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我和欧肯都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我的思想深度却远远不及他。——英国哲学家 伯特兰·罗素

鲁道尔夫·欧肯是我*伟大的同事,他可以让我从自大的幻想中解脱出来。——德国哲学家 尼采

鲁道尔夫·欧肯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视角,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的一种理想主义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190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鲁道尔夫·欧肯的生命哲学在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美国教育家 约翰·杜威

鲁道尔夫·欧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为现代人找回失落的生活意义?——周国平


【内容简介】

《人为什么活着》这本书集中体现了鲁道尔夫·欧肯的“精神生活哲学”,鲁道尔夫·欧肯认为哲学不应以抽象概念为中心,应该以活生生的生命或生活为中心。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克服自然与精神、个体与总体的矛盾,使之不断走向二者的统一,成就崇高的人格。

《人为什么活着》一书曾对德国乃至世界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本书着重论述了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手笔既具备哲学的严谨精神 又如颂诗般平静优美 欧肯用简明而明晰的语言描述了精神生活的波澜历程。

《人为什么活着》一书阐述了这一切创造和进化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来自宇宙的生命推动力决定的。欧肯想以“精神生活哲学”来统一、整合哲学史上自然主义与理智主义、唯物与唯心的对立。


【作者简介】

鲁道尔夫·欧肯,年幼时体弱多病,家境贫寒,从小喜爱读、思考,时常对人生的各种社会现象提出一系列问题,在当地被称为神童。中学时代曾不止一次跳级,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神学家兼哲学家罗伊特成了他早年*有影响的导师。

鲁道尔夫·欧肯于190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曾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就读。担任学校教师5年后,他在1871年获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哲学系教授,1874年转往德国耶拿大学任教。1913年至1914年间他亦曾在纽约大学任客座讲师。

鲁道尔夫·欧肯的哲学思想着重精神价值,认为使人成为人的,是精神人格,人凭精神获得升华。精神的本质在于从生命环境和冲动中获得解放,获得自由。作家努力的目标是为统一支离破碎的思想界提示坚实的基础。主要著作有《亚里斯多德的研究方法》、《现代艺术概念》、《哲学术语史》、《精神生活的统一》、《宗教与生活》、《社会主义分析》。
【目录】

前言

Section 1 人生的价值:

如何度过波澜起伏的一生

1. 活着!生命自有对抗死亡的绝招

2. 直面死亡才能邂逅活着的意义

3. 为什么说有“有自尊,无死亡”?

4. 数千年来的“永生”历史

5. 真正永生与象征性永生

6. 信仰对立与死亡恐惧

7. 为什么说脱离肉体等于脱离死亡?

8. 生命的见证意义:摆脱死亡恐惧

9. 抵挡死亡恐惧的*后一道防线

Section 2 活着的意义:

总有力量令生命真谛触手可及

1. 能够同命运较量的勇气——工作

2. 探寻生命意义的核心

3. 生命的意义:正邪对立论

4. 打开生活的大门——记忆

5. 梦境:虚实结合的生命启示

6. 你的人生意义需要自己去创造

Section 3 生命的质感:

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命才有意义

1. 回望经院哲学昙花一现的宿命观

2. 生命:由虚到实才能触摸得到

3. 那些坠落山崖的心灵指导

4. 精神生活:可以幻想,但别沉沦

5. 一个超脱生命的存在——精神

6. 不要甘于空虚,也别被精神支配

Section 4 生命的探索:

怎样解读这个莫测高深的世界

1. 各自独立为敌,还是相互联系共存?

2. 一场难辨结局的博弈

3. 精神生活的利与弊

4. 否定客观世界的唯意志论

5. 感官系统的局限性

Section 5 活着的智慧:

感悟生命就是迎接自由

1. 笛卡尔的“圆满”与“不圆满”

2. “唯名论”与“实在论”所凸显的人生观

3. 经验主义者眼中的生命真谛

4.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巨大冲突

5. 在精神王国里重塑生命的意义

Section 6 生命的求真:

于现实中拨开精神世界的迷雾

1. “经验”与“理性”的人生观博弈论

2.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现实主义

3. 憧憬生命的终极真理

4. 人生风景的来源——活动

5. 现实与精神世界的错位

Section 7 灵魂与信仰:

寻求一条不惧死亡的人生路

1. 信仰:平庸生活的“调色盘”

2. “三位一体”的人生观

3. 泛神论,何处才是灵魂归处

4. 生命意义的基础和动力

Section 8 青春的驿站:

你为什么而活,幼年的自己对此“秘而不宣”

