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哲学家是思想上的大力士,拳拳到肉打出世界史。
哲学结合世界史,让你看到“文弱”的哲学家如何改变了世界!笛卡儿如何扭转了人对世界的认识?康德如何为联合国的形成奠基?……假如没有这些哲学家波的热血格斗,世界可能完全是另一副模样!
.
2. 从中学生到上班族都爱听的4堂趣味哲学课,好看又好懂的哲学入门书!
◎哲学很抽象?这本小书把哲学放在历史的剧情里,让哲学像传奇故事一样跌宕起伏;
◎哲学很“高冷”?作者茂木诚是把大量高中生送入名校的天才教师,这本书采用课堂问答的形式,由他用大白话耐心为你解惑;
◎哲学难入门?通过理解哲学家思想背后的故事,立马和他们混熟,简直可以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笛卡儿、尼采等哲学明星谈笑风生!
.
3.你看到每天的新闻,但你真的“看到”了吗?拿出4堂课的时间,看到世界的纵深。主题覆盖政治、战争、宗教、自我——“美国的正义”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用道德和理性两种视角看核武器、基因工程,会看到什么?……4堂课带你看穿新闻大事件背后的思想交锋,理解这世界的逻辑!


【内容简介】

18世纪,欧洲战火不断,哲学家康德在安静的小镇散步,脑中却在激烈搏斗:怎样才能终结战争?不是终结一次战争,而是终结一切战争。康德把想法写进一部大书,同时忍不住自嘲:这也许只是一个哲学家的美好梦想。然而几世纪之后,他的梦想化身为联合国,在海湾战争等战争中发挥作用——康德的思想就这样变成一股国际上的重要力量。
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笛卡儿、尼采……哲学明星们可不只会在咖啡馆空谈,他们用思想的拳头打造了实实在在的历史。
4天里的4堂哲学课,把哲学与世界史两条线索拧在一起,聊聊那些关于自我、关于人类的话题:法律与正义、战争与和平、理性与感情、“我”与世界。这部小书会帮你理解这个世界的来龙去脉——从各国政治制度、霸占头条的国际新闻内在的哲学逻辑,到“我是谁”这个经典的困惑。
来,跟着天才教师茂木诚观摩哲学家们的直拳勾拳过肩摔,通过他们的一招一式,看思想如何改变了这世界!


【作者简介】

作者:[日] 茂木诚
生于日本东京。作家,知名讲师。茂木诚在日本三大升学预备学校之一的骏台预备学校担任世界史讲师,每年将大量学生送入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世界名校。著有《世界史中的经济学》《让你看懂世界结构的世界史讲义》《通过世界史读懂经济问题(图解)》等通识读物。

译者:王宗瑜
日本中央大学政治学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彬图书翻译组成员。已出版和编著图书3部,正式翻译校译数量上百万字。


【目录】

序言
第—讲 法律与正义
1 艾希曼有罪吗?
2 “人权”的真正意义
3 暴走的“世界zui早的民主主义”
4 与教会斗争的国王
5 束缚王权的zui强法律——普通法
6 法国启蒙思想
7 卢梭创造出的反乌托邦

第2 讲 战争与和平
1 古希腊罗马的战争观
2 “正义战争”思想的时
3 对“正义战争”理论的否定——马基雅维利和格劳秀斯
4 克劳塞维茨的现实和康德的梦想
5 美国为什么继续“正义战争”?

第3讲 理性与情感
1 知性与理性
2 笛卡儿的冲击
3 道德来自何处?柏拉图哲学
4 灵魂不死——古代印度哲学

第4 讲 “我”与世界
1 “我”的边界何在?
2 超越二元论的康德哲学
3 克尔凯郭尔的“孤独个体”
4 叔本华的“盲目的意志”
5 尼采的“永恒轮回”
后记


【前言】

序言
大家好。
非常感谢各位前来参加我为期4天的特别讲座。
我在大学入学考试预备学校讲授“世界史”。所谓历史学, 就是搞清楚“什么时候、在哪里、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等事实关系的学问。关于动机部分——也就是“为什么”的问题——倒并不太追究。
比如,“十字军对伊斯兰世界进行了远征”,这是事实。至于其动机,各种解释都是可能的。
“罗马教皇想要通过支援拜占庭皇帝来展示其政治上的优势地位”,“这是受到‘由基督进行的末日审判就要来临了’这种末世思潮刺激后的一种武装朝圣”,“这是在普及三田制和大开垦造成人口激增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多余人口的宣泄口”,等等。其实上述说明应该都是糅合于一处的众多动机之一。

