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
本书是“弗洛伊德主义新论”的*卷,聚焦弗洛伊德本身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主义新论”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09FZX004)、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它历史地展现了弗洛伊德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涵盖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所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并加以科学客观的评述,可以说提供了弗洛伊德主义研究的一幅“全景图”,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有利于心理学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哲学工作者从心理学角度全面了解弗洛伊德主义在我国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弗洛伊德主义新论”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09FZX004)、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它历史地展现了弗洛伊德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涵盖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所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并加以科学客观的评述,可以说提供了弗洛伊德主义研究的一幅“全景图”。

全书遵循弗洛伊德主义的内部发展、外部发展逻辑与整合逻辑进行架构,三卷在内容上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

*卷共五编23章,主要介绍弗洛伊德生平,阐述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思想。*编“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生成及疗法”,具体包括弗洛伊德传略、弗洛伊德主义的生成背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第二编“经典弗洛伊德主义的元理论”,具体包括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本能论、性欲论、梦论、心理和人格结构论、焦虑论与心理防御机制;第三编“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理论”,具体包括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观、宗教观、道德观、犯罪观、战争观、妇女观、教育观、美学观、哲学观,以及对弗洛伊德社会文化理论的评价;第四编“弗洛伊德的贡献与误区”,具体包括弗洛伊德的历史贡献、弗洛伊德的方法论局限及理论误区;第五编“弗洛伊德主义的深远影响”,具体包括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现代心理学、哲学、文学艺术和医学的影响,剖析我国出现的“弗洛伊德热”。

第二卷共五编22章,主要阐述弗洛伊德主义的内部发展逻辑与整合逻辑。*编“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具体包括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后荣格学派、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后阿德勒学派、亚伯拉罕的精神分析理论、费伦茨的精神分析理论、兰克的心理分析理论;第二编“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具体包括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斯皮茨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玛勒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雅可布森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埃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第三编“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具体包括克莱茵的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拜昂对克莱茵理论的发展、费尔贝恩的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温尼科特与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巴林特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第四编“精神分析自身心理学”,具体包括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第五编“关系精神分析”,具体包括关系精神分析学的形成与发展、米切尔的关系精神分析学。

第三卷共五编共16章,主要阐述弗洛伊德主义的外部发展逻辑与整合逻辑。*编“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具体包括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沙利文的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卡丁纳的文化和人格理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第二编“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具体包括赖希的性革命理论、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理论;第三编“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具体包括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宾斯万格的存在分析学、鲍斯的存在分析学、莱因的存在精神病学说、罗洛•梅的存在精神分析、布根塔尔的存在分析心理治疗理论、施奈德的存在分析学;第四编“后现代精神分析”,具体包括后现代精神分析概述、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第五编“神经精神分析学”,具体阐述神经精神分析学。

本书有利于心理学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哲学工作者从心理学角度全面了解弗洛伊德主义在我国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总主编 车文博 郭本禹

车文博,中国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吉林大学教授、《心理学报》编委。吉林省扶余县人。1952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毕业。在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等方面有突出的成果。他治学严谨、著作等身,从事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他的科研成果颇丰,在国内外均有影响。

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理事,《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心理研究》编委,以及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主要从事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和德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卷主编常若松,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理论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审批组成员,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

第二卷主编郭本禹,见“总主编”

第三卷主编郭永玉,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理论与史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筹)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编委。主要研究中西人格理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媒体评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弗洛伊德主义新论》(三卷),是我国精神分析研究领域*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作者团队领衔者车文博教授,长期从事精神分析理论研究,是我国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这部皇皇巨著可以说是作者团队多年研究积累的结晶和开拓创新的成果。这部三卷270余万字的巨著,阐述了弗洛伊德主义发展史上40余位著名精神分析学家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技术,是目前国内对弗洛伊德主义作*全面、*系统阐述的大型学术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创新性和重要的学术价值。