1. 父母:追求生命意义历程的*站

2. 无可逃避,却又关乎成长的兄弟姐妹情

3. 孩子,自我管理是为了让你更好地体验人生

4. 为孩子的智商与天赋保守秘密

5. 青春期叛逆:人生意义在哪里

6. 每一个罪犯曾经都很善良

7. 揭秘自卑者的心灵之窗

8. 伴随成长的执念:寻找自己的优越感

9. 五岁之前,就帮助孩子定义生命的意义

附录一

哲学家的回答: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1. 德谟克利特的幸福主义生命观

2. 犬儒学派与昔勒尼学派对立的生命观

3.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生命观

4. 中世纪人文主义者对生命的看法

5.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6. 海德格尔的生命观

7. 机械决定论的生命观

8. 活着就是一场修行——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

附录二

名人临死前说的*后一句话


【前言】

人为什么活着?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人都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正在遭遇各种精神类问题,并希望让每个人都参与解决这个难题。为此,我提出了一套哲学方案,虽然让人们了解这个方案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对每个人而言,它仍然具有很好的启蒙意义。看完这部书后,你就会发现它的巨大作用。

人活着真的具有价值和意义吗?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证明了我们目前仍然离真理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我不可能因此而放弃努力。虽然在我们这个时代,解决这样的问题似乎是不可能的, 但我仍然对此抱有巨大的信心。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很容易受到各种事物的影响,如此便容易受到无穷无尽的问题的困扰,在这种混乱的思维中,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目标。而且,生活并不是一个孩童时期玩的简单游戏,它需要我们付出艰难的劳动,并适当地放弃一些东西甚至是做出牺牲。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崇高的信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激情和快乐。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在人生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传统思想和当前的社会体制似乎给了我们指导方向,甚至是不容许我们质疑,但越是这样,我们越感到不安,当我们试图对此提出质疑的时候,又很容易被生活中的假象所迷惑。因为在生活中, 我们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也在不断地发展进化,但我们过得并不幸福,人与人之间普遍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让我觉得,人在宇宙中变得微不足道。

我通过数年的研究发现,人们一直都在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而努力,只不过,每个人选择的方式都不同,甚至是完全对立,在一部分人看来是对的方式,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却是错误的,在这样一种混乱的情况下,我们能否得出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必须要把生活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否则我们就无法去思考这些问题。对于生命意义的判断只能从一个整体着手。这就需要我们向往美好的生活,并追求一种完整的人生目标。不要被生活的激情所迷惑,从而放弃超越人类自身局限的使命和任务。因为人类是生活在宇宙中的,所以必须弄清楚其在宇宙中的位置,并据此来调节自身的生活,调和追求人生幸福和真理的矛盾。我们要勇敢地批判这个时代,虽然混乱的表象令我们寻找答案变得困难,但这无疑也包含真理的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问题终将会解决。

我把自己创立的哲学称为“精神生活哲学”。我认为哲学不能 只是专注于抽象的概念,应该以鲜活的生命和实际的生活为核心。而生命和生活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初的阶段是客观世界中的生活,而发展到高级阶段则变成了完全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属于伦理学的范畴,包括了现实生活中的目标和梦想,人格是它的载体,发展到顶点就是将个人的精神与隐藏在人类进化中的精神体系与宇宙的精神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就是一种挣脱束缚,由被动生活走向自主生活的过程。

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克服客观世界与精神世界、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并不断使二者走向统一,聚合成一个至高无上的人格。这一切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来自宇宙的生命推动力。在宇宙力量的影响下,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会消失,并融合成一种永恒的精神。

很多人敬佩我,是因为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欣赏我的文笔和我的写作风格。其实,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重要的,我并不认为我的文学水平值得称道。 不可否认,文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但大多还是浮夸而不切实际的,它对我们探究宇宙和人生的奥秘没有丝毫作用,或者说,文学只能作为一种载体或工具,却不能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思想。因此,我更希望读过我作品的人可以对我的哲学理念产生兴趣,并将其作为生活的指导和参考。

很多人在看了这本书之后,可能觉得内容过于冗长。其实,我的目的是将观点充分表述出来,有了坚实而正确的论据才能让人相信,才会使我们重新建立起探寻人为什么活着的勇气。为了实现这个终极任务,我觉得带有批判性的论述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要作为这本书的核心。


【免费在线读】

1.活着!生命自有对抗死亡的绝招

目前,我们每个人都能想到自己必然会死亡,但是,我们也许对死亡并不敏感,除非我们刚刚参加过战争或者正在与病魔做斗争。其实,关于死亡的消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报纸上刊登的某个高官死亡,听老人们讲述的远方的战争,以及自己身上的疤痕等,都能让我们想到一些关于死亡的场景。

