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奋斗在职场的每位员工都希望自己可以升职加薪,但升职加薪的同时除了带来喜悦之外,还有忧愁、更大的压力。本文主要围绕着主人公罗锦文在晋升经理后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展开。上司的期望、员工的不满、其他部门的不配合、推卸责任以及面临的供应商的问题,如何有效选拔员工,如何管理团队,如何激励员工,如何让大家团结一致,把工作组变成自己的团队,面临的种种问题逼迫着小罗快速成长,*后变成化茧成蝶变成一名真正合格的经理。
【作者简介】

陈毅歆

一个接地气且兼具艺术修养的企业管理实践专家,数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及十余载的咨询行业经历为其管理理论研究做了坚实的基础。他提出“策略先于技能,实践重于理论”及“高度独立自主下的高度合作”的课程开发核心思想,至今已成功研发出数门与其相关的课程。

翟志新

多年企业高管经历铸就了他总是能显而易见的找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平衡点,在其参与和指导下,睿邻的*门自主研发版权课程“新经理管理魔方”于五年前成功的推向市场,并日渐影响越来越的新经理。他期望通过自身的实践分享,能够更好的帮助人们解决管理问题,进而创造更好的绩效。
【目录】

目录

*章 新任风暴 1

缺货烦恼 2

团队内没有一个省心的 6

经理会议的糟糕体验 11

第二章 作茧自缚 17

作茧自缚之意气用事 19

作茧自缚之短视 22

放下“小我”,遵从内心 27

第三章 坚韧当责 35

舆论的力量 36

救火队长 40

团建意外的收获 45

第四章 千里求助 51

变被动为主动 52

策略先于技能 实践重于理论 56

环境敏锐度 61

第五章 循环借力 69

黎明前的黑暗 70

阶段目标与需求探究 74

两点间有时曲线更短 78

第六章 破茧而出 87

在实践中打补丁 88

初战告捷,矛盾转移 94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01

第七章 趁热打铁 109

陈总的视角 110

团队治理既要武将也要文官 115

新系统的启发 120

第八章 幸福烦恼 125

聚焦流程改善 126

逐渐清晰的新阶段新目标 131

投“目标”的石,问“需求”的路 136

第九章 形势分析 145

马明佳的麻烦 146

亲临现场 151

陈临风管理风格的局限 155

第十章 三驾马车 161

能力培养 162

用户至上 169

团队文化 174

第十一章 不求完美 181

不完美的梁波和张长盛 182

不完美的陈临风和郭仁亮 187

不完美的罗锦文 191

第十二章 不忘初心 195

物流部门违规 196

被触动了的梁波 199

降成本项目是手段不是目的 203

第十三章 蝶 209

软硬兼施,进展突破 210

化茧成蝶 215

幸福来得太突然 220

第十四章 变 227

泰极否来 228

陈临风的失落 233

各奔前程 237

尾声 再出发 241

后记 251


【免费在线读】

*章 新任风暴

缺货烦恼

2014 年夏。

TK 公司采购部,清早的办公室,距离上班时间还有10 分钟,有人突然一声:

“哎哎,看邮件了吗?罗锦文升咱们部门经理了。”

刚刚大家还在讨论马航又一架飞机出事了,突然话题一转纷纷议论起来:

“你才知道啊?之前消息就出来了!”

“啊?!我一直以为是张长盛,老张和陈总关系更好啊,怎么会是小罗呢?”

“小罗是老郭爱将啊,再说老郭和陈总是校友,也正常呀。”

“什么什么?老郭和陈总是校友?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你个没政治头脑的家伙,据我内线消息,小罗上任和老郭陈总是校友没半

毛钱关系,小罗在HR 那有人。”

“哎,你说说,有什么人?谁呀?”

