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由22位作者(包括6位白方作者)共同撰稿,其中包括大使、一线外交官、媒体记者、学者和企业代表,他们的故事记录了中白两国各界对两国友好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中白友谊深入人心,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十分厚实。中白是肝胆相照的好朋友和真诚互助的好伙伴,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显著,人文交流亮点纷呈。中国始终坚定支持白俄罗斯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白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安全和发展经济所作的努力。白俄罗斯充分尊重中国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事务中的自主选择。两国关系堪称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典范。《中国和白俄罗斯的故事》汇集了中白两国各界对两国友好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其中包括大使、一线外交官、媒体记者、学者和普通民众,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中白友谊深入人心,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十分厚实,中白关系前景广阔。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  崔启明白俄罗斯与中国相距遥远。我们两国没有共同的边界,而且文化、经济、政治结构、历史和地理条件也不尽相同。但奇怪的是,我们两国竟能抛开这些差异而走到一起,共同构筑未来——“命运共同体”。今天,白中合作关系已经达到历史*水平。这是如何做到的呢?秘诀在哪里?读者从本书中就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白中关系的秘诀既复杂,又简单。其秘诀就在于人,在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本书汇集了很多人的故事,他们不仅为白中关系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在对方国家构建了自己的私人关系。通过这本书,您可以了解那些成为白中友谊纽带的人们,会懂得为什么中国人和白俄罗斯人如此相像,是什么使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如何开始并加深的。                           
 白俄罗斯驻华大使  基里尔•鲁德
Данная книга написана 22 авторами (в том числе 6 белорусских авторов), среди них есть послы, дипломаты, корреспонденты, учёные и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и предприятий. В их трудах написано виденное и услышанное, пережитое и обдуманное друзьями всех кругов обеих стран о дружбе между Китаем и Беларусью. По их рассказам мы можем глубоко чувствовать: дружба между Китаем и Беларусью пускает свои глубокие корни в сердцах людей, основа отношений между обеими странами в обществе и у народа является прочной. 

【内容推荐】
“我们和你们”丛书按照一国一品的概念,以小故事揭示大历史,讲述中国和相关国家传统和现在的友谊与合作。该丛书旨在密切中国和有关国家的人文联系,推动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外交和公共外交的进程,尤其是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白俄罗斯位于东欧腹地,原属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它背靠独联体国家的广大市场,享有俄白哈关税同盟的优惠,而且处在建设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中亚通向欧洲的必经之路上。卢卡申科总统又是*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领导人。2016年9月,两国元首共同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双方全天候友谊,携手打造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中白关系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中白工业园建设的成功推进,中白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合作已结出累累硕果。本书由22位作者(包括6位白方作者)共同撰稿,其中包括大使、一线外交官、媒体记者、学者和企业代表,他们的故事记录了中白两国各界对两国友好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中白友谊深入人心,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十分厚实。

【作者简介】
王宪举,1954年生,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曾先后任新华社国际部编辑、新华社驻莫斯科记者,《中国青年报》和《光明日报》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驻白俄罗斯使馆新闻参赞。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兼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研究员。
【目录】
序/崔启明序/基里尔•鲁德记忆篇阿纳托利•阿法纳西耶维奇•托济克:我生活和记忆中的中国吴筱秋:难忘的白俄罗斯友谊瓦列里•米哈依洛维奇•马采利:中国—白俄罗斯:在历史的洪流中于振起:我与可爱的白俄罗斯吴虹滨:在白俄罗斯“三进宫”敬明:美丽的国家,友好的人民维罗妮卡•斯捷凡诺夫娜•施雷克:命运的转折交流篇高莽:中国与白俄罗斯文艺界的交往阿纳托利•拉扎列维奇:中国—白俄罗斯哲学、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合作:十年经验殷卫国:见证中白军事安全合作关系砥砺前行阿利娜•塔杰夫舍夫娜•格里什克维奇:少林寺方丈的礼物李长华:从事中白科技合作,领略白俄人民友情贝文力:在上海打开一扇朝向白俄罗斯的窗户薛斌:白俄罗斯,我的第二故乡张建:怀念在白俄罗斯学习的日子人物篇王宪举:白俄罗斯的“中国通”记者——舍曼斯基和阿利娜张惠芹:认真负责、友好热情的白俄罗斯人赵会荣:愿中白友谊地久天长维罗妮卡•谢尔盖耶夫娜•吉姆金娜:怀念和王叔叔、宫阿姨在一起的幸福日子韩璐:记忆中的白俄罗斯女性张颖:我的白俄罗斯情缘余源:同窗姐妹情
【前言】
