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王国维先生是较早译介西方心理学、教育学思想的学者,有不少相关著作和翻译作品存世。本书为王国维先生在江苏师范学堂授课时的三种讲义,皆基于日文教科书编译而成,体味其选文、编排、改写,字里行间皆可感受其教育的目的在于造就心身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完全人格的体、智、德、美四育的教育主张。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王氏早年的三种讲义《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法》,其中《心理学》《教授法》为整理者新发现的王国维佚著。因其资料弥足珍贵,故现将三种讲义整理合刊。这无论对于研究王国维早期的学术活动,还是其教育思想及与日本的关系等,都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省海宁人。是中国近现代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在哲学、美学、文学、戏曲、史学、教育学等诸领域均有精深造诣和重要创获。

邬国义,1951 年生,浙江奉化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20世纪学术史等。著有《历史的碎片 国义文存》(一集 二集)等。


【媒体评论】

这部新发现的王国维先生述作,性质仅为讲义而非成熟的专题研究。作者时年28岁,正处于学术起步期,态度还是极其认真僶勉的,绝非作一文抄公了事。本书为了解王国维先生这一时期的思想资源、学术理念提供了一手材料,也为考察王国维撰作此书前后的相关著述,包括他与《教育世界》杂志中一大批未署名文章的关系,提供了参照。

——王国维先生曾孙 王亮

从西方传入的教育学术一开始就是在新学制颁行后的师范学校中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和讲授的。王国维因缘际会、适逢其时、早着先鞭, 他就是在此时成为了从国外传入国中的教育学术的实际传输者、介绍者、亲历者和重要代表人物。

——著名教育家 胡德海


【目录】

前言

心 理 学

海宁王国维述

绪论

*章 心理学之定义

第二章 心理学之研究法

第三章 心理学之分派

*篇 心的现象泛论

*章 心身之关系

第二章 心的现象之分类

第三章 心意之发达

第二篇 知识

*章 直观

   *节 视觉

   第二节 听觉

   第三节 触觉及筋觉

   第四节 味觉及嗅觉

   第五节 有机感觉

   第六节 感觉概论

   第七节 知觉

第二章 观念

   *节 概论

   第二节 观念之再生

   第三节 类化

   第四节 记忆

   第五节 想象

   第六节 幻想及梦

第三章 思考

   *节 概论

   第二节 概念

   第三节 断定

   第四节 推理

第三篇 感情

*章 概论

第二章 感应

第三章 情绪

第四章 情操

   *节 知情

   第二节 美情

   第三节 德情

   第四节 宗教之情

第四篇 意志

*章 概论

第二章 冲动

第三章 本能

第四章 愿望

第五章 意志意志本部

第六章 注意

第七章 行为

第五篇 个性及自我

*章 个性及禀赋

第二章 气质

第三章 自我

结论 教育与心理学之关系

......


【前言】

前  言

王国维早期讲义三种,包括他早年在江苏师范学堂时讲授的《心理学》《教育学》和《教授法》。

在以往有关王国维的著述中,如赵万里《王静安先生著述目录》《王静安先生年谱》,陈乃干《王静庵先生著作目录》,以及此后历年出版的多种王氏年谱、传记中,均未提到王国维有此三种讲义。甚至包括王氏本人,也从未提及过有此著述。

在编纂《王国维全集》的过程中,*先发现了《教育学》讲义。根据此讲义封底的一则《本报特别告白》,知除《教育学》讲义外,王国维同时还编有《心理学》《教授法》两种讲义。但仅知书名,却不知其是否尚存天壤,也不知其藏于何处。在新编的《王国维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中,已收入了《教育学》讲义。但其他两种讲义,一直没有找到,故未免留有遗憾。经笔者多方追踪寻觅,几经周折,终于在2011年后找到了此两种文本。现将其与《教育学》编集在一起,名为《王国维早期讲义三种》。

关于这三种讲义,其封面分别题“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法”,右上有“江苏师范学堂讲授”字样,左下署“教育世界社印行”。为教育世界社铅印本,书中未署刊印年月。在正文卷端书名之下,均题“海宁王国维述”。检三种讲义的封底,均刊有《本报特别告白》一则:

本社去年之报,因社中编纂者有他事故,是以欠至七期之多,无以餍海内阅者之意,深为歉仄。今年陆续补出,尚欠三期。因尚须办本年之报,恐补印更迟,为戾滋甚。今承江苏师范学堂教*君,以《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法》三种讲义之版权见畀。此三种皆讲求教育者之书,特为印行,以补三期之报。愿海内阅报诸君鉴焉。本社谨白。

文中所称“本社”指教育世界社,“江苏师范学堂教*君”即王国维。从这一告白来看,由于当时《教育世界》杂志屡屡脱期,虽已陆续补出,但尚欠三期未出。而王国维“以《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法》三种讲义之版权见畀”,考虑到这三种讲义均为“讲求教育者之书”,因此,该社“特为印行,以补三期之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种讲义也可以说是教育世界社的特刊。

据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记载,1903年,“会通州师范学校欲聘心理学、论理学教员,罗先生荐先生往”。1904年秋,罗振玉被任为苏州师范学校监督,“延先生自通州往,主讲心理、论理、社会诸学”。又据罗振玉《海宁王忠慤公传》说:“病愈,乃荐公于南通师范学校,主讲哲学、心理、论理诸学。甲辰(1904)秋,予主江苏师范学校,公乃移讲席于苏州,凡三年。”结合以上资料,王国维在1902年日本留学归来之后,先是1903年由罗振玉推荐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1904年秋,又至苏州江苏师范学堂任职。直至1906年春,他才离任北上,任京师学部图书馆编辑。上述三种讲义既标明“江苏师范学堂讲授”,三书版式相同,因此,这三种讲义应该是同期出版的。《本报特别告白》中又讲到“本社去年之报”“今年陆续补出”“尚须办本年之报”云云,故可知此三种讲义均出版于1905年初之后的一段时期,而不出本年。

三种讲义均署“海宁王国维述”,王氏自称是“述”而非撰作,“述”与“作”显然是有区别的。据笔者考察,这三种讲义均有其文本来源与所参据的底本,实际上是编译、译述性质的作品。《心理学》讲义来源于日本大濑甚太郎、立柄教俊合著的《心理学教科书》(东京金港堂书籍株式会社,1902),《教授法》讲义源于大濑甚太郎、立柄教俊合著的《教授法教科书》(金港堂,1903),《教育学》讲义则主要源于槙山荣次著《新说教育学》(金港堂,1897),以及大濑甚太郎著《新编教育学教科书》(金港堂,1903)第二篇《教育ノ方法》中的部分内容。通过进一步追溯比对,可知以上讲义无论是篇章结构、章节目录,还是章节中的段落、文字、图表等,其基本内容大体相同,均是依据上述参据的底本删改、编译而成的。

在近代中国学界,王国维是较早积极译介西方哲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著名学者之一。王氏译述、编写这三种讲义,一方面与其在江苏师范学堂担任教习有关,同时与他1904年后接手主编《教育世界》直接相联。在此之前,他在1901年曾翻译过日本立花铣三郎撰述的《教育学》,藤利喜太郎的《算术条目及教授法》,1902年又翻译了牧濑五一郎的《教育学教科书》和元良勇次郎的《心理学》,均先载于《教育世界》杂志,又刊入《教育丛书》或《哲学丛书》。此期他在通州师范学校、苏州江苏师范学堂担任教习,曾讲授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出于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也因当时学界缺少这方面的著述,需要借鉴日本有关课程与教材,因此,他采取翻译加译述的编写方式,来编写授课讲义,是很自然的。它帮助了青年时代的王国维与当时日本学术的密切联系。

