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本书在时间上,覆盖完整的民国时期,空间上选取具有西北法制典型意义的西安地方法院,以此铺陈开来。这个时期,历经清末新政十年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从形式上业已草就,民国时期总计39年的时间,社会的演进与法制的发展,聚焦于西安一隅,有多少故事可以说得清楚,上万册档案资料可谓俯拾即是。如何从积极的、发展的、客观的视角讲民国的法律故事,本书构思精巧、架构清晰、结论中允。以民国西安地方司法的创制开头,讲述其司法的运行,进而揭示其变异的特点,从而结束民国在中国大陆的历史,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一个阶段的起落,问题是真实的,结论是客观的。同时,法制发展是社会转型国家的必由之路,只不过社会演变的缓慢,与时代的历史突变,都有其必然性,或许这就是探寻的法律发展的规律,从今天来看七八十年以前的中国,不光是讲述法律历史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可以镜鉴来世。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法律文明的演进,由传统的中华法系到现代中国法,客观上经过民国时期近代法的确立这一中间阶段,使中国社会文明转型百年来法制国家建构向度呈现出多元纡回与曲折前行的趋势。民国时期的近代法在司法史方面的具体状态如何?如何透过民国史料仔细厘清司法机构组织、司法程序、司法关系主体,各自如何创制、运行及变异,其表现形式、发展特征,从而总结其发展规律,都是一个需要探讨清楚的问题。

在中国近代史学界不懈努力下,近代专题史著述、研究视角呈现多元与细密,成果可谓丰硕,在这一法史研究的学术大背景下,中国法律史学界在民国司法史研究的进展就更加值得期待。《创制、运行及变异——民国时期西安地方法院研究》一书,以详实的档案文献为基础,梳理了民国时期(1911—1949)陕西西安地方法院从创立、发展,司法组织运行,以及后期出现的司法机构的局部变异,都进行系统考察和研究,进一步说明民国时期司法史与新中国司法的文脉联系,为深入了解当代司法打开了一条历史法律的路径,拓展了法律学术的视野,揭示了历史寓于现代的深刻关系。


【作者简介】

侯欣一,原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现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近代法研究中心主任。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协法律委员会专家委员。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副会长。


【媒体评论】

【目录】

【前言】

【免费在线读】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