车文博教授领衔撰写的这部新作,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内容系统、新颖、全面而丰富,全景展现了弗洛伊德主义的百年发展历史,提供了弗洛伊德主义研究“全景图”,是国内精神分析学领域*全面、权威的研究成就,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创新性和科学性,在精神分析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思想传承价值。
【目录】

弗洛伊德主义新论(三卷目录)

*卷

导论

本卷前言

*编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生成及精神分析疗法

*章 弗洛伊德传略

*节 家庭教养

第二节 学习生活

第三节 波折爱情

第四节 医师生涯

第五节 执着探索

第六节 坎坷晚年

第二章 弗洛伊德主义的生成背景

*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思想背景

第三节 科学背景

第三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

*节 精神分析方法概述

第二节 早期的精神病治疗方法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治疗要点及技术

第四节 精神分析治疗的相关案例

第五节 对精神分析方法的评价

第二编 经典弗洛伊德主义的元理论

第四章 潜意识论

*节 潜意识论概述

第二节 潜意识的内涵

第三节 潜意识的作用

第四节 研究潜意识的途径

第五节 对潜意识论的评价

第五章 本能论

*节 本能论概述

第二节 本能论的早期思想

第三节 本能论的后期思想

第四节 对本能论的评价

第六章 性欲论

*节 性欲论概述

第二节 力比多的范畴及发展

第三节 力比多的转移

第四节 对性欲论的评价

第七章 梦论

*节 梦论概述

第二节 梦

第三节 梦的工作

第四节 释梦

第五节 对梦论的评价

第八章 心理和人格结构论

*节 心理和人格结构论概述

第二节 人格结构模式

第三节 人格动力及原则

第四节 对人格结构论的评价

第九章 焦虑论与自我防御机制

*节 焦虑论概述

第二节 焦虑的实质

第三节 焦虑的种类及功能

第四节 自我防御机制的实质及特点

第五节 自我防御机制的种类

第六节 对焦虑论与自我防御机制的评价

第三编 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理论

第十章 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观

*节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概述

第二节 文明、社会及其构成

第三节 文明的起源

第四节 文明与人的本性

第五节 对现存文明的批评

第六节 对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的评价

第十一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观

*节 宗教的特点

第二节 宗教的产生

第三节 宗教的发展

第四节 对宗教的批判

第五节 宗教的消亡

第六节 对弗洛伊德宗教观的评价

第十二章 弗洛伊德的道德观

*节 道德的特点及其发生的心理依据

第二节 对现存道德的批判和建立新道德的主张

第三节 对弗洛伊德道德观的评价

第十三章 弗洛伊德的犯罪观

*节 犯罪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 犯罪的防治

第三节 对弗洛伊德犯罪观的评价

第十四章 弗洛伊德的战争观

*节 战争的起因

第二节 如何防止战争

第三节 对弗洛伊德战争观的评价

第十五章 弗洛伊德的妇女观

*节 以性本能活动为基础的妇女心理特点

第二节 反对妇女解放

第三节 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论述

第十六章 弗洛伊德的教育观

*节 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 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第三节 教育的方法

第四节 对弗洛伊德教育观的评价

第十七章 弗洛伊德的美学观

*节 艺术活动的实质

第二节 艺术活动的原动力

第三节 艺术的技巧和美感的来源

第四节 艺术的社会作用

第五节 对弗洛伊德美学观的评价

第十八章 弗洛伊德的哲学观

*节 否定传统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第二节 主张接受科学的宇宙观

第三节 弗洛伊德的哲学倾向

第十九章 对弗洛伊德社会文化理论的评价

*节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理论的贡献

第二节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理论的局限

第三节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

第四编 弗洛伊德的贡献与误区

第二十章 弗洛伊德的历史贡献

*节 开辟潜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第二节 凸显人格动机研究的价值

第三节 开创心理治疗的新模式

第二十一章 弗洛伊德的方法论局限及理论误区

*节 弗洛伊德的方法论局限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理论误区

第五编 弗洛伊德主义的深远影响

第二十二章 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现代心理学、哲学、文学艺术和医学的影响

*节 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第二节 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

