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无人驾驶汽车、按需服务、人工智能,以及收入不平等,诸多现象都揭示了同一个事实:我们正在手忙脚乱地赶往一个由技术塑造的世界,我们无法理解它的塑造方式,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此感到恐惧。要想理解未来并战胜恐惧,我们需要的不是天马行空的畅想,而是一份配有路标和警示牌的智慧地图。《未来地图 : 技术、商业和我们的选择》就是这样一份地图。


【内容简介】
人们常说“未来已来”;但极少有人能从当下看到未来的端倪,因为我们都习惯用“旧的地图”来看待未来。用麦克卢汉的话来说,我们都是在用“后视镜”看路。而蒂姆就是要通过这本书向我们展示如何为未来绘制新的地图。
【作者简介】
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是全球*著名的计算机图书出版商奥莱利传媒的创始人,也是硅谷*知名的趋势观察者之一。他推动了“开源软件”和“Web 2.0”这两个概念的广泛使用和传播。Google 前 CEO 埃里克·施密特称他为“可以催生一个行业的人”。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经常请他为亚马逊做技术趋势分享报告。
专业译者,译作丰富,海外留学的经验使他们的译作水平较高,文字优美,语言流畅,现在作为特约译者签约译言古登堡项目。
【媒体评论】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开复博士

未来社会面临诸多挑战,如个人隐私保护,假新闻肆虐,人工智能导致失业等。在作者所在的硅谷科技界,这些问题正在被广泛地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或脑洞大开的建议,值得我们思考、讨论和辩驳。毕竟,在崭新的不可预知的世界生存,每个人都需要一份“未来地图”。

沃尔特·艾萨克森 CNN前主席 《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

没有人比蒂姆·奥莱利更懂未来了。他对技术有本能的直觉和深刻的见解,对于我们正在经历的巨变,这本书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哈尔·范里安 谷歌首席经济学家

作为一位敏锐的观察者,硅谷的成功和骄纵都逃不过蒂姆的眼镜,本书可谓锋芒毕露,关于技术的力量如何重塑我们的经济和生活,蒂姆替我们萃取了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雷德·霍夫曼 领英联合创始人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为将来做准备,如果你想知道如何重塑未来才能让社会广泛收益,而不是只让技术精英和商界精英获益——《未来地图:技术、商业和我们的选择》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指南。

《连线》杂志

蒂姆·奥莱利是“趋势观察员”。

《Inc.》杂志

蒂姆·奥莱利是“硅谷先知”,“在过去 30 年里,他几乎预见了每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

《福布斯》杂志

蒂姆·奥莱利是“科技领域*极有价值的导师”。


【目录】
目录
前 言 v
*章 站在现在展望未来 003
第二章 打造全球脑 029
第三章 向优步和来福学习 061
第四章 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091
第五章 网络与企业的本质 115
第六章 承诺思维 141
第七章 作为平台的政府 161
第八章 管理灯神式劳动力 195
第九章 “火爆的性情越过冰冷的法令” 217
第十章 算法时代的媒体 251
第十一章 我们的天网时刻 289
第十二章 重订规则 321
第十三章 超级金钱 343
第十四章 我们无须失业 371
第十五章 无须取代人类, 增强能力即可 397
第十六章 做重要的事 433
致 谢 461
【前言】

前 言

今天一大早,我就对着厨房那台150美元的设备嚷嚷,叫它帮我看一下航班是否准点,然后用来福车叫辆车,送我去机场。几分钟以后,车来了,同时我的手机响起来,提示车辆已到达。估计用不了几年,它就该是自动驾驶的了。头一次见识这场面的人,有充分的理由表达震撼:“WTF?!”

人们时常用“WTF?”表示震惊,但现在,有关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

车、无人机之类的科技新闻却让许多人寝食难安。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以后能不能找到一份工作,或是完全被机器人取代。他们也在说“WTF?”只不过语气有异,相当于骂脏话了。

让人震惊的还有:向你推荐附近的好馆子,并且告诉你哪条上班路线*快的是手机;撰写新闻报道或是给医生指导性建议的,是人工智能;打印出替代性的人体零部件、通过基因编程治病并且让灭绝物种重新复活的,是3D打印机;而领导成千上万工人协同作业,从而让顾客在自己的APP上轻轻一点就享受到服务的,是新型企业。

可让人焦虑的是: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会抢走人类的工作机会,给它们的主人以丰厚回报,却让原来的中产阶级沦落到底层;在美国,数千万工作岗位所支付的薪水低于生活标准;人们不甚理解的金融产品和逐利的算法将搞垮全球经济,让数百万人无家可归;人的一举一动都处于监控之下,这些数据再被存进公司和政府的数据库里。 一切都不可思议,一切都让人恐惧,一切都变得太快。我们跌跌撞撞走进一个由技术主导的世界,我们对它所知甚少,而忧虑良多。

WTF?—2016 年,谷歌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战胜了人类*秀的围棋选手,这一事件比原本人们预计的时间早了至少20年。如果阿尔法狗能够提前 20 年,比它还要更快到来的,又会是什么呢 ? 首先,在一台 35 美元的树莓派计算机上运行的人类智能软件,可以在模拟战中打败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 世界上*的对冲基金日前宣布,他们打算把四分之三的管理决策,包括聘用和解雇,交给人工智能去做;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估计,要不了20年,人类目前所做的47%的工作任务,包括大量白领工作,都将交由机器人处理。

