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纯粹的浪漫主义诗人——海子的经典作品;

2. 青春的呐喊,值得一读再读

3.收录海子部分画作,帮助读者深入地认识海子和他的诗歌

1984年至1989年,海子以极高的语言天赋,令人惊叹的诗歌技艺,对以麦地为代表的另一个故乡进行了包围式的写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发明了麦地等重要意象,还发明了一系列个人的造句、诗歌结构方式,20世纪80年代的抒情诗在文本上被他推向一个时代的极致。


【内容简介】

本书选了海子八十多首抒情短诗和长诗《太阳·诗剧》的一部分。针对海子包围式的写法,选编者用尽心思,牺牲了很多精彩但是却和其他本重叠的诗篇,代替它们的是之前被低估的一些作品。

另外,本书还选了海子自己为太阳系列诗作所做的部分插图。这些插图,画面简洁,极具海子个性与风格。希望读者能从这些插图更深入地认识海子和他的诗歌,甚至体验出海子与他的大太阳的那种搭上性命的关系。


【作者简介】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

李元胜,男,1963年生。诗人、生态摄影师。198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专业。大学时期开始写诗。现为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曾获鲁迅文学奖、诗刊年度诗人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


【媒体评论】

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泥土的光明与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质,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又铿锵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
  ——西川

海子是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有世界眼光的诗人。
  ——骆一禾

海子是影响了我们那一代人的重要诗人,在那个时代,中国还有诗歌,是一个美好的时代,纪念海子,纪念那个时代。
——高晓松

海子写过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句诗有哪个字你不认识吗?但是他把我们熟悉的汉字重新组合在一起,诞生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境,而且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白岩松


【目录】

编者的话

亚洲铜

阿尔的太阳

新娘

煤堆

春天的夜晚和早晨

历史

妻子和鱼

思念前生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主人

浑曲

你的手

得不到你

房屋

熟了麦子

我请求:雨

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

夜月

城里

麦地

我坐在一棵木头中

村庄

歌:阳光打在地上

在昌平的孤独

春天(断片)

半截的诗

爱情诗集

幸福(或我的女儿叫波兰)

让我把脚丫搁在黄昏中一位木匠的工具箱上

八月尾

葡萄园之西的话语

黄昏

小站

果园

感动

给萨福

给安徒生(组诗)

给卡夫卡

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说

天鹅

不幸

谣曲(四首)

给B的生日

我感到魅惑

怅望祁连(之一)

七月不远

敦煌

九月

雨鞋

黎明:一首小诗

九首诗的村庄

粮食两节

日出

水抱屈原

病中的酒

诗人叶赛宁(组诗)

北方的树林

野鸽子

汉俳

五月的麦地

麦地(或遥远)

麦地与诗人

幸福的一日

献诗

十四行:夜晚的月亮

十四行:玫瑰花园

秋日山谷

八月之杯

八月 黑色的火把

秋日黄昏

祖国(或以梦为马)

一滴水中的黑夜

夜色

生日

太阳和野花

酒杯:情诗一束

栽枣树

海底卧室

远方

在大草原上预感到海的降临

黑翅膀

七百年前

西藏

青海湖

绿松石

山楂树

日记

无名的野花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上山的孩子

遥远的路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折梅

神秘的二月的时光

黎明(之一)

黎明(之二)

四姐妹

酒杯

纸鸢

春天,十个海子

太平洋上的贾宝玉

小树林

太平洋的献诗

黑夜的献诗

太阳·诗剧(片断)


【前言】

编者的话

应好友刘玮和她服务的出版社的邀请,我答应选编一本海子诗选,于是抽出时间系统地重新研读海子的作品,我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为读者找到*应该集中到一本书里的海子的*好诗作。

作为海子同时代的诗人,重新读着这些隔着近30年时间的文本,不啻是一次波澜壮阔的时间旅行,恰恰由于隔着一些时光,熟悉的文本上,我又读到很多新的惊喜——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特征和细节,为这些文本带来了更有意思的解读。我记得2000年左右,深感自己没有系统研读过同时代的国内诗人,决心补上这一课,于是花时间研读了一批中国诗人的作品,其中就有海子。那次阅读我印象*深的是海子的抒情能力,在他的诗中万物均有自己的秘密歌喉,而只有海子对此了如指掌,他的早期诗歌就在现代诗歌的音乐性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从1984年写出《亚洲铜》等作品开始,海子就像突破种种障碍,独自开掘了一个藏量惊人的地下油田,他加速地疯狂写作,源源不断地向诗坛输送着来自另一个故乡的诗篇。我提到“独自”这个词,并不意味着他的写作孤悬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诗歌写作之外,恰恰相反,它们是风起云涌的现代诗写作*耀眼的一部分。他比同时期的写作者更透彻地感觉到另一个故乡在写作资源上的价?值。

我们是逐渐失去田园写作背景的一代人,城市化的进程,不仅发生在乡村变成城市的街道或工业化园区,更发生在我们的内心。即使我们置身于壮丽的山川河流,即使我们身边仍有柴扉瓜田、野溪小桥,但我们心中已不再有唐朝文人的画意和心境。海子对这种丧失*为敏感,他是逐渐消逝的中国乡村的代言人,也是沉沦中的众多事物的代言人。所以,古典的乡村早已下沉,下沉到地下看不见的某处,成为他的诗歌寻找的另一个故乡。

作为一个诗人,代表着伟大文化传统的古典乡村和眼前伤痕累累的乡村,交替地在他身上发挥作用,让他成为一棵开满了花的樱花树,花朵如鲜嫩朝露,却承受着两个乡村撕裂的苦楚。