第三节 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第四节 弗洛伊德主义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第二十三章 对我国出现“弗洛伊德热”的剖析

*节 “弗洛伊德热”的国际背景

第二节 “弗洛伊德热”的本真归因

第三节 “弗洛伊德热”的国内根源

附录

附录一 弗洛伊德生平活动一览表

附录二 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标准版全集总目录(共24 卷)

附录三 参考文献

附录四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五 英汉术语对照表

第二卷

导论

本卷前言

*编 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

*章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节 荣格传略

第二节 分析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第四节 分析心理学的方法与实践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二章 后荣格学派

*节 荣格学者及分析心理学思想的传播

第二节 后荣格学派的形成

第三节 后荣格学派的理论内涵与发展趋势

第四节 分析心理学与中国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三章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节 阿德勒传略

第二节 个体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来源

第三节 个体心理学的方法论

第四节 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四章 后阿德勒学派

*节 后阿德勒学派的名称争议与发展历程

第二节 后阿德勒学派的主要人物

第三节 后阿德勒学派的组织机构和刊物

第四节 后阿德勒学派的实证研究

第五节 后阿德勒学派的实践应用

第五章 亚伯拉罕的精神分析理论

*节 亚伯拉罕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与方法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六章 费伦茨的精神分析理论

*节 费伦茨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与方法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七章 兰克的心理分析理论

*节 兰克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心理分析学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二编 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

第八章 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

*节 安娜·弗洛伊德传略

第二节 自我心理学思想

第三节 儿童精神分析学的理论

第四节 儿童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九章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

*节 哈特曼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自我理论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十章 斯皮茨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节 斯皮茨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自我形成理论

第四节 儿童精神病理学及其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一章 玛勒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节 玛勒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分离—个体化理论

第四节 儿童精神病理学及其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二章 雅可布森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节 雅可布森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及其自我心理学的理论内涵

第三节 自我心理学的理论特征

第四节 抑郁症及其治疗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三章 埃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节 埃里克森传略

第二节 埃里克森理论的形成与基本假设

第三节 自我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第四节 心理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三编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

第十四章 克莱因的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

*节 克莱因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理论内涵

第四节 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临床实践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五章 拜昂对克莱因理论的发展

*节 拜昂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拜昂的容纳功能观

第四节 拜昂的团体动力学理论

第五节 拜昂的精神病理学思想

第六节 简要评价

第十六章 费尔贝恩的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

*节 费尔贝恩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纯粹性客体关系模式

第四节 心理病理学观与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七章 温尼科特与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

*节 温尼科特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理论观点

第四节 治疗实践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八章 巴林特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

*节 巴林特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巴林特的客体关系理论

第四节 巴林特的精神分析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九章 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

*节 克恩伯格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

第四节 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

第五节 移情焦点心理治疗学

第六节 简要评价

第四编 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

第二十章 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

*节 科胡特传略

第二节 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来源

第三节 自体心理学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五编 关系精神分析学

第二十一章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形成与发展

*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诞生过程

第二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人物

第四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组织机构和杂志

第二十二章 米切尔的关系精神分析学

*节 米切尔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米切尔的关系冲突模式

第四节 心理病理学及其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附录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三 英汉术语对照表

第三卷

导论

本卷前言

*编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

*章 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

*节 霍妮传略

第二节 霍妮神经症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霍妮的心理治疗

第四节 女性心理学的探索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二章 沙利文的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

*节 沙利文传略与思想背景

第二节 沙利文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沙利文的精神病理论和治疗技术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三章 卡丁纳的文化和人格理论

*节 卡丁纳传略

第二节 理论渊源

第三节 卡丁纳文化和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四节 理论的应用:土著社会的文化与基本人格结构

第五节 对弗洛伊德文化心理学的批判与修正

第六节 简要评价

第四章 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

*节 弗洛姆传略与历史背景

第二节 人的处境

第三节 人的需要

第四节 社会性格

第五节 社会潜意识

第六节 现代西方人的处境和心态

第七节 社会历史观与社会改革论

第八节 简要评价

第二编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 赖希的性革命理论

*节 赖希传略

第二节 性格结构理论

第三节 性革命理论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六章 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理论

