。如果有视野更为开阔的人想要让历史书涵盖更多的事实,他们就会遭到讥讽,并被蔑称为"修正主义者"。你们不会将你们过去的真相告诉你们的后辈,以免他们发现你们的真面目。
  美国曾经将原子弹投向日本两个城市,造成上百万人毙命或伤残,然而在这个国家,你们并不将美国决定动用原子弹背后的一切教给你们的孩子。你们教给他们的是你们眼中的事实--你们想要他们看到的事实。
  如果有人试图平衡这种观点和其他观点(比如说日本人的观点),你们就会大叫大喊,气急攻心,跳上跳下,要求各所学校在回顾这次重要历史事件时千万不能提供这样的资料。因而你们教的根本不是历史,而是政治。
  历史本应对实际上发生过的事情做出准确而全面的纪录。政治则无关乎实际上发生过的事情。政治永远是人们对发生过的事情的看法。
  历史揭示,政治辩护。历史揭开,和盘托出;政治遮盖,以偏概全。
  政客讨厌如实记录的历史。而如实记录的历史对政客也没有好评。
  然而你们都穿着皇帝的新衣,因为你们的孩子终究会看穿你们。如果有孩子学会批判式思考,他们将会翻开你们的历史书,然后说:"哇,我的父辈和祖辈一直在欺骗他们自己。"这种情况是你们无法忍受的,所以你们不让孩子拥有批判思维能力。你们不想要你们的孩子拥有*基本的事实。你们想要他们拥有你们对事实的观点。
  你真的以为向广岛投原子弹是*必要的吗?有些人宣称他们了解更多的真相,他们写了许多报告指出,日本帝国在美国投放原子弹之前,已经私下向美国传达了投降的意愿,你们美国的历史学家对这些报告是怎么说的呢?动用原子弹的决定里面有多少为珍珠港遇袭复仇的成分?就算你由衷地认为向广岛投放原子弹是必要的,那为什么投放第二颗原子弹也是必要的呢?
  当然,你们自己对这次历史事件的纪录可能是准确的。美国对这次历史事件的说法可能与事实相符。但这并非我们要讨论的重点。重点在于,你们的教育系统并不允许学生对这些和许多其他问题进行批判式思考。
  你能想象爱荷华州某位教社会研究或者历史的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上述疑问,邀请和鼓励学生深入地研究和探讨这些话题,并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吗?
  这才是重点所在!你们并不想要你们的后辈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你们想要他们得出和你们相同的结论。因而,你们使得他们注定要再次犯下你们的结论所引致的错误。

  (试读四)

  精神至少可以细分为三个次级层面:逻辑、直觉和情感。你们的精神能够而且确实在其中一个--有时会在全部
  三个--次级层面上做出决定和选择,这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内在冲突。
  而这些层面中的情感层面,又可以再细分出五个层面。它们是五种自然情感:悲哀、愤怒、羡慕、怕、爱。
  这些层面也各自包含着两个*终的层面:爱和怕。
  上述五种自然情感均包含了爱和怕,然而爱和怕是所有情感的基础。其他三种自然情感是从这两种派生出来的。
  所有思维归根到底都是由爱或者怕诱发的。这是伟大的两极分化。这是首要的二元对立。所有事物*终都可以归结为此两者之一。所有思维、观念、概念、理解、决定、选择
  和行动都基于此两者之一。
  而到*终,这两者其实是一体。
  那就是爱。
  实际上,爱是宇宙间的一切。甚至怕也是从爱派生出来的,当你有效地使用它,它就会表达爱。
  怕会表达爱?
  就其*形式而言,是的。万事万物均表达爱,只要表达处在其*形式。
  那个将孩子救出、使其免遭车祸的家长表达的是怕,还是爱?
  我觉得两者皆有吧。怕是怕孩子死于非命,而爱则足以使其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救孩子。
  正是如此。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形式的怕变成了爱……就是爱……表达为怕。
  其他自然情感的情况也是如此,悲哀、愤怒、羡慕均是某种形式的怕,而怕反过来又是某种形式的爱。
  它们是相互关联的。你明白吗?
  问题在于,这五种自然情感有时会遭到扭曲。它们会变得怪诞,根本看不出来是爱的派生物,更看不出来是神--也就是*的爱--的派生物。

  (试读五)

