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面对残局,身处孤独与绝望之中,如何跳出黑暗的深渊?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代表作,《人民文学》创刊58年首次全文登载的长篇小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获奖作品。

★被反复改编为影视剧的小说经典,2018年新版网剧《风声》由企鹅影视精致呈现。

★麦家撰文回忆创作的无助与绝望,自剖如何在孤独中苦熬坚守。

★“世界zui美的书”设计师朱赢椿操刀改版,多次推翻方案,精心制作崭新版本。

麦家颠覆了我们对中国作家的传统印象,他写作的题材和价值是世界性的。——英国“企鹅经典”书系总监Alexis

麦家有力地拓展了中国人的想象力。他把一些世界性的主题带进了中国文学,比如人类智力的荒谬和意志的傲慢。他把中国人所经历的战争与革命、阴谋与暴力化为了人类境遇的幽暗传奇。

——李敬泽

早知道麦家的小说好看,但不知道好看到了这种程度。《风声》是我看过的zui好看的间谍小说。——倪匡

在尽可能小的氛围内,将条件尽可能简化,压缩成抽象的逻辑,但并不因此而损失事物的生动性,因为逻辑自有其形象感,就看你如何认识和呈现。麦家就正向着目标一步一步走近——这是一条狭路,也是被他自己限制的,但正因为狭,于是直向纵深处,就像刀锋。——王安忆


【内容简介】

面对残局,身处孤独与绝望之中,如何跳出黑暗的深渊?

《风声》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长篇力作,曾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和话剧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如何在孤独与绝望之中,在责任的重压和现实的重重锁链之下,凭借强大的信念和天才的想象突围而去,如凤凰涅槃。作者以高超的写作技巧,迷宫般的叙事,还原了一段真假难辨的传奇故事。罗生门般的故事结构,柳暗花明的情节发展,酣畅淋漓的阅读感受,让此书成为当代中文小说的经典之作。此书曾获《人民文学》年度zui jia小说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巴金文学奖,更是《人民文学》创刊以来首次全文登载的长篇小说。

看似我写了一群无情之人,而这恰恰是我zui深情的作品。——麦家

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他凭借丰盛的想像、坚固的逻辑,以及人物性格演进的严密线索,塑造、表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辞


【作者简介】

麦家

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

1986年开始写作,著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等。《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作品被译成30多种语言。《解密》《暗算》入选“企鹅经典”文库,是中国仅有的两部收入该文库的当代小说。2014年《解密》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年度十佳小说”,2015年获美国CALA图书奖,2017年被英国《每日电讯报》选入“全球史上20部间谍小说”。

麦家的小说具有奇异的想象力和独创性,人物内心幽暗神秘,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均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由其本人编剧的电视剧《暗算》和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是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经典之作,深受观众喜爱。


【目录】

上部东风

下部西风

外部静风

代跋亲爱的三角梅


【免费在线读】

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一年春夏之交:日伪时期。地点是中国江南名城杭州:西子湖畔。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杭州城区尚无现今五分之一大,但这座城市之魂—西子湖(简称西湖),一点也不比今天小,湖里与周边的风景名胜也不比现在少,如著名的苏堤、白堤、断桥、望仙桥、锦带桥、玉带桥、锁澜桥、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阮公墩、湖心亭、西泠桥,和西泠桥头的苏小小之墓,清波门边的柳浪闻莺、钱王祠,孤山上的西泠印社、秋瑾墓、放鹤亭、楼外楼、天外天,以及隐匿在四周山岭间的白云庵、牡丹亭、净慈禅寺、报恩寺、观音洞、保俶塔、双灵亭、岳王庙、双灵洞、栖霞洞等—统而言之,即我们通常所讲的一山二月,二堤三塔,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在那时都有,日本鬼子来了也没有被吓跑。

一九三七年八月,日本鬼子在杭州城里扔了不少炸弹,据说现在钱塘江里还经常挖出当年鬼子扔下却没有开爆的炸弹,连厂家的商标都还在。炸弹像尸首一样从天上倒栽下来,没有开爆的都吓人,何况大部分都开了爆的。爆破声震天撼地的响,爆炸力劈天劈地的大,炸死炸伤的人畜无以数计,把杭州城里的人畜都吓跑了。西湖和西湖里外的景点,如果能跑一定也会跑掉的。当然它们不会跑,只好听天由命。