既然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斥着死亡,为什么我们不是整天蜷缩在家中,或者依靠药物来稳定自己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一个心理学家做的实验,在实验中,研究者将众多德国人分成两组, 并让*组思考自己如何面对死亡,与死亡后可能出现的场景。然后,让他们暂时到卧室休息一段时间。紧接着,研究者对第二组被试者进行了简单的死亡暗示后,让他们对亲德言论和反德言论进行评价,结果是,第二组被试者对于前者大多表示支持,对于后者大多表示反对。然后,研究者在找来刚才思考了一段时间死亡的*组被试者回答同样的问题,结果发现,他们对于亲德言论和反德言论都没有多少批判,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折中。

这个实验表明,人类体内有两种不同的防御机制,当死亡慢慢走进我们意识的时候,我们就会启动*种防御机制,这种机制会驱赶我们的死亡想法,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不再关注死亡。

而当我们受到死亡暗示,还没有进入我们意识的时候,第二种防御机制就会启动,这时候,我们开始出现疯狂地坚持自己的信仰,贬低别人的信仰,盲目的自信等行为。这些行为看似与死亡无关,但是却能够让我们暂时摆脱死亡的恐惧,或让我们相信,死亡之后还会以另一种形式活着。

现在,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自己每天都被各种死亡信息影响却没有恐惧得发抖的原因了,因为*种防御机制会将我们的死亡恐惧从意识中赶回到潜意识中,而第二种防御机制则会将死亡恐惧牢牢地控制在潜意识中,防止他偷跑到意识中。

第二种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为了将死亡恐惧隐藏起来,它让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反常行为。例如,过分坚信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等。我可以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两种防御机制:

*种防御机制就是一个水桶,第二种防御机制就是一个平房的屋顶,当外面下雨时,房顶就起到了防止雨水流进屋子的作用, 在屋内的人甚至不知道外面正在下雨。就像是阻止死亡恐惧进入意识。但是,当外面的雨越下越大时,有些雨水可能已经渗透过屋顶, 流到了屋内的水桶中。就像是闯入意识中的死亡恐惧被控制和处理掉一样。当然,也可能外面下起了前所未有的暴风雨,屋顶坍塌, 屋内的水桶也就起不到作用了。就好像死亡恐惧已经无法抑制,我们只有蜷缩在屋内诚惶诚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两种防御机制无时无刻不在工作着。假设你住在普鲁士帝国,早上,你在街上行走的时候听到了关于祖国边境发生战争的消息,并知道死了很多人,这时候,*种防御机制会起作用,使你意识不到关于死亡的恐惧,而且,*种防御机制还会替你找寻各种各样的理由,使我们的心中萌发“边境战争触及不到这里”、“我们一定会赢”等想法。但就在这时候,一辆马车突然从前方急速驶来,当你在周围人的提醒下向前看时,马车已经距离你只有一米的距离,于是你赶紧侧过身子,躲避了马车,这时候,你已经开始害怕的发抖,死亡恐惧走进了你的意识。

你继续沿着街道往前走,遇到一名熟悉的老朋友,他笑着对你说:“老兄,看你的气色,肯定可以长寿。”听到他的话后,你渐渐的忘记了刚才的令人惊悚的事件,因为对朋友的话深信不疑,你也许认为自己真的可以长命百岁。告别朋友并做完自己的工作后,你感到一阵疲倦,于是你回到家中休息,在朦朦胧胧中,你想到自己得到了首相的褒奖,并且成为世界著名人物,然后心怀喜悦地进入了梦乡。

在这个假设中,从你早上起床一直到告别朋友,一直都是*种防御机制在起作用,它一直在驱赶已经进入意识中的死亡恐惧。当你回到家中想象的时候,第二种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在潜意识中的死亡恐惧转化成了获得荣耀和成就,使我们开始追求一种象征性的永生。这时候,我们就有了存在的意义,也有了人生的追求。

但是,我们也不能全盘的任由自己的两种防御机制指导自己的行为,因为我的两位学生已经通过研究得出,两种防御机制有可能会对人的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出很多正确的行为让自己更好地生活下去,如身体不适的时候迅速就医, 遇到疾驶的马车迅速躲避等。但是,我们也可能在某个时候做出危险的行为来损害自己的健康。如无节制地吸烟和酗酒,对于某些事情做出过激的举动等。