  *幻觉是:
  需求存在
  这不仅是*个幻觉,也是*的幻觉。其他幻觉都以这个幻觉为基础。
  你目前在生活中经验到的一切,你时时刻刻感受到的一切,无不植根于这个观念,以及你对这个观念的思考。
  需求在宇宙中是不存在的。只有需要特定的结果,才会需要某样东西。宇宙无需特定的结果。宇宙就是结果。
  同样地,在神的意识中,需求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在需要特定结果的时候,神才需要某样东西。神并不需要任何特定结果。一切结果都是神制造出来的。
  如果神需要某样东西来制造一个结果,那么神该去哪里找这样东西呢?神之外并没有其他东西存在。神是如今存在的一切,是过去曾有的一切,是未来将有的一切。非神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如果用"生活"来取代"神",你也许能够更好地明白这个道理。这两个词汇相互替换不会改变原有的意义,只会
  增进你的理解。
  也就是说,不是生活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如果生活需要某样东西来制造一个结果,那么生活该去哪里找这样东西呢?生活之外并没有其他东西存在。生活是如今存在的一切,是过去曾有的一切,是未来将有的一切。
  除了正在发生的事情,神不需要其他任何事情发生。
  除了正在发生的事情,生活不需要其他任何事情发生。
  除了正在发生的事情,宇宙不需要其他任何事情发生。
  这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就是这样,而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你在想象中创造了需求这个概念,是因为你的经验告诉你,你需要各种东西才能生存。然而不妨假定你无需考虑自己的生死。那你还需要什么呢?
  什么也不需要。
  假设对你来说,不活着是不可能的。那你还需要什么呢?
  什么也不需要。
  喏,这里是关于你的真相:对你来说,不活着是不可能的。你不想活着也不行。问题不在于你是否会活着,而在于你会怎样活着。也就是说,你想以什么样的形体活着?你想在生活中经验到什么?
  我要告诉你这个道理:你无需任何东西也能活着。你的生存是得到保障的。我给予了你永恒的生命,并且永远不会夺走它。
  听完这句话以后,你也许会说,对啊,但活着是一回事,快乐又是一回事。你也许会以为,你需要某些东西才能快乐地活着,以为只有具备了某些条件你才会快乐。这不是真的,但你已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信念产生经验,所以你经验到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进而在你的想象中,神经验到的生活也是这样的。然而神的生活不是这样的,你的生活其实也不是这样的。*的区别在于,神明白这一点。
  当你明白这一点,你将会像神一样。你将会掌握生活的秘密,你的整个实在将会发生变化。
  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大秘密:快乐不是作为特定条件的后果被创造出来的,特定条件是作为快乐的后果被创造出来的。
  这句话特别重要,所以应该重复一遍。
  快乐不是作为特定条件的后果被创造出来的,特定条件是作为快乐的后果被创造出来的。
  对其他存在状态而言,情况也是如此。
  爱不是作为特定条件的后果被创造出来的,特定条件是作为爱的后果被创造出来的。
  同情不是作为特定条件的后果被创造出来的,特定条件是作为同情的后果被创造出来的。
  富裕不是作为特定条件的后果被创造出来的,特定条件是作为富裕的后果被创造出来的。
  你可以替换任何你想象得到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先于经验、产生经验的论述始终是正确的。



【作者简介】
作者

   [美]尼尔·唐纳德·沃尔什
  曾是电台导播、报纸记者、主编、公共信息官员,并创办公关公司。一场大火毁去全部财产,婚姻四次失败,车祸几乎殒命年过四十,风餐露宿,捡易拉罐维生。1992年2月,他给神写了一封信,意外得到了神圣的回答。1995年,《与神对话》出版,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137周,拥有37种语言译本,总销量超过1300万册。百万级畅销书《秘密》《吸引力法则》《遇见未知的自己》核心灵感都源自这部书。
  主要作品:《与神对话·全三卷》《与神为友》《与神合一》

  译者
  李继宏
  1980年,李继宏出生于广东揭阳县。他从小酷爱阅读,初中即读懂《周易集解》。成年后为研究西方文化,开始收集各种版本的《圣经》。1999年,进入中山大学主攻社会学专业。
  2003年李继宏进入《东方早报》做文化记者。同年,他成为全球12个正式得到瑞典外交部邀请的记者之一,参加诺贝尔周的活动,接触到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库切,并读了他的《青春》,开始对外国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005年,李继宏完成了他的*本译作《维纳斯的诞生》。这本书出版后,很多读者来信表示,这本书是他们看过非常容易读的翻译小说。
  2006年,第二本译作《追风筝的人》出版。一些读者写信给李继宏说,他们本来不看翻译文学,但李继宏的译著让他们对外国作品产生了兴趣。这些读者来信促使他思考,翻译技巧对于阅读体验的意义。
  2007年,李继宏辞去工作成为"全职翻译",开始积累、做文化研究。
  2009年,他将《与神对话》引进中国。高妙的哲学思想,因流畅优美的译文不再难读。
  到2011年,他已在大陆和台湾出版译著16种,包括《灿烂千阳》《公共人的衰落》《穷查理宝典》。同年,世界名著重译计划启动。
  时至今日,"李继宏译世界名著新译"已有8个品种问世,分别为《小王子》《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动物农场》《瓦尔登湖》《月亮和六便士》《傲慢与偏见》,并已成为非常畅销的版本。
  2013年8月31日,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首映,李继宏与导演巴兹鲁曼对谈文学与电影。李继宏翻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受到导演大力推荐。
  2014年4月,作为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赴英国。
  2015年4月,李继宏版《小王子》获得法国"圣埃克苏佩里基金会"唯 一官方认可简体中文译本。
  2015年 8月,作为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 Irvine)英文系客座研究员赴美交流。