不过,西湖的命倒是出奇的好,几百架飞机,先后来炸了十几个批次,把杭州城炸了个底朝天,唯独西湖,像有神灵保佑一样,居然毫发不损,安然无恙,令人匪夷所思。西湖周围的众多名胜古迹,也是受禄于西湖,躲过大劫。唯有岳王庙,也许是偏远了些,关照不到,挨了一点小炸。

从岳王庙往保俶塔方向走,即现在的北山路一带,当时建有不少豪宅深院,当然都是有钱有势人家的。有钱有势的人消息总比平民百姓灵通,鬼子炸城前,这些人都准时跑了。日伪机构开张后,城里相对平静,这些人又恰如其时地回来了。即使主人不回来,起码有佣人回了来,帮主人看守家业,以免人去楼空,被新起的日伪军政权贵霸占。

其中有个傍山面湖的大院落,院主姓裘,曾经是一个土匪贼子,后来趁战乱下了山,买地造园,造好的园子声名显赫,人称裘庄。可能是园子太好,名声太大,鬼子占领杭州后,裘庄即被日军维持会霸占。后来鬼子扶持汪精卫成立伪中央政府,汪从主子手上讨得这院子,交由新组建的华东剿匪总队接管,院里几幢建筑遂被派上新用场。如前院的三层主楼,以前是庄主开办茶肆酒楼用的,现在做了军官招待所兼寻欢场,藏污纳垢。后边竹林里的一排凹字形平房,以前是仆佣人的寝室,现在成了招待所的办公用地。再往后走,有两栋相对而立的小洋楼,西边一栋成了首任司令官钱虎翼的私宅,东边那栋做了他会客室和几个亲信、幕僚的下榻处。这两栋楼,曾经是庄主和家人住的,装修得十分精细、豪华,钱虎翼入住后,充分感受到了投靠日本人的好处。

此时的中国,政治格局十分复杂,东北有伪满州国;东南有汪精卫的南京政府。这两个政权是日本鬼子养的儿子,由鬼子一手扶持打造,保驾护航,自然是亲日随日的。另有两个政党和政权是反日的:一个在西南,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重庆国民党政府;一个在西北,是以为代表的延安共产党政府。双方在抗日反伪这件事上具有共同的民族大义,所以实施联合阵线,一致抗敌。但两党因各自利益需求,又经常貌合神离,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拆台。复杂的政治势力使巨大的中国变得混乱不堪,民不聊生。

当时的杭州,因紧邻上海、南京,交通方便,日军兵力又相对薄弱,成了国民党军统特务和共产党地下组织秘密活动的重要据点,抗日反伪力量发展迅猛。为此汪精卫政府专门组建华东剿匪总队,钱虎翼走马上任,信誓旦旦,要清剿这些反日抗伪组织。钱虎翼原是国民党军官,因为贪图荣华富贵被日本人收买,当了汉奸、狗腿子(人称钱狗尾)。他深知,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貌合神离,巧施离间计,大搞清剿,使双方地下组织一度损失惨重。正因此,钱虎翼本人与其部队成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地下组织的眼中钉,双方都想方设法派人打入该部,暗中作法,扭转劣势。

一九四○年夏日的一天,作恶多端的钱虎翼惨遭灭门。这天深夜,有人潜入裘庄后院,把当时住在两栋小洋楼里的所有人,男女老少,一个不剩,统统杀个精光。于是,这两栋豪华洋楼再度人去楼空。

总以为,这么好的洋楼金屋,一定会马上迎来新主,却是一直无人入住,或派作新用。究其原因,有权入住的,嫌它闹过血光之灾,不敢来住,胆敢来的人又轮不上。这样,两栋楼一直空闲着。直到快一年后,在一九四一年的春夏交替之际,一个月朗星疏的深更半夜,突然接踵而至来了两拨人,分别住进两栋空楼。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