序一欣闻外交部老干部笔会和五洲传播出版社联合组织编写的“我们和你们”丛书之《中国和白俄罗斯的故事》中、俄文版即将出版,特此表示祝贺。中白是肝胆相照的好朋友和真诚互助的好伙伴,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今年是中白建交25周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显著,人文交流亮点纷呈。中国始终坚定支持白俄罗斯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白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安全和发展经济所作的努力。白俄罗斯充分尊重中国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事务中的自主选择。两国关系堪称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典范。2013年7月,应习近平主席邀请,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共同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5年5月,应卢卡申科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对白俄罗斯进行了历史性的国事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中白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2016年9月,应习近平主席邀请,卢卡申科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共同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双方全天候友谊,携手打造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中白关系发展的新阶段。当前,中白关系发展处于历史好时期,在习近平主席和卢卡申科总统的亲自关心和推动下,中白关系正处在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两国交流合作的紧密程度超过历史任何时期,双边关系发展正在迈向更高层次。中白两国各领域的广泛交流与深入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夯实了中白全方位务实合作的民意和社会基础。《中国和白俄罗斯的故事》汇集了中白两国各界对两国友好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其中包括大使、一线外交官、媒体记者、学者和普通民众,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中白友谊深入人心,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十分厚实,中白关系前景广阔。祝中白友谊万古长青。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  崔启明 2017年10月11日于明斯克序二    亲爱的朋友们!    白俄罗斯与中国相距遥远。我们两国没有共同的边界,而且文化、经济、政治结构、历史和地理条件也不尽相同。但奇怪的是,我们两国竟能抛开这些差异而走到一起,共同构筑未来——“命运共同体”。白中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仅仅25年,而我们用25年就共同走过了这条道路,今天,白中合作关系已经达到历史水平。这是如何做到的呢?秘诀在哪里?    读者从本书中就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白中关系的秘诀既复杂,又简单。其秘诀就在于人,在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本书汇集了很多人的故事,他们不仅为白中关系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在彼此国家构建了自己的私人关系。通过这本书,您可以了解那些成为白中友谊纽带的人们,会懂得为什么中国人和白俄罗斯人如此相像,是什么使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如何开始并加深的。    我一直相信,这本书在“我们和你们”丛书中一定会拥有一席之地。该书的出版,一定会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促进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    祝愿读者拥有浓厚的阅读兴趣,祝愿作者拥有更多的灵感来讲述更多的白中友谊故事。                                 白俄罗斯驻华大使  基里尔•鲁德                                                   2017年9月于北京
后记2016年底,外交笔会把主编“我们和你们”丛书之《中国和白俄罗斯的故事》的任务交给我,嘱咐尽快完成。由于此前已经参与编辑新华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的《中国人看白俄罗斯》和2017年1月出版的《中国外交官看白俄罗斯》两部文集,有一批可以信赖的作者朋友,我心里再次充满期待。约稿函发出后,得到吴筱秋大使、于振起大使、吴虹滨大使、鲁桂成大使及其夫人敬明、殷卫国武官、李长华一秘等一批老外交官,以及贝文力、张颖、韩璐等中青年外交官的大力支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任张惠芹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赵会荣、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教授余源、外交学院讲师张建以及中兴通讯副总裁薛斌也积极响应,在百忙中撰写了文章。白俄罗斯前驻华大使托济克、现任驻上海总领事马采利、国家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拉扎列维奇、国家通讯社资深记者阿利娜、驻华使馆二秘吉姆金娜和前外交官维罗妮卡也不顾工作繁忙,为此书撰写文章,或者同意转载他们在2012年出版的《白俄罗斯人看中国》一书中发表过的文章。对于上述中国和白俄罗斯作者们的热情支持和帮助,我表示由衷的感谢!如果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这本书的问世。我也要感谢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崔启明和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鲁德,他们在百忙中拨冗为此书写序,充分证明了他们对两国民间外交和文化交流工作的重视。著名文学家和作家高莽先生曾经为发展中白两国文化艺术合作做了很多工作,本书特意选录他的《中国与白俄罗斯文艺界的交往》一文,以飨读者。中国和白俄罗斯两国人民正在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一些重要项目,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加深友谊。“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内容之一,而文化交流又是促进民心相通重要的渠道。我深信,只要中白两国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不断巩固,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不断加深,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的程度不断提高,“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就一定能够克服,包括中白工业园在内的各方面的合作就一定能够逐步和扎实推进,造福于两国人民,同时也有益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其他国家。如果此书能够在促进中白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理解、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方面起一点作用,全体作者包括我本人将感到莫大的荣幸和欣慰。                                                   王宪举                                          2018年2月14日于昆明

【精彩书摘】
我生活和记忆中的中国阿纳托利•阿法纳西耶维奇•托济克(白俄罗斯前副总理、前驻华大使,现任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白方院长)王宗琥 译