其实,人们做这些事情的根本动机是消除自己对死亡的恐惧, 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种防御机制在很多情况下会对人产生有利的影响,它更加接近于本能的防御。例如,当你在医院被检测换上动脉硬化的时候,你可能会拒绝吃任何油炸食品, 而改吃蔬菜,这些对你的生命健康是非常有利的,甚至可以因此延长你的寿命。我曾经放许多人写下他们对于死亡的看法,当死亡的意识充斥了他们的内心时,他们无一例外地都表示自己以后需要注意饮食,多锻炼身体和戒烟等。这些都是好的方面,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种防御机制也许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例如,我们的身体羸弱,需要经常锻炼身体,但是,在*种防御机制的作用下,我们很可能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如看上去身体还很强壮,天气炎热不适宜锻炼等。这种想法的确可以帮助我们把死亡恐惧从意识中清除出去,但是,却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其实,*种防御机制就是想方设法让我们转移对自己的注意,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容易让人想到死亡,所以, 当人们想到与死亡相关联的问题之后,有时就会暴饮暴食,疯狂的抽烟酗酒或者从事其他危险的事情,目的就是麻痹自我意识,进而摆脱死亡恐惧。例如,当我们听说有人驾驶马车撞死人之后,可能会暗自告诫自己,以后驾驶马车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这对自己是有利的。但是,我们也可能在下次驾驶马车之前喝几杯烈酒来麻痹自我意识。同样是*种防御机制,在遇到相同的事情时,也许会指导我们做出不同的行为,而结果很可能迥然不同。

为此,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我复印了两份宣传单,*份上的内容是说某医院可以缓解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让人全身放松。第二份的内容则是说某医院可以缓解人的疲劳,让人全身放松。宣传单准备好后,我找来了 4 名工作人员,两人一组,分为 A、B 两组,对于 A 组两个人,我让他们其中一个拿着内容涉及死亡的一沓宣传单,另一个人拿着一烈性箱朗姆酒。B 组两个人除了一人拿着一箱烈性朗姆酒外,另一个人则拿着关于缓解疲劳的那沓宣传单。我让两个组分别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宣传和售卖朗姆酒。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A 组成员中拿着宣传单的那个人见到有人走过来就发给他们一张,并表示拿到宣传单的人可以低价购入一瓶朗姆酒。B 组和 A 组的做法也一样。3 个小时过去后,一沓宣传单全部发完。A 组的朗姆酒全部售完,而 B 组的朗姆酒还剩下大半箱。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们在意识到死亡后,往往会选择麻痹自我意识的方法缓解恐惧。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利用好自己的*防御机制,不让它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呢?那就是树立自己的自信心。研究表明,越是相信自己的人,越能在面对死亡威胁的时候从容不迫,直接面对问题而不是找各种借口分散注意力,另外,乐观的人也比较相信锻炼和注意饮食能够有效延长自己的寿命。相反,那些悲观的人则会在*种防御机制的作用下逃避死亡问题,通过各种对自己有害的方法来摆脱恐惧。

当*种防御机制作用完后,第二种防御机制就启动了,这种防御机制较难察觉,因为它一直出现在无意识之中,不过,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实验来证明。我曾经告诉某个烟瘾患者吸烟会严重影响寿命,并会使自己患病。15 分钟后,我让他谈一谈对于吸烟的看法,结果发现他对吸烟仍然持肯定态度,并且表示以后仍然会一如以往的吸烟。但是,当我开始告诫他“吸烟会丧失个人魅力”之类的话时,这位烟瘾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则表示愿意尝试戒烟。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启动第二种防御机制应对死亡恐惧时,我们往往会表现为坚持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并且会对自己感到自信的事情分外执着。例如,当一个游泳爱好者想到死亡之后的几分钟后,他可能想去深海里游泳来挑战自己的极限。再如,当一个亲德派想到死亡后,他可能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甚至为了自己的祖国牺牲自己的生命。

当然,第二种防御机制和*种一样,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这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合适的信仰。有的人相信自然科学的力量, 在他得重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请一位有名的医生来治疗自己。而有的人则相信上帝,同样是得重病,他可能会选择拒绝治疗,而是用祷告来化解自己的罪恶。显然,前者是正确的,而后者是错误的。在我就读哥根廷大学的时候,就听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两岁大的男孩喉咙卡进了一个咖啡豆,他的母亲并没有及时带她去看医生,而是跪下祈求上帝拯救,结果,小男孩在她的祷告声中慢慢死去。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死亡的恐惧会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价值观,并且会一如既往的执行。因此,第二种防御机制也是一把双刃剑。而好好利用它的关键则是树立正确的信仰与文化价值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