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那么“强国”的外交又是怎样发挥国际影响的呢?1937年,“日不落帝国”正由强转弱,其在伊朗和伊拉克地区的外交影响力同步趋于衰减,《德黑兰条约》之签订,体现了这种趋势。本书聚焦于这个断面,条分缕析,正本清源,为您呈现20世纪一段隐秘而精彩的世界历史。

本书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首先,本书从历史视野出发,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从外交史的角度探究20世纪20—30年代中后期两伊边界纠纷的来龙去脉,兼及域外大国英国在边界争端中的政策考量,可以说是对两伊边界史研究有益的补充。其次,本书以档案史料为基础,将写作重心置于1927—1937年间两伊边界争纠纷、谈判、定界的始末,以及英国在其中的交涉,厘清复杂的边界问题,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这也将是对中国边界研究积极的拓展。第三,国际关系研究基于历史理解,两伊领土争端具有典型性,某种程度上是中东边界争端的一个缩影,本书能对当今及未来处理两伊及中东国家间的关系,尤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第四,对国内外边界问题的历史研究意在充分地提取合理的政治教益和国际关系的历史经验,利于为中国解决和应对边界问题提供有益的现实启示。


【内容简介】
本书以英国外交档案为史料基础,详细阐释英国在1937年7月《德黑兰条约》签订过程中所做的外交协调,突出分析英国外交的作用,厘清1927—1937年间英国外交政策 的起源,特别是不同阶段的政策转变的逻辑及考量因素,深入探究英国政策的动因、决策过程,以及对外交事务和优先事项的不同看法如何影响决策制定。
【作者简介】

季慧,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欧洲国际关系、英国防务政策等。先后参与多项军队和省部级课题,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 论 2

*章 调停与仲裁(1639—1914) 21

*节 边界问题的历史溯源 21

第二节 英帝国对边界问题的调停 26

第二章 争端与协调(1927-1928) 38

*节 一战后的外交僵局 38

第二节 边界争端再起 47

第三节 英国协调边界纠纷的初步尝试 51

第三章 从多边到双边:英国立场的调整(1929-1934) 57

*节 河流国际化方案的尝试 57

第二节 英国立场的调整 65

第三节 失败的仲裁 72

第四章 英国、国联与两伊边界纠纷(1934-1935) 82

*节 边界争端诉诸国联 82

第二节 国联调停:议题、争议与结果 94

第三节 日内瓦的较量 103

第五章 边界再调整与《德黑兰条约》的签订(1936-1937) 114

*节 矛盾与交锋 114

第二节 缓和与让步 119

第三节 《德黑兰条约》签订始末 130

参考文献: 13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