*节 马尔库塞传略

第二节 爱欲解放论

第三节 解放爱欲的现实性

第四节 爱欲解放与现代西方社会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三编 存在主义精神分析

第七章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

*节 弗兰克尔传略与思想背景

第二节 意义治疗的理论基础:意义意志与生命意义

第三节 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

第四节 神经症的意义分析

第五节 意义治疗的技术:矛盾意向

第六节 简要评价

第八章 宾斯万格的存在分析学

*节 宾斯万格传略

第二节 存在分析观

第三节 存在分析的治疗观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九章 鲍斯的存在分析学

*节 鲍斯传略

第二节 思想渊源

第三节 存在分析观

第四节 存在分析学的心理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章 莱因的存在精神病学说

*节 莱因传略

第二节 思想渊源

第三节 存在精神病学理论

第四节 人际知觉的理论与方法

第五节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研究

第六节 心理治疗观

第七节 简要评价

第十一章 罗洛·梅的存在精神分析

*节 罗洛·梅传略

第二节 存在分析观

第三节 焦虑理论

第四节 爱与意志理论

第五节 人格理论

第六节 存在心理治疗

第七节 简要评价

第十二章 布根塔尔的存在分析心理治疗理论

*节 布根塔尔传略

第二节 存在分析心理治疗理论的思想来源

第三节 存在分析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存在分析心理治疗实践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三章 施奈德的存在分析学

*节 施奈德传略和思想渊源

第二节 存在分析学新理念

第三节 存在整合观和治疗策略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四编 后现代精神分析

第十四章 后现代精神分析概述

*节 精神分析学的后现代转向

第二节 德勒兹和伽塔里的精神分裂分析学

第三节 詹姆逊的后现代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

第四节 利奥塔的欲望政治学

第十五章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节 拉康传略

第二节 思想渊源

第三节 潜意识论

第四节 主体论

第五节 欲望论

第六节 心理治疗观

第七节 简要评价

第五编 神经精神分析学

第十六章 神经精神分析学

*节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对意识与潜意识的新解读

第四节 情绪研究

第五节 梦与睡眠研究

第六节 临床研究

第七节 简要评价

结束语 精神分析运动的百年回眸

附录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三 英汉术语对照表

后记


【前言】

导  论

弗洛伊德主义(Freudianism)研究是一个“老、大、难”的课题。所谓“老”,是指这个学说一问世就引起激烈的争论,称赞、支持、拜倒者有之,怀疑、斥责、反对者更是大有人在。人们不是把它视为灵丹妙药,就是视之为异端邪说或不堪入目的色情之说,争论长达一个多世纪。所谓“大”,是指这个学说涉及面很广,既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和现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医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民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有关。所谓“难”,是指这个学说内容庞杂,分支繁多,见解奇特,人们的看法差距甚大,很难统一。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中,弗洛伊德主义一直是人们很少提及甚至是不敢问津的“禁区”。“文革”结束后,人们才开始对此有所接触,但许多人并不十分清楚这个学说,在对它的认识中,既有视之为毒品、全盘否定的倾向,也有捧之为香花、盲目崇拜、全盘接受的苗头。

对待弗洛伊德主义,应有一种科学的态度。它并不是一种科学真理,不值得盲目迷恋和信仰,但它也不是异端邪说,可以简单地否定。弗洛伊德主义作为一种研究和探索的思想与方法,有其一定的合理因素,即它具有某种具体的真理性,有值得借鉴和吸收之处。因此,应该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既要反对全盘肯定的放任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或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虚无主义。需要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分为二地加以分析评论。

一、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实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主义的缔造者,西方心理学第二势力的领导者。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产生于19 世纪末叶,*初是关于探讨神经症(neurosis)的病因及治疗的一种方法和理论。到20 世纪20 年代,这一理论逐渐扩展到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从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弗洛伊德晚年试图建立这种能应用于一切心理状态的综合心理学体系,他称之为“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亦译“心理玄学”)。