需要指出的是,王氏的上述三种讲义,并不是完全照搬日本原文,而是有所选择、删改、增添,乃至改写的部分。为了便于人们的理解,王国维在译述时,曾将原文中的一些地点、人物等,转换成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例子。如大濑甚太郎、立柄教俊合著的《心理学教科书》第二编《知识》第二章有关《观念之再生》中,引用了日本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之事,和庆应三年(1867)著名的王政复古事件。王氏在译文中则变换作:“过巨鹿则思项羽,闻光绪甲午,则思中日之战。此由二观念俱在同时或同地,而其一唤起其他者也。”将其替换作了中国秦汉之际的巨鹿之战和清末甲午中日之战。经过王氏如此处理,甚至看不出其原是翻译作品。

在编译时,王国维还对原文内容作了不同程度的处理。原书中有些不甚重要或不适合的内容被删去,包括篇后所附“练习问题”等。有些则作了若干删削与精简,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增添了相应的内容。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历史上*个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新学制的制定,涉及不同的科目与内容。为了适应当时教育之需,王氏在讲义中,势必要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原日文本中不尽适合中国的内容、科目等作一些必要的修改和更动。如大濑甚太郎、立柄教俊合著的《教授法教科书》*章《绪论》第二节写到《小学校之教科》科目,由于中日两国的具体科目不同,因而王氏在《教授法》讲义中,根据《奏定学堂章程》所颁科目,作了相应的更改。将原日语中的“国语”,改成了“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原“日本历史”改作“本国历史”,日文本中“英语”科目则改作“外国语”。再如,原日文本第二章《修身科》谈到“国民道德”,王氏也根据国情作了相应的改动,讲义中指出:“我国之道德,全受儒教之影响,《孝经》《论语》二书,实为国民道德之根源,而修身教授之所当持以为标准者也。此外以系统的方法规定国民之道德者,则有圣祖之《圣谕》十六条,及世宗之《广训》,亦授修身者之当参考也。”另外,在讲义中也有为日文本原文所无,而王国维新增的内容。如《教育学》讲义中,有关英语“教育”(Education)的解释,和中文“教育”二字始见于《孟子·尽心篇》及相关的解释等。此类例子,不一而足。

从总体上说,三种讲义大部分是翻译,小部分是译述、改写,而王氏采用这种译述方式,与晚清时期翻译的主要方法和时代风尚也是相符的。应当说,三种讲义署“海宁王国维述”,是有其原因的,也是符合实际的。不过,或许对年轻的王国维来说,并没有把它们看得很重,因此,后来他本人都未再提及此事。

上述新发现的王氏三种讲义,在版本上已十分稀见难得,因其资料弥足珍贵,故现将其整理合刊。这无论对于研究王国维早期的学术活动,还是其教育思想及与日本的关系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此次整理,即以教育世界社刊印本为底本,加以标点整理。对原文中的一些错漏衍误,并参考上述相关日文原著,或据文意作了校订,出校勘记予以帮助。凡校改之处,误字加( )号标识,将改正之字置于其后,并以〔 〕标识。至于有些明显的错漏衍脱,如“眼球”误作“眠球”、“儿童”误作“儿意”等,则径为改正,不出校记。另,书中涉及少数外国人名等的翻译,前后并不统一,姑仍其旧,以保持原貌。

希望三种早期讲义的出版,能对王国维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邬国义

二〇一八年春于华东师范大学


【书摘与插画】

心理学

第三篇 感  情

第三章 情  绪

感应之起源在于身体,而情绪之起源则在心意上。情绪关于自己或他人之利害,情操则离利害之关系,而关物之自身而起者也。此三者相异之点也。

情绪应人间境遇之复杂,而其数极多,不能列举之,举其重要者如左:

(甲)活动之情。如前所述,身体之运动乃一种之愉快,心意之活动亦一愉快也。饱食终日,不如以围棋治动心意之愉快。故修学术、技艺,其自身亦一种之愉快也。而为一事而其力既尽时,谓之疲劳之感,若久为同一之事,则生厌倦之感。

(乙)自重之情。认自己之优大时,则生自重之感。若自视过高,则流于傲慢。若认自己为全无价值者,谓之卑下之感。

(丙)名誉之情。他人认我优大时,则生名誉之感。我认他人之优大,谓之叹美。若认他人之优大而恶之,则谓之猜忌、嫉妒。又认他人之劣弱而怜之者,谓之怜悯,嫌之者谓之轻蔑。

