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于漪全集》是基础教育***特级教师全集。分基础教育、语文教育、阅读教学、课堂教学、写作教学、教师成长、序言书信、教育人生八卷21册,是于漪老师植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生动理论阐述。时代呼唤教育家。《于漪全集》的出版,是对基础教育经验的梳理和总结,对树立当代教育自信具有重大的意义。于漪老师的人生波澜壮阔。在突遭疾病的磨难和人生的厄远时,顽强不屈、勤奋好学、刻苦专研、兢兢业业,化育万千学子。身兼多重职务,仍笔耕不辍,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等数百万字。她求真求善、一身正气、醉心教育、甘于奉献的品格,让人感佩和敬仰。读她写下的每一个字,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对教育的痴心,她的耕耘,她的收获,她的真知灼见,她表里俱澄澈的大写人格。


【内容简介】
本册收序言104篇。有作者满怀敬意为终身从教的语文专家和大学教授的文集、语文教育专著写的,有满怀热情为语文教育同行的经验汇编写的,特别是为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作序更是满腔热忱。学生优秀作文选集出版,作者应邀作序也是充满期待。尽管对象不同,内容有异,但作者充分尊重他人的思维与实践成果,倾心交流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不仅满纸真情洋溢,也可从中触摸到跳动的时代脉搏。
【作者简介】

于漪,语文教育家。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情操陶冶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专注基础教育研究,倾力培养青年教师。被评为首批特级教师,首批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作有《于漪文集》(6卷)、《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6卷)、《于漪教育视点丛书》(4卷)、《岁月如歌》等。主编有《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等。


【目录】

序言

《中外名家读写趣闻》写在前面3

《教师口才修养》序6

《外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选评》序8

在“炼”字上下功夫——《十字路口——’89上海市中学生新星作文大奖赛获奖作文评析》序11

在书前说几句——《缪斯的金钥匙》序14

《初中生600字作文》写在前面16

一点感想——《新时期中学教师修养》序18

《少年作文精华词典》写在前面21

十年辛苦不寻常——《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十年佳作精选(1981—1990)》序23

在限制中显本领——《高中生700字作文》序27

《我用拼音写日记》序29

《深圳·珠海·澳门中学生作文选》序31

《中师生***》序33

《在改革大潮中》序35

《全国初中生作文大全》序37

倾注真情咏浦东——《“浦东之春”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序39

《美的世界》写在前面41

往深处开掘——《第二届“浦东之春”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序43

《语文教学的人文思考与实践》序45

《初中语文学习导引》前言48

《语文教育论文选》前言50

《语文素质教育新探》序53

阅读与素质教育——《初中生阅读辞海》序56

《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序58

《于漪文集》自序61

《走近经典高中文化读本》前言71

《少年古诗词诵读本》前言73

《探索明天的教育》序75

《陈文高语文人生的四个乐章》序77

《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序80

《新语文个性化写作》序82

《苹果与粉笔灰——献给老师的心灵咖啡》序85

《名家与你同行》序87

《作文新视角》序89

情真·理真·事真——《我这样学写作》序91

《上海市中学生年度*作文选(2004年)》序94

《成语新解创意作文词典》序97

《文字的背后: 33位中国作家敞开心扉》序99

《我的夜光杯》序102

新苗破土生意盎然——《高手作文100篇》序104

“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序108

《托起一抹绿色》序111

《阅读教学田野研究》序113

《读懂中国》序116

“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小引118

《语文可以这样教——“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教学案例》卷首寄语121

《走过高中》序123

《中华经典诗歌鉴赏与诵读》序126

传统经验与现代意识完美的结合——《张庆文集》序128

《上海名师课堂小学语文卢雷卷》序132

《守望杏坛》序135

《启迪言语智慧》序138

《上海名师课堂中学语文黄荣华卷》序141

真知灼见,启人深思——《范守纲作文评说》序145

《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步实践课”校本研修模式的探索》序148

《我教儿子学作文》序150

《陶行知箴言》序153

《人,活在价值体系中》序155

《我的爱弥儿》序158

《中小学文学课程导论》序161

追求母语教学的高境界——《发现语文之美》序164

《岁月留痕——教育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序166

《提升精神与智慧力量——优秀教师的觉醒之路》序170

《语文教学艺术新论》序173

《教育的姿态》前言176

《笑迎人生》序179

《语文的尊严》前言182

“中学生思辨读本”丛书序184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卓越教师*课——于漪谈教师素养》序188