期间有两个人一直置身事外,一白一黑,一胖一瘦,白胖的年纪略长,采购

二组组长王水新;黑瘦的年纪轻轻,采购一组组长梁波。

……

王水新比罗锦文早两年进公司,九年了一直是二组组长。年近四十,皮肤白

皙得像二十五岁,要不是常挂在嘴边的笑容挤出了几道鱼尾纹,还真以为是刚毕

业的年轻人。一年前,名牌大学硕士生梁波以管培生身份进入公司,半年就升为

采购一组组长,负责重要物品采购,地位尚在王水新之上。照说,被一个毛头小

子后来居上,应该是很不服气的,但王水新却十分淡定。

这次面对谁接任自己上司的问题,仍旧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正吃着鸡肉卷,

喝着咖啡,笑嘻嘻地听大家发言。直到大伙都催着他这位“老大哥”发表看法时,

他才慢悠悠地说:“谁当领导都一样,怎么当上领导的都一样,没什么好讨论的。”

众人顿感无趣,有人调侃道:“你当然无所谓啦,一顿早餐吃五十多块钱,

咱们可不能比。”

王水新打了个哈欠,笑着说道:“我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你们这些小年轻还

有大好前程,快努力干活吧,领导们的事,咱就别操这闲心了。”

有人附和:“也是,不管谁,新官上任三把火是跑不了的,接下来的日子不

好过咯!”

一直都没开口的刘力突然反驳道:“罗经理人很好的,绝不会为难我们。”

她面目清秀,二十七八岁的样子,是罗锦文做供应商管理组组长的*个组

员,工作勤勉但能力有限,罗锦文晋升为经理,她接替罗锦文成为组长。她对罗

锦文的人品和能力十分钦佩,算是他的小“粉丝”,当然听不得别人讲罗锦文的

坏话。

显然,她的话没什么人认可,有人露出了明显的质疑神情,有人对她投去了“不

屑”的一瞥,甚至还有人低头默默讪笑,意味深长。

……

梁波,一直端着茶杯,浏览着新闻,连面部表情都没变。去年进入TK 公司,

罗锦文做他的师傅,有好师傅带自己也争气,半年就升为组长,能力强是不用说的,

但性格却高冷傲气。明知大家都希望他能说上两句,但是他不开口,众人也只好悻悻地把目光收回。

事实上,话题的中心人物罗锦文正在办公室门口,听到大家对他的议论,他

收回了步子,他不想自己的突然出现让同事们尴尬。何况他也好奇:大家会怎么

看自己的升职呢?说句实在话,升职既在意料中又在意料之外,为什么是我而不

是张长盛,罗锦文这两天也在琢磨这个问题。

听着大家的议论,罗锦文不禁苦笑:听这语气,大伙不仅意外,也不是很

服气,这经理之路不易啊。

遇到点挫折就气馁显然不是罗锦文的作风,在TK 公司七年,如果没有那份

沉稳和韧性,郭仁亮也不会力排众议推举他。

振作,没思路前照老郭的葫芦画我的瓢就是了,罗锦文暗暗给自己打气。他

装作打了个电话,声音还很大,果然办公室一下子安静了。罗锦文这才迈开步子

走了进去。

……

大伙纷纷对他表示问候。他也朝大家友好地笑了笑作为回应,同时扫视了一

圈:嗯,除了张长盛,所有人都在。

“老张来了吗?”罗锦文习惯性地问刘力。

“没看到,可能在路上吧,要不我给他打个电话?”刘力回应道。

张长盛进入TK 公司比罗锦文早两年,他一直渴望出人头地,是TK 公司出了

名的劳模。过去九年,迟到的次数总共也不超过三次。此次罗锦文新官上任的第

一天他却迟到了。

“这是下马威吗?”罗锦文陷入沉思:“唉,老张好强敏感,我当上经理,

他肯定不服。如果我是他,心里也不会好受。老张对公司情况了如指掌,做事雷

厉风行,用好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帮手。可是,我该怎么留住他呢?”