  因文学翻译和创作领域的成绩杰出,《纽约时报》、《纽约客》、《BeijingReview(北京周报)》、《中国日报》、《北京青年周刊》、《南都周刊》、《华西都市报》、《半岛都市报》、新华社、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浙江卫视等数百家国内外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
  "李继宏译世界名著新译"还将出版《喧哗与骚动》《简爱》《呼啸山庄》等近20部作品。李继宏将通过他的译文和读者朋友分享名著的魅力。


【媒体评论】
名人推荐

让一个人健全思考方式的哲学书,慢慢读,总有收获。里面说人的一切行为只基于两个动因,爱或恐惧。他用方法论阐述爱的重要性。
  --刘同

  此类关于心灵和哲学的书籍,需要一个社会的内在真正产生困境和需求的时候,才会有所反响。若大众兴趣点还聚焦在物质层面,则很容易把它当作一种成功指南,注入功利性的阅读导向,暗示读者读了之后会如何解脱困境达到成功。这会使被误导的读者忽略掉它更高级的价值。
  --庆山(安妮宝贝)

  只有在你可以清醒地,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自己的优与缺,然后才能知道自己拥有什么,失去什么。所以这本书其实我看得非常仔细,我看了很久很久,是我人生里面读得*慢的一本书。因为它里面讲的很多东西很深奥……有点刷新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张碧晨

  有困惑时我会随时读《与神对话》。--张皓宸

  人生很可能到了某个阶段,对于自己想要什么,对于生活和生命,有很大的疑虑。在经历痛苦,或者是觉醒,或者是游离时,《与神对话》可以解答你的问题。
  --刘亦菲

  *近我看完《与神对话》,这本书不是说宗教,只是说生命,人生路上的一切及整个世界的变化。神说了很多我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也回答了很多我一直想不通的东西。如果你初看此书看几页可能不太懂,别把它放下来,有空的时候慢慢看。我已全部看完,不过一年后再看可能又有不一样的领悟。
  --刘德华

  《与神对话》是西方世界流行的作品,它其实是将东方藏传佛教(密宗)的主要思想精神搬过去,里面陈述的,是很多学教之人都听过的道理。 其中与西方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分别在于,否定了神高高在上的存在,神其实就是你,你就是天地的*原始。
  --李连杰

  我*喜欢的书是《当鞋合脚时》和《与神对话》。
  --王菲

  重读《与神对话》里面把二元对立与三位一体讲的很清楚。好坏、对错、进步、上下、左右,都是二元的概念。到了感恩、原谅,才会有三位一体的完整,有存在与经验的体验,才发现自己真是的本质。我觉得社会和媒体还有音乐文化,在启蒙之后都开始塑造二元的极致本质的民间,才是三位一体自我体验者,是精神的*开始的家园。
  --张楚

  前几年我无意间读了一本叫《与神对话》的书,说一个事业不如意、离了数次婚的不快乐男人,在绝望边缘发现上帝愿意跟他对话,从此解答了各种关于生命、存在、宇宙等等的问题。我觉得相当有趣,还介绍给朋友看。而一些中国文学和古代思想家的书,像老子、庄子,都十分有趣。
  --金城武

  我先前工作时遇瓶颈,还产生自我怀疑,后来和录音师讨论到心理的障碍,录音师介绍一本书《与神对话》,我阅读后获得鼓舞,从书中得到好多好多的礼物。
  --蔡健雅

  特别喜欢这套书里的两句话:"*懂得的爱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如果不能成为礼物,请不要进入别人的生命" 《与神对话》,来自秋天的礼物。
  --夕又米

  媒体推荐
  
  "这本《与神对话》被誉为'我们时代的灵魂圣经,它已经改造许多心灵,也必将改善你的生活'。*起码,作者本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文汇报》

  "尼尔在该书中借用'我'和'神'的对话,以层层递进的逻辑,极具说服力地解答了众多关于成功、金钱、人际关系、性爱、健康、长生等芸芸众生都有的困惑,让人们看到了过上一种没有忧愁、没有恐惧的生活的希望。"
  --《南方周末》

  "对此'神'之实在性的任何置疑,都不会减损《与神对话》闪光的特质。它融合了异见、睿智、爱心与幽默;它直指人心,出自一位真正杰出的心灵导师之手。"
  --《南方都市报》

  "它(《与神对话》)真能让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东方早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