过完了这个月,我们打开门

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

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

——《新娘》1984.7

我就是在这首诗中读到樱花树一样的海子的,花和果有可能并不出现在同一个乡村里,这是时代的乡愁。

在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写作中,寻找失去的乡村、失去的传统文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写作命题,诗歌界的寻找并不孤独,后来小说界跟进,产生了寻根主题的写作潮流。

追溯传统,反思我们丧失或忽略的珍贵遗产,看起来和整个中国大地的城市化现代化背向而行,其实,这恰恰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现代化并不是重造一个大地,而是竭力看清并审视破旧的大地,在人类的故乡里找到*有价值的部分,并和它们一起艰难前?行。

和其他同行相比,海子更单纯也更敏锐,他找到了另一个故乡的存在形式,那就是麦地。麦地的绿黄交替,那些像紧闭着的眼睛一样的麦粒,以及它们中间那道深深的伤口,都给了他无穷无尽的灵感。麦地不仅是今天的亲人们的生活之所,也是神和所有失去的亲人们仍然居住的地方。海子的麦地,博大、神秘而又温情,因为它融汇、吸纳了在中国大地上游荡了千年之久的民间精神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想象。它甚至是世界性的:“我们各自领着/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的孩子,在河流两岸/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洗了手/准备吃饭”(《麦地》1985.6)海子的麦地,尽管是东方的、中国的,但却没有和世界隔离,在麦地里,行走着世界各地的孩子和他们的神,甚至收容了那些生命短促的异国艺术天才。

从1984年至1989年,海子以极高的语言天赋,令人惊叹的诗歌技艺,对以麦地为代表的另一个故乡进行了包围式的写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发明了麦地等重要意象,还发明了一系列个人的造句、诗歌结构方式,20世纪80年代的抒情诗在文本上被他推向一个时代的极致。在万物消逝的悲伤背景下,他写出了大量的经典名篇。这些名篇有颂歌,有乡愁,有爱的谜题,有对美好世界的愿景,而穿插在这些内容里的即兴闲笔,更是恣意纵横,忽入幽径。在研读文本时,必须把它们和主题结合在一起,才能读到文本的更多层次。好的诗歌,即使诗人在写作时有预设,也可以凭借直觉随时超出预设,来到全新的天地中。海子式的写作,恰恰就是这样,即兴闲笔,不止是产生对预设文本的“破框”效果,让它疏朗透气,更提供了远比明确的主题更重要的命题,其中不乏对存在本身的精彩演绎和理解。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明白,海子的诗歌里,为什么会有一些矛盾甚至自我冲突的写法,你必须退后一步,才能读懂这些文本整体上的意义。

由于信任自己的阅读经验,这本诗选可能有别于之前的选本,针对海子的包围式的写法,我牺牲了很多精彩但是却和其他文本重叠的诗篇,代替它们的是之前被低估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在三十年后更显特别,令我怦然心动。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有些组诗,我只选择了*有价值的单首。而长诗,我也只选择了一个不容错过的精彩片断。读得不过瘾的读者,可以去寻找全本进行延伸阅读。我也同时研究了市场上能找到的海子诗歌选本,这些选本在选编过程中,发现并订正了一些笔误或别字,我也在谨慎的对比后做了取?舍。

海子诗歌是非常浩瀚的,编完本书我惴惴不安,生怕选本陷入自己的偏好和误读之中,于是又整体和《海子诗全编》(西川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尽量客观地对比、研读了两遍,才稍稍心安,有了勇气让这个选本去接受读者们的检验和校正。

李元胜

2018年4月28日于重庆溯源居


【免费在线读】

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作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1984.10

阿尔的太阳

       ——给我的瘦哥哥

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啊,那些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了神的人。

——凡·高致其弟泰奥书信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你的血液里没有情人和春天

没有月亮

面包甚至都不够

朋友更少

只有一群苦痛的孩子,吞噬一切

瘦哥哥凡·高,凡·高啊

从地下强劲喷出的

火山一样不计后果的

是丝杉和麦田

还是你自己

喷出多余的活命的时间

其实,你的一只眼睛就可以照亮世界

但你还要使用第三只眼,阿尔的太阳

把星空烧成粗糙的河流

把土地烧得旋转

举起黄色的痉挛的手,向日葵

邀请一切火中取栗的人

不要再画基督的橄榄园

要画就画橄榄收获

画强暴的一团火

代替天上的老爷子

洗净生命

红头发的哥哥,喝完苦艾酒

你就开始点这把火吧

烧吧

新娘

故乡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

和以后许许多多日子

许许多多告别

被你照耀

今天

我什么也不说

让别人去说

让遥远的江上船夫去说

有一盏灯

是河流幽幽的眼睛

闪亮着

这盏灯今天睡在我的屋子里

过完了这个月,我们打开门

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

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

1984.7

煤堆

煤堆

闯进冬天的

黑色主人

拉着大家的手

径直走进房屋

闪着光

把病牛牵进来!

它像一片又瘦又长的树叶

落上稻草:唉,这没有泥土的日子

但是煤说:

闪着光

1984.11

春天的夜晚和早晨

夜里

我把古老的根

背到地里去

青蛙绿色的小腿月亮绿色的眼窝

还有一枚绿色的子弹壳,绿色的

在我脊背上

纷纷开花

早晨

我回到村里

轻轻敲门

一只饮水的蜜蜂

落在我的脖子上

她想

我可能是一口高出地面的水井

妈妈打开门

隔着水井

看见一排湿漉漉的树林

对着原野和她

整齐地跪下

妈妈——他们嚷着——

妈妈

1984.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