    2011年1月4日清晨,我从北京飞回了祖国,完成了自己作为白俄罗斯驻华特命全权大使的使命。随着那段时光的渐行渐远,我愈发觉得应该感谢命运和我们的总统,赐予我将近五年的时间在这个神奇的国家里生活和工作。也许,这是我生命中有意思、为充实而且是职业生涯中富成果的一段时期。    让我自豪的是,这段时期,白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额从8亿美元增长到25.2亿美元,中国为白俄罗斯开放总额150亿美元的贷款,成立了五个大型合资企业,其中三个在中国,两个在白俄罗斯。人民币成为白俄罗斯的储备外汇(我们是欧洲和独联体中个作出这项决定的国家)。双方举行了几次成功的高层互访,其中有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两次访问中国,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分别访问白俄罗斯。在2009年上合组织峰会上,通过了接纳白俄罗斯为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的决议。从此,白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双边和区域合作前景变得更加广阔。    我了解中国吗?不了解,可以说了解得非常少。我从上世纪60年代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历史系学习时就莫名地迷恋上了中国,努力去阅读一切关于这个国家的各类图书。2003年12月和2005年5月,我有幸作为白俄罗斯国家监察委员会代表团团长两度访问中国。2005年12月,我作为白俄罗斯与中国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共同主席,陪同总统卢卡申科又一次到访中国。担任驻华大使期间,我尽量抽空到中国各地去实地考察。我去了23个省中的19个,以及四个直辖市(上海、天津、重庆、北京)、五个自治区中的三个(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每年休假的时候,我和妻子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在中国游玩,利用这一机会获得正式出行不能得到的见闻。我在中国这五年中,这个国家几乎每年(除了2006年)都会发生一件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大事。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那时中共已经有7500万党员)。大会对中国社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的确如此,我研究了大会所有译成俄文的重要文件),确立了“十二五”期间以及到2020年之前国家发展的主要方向、速度和阶段。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表示,中国计划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四番,“沿着共同富裕的道路向前推进,鼓励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从而保证中国的发展依靠人民并为人民服务,让全国人民都能享受这种发展的成果”。十七大选出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更新了政治局常委班子(九个人中更换了四个),其中新当选的四人中有两位年轻的领导人——54岁的习近平和52岁的,他们二人于2008年3月分别被选为国家副主席和国务院副总理。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中国领导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准备并保证奥运会顺利举办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还记得在一次面向外交使团的新闻发布会上,好像是在2007年,中国奥组委的一位领导说过这么一句话:“这样的奥运会全世界还没见过”,停了几秒后,他又补充了一句:“也不会再见到。”当然,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外国大使们都觉得这话说得有点自负,但时至今日,我们对此已深信不疑。此前的任何一届奥运会都没有如此巨大的投入,也没有任何一届组织得像北京奥运会那么出色。近20年内恐怕未必有国家能举办一届可与之媲美的奥运会。对白俄罗斯运动员来说,北京奥运会也是白俄罗斯组团参加过的奥运会中成功的一届。我们共获得19枚奖牌,其中4枚金牌、5枚银牌,在所有获得奖牌的71个国家中排名第13位。2009年,中国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家在进行总结,领导人和研究中心分析了积累的经验,寻找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型经济政治体系。当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的高潮要数2009年10月1日举行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一句“这些事件让人印象深刻”太平淡无力。我想,大多数亲历这一庆典的人对所见所闻都会终生难忘。阅兵和游行的组织者非常出色地向全国和全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形象,展现了她的军事、经济、科技和文化实力。而且,阅兵式上出现的所有陆空武器装备都是中国自己制造的。阅兵式上有两处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处是:阅兵方阵以及武器装备在行进过程中不可思议的、超出人类极限的步调一致;第二处是:民兵方队受阅,准确地说,是女民兵方队。我至今仍能感受到观众在看到女民兵方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的赞叹和钦佩之情:一群体形高挑匀称的美女们穿着熨帖的军服,整齐划一地迈着正步前进。后是2010年,这一年上海举办了世界博览会。选择上海作为举办地并非偶然:北京和上海长期以来就存在一种竞争关系(就像美国的华盛顿和纽约、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所以,奥运会在北京办,世博会在上海办。当然,和办奥运会一样,办世博会也是举全国之力,但具体工作由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财政来承担。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证明了上海举办世界性大型活动的能力丝毫不比北京逊色。而且,一系列数据表明,世博会的规模超过了奥运。比如,世博会持续了6个月,而奥运会只持续了两周;世博会参观人数达7300万,奥运会只有650万。2010年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参展的国家超过190个。世博会的印象很难用几段话描述清楚,好是亲自去观看。的确,哪怕是只选择精华的部分看,也至少需要一周多的时间。每个国家都希望展示自己秀的成果,而且不是简单地展示,而是利用、独特的现代化手段和形式来表现。数十个国家建了自己的展馆,在其中展示了本国秀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创作才华。中国馆以其宏大的建筑规模和设计构想为引人注目,它的名字也透着简洁和自信——“东方之冠”。诚然,世博会高水平的组织接待能力也值得大书特书:住宿、交通、信息及日常服务、安保、饮食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白俄罗斯在世博会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我们的展馆占地1000平方米,展馆的墙壁上是我们的艺术家们画的充满白俄罗斯风情的彩绘(中国人特别喜欢以它为背景照相)。白俄罗斯展馆位于世博园中核心的地带——欧洲区。在此,不能不提世博会组委会对我们准备和参展给予的巨大帮助。世博会期间,白俄罗斯国家馆共接待了554.6万人,主要是中国人,其中很多人都是次了解我们国家,了解我们的自然、人文概况。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