正发愁时,销售部经理马明佳打来电话,一开口就是:“A630 缺货,急用!速度,马上给我解决!”*后的那一句几乎是吼出来的,办公室里每一个人都能

听到,大家都对罗锦文投以同情的目光。

罗锦文面色有些尴尬,但迅速恢复了正常,他握着电话,等马明佳发泄完,

回应道:“你放心,我们正在解决,一定给你解决好。”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面对罗锦文的好脾气,马明佳的语气也有所缓和,

但也对罗锦文这种“官腔”式的模糊回应不满,“具体什么时候解决好,能给个

准信吗?老郭在时,没这么麻烦啊,你们现在是怎么回事?真误了事,这责任可

不是你我能承担得起的。”

……

马明佳的连珠炮还在继续,办公室里一片死寂,罗锦文神情镇定,没有人看

出他内心的焦虑:在大伙心目中,我“经理”的头衔上还打着一个大大的问号;

张长盛对我有明显的抵触;梁波的态度很难把握;王水新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

起”的样子;刘力听话,可惜能力不足,能否胜任组长都未知;现在的顶头上司

陈总心目中的人选是老张,自己之前跟他的关系一直都比较平淡;现在又加上一

个脾气火爆且遇到问题习惯性“甩锅”的马明佳……内忧外患,难啊。

马明佳的电话挂断之后,罗锦文依然握着电话,直到刘力走过来提醒,罗锦

文才回过神来。他告诉刘力不用等张长盛了,通知大家准时开会。

团队内没有一个省心的

此时张长盛正漫步街头,没人能体会他内心的压抑:从农村来到大都市漂

泊,吃尽苦头,无非是为了让别人高看一眼。小时候同学笑话他母亲是捡垃圾

的,父亲是残疾;大学里同学笑话他的口音,笑话他又黑又丑,他都努力读书

找回自尊。毕业后做地推销售,村里人笑话他大学白读了,还没操作工挣得多,

他努力工作找回自尊,就是为了能够在亲朋面前扬眉吐气,他渴望赚更多的钱,

希望能在这个城市买房安家……原本以为资历老以及有陈总提携,升职十拿九

稳,谁料居然落空。

我到底哪里不如罗锦文,出身不好就是原罪吗?张长盛在内心深处发出了痛

苦的嘶吼。

升职任命通知正式下发之前,陈总就告知了张长盛结果,并安慰和鼓励了他。

他和陈总私交不错,因此陈总也不隐瞒,明确告知了他升职失利的原因:他处事

不如罗锦文稳重,系统思考的能力有欠缺,当然陈总没告诉他的是这些其实来自

郭仁亮的观点,他是和郭仁亮经过激烈争论才同意任用罗锦文的。陈总也没告诉

张长盛,测评显示罗锦文的潜力更强。更重要的是,公司需要培养年轻的干部。

对于这些理由,张长盛当然不认同:什么稳重、系统思考,都是借口,凭什么就认为我不如罗锦文?

哎,如果不是因为陈总对我有提携之恩,真想离职算了。更何况,人人都以

为我会升职,现在却是一场空,回到公司不知会有多少人笑话我。说不定他们现

在就在背后议论呢。想想那种感觉,从小到大各种被人嘲笑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争

先恐后地涌入张长盛的耳朵……

正如他所料,现在他成了整个采购部的焦点人物。

采购部内部会议成了罗锦文的独角戏,以往的热烈氛围已经消失不见,大家

都表现得漫不经心,无人发言也无人回应,还有人在不停地看手机,显然希望会

议赶紧结束。

罗锦文发现,无论谈什么,*后都会扯到张长盛身上。就拿A630 来说,罗

锦文希望梁波牵头解决这个问题,梁波却用无懈可击的逻辑挡了回来:“采购计

划是老张做的,我是按计划采购的,出了问题应该从源头解决才是正道。我去解

决是坏了规矩,今后对供应商就无法按章办事了。”梁波的语气明显带有怨气。

罗锦文还没开口,有人站出来帮梁波说话:“这事确实不能梁波牵头,其实

采购部谁牵头都不行,否则就等于纵容马明佳他们的问题,黑锅不能咱们背啊。

平时一直都是老张负责和马明佳沟通,要是老张,肯定早给弹回去了。”