让孩子的心灵辉煌起来——《中国校园文学角斗士》序190

拔节成长的佳音——“中学语文教师成长进阶丛书”序193

“‘青青子衿’传统文化书系”序197

《于漪知行录》前言198

《生命的价值在讲台——戴绍英教育文集》序200

“智慧育人探索丛书”序204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序207

《课堂,与美相遇的地方》序212

《触摸活着的鲁迅——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的思与行》序214

《别开生面的阅读与写作》序217

《上海名师课堂中学语文兰保民卷》序220

《语感教学: 内容确定与实践案例》序223

“上海教师教育丛书·知困书系”前言225

“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文化研究与实践”丛书序227

《每月与语文教师书》序230

《向上的力量》序234

《重温教育经典——一位校长的读书札记》序236

《高中议论文难点突破——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问题解决型专题写作”微型课程》序239

《爱的语文——赵群筠课堂教学实录》序242

《初中作文训练技巧》序245

为平凡教师教育诗篇专刊作序247

《语文与语言——基于语言艺术的语文教育》序249

《我走过的路》序253

《中师生教育教学实用文体写作指导》序256

《单元作文同步导引》序258

《中学生优秀演讲稿选评》序260

《给你一把金钥匙——学习语文十法》序262

文前絮语——《希望之光》序264

《爱心的灌溉》序266

《慎思笃行——数学教师研究问题的视角与方法》序268

上海复旦中学校本教材序270

《古诗吟诵》序272

为马玉文老师新著作序273

为教师成长新著作序276

为陆继椿老师新著作序278
【前言】

《于漪全集》是基础教育领域***特级教师的全集,也是上海教 育出版社为特级教师出版的*部全集。它的出版,对于传承、弘扬和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对于以自信的教育树立教育自信具有重要 意义。

全集收录了于漪在不同时期发表于全国多类期刊和出版于多种图书的论文、讲话、序跋等作品。难免挂一漏万,故对于写作时间和文 章出处不一一注明,留待日后修订逐步完善。同时,对于原发期刊编辑 部、图书出版单位一并致谢。

全集由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组织有关教师、专家编辑。于漪的教育思想植根于教学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和生动阐发。有时一材多用,是为了从不同角度阐释相关问题,为读者呈现大量丰富的 不同历史阶段的思考成果。

全集以“一辈子学做教师”为线索,根据文章内容,共分8卷21册,从基础教育、语文教育、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师成长、 序言书信、教育人生八个方面多维度展现了于漪来自教育*线的理 论研究成果,力求树立当代教育家的典型形象。
【书摘与插画】

“中学生思辨读本”丛书序

余党绪老师的“中学生思辨读本”丛书即将出版,嘱我写序。有幸先期阅读,于深受启发的同时,敬意油然而生。在当下急功近利之风劲吹的日子里,能静下心来坚持10多年研究高中阅读教学,并作切实的改进,使学生实实在在受益,很是难能可贵。

阅读是一种心智锻炼。读现代人的书,可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沟通交谈;读古人的书,可继承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书可以享受或吸取学问家思想家多年的心血的结晶,是青年学生获得真正教养的*重要的途径之一。阅读的量与质直接影响他们心灵发育的状况。有人如此判断: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此话寓意深刻,一点不假。然而,由于较长时间应试教育的作祟,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的现象比比皆是。说的是素质教育,行的是应试教育,对分数顶礼膜拜;说的是阅读重要,行的是题海战术,对考点奉若神明。在功利氛围浓重的情况下,要破解阅读教学中难题,是要有点勇气、执着精神和仁爱之心的。