WTF?—优步让出租车司机失业了,取而代之的,是普通人开自己的私家车给顾客提供服务,由此向全世界提供了数百万份兼职工作机会。然而优步的计划是*终用自动驾驶代替这些按需提供服务的司机。

WTF?—爱彼迎没有任何一间房的产权,但它可以提供的客房总数,比全球*的某些酒店集团还要多。爱彼迎的员工不足 3000 人,而希尔顿则多达152000人。新型企业完胜传统企业,即便后者的运营遵循了我们毕生追随的、由许多企业领袖所总结的*实践经验。

WTF?—社交媒体算法可能影响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

WTF?—新技术让一部分人富得流油,普通民众的收入却一直原地踏步。在发达国家,史上头一次,年轻一代的收入将低于他们的父母。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按需服务和收入不均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它们清楚而又响亮地告诉我们:在职场、商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未来是如此不同。但即便我们能看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我们知道它将以什么方式到来,以及何时到来。也许WTF?的真正意思是“未来会怎样?”技术会把我们带往何方?我们将会体验惊喜还是失望?更重要的是,在决策未来之际,我们会扮演什么角色?今时今日,我们该做出什么样的抉择才能让未来更令人向往?我们又如何做出这样的抉择?作为一个技术传播者、图书出版人、论坛组织者和投资人,我一直都在努力回答这些问题。我的公司奥莱利传媒,致力于挖掘重大创新,再通过传播相关知识来扩大其影响、加速其应用。我们也曾警示世人:如果对技术如何改变商业和社会规则缺乏认识,我们就会误入歧途。沧海桑田,我们见证多少技术生灭不已,多少公司一开始所向披靡,旋即销声匿迹;而早先不值一提的那些技术,*后却改变了世界。

如果只读媒体头条,你可能错误地认为,投资人对一家公司的估值高低就代表了某项技术的重要程度。我们总听到这类说法:优步“值”680 亿美元,超过了通用和福特;爱彼迎“值”300 亿美元,超过了希尔顿,几乎与万豪相当。这么巨大的数目,再加上原有的成绩,很容易让他们看起来势不可挡。但除非一家公司能够在经济上自负盈亏,不再靠投资输血,它才算立住了脚。虽然优步运营已达八年之久,在全球扩张的征途中,仍然每年亏损20亿美元之巨。与优步的损失比起来,亚马逊什么的,就不值一提了(亚马逊*初五年合计亏损29亿美元,直到2001年才扭亏为盈)。现在亏钱的优步,*终会像亚马逊那样,时来运转,改写零售、出版、企业计算?还是会像其他无法逃避死亡命运的互联网公司一样,惨遭淘汰?投资者的热情应该被看作行业性质发生根本重建的信号呢,还是像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那次一样,无非投资狂热的苗头?我们又如何区分二者?

初创公司估值超过十亿美元,自然就会格外引人关注,现在更是如此,它们甚至都有了自己的名字:独角兽!这可是硅谷时下的热词。《财富》杂志*先给一些公司戴上这个发光的名号,之后,硅谷新闻网TechCrunch则持续更新其“独角兽公司排行榜”。

然而,就算这些公司能够成功,也很难将它们作为准确描绘未来的指南。在奥莱利传媒,我们关注互联网和开源软件领域的创新者,倾听那些与资本完全不同的信号,以此来更准确地描绘未来。这些创新者的所作所为,皆出于热爱和好奇,而非获取财富。并不是创新企业家遇到风险资本家,然后新兴行业就出现了,而是因为有一些人醉心于那个看似不可能的未来。

改变世界的,往往是那些追逐不同的独角兽的人;这一点比公司动辄估值数十亿美元重要得多(尽管有的公司后来实现了那个身价)。关键是它* 的创举,起先惊世骇俗,其后无处不在,*终不可或缺。

汤姆·斯托帕德在他的剧本《君臣人子小命呜呼》中,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独角兽:

有那么一个人,动身到一个地方去,路经一无人处,不知其名,无足轻重,但见一头独角兽经过,随后消失无踪。随行一人惊叹道“天哪!我居然感觉自己看到了一头独角兽!这肯定是做梦。”此时,这件事听起来是如此惊世骇俗,让人瞠目结舌。可以想见,第三个目击者不会让它更惊世骇俗,只会让它变得稀松平常起来;到第四个,则更稀松平常;目击者越多,事情就变得越稀松平常、越合情合理。 直到它成为现实,也就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事情。

这个世界现在充斥着那些一度让我们直呼“WTF?”的事物,它们逐渐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Linux操作系统就是一只独角兽。一个去中心化的程序员社区竟然做出一个*的操作系统免费供人使用?这在当时看来绝无可能,但现在有数亿人仰仗它。

万维网也是一只独角兽,虽然它并未让蒂姆·伯纳斯-李成为亿万富翁。记得1993年我在一个技术会议上演示万维网,我点击一个链接,介绍说“这张照片是刚刚通过网络从夏威夷大学传过来的”。当时人们根本不相信,他们觉得我是在编故事。现在只需点点链接,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找到任何东西。

谷歌地图也是一只独角兽。不久前在公交车上,我看到一位老人指着谷歌地图上的小蓝点告诉另一位,蓝点如何随着公交车的移动而动,那人感到惊奇。我们的手机可以定位;无论你是开车、坐公交、骑车还是走路,手机不只能给出详细的路线规划,还能告知附近餐厅和加油站的位置,或是通知朋友我们的实时位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