此话得到了一大片认同声。罗锦文虽然依旧镇定,却显得那么孤立无援。张

长盛组里一个叫孙斌的年轻人,冒失地说了一句:“他不会请长假吧?”这又引

发了大家的一阵议论。

……

罗锦文知道,这注定是一场议而不决的失败会议。很显然,现在的他有点指

挥不动大家了。他虽可以强行命令,可那样会让大家的关系更糟,执行时也会打

折扣从而达不到他的要求。

到底该怎么办呢?事情的源头确实是马明佳预测不准,但采购部的工作效率也必须保证。他们都不懂,公司需要的不是界定责任,而是解决问题。这可能就

是经理和员工看事情的差别吧,管理者需要看得更远、更全面。看来,升职不止

一个机遇,更是一场考验啊。罗锦文在心里苦笑。

不能再拖了。罗锦文回过神来,还是先看看张长盛这里是否能够走正常流程。

想到要给张长盛打电话,罗锦文设想了各种电话接通后他的反应,在大脑中预演

了种种可能,嘴里默默地演练了几次,直到找到自认为*合适的语气语调和措辞。

可当罗锦文打开手机,却发现张长盛早就给他发了条微信:

“小罗,我老毛病又犯了,申请休假三天,医生证明等上班时带给你,老陈

那里我也已告知,你刚一上任我就不在,真抱歉。你放心,采购计划组的所有事

情我已经交代给孙斌,他会处理好的。谢谢!”

这也太巧了吧,不由得罗锦文不怀疑,作为采购经理位置的竞争失利者,张

长盛这是在摊牌。犹豫了一下,罗锦文还是决定先去找孙斌。其实罗锦文自己也

不清楚放弃打电话给张长盛是不敢直面挑战,还是觉得没必要面对挑战,还是自

己其实也有情绪。

“老大,这个改不了啊!”孙斌听完罗锦文的说明,脱口而出,还趁罗锦文

不注意踹了他隔壁桌的梁波一脚,他知道梁波其实是可以搞定的,却打着守规矩

的旗号让走采购计划变更流程。

“为什么改不了呢?”罗锦文追问。

于是孙斌解释了一大堆关于采购计划系统的原理、流程,顺便还吐槽了一下

老旧的计划信息系统的各种神经病BUG。总之,结论就是现在的系统设置和流程

规定不支持这种操作,否则会带来一大堆新问题。

按照罗锦文原本的管理风格,他是会追问下去的。但这次他怂了,孙斌的解

释中有太多术语,他根本不知道如何提问。他只知道一件事情,如果避开专业细节,

只是问A630 缺货该怎么解决,孙斌一定会告诉他让梁波走紧急采购流程。而想到会议上梁波的态度,他俩这还不得直接在办公室里吵起来?于是作罢,随意“哦”

了几声,表示自己再想办法。

和孙斌交流过程中,罗锦文余光感觉到王水新组的几个人在向这边张望,一

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而王水新从头至尾盯着电脑,时而嗤笑,时而敲击键盘,

不是聊天就是在上网。之前罗锦文就一清二楚王水新小组的问题。昨天他还在想

怎么提升王水新小组的工作状态,现在看来这个事情只能往后排了。眼下,如果

他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去纠正,势必会结仇恨。以他现在的处境,还是不要操之

过急为好。

罗锦文*终决定自己带着刘力去找供应商。

路上他挺自信的,他升职前负责供应商管理,而刘力当时又是这家供应商的

维护人,这次他和刘力亲自出马,供应商无论如何都会给面子,应该可以搞定。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供应商一直在强调只能按计划供货,一度让他开始怀疑

供应商当初和他的关系好是因为郭仁亮的面子,反正他俩没能让供应商立即发货。

“我们即便有货,如果没有拿到张长盛的采购计划变更通知就发货,我们的

流程也不允许,将来审核是通不过的。”这是供应商在送别他的时候说的*后一

句话,不由得让罗锦文心生怀疑。

一出供应商公司大门,罗锦文就问刘力:“这家供应商一周的时间对我们的

态度为什么变化这么大?”