(丁)嫌恶之情。对与我以不快之事物,则生嫌恶之情。欲除其不快之原因,而气力自然激昂时,谓之忿怒。若不能除此苦痛,而处受动之地位而感之,谓之悲哀。见害我者之苦痛而生快乐,见其快乐而生苦痛,谓之反情。若认苦痛将加诸我时,谓之恐怖。

(戊)喜悦之情。对事物与我以快乐时,则生喜悦之情。对与此快乐之人,则生爱情。亲子之爱其*著者,忠君爱国之情亦不外此。预期快乐之来,谓之希望。及其实际来时,谓之满足。而希望之不得达时,谓之失望。

(己)同情。思他人之快乐而己亦感快乐,思他人之苦痛而己亦感苦痛者,谓之同情。小儿见母之笑而笑,见他儿之泣而泣,则同情固人所生而有者也。而爱情、共同之生活、知识、经验等,皆助其发达。即如亲子之间,同乡共事人之间,同情易起。又有知识、经验者,能想象他人之境遇,而增其同情。故小儿不能察大人之心情,凡夫不能解英雄之心事也。

情绪之需教育,比感应更大,教授训练上利用情绪时亦多。

一、不可使儿童闲散无事,当使之或读书,或游戏,或学技,以满足其活动之情。《传》云“小人闲居为不善”,又云“佚则思淫”。由不用其活动之力于正路之所致也。但疲劳与厌倦,乃萎靡人之活动力者,不可不避之。

二、自重之情使人进步上达,卑下之情使人自暴自弃。故教育者当使儿童自知其品学上优秀之处,唯当使知他人亦有此美,不可流于傲慢也。

三、名誉之情小儿亦既有之,彼等闻人称其贤于他人则喜。叱责嘲骂之效,所以不如奖励褒赏者以此。此亦与自重之情同使人进步上达者也,万不可挫折之。然此情过重,则往往阿世媚俗,而失其独立自重之美德,不可不注意矣。又叹美他人,即所以使自己近之效之者,故当示以善行伟业,而养其叹美之情。而嫉妒、轻蔑,不可不严制之。学校之重考试而猥使儿童竞争者,每易陷于此弊也。

四、嫌恶之情亦人之天性,必非罪恶,然其进而为忿怒,往往打胜理性而入于非义。故不可不使注意于他事物,或示忿怒之危险之故事以抑制之。然对不义不正而发之忿怒,乃所以进德者,不可禁也。至反情则当以全抑之为务,而与其从正面攻击之,不如养成其爱情、同情为有效。悲哀、恐怖,所以萎靡人之气力者,当务使不发。虽顽强而不服理者,不得不以种种之手段恐吓之,然其效亦少。

喜悦,增人之气力者也。常以喜悦之情充满人心,人生之*幸福也。特如儿童尤当使多喜悦之情,此品性修养之基础,学业进步之根柢也。又儿童之心,当使充以希望,不可使之陷于失望之地。

父母教师之爱,即所以惹起儿童之爱者,若无爱情,则教授、训练不过外面的、形式的而已。爱者,人间*之德,又教育者之*心性也。而养忠君爱国之情,亦可自父母之爱导之,所谓“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是也。

同情者,*尊贵之情绪,不可不大用力以养成之。(一)父母、教师对他人及儿童深表同情,则儿童亦学之。(二)于兄弟、朋友间之交际,当使之互表其同情,即于家庭及学校,常常置一人之利害于一般之利害之下。吉凶互相庆吊,有余则与不足者,强者助弱者,以使儿童生长于同情之空气中。(三)修身、国语、地理、历史等之教授,足以增进知识,广儿童同情之范围。如理科中戒动植物之残害,此使同情及于自然物者也。(四)同情当从理性之指导,不可使之发达于误谬之方向。彼爱猫犬而对儿童及贫民乏同情者,或禁杀生而处犯之者以死刑者,可谓颠倒同情者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