首先是勇于直面学生阅读状况的现实。尽管上海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三年高中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00万字,事实上与此相差甚远,有些只读片段,只做题目,不读书。教材阅读量又有控制,每册仅六七万字。阅读贫困,何来文化积淀,何来视野,何来识见,何来语文素养?阅读量不足显而易见,阅读的质、阅读的方式也令人担忧: 低水平重复,在文字表面跳荡的“浅阅读”,从应考派生出来的机械化阅读模式等,对学生心灵的滋养不仅无益,而且在有意无意间产生负面影响。余党绪老师对此了然于胸,从思辨性阅读入手,改进阅读教学,破解高中阶段阅读低效的难题,冲破阅读定式,打开阅读教学的新局面。

说说方便,做起来绝非轻而易举。需要时日、精力与智慧,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是难以见到成效的。

高中阶段是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读什么,怎么读,影响他们价值取向的选择,思维力的锻炼与发展,思想、道德、性格、气质、知识、能力向上向善的逐步形成与完善。因此,从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出发,余党绪老师以思辨性阅读为抓手,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阅读杂文佳品。杂文是作者思想根基与文化底色的生动反映,文字特色鲜明,尺幅能起波澜,千字可兴风雨,学生坚持阅读其中作品,内心在受到思想穿透力冲击的同时,思维方式获得锻炼,还享受到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快乐。二是阅读经典。经典是历久弥新的人类精神世界的精华,自然的魅力、社会的奥秘、生命的密码、人生的智慧均蕴含于其字里行间,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不尽的启迪,组织学生切实读几本经典,不是附庸风雅,不是装门面,而是静下心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来回数遍,从中吸取养料,滋养心灵。中学阶段以此作人生的奠基,认识社会,思考人生,追求高尚,憧憬理想,终身受到教益。三是阅读“万字时文”。徘徊于精巧的“心灵鸡汤”式美文的阅读,学生写作不仅容易模式化,更容易视野狭窄,胸中无时代风云激荡,无多彩文化赏析、滋润。精选“万字时文”组织学生阅读,上百万字的佳文进入学生的眼帘,进入学生的心田,文化视野得到大大开阔,思维力获得发展,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于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四是阅读古典诗歌。优秀的古典诗歌不仅是炼字炼句的高标,更是抒写生命的本真,人性的本色。引领学生进入此瑰丽的宝库,他们会从驰骋的想象、充沛的感情、鲜明的形象、深邃的思想和音乐般的语言中,感受到优美、动人、鼓

舞、力量。诗,像种子一样,有一股顽强的爆发力,好的诗歌破土而出之后,会和芳香的空气融合,长久地弥漫大地。余党绪老师组织学生读诗,不仅披文以入情,而且引导学生由情而入“理”,以“理”的观照,突破“情”个体的局限。古典诗歌思辨性地阅读,别有一番生命感受与心灵体验。

四卷阅读作品,单是选择就需花费大量精力。博览才能做到约取,其中的筛选、剔除,要有眼力,有识见,不仅作品本身要反复比较,多方衡量,更为重要的是关注高中学生健康成长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内在需求这把标尺。既尊重今日学习的现实,又瞻望明日长足发展的需要,铺几块扎扎实实的基石,让学生今日走得稳当,明日更能大步前行。这种十几年坚持不懈地进行阅读实践,支撑的是教师对学生生命成长的热切期盼,对莘莘学子的仁爱之心。

这种阅读教学的改进一扫我说你做的陈腐气,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比如杂文卷文后评点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争议的产物;经典名著阅读指导的撰写,让学生分享阅读的智慧,分享教师的人生;时文阅读中学生俨然是主角,他们写摘要,写读后感,写评点,还要写5000字的“时文综述”,逻辑思维得到大锻炼,对文章宏观把握与掌控的能力得到大大提升,文后附的“读点”就是师生共同阅读的感悟和创造。至于诗歌卷思辨性阅读指导是教师和工作室学员的共同创造,学生要读,提高阅读的量和质,青年教师更要读,率先垂范,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古今中外的佳作珍品具有巨大的魔力,亲近它,热爱它,人会改变自己,心灵会辉煌起来,语言会高雅起来。不说别的,单读一读这四卷书,就可感受到一届届高中生在专心阅读,用心思考,精心表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进步,在成长,一扫人间低俗之气,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

希望以书为伴的美丽风景线能辐射到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学生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