“头儿,我……我也不清楚,”刘力支支吾吾地回答道,她知道罗锦文不会

满意的,于是憋了半天,又挤出一句话,“大概是把这家供应商划分给小贾负责

以后,他们之间出了什么问题吧!”

罗锦文的心情立刻降到了冰点:唉,*需要大家团结一致的时候,张长盛逃

跑了;王水新出工不出力;梁波对我这个师傅居然也不支持;刘力又给我惹麻烦,

而我自己对采购计划一点也不专业,这不就是人家说的外行领导内行嘛。看来,攘外若不能安内,我这个采购经理是干不下去了啊。

回家的路上,罗锦文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排山倒海般在心中翻涌。

进入环城高速前,他将车停在马路边,在微信对话框中输入了这两个字—“头儿”。

他想给老领导郭仁亮发微信,老郭在罗锦文心目中就如兄长一般,这次公司

在武汉成立新的分公司,调老郭任副总,自己才有了升职空间—立刻,他意识到老郭已经不是他的领导了,况且这会儿估计也已经忙疯了,

应该没时间关心他。以后的路,只能靠他自己走了。

经理会议的糟糕体验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临近。这天早餐时,罗锦文突然意识到,他已经毕业九年了,

进入TK 公司也已经七年了,这是要“痒”了吗?今天即将参加上任后的*次

经理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是轻松愉快还是挑战压抑?罗锦文心里放起了

小电影,预演了很多不同的版本。

妻子惠妍将他从失神中拉了回来:“童童快迟到了,来帮把手。”

完成了家务事,罗锦文胡乱往肚子里塞了点东西,就匆忙离去。

罗锦文总感觉今天路上格外挤,无比烦躁,这不只是他的心理作用。他已经

早出门了20 分钟,还是被拥堵的交通误了事,眼看着就要迟到,罗锦文心急如焚,

一停好车,就立即向电梯间飞奔而去。但跑出去几十米又怀疑车门没锁好,摸遍

所有的口袋掏出钥匙对准车位按动时,罗锦文突然看到他*想见到的人—郭仁

亮,正要喊老郭时,对方走出地下车库灯光的阴影,这才发现是保安。这种手忙

脚乱的情况已经好多年没有了。

一丝不祥的预感,浮上心头。

尽管罗锦文预演了各种经理会的场景,这个版本却从没想到过—他三步并

作两步来到会议室门口,还是晚了一步,马明佳刺耳的声音隔着会议室门都听得

清清楚楚—“这个罗锦文明知早上开会还迟到,让我们这么多人等他一个,有

没有搞错?”

罗锦文在门口整了整领带,小心地推门进去,气氛明显不对,令罗锦文心跳

加速的是,陈总早已坐在那。他看了一下罗锦文,什么也没有说,示意马明佳可

以开始了。

“小罗,怎么搞的嘛,A630 到现在没有到货,项目部快停工了,按合同,一

旦停工,我们要赔偿客户损失的,这钱你出啊!”

尽管罗锦文在心里一再对自己说要忍,嘴上还是免不了为自己辩解两句:“据

我所知,销售部提供的客户交期计划不准,A630 的货前天才下单。”

“现在的现实问题是,项目部等‘米’下锅,你说怎么办?”马明佳的声音

起码比罗锦文高八度,气势上一下子就压倒了他。

“项目部做不下去也不光是原材料的问题……”

“陈总,你看他,现在应该是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他还在谈责任,换

上老郭,这点小问题早就解决了……”马明佳的嗓门又提高了几度。

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紧张,几双眼睛都齐刷刷地向罗锦文看去。尽管大家

都知道,强词夺理、气焰嚣张、推卸责任是马明佳的一贯作风,但都保持了沉默。

只有物流部经理钱宁眯缝着眼睛,透过近视镜片扫视了一圈人群,悠悠地说道:

“小罗新上任,成长需要时间,对新人要多多包容嘛。”

包括罗锦文在内,大家继而将目光转向了陈总。然而,陈总丝毫没有开口的

意思,只是期待地看着罗锦文,显然是想让他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此刻的罗锦文真想和马明佳吵一架,可突然想起昨天他也曾抱怨他的下属们

面对问题找借口,没有积极想办法,现在自己居然也这样,看来知易行难啊。想

到这,他调转话头说:“情况我知道了,一会散会我马上尝试新方案,下午一定

给一个满意的答复。”

尽管心里一点谱也没有,但陈总在会议现场,态度必须要有。

陈总点了点头:“那下午我们等你的方案,今天下班前必须找到可行方

案……”

接下来的会议时间,罗锦文时不时会走神思考A630 的事,而且大家说的很

多事情罗锦文过去从来没有涉猎过,听起来极为费力,又不得不高度集中精力,

这一来一回,浑身开始冒汗,像是蒸了桑拿一般,反过来更让他注意力无法集中。

而看到其他经理随时能接上别人的话茬,还时不时谈笑风生,更是心生焦躁,坐

立不安。

这时,只听陈总说:“上次会议我说过,武汉分公司按计划年底正式运转,

到明年一季度,我们这里的所有华中地区业务必须转移完毕,马明佳上周给了我

一份转移时间表,你们邮件里也看到了,现在大家分别根据这张表说一下你们的

配套计划。”

天啦!罗锦文脑袋顿时“嗡”地一声,怎么愣是把这事给忘了。看着项目部

经理王刚、物流经理钱宁分别拿着事先准备好的PPT 进行介绍,罗锦文恨不得找

个地缝钻进去。三天前罗锦文和郭仁亮交接时,商议昨天晚上专门电话讨论的。

但昨天去了趟供应商处完全打乱了计划,看来郭仁亮也是忘了。“业务转移,业

务转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罗锦文完全没有经验。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后,

罗锦文快速凭着常识理了理思路,先是向大家抱歉没有准备PPT,然后开始叙述

自己的想法,索性就在白板上边说边画了起来,这样倒也帮助罗锦文整理了思路。

看到陈总并没有追问任何问题,他心里才长舒了一口气。

这口气还没舒畅到底,陈总又宣布了两件事,罗锦文感觉已经彻底窒息了:

“公司新老数据系统的切换进度要提前完成;另外为落实公司‘快速响应市

场,降低成本’的战略,四季度我们要启动降本项目,你们都可以申请牵头这个

项目,*终谁的方案胜出,项目就由谁的部门牵头。希望你们都能够积极参与!”

会议结束了好一会儿,罗锦文还没有缓过神来,他已经不敢多想自己接下来

面临的各种挑战了,但头脑却止不住地闪出各种画面,一会是张长盛的请假微信

怪笑着在跳舞;一会是业务转移的方案突然字都不见了;一会是A630 长了腿越

跑越远,怎么都追不上;一会是黑白两个小人儿在他耳边吵闹着说“争取降本项

目”“不要争取”;一会儿陈总的声音响起“我看中的是张长盛”;一会儿梁波

蒙着面隔着一层纱正看着他;一会儿客户的项目现场涌进来无数人,伸手对着罗

锦文嚷着“赔钱,赔钱!”;一会儿王水新小组的人围着他,诡异地笑着,议论着,

然后开始快速地转圈,脸离他越来越近!这时人群中伸过来一只手,搭在他的肩

膀上,罗锦文大叫了一声!

“头儿,你怎么了,吓我一跳!”

罗锦文用力晃了一下脑袋,原来是刘力把他从梦中惊醒。大白天的,自己居

然做了个噩梦。

“该吃饭了,一起吗?”刘力一边邀请,一边困惑地看着罗锦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