要想在掌握这种历史事实的背景基础之上加以说明,就必须要有政治学、宗教学、经济学、地理学以及国际政治学的知识。但是在涉及包罗万象的各种知识的“世界史”课堂上,没有办法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果以高中的科目来说,这还会牵涉到“政治经济”“伦理社会”“地理”等各个领域。
本次讲座主要是讲解“思想和哲学”如何在世界史中诞生,它们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了让毫无哲学和世界史基础知识的人也能跟得上,我会每次定下一个主题,带领大家去了解思想家们就各个主题都进行了怎样的讨论。因此,有的思想家会出现好几次,也有的则完全不会出现。本次讲座的内容并未囊括从古至今所有的哲学史。
我们第—天的主题是“法律与正义”。主要讲的问题有:法律是什么?正义是什么?法律与正义相冲突的时候究竟应该怎么办?人类是如何给权力套上笼头的?
第2 天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主要围绕战争的原因来揭示两大对立概念,对人类抑制战争的智慧成果——国际法和集体安全保障体制(联合国)——的形成加以说明。
第3天的主题是“理性与情感”。西方哲学的明星柏拉图和笛卡儿将会在此登场(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直接从这里开始读)。
第4天的主题是“‘我’与世界”。我们会谈到“人类的意识是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这是哲学与宗教、心理学的交叉领域,康德、克尔凯郭尔、尼采将会在这里登场。
我们采用的是小班进行的研讨课形式,在讲座期间欢迎大家随时提出问题或者吐槽。我很期待能通过与大家的对话和交流来深化讨论。(本书以为学生授课的形式展开,其中学生的发言以楷体标出。——编者按)
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吧。


【免费在线读】

暴走的“世界zui早的民主主义”(节选)
在战争末期,雅典为了扭转局势,建造了 150 艘军舰,对斯巴达取得了一场大胜(公元前 406 年,阿吉纽西海战)。但是,欢喜一瞬间又变成悲剧。由于突然袭来的暴风雨,雅典海军损失了 25 艘军舰,大量士兵遇难。
在接到消息的公民大会上,人们情绪激动,以“未尽职尽责救助战士”的罪名对 6 名指挥官进行审判。雅典的法官也是从公民中抽签选出的。zui后的判决是死刑,指挥了一场大胜的海战的将军们,就这样被情绪化地处决了。
失去了领导的雅典海军一蹶不振,在第二年的羊河战役(公元前 405 年)中大败于斯巴达军队,12 艘军舰被斯巴达军队俘获,实质上就此覆灭。
zui终,雅典向斯巴达投降,斯巴达的将军就像是麦克阿瑟那样进入雅典,将主战派(民主派)肃清。雅典是被自己的民主政治所摧毁的。
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种众愚政治培养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他就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石匠的儿子。从出身于下层阶级这一点来说,他和煽动家是一样的。不过,苏格拉底并没有利用自己的能言善辩去寻求权力和名望。他一生坚持只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用他的话来说叫作“神灵之声”——而行动,甚至为此不惜危及自己的政治处境。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遵从自己的良知”吧。

可以这么说。对于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性教育的苏格拉底来说,雅典的广场就是学校。在那里,他与雅典的公民反复进行问答,暴露出对方的矛盾,让对方对此前自己所以为的常识产生怀疑。他所采用的这种方法使他在雅典树敌甚多,但他也在年轻人当中获得了狂热的支持。
而当时正是众愚政治的时代。苏格拉底对那些煽动与斯巴达进行战争的政客抱有怀疑,在前面所说的判处海军司令官们死刑的审判中,他投下了反对票。这些都足以引起雅典公民大会中的多数派(民主派)的憎恶。
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底亚与众愚政权对立,于是逃亡国外,趁斯巴达军队占领雅典之机回国,与斯巴达占领军合作建立了被称为“三十僭主”的亲斯巴达派的寡头政权,并对民主派大加弹压。
雅典民众非常厌恶三十僭主,不久之后民主派发动起义夺回了政权。斯巴达王以“不对亲斯巴达派进行报复”为条件,承认了民主派重新掌握政权。
但就在民主政治恢复之后,苏格拉底被告发并受审,因为他被视为亲斯巴达派的精神领袖。
而为了遵守与斯巴达王之间达成的“不进行报复”的协议,民主派对苏格拉底控以其他的罪名,即“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神,败坏青年”。

——这完全就是在找碴儿嘛!

关于这场审判,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留下了详细的记录,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申辩》一书。幸亏有这本书,我们才能了解 2400 年前审判的情况。
苏格拉底首先一一否认了对自己的各项指控。
然后,他陈述了自己的意见,表示自己被神灵赋予了使命, 要让雅典的人们清醒过来,走向正确的道路。如果打个比方,为了让雅典这匹行动迟缓的骏马早日苏醒,苏格拉底就像是一只叮在马身上的牛虻。苏格拉底表示自己是一个为了祖国雅典而战斗的爱国者,不管是怎样的判决结果,自己都决不会因畏惧死亡而改变一直以来的信念。
zui后的判决结果是死刑,500 票中有 361 票赞成。
苏格拉底拒绝了柏拉图等弟子们劝他逃走的意见,认为“恶法也是法律”,所以他接受了裁决,服下毒药从容赴死。

先生们,逃避死亡并不难,真正难的是逃避罪恶,因为罪恶比死亡跑得更快。(中略)我离开这个法庭的时候将去受死,因为你们已经判我死刑,而他们离开这个法庭的时候,事实本身判明他们是堕落的、邪恶的。他们接受他们的判决,就像我接受我的判决。事情必然如此,我认为这个结果相当公正。
选自《苏格拉底的申辩》

因老师苏格拉底的死而遭受了极大打击的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感到绝望,在周游列国之后于雅典城外的“阿卡迪默斯庄园”开设了私塾,这就是柏拉图学园(Akademiea),是英语 Academy(学会)和 Academic(学术的)的词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