通常,人们把“弗洛伊德主义”和“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学说”视为同义语。其实,这三者是有区别的。精神分析是指以心因性为机制的一种治疗神经症的方法、技术、理论和潜意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属于精神医学和深蕴心理学(depthpsychology)的范畴。弗洛伊德学说是指弗洛伊德本人的学说,包括他有关精神分析的理论及其社会文化学说。弗洛伊德主义则是指精神分析及其在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扩展与应用的总称,属于元心理学或心理学哲学(psychologicalphilosophy)的范畴。但目前在实际使用时,对这三者往往不加严格区分。

弗洛伊德主义是用泛性主义的潜意识决定论解释各种人类社会现象形成机制的元心理学理论,亦即用其观点阐释社会组织、文明产生、宗教形成、道德起源、文学艺术、战争根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哲学化和社会学化的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学说远不止精神分析,而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早已成为一种常识,梦、性、潜意识、恋母情结等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成为我们文化记忆的一部分。2006 年是弗洛伊德诞生150 周年,一些国际精神分析组织将2006 年定为“弗洛伊德年”。同一年的美国《新闻周

刊》以“弗洛伊德并未死去”为题进行了封面报道。杰里·阿德勒(Jerry Adler)在该刊发表《弗洛伊德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文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弗洛伊德是我们文化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可以说,弗洛伊德犹如幽灵一样在我们周围徘徊了一个多世纪。

二、弗洛伊德主义的体系结构

弗洛伊德主义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理论系统,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划分。

(一)从弗洛伊德主义自身发展逻辑的角度

从弗洛伊德主义自身的发展逻辑来划分,弗洛伊德主义涵盖以下几大分支学派。

(1)经典(古典)弗洛伊德主义,即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学说及其社会文化理论。这是弗洛伊德主义的母体、精髓和根本。

(2)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Carl Gustav Jung)的分析心理学。这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典(古典)弗洛伊德主义向新弗洛伊德主义发展的过渡、桥梁和中介。

(3)新弗洛伊德主义,亦称“新精神分析”。广义指凡基本接受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及其框架,但又有所违背、修正、扩充和创新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关系精神分析学等,甚至有人主张还包括早期曾与弗洛伊德合作,尔后明确脱离弗洛伊德另立门户的阿德勒和荣格两人的理论。狭义指坚持弗洛伊德的基本动力观点,突出强调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影响的美国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

(4)后弗洛伊德主义,亦称“后精神分析”,包括后现代精神分析、神经精神分析学等。

(二)从精神分析的内在发展逻辑及与外部学科发展关系的角度

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的内部发展路径遵循五种模式来展现。弗洛伊德提倡的驱力模式,经过阿德勒和荣格等人的过渡之后,进一步演化为自我模式、客体关系模式和自体模式,分别相应形成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和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它们从精神分析内部推动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

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的外部发展路径是传统精神分析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而生成的几大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学派,包括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后现代精神分析、神经精神分析学等,它们从精神分析外部推动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

(三)从各国精神分析学派发展关系的角度

精神分析发源于奥地利、德国和匈牙利等国,1909 年后得到美国的肯定,开始走向世界。希特勒上台后,弗洛伊德全家受到迫害,之后,精神分析在英国、瑞士等国得到发展。

三、弗洛伊德主义的特点

19 世纪下半叶,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后,围绕心理学的对象、性质、方法展开了一系列争论,出现了现代心理学的10 个主要学派(思潮),精神分析是其中之一。这十大学派(思潮)包括: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日内瓦学派(亦称“皮亚杰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精神分析具有四方面特点。

*,从产生条件来看,精神分析不是学院心理学或传统心理学,即它不是在大学或学术研究机构中形成的,而是在神经症治疗实践中产生的。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多是精神病学家,其成员也主要是在精神分析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故往往被传统心理学称为“圈外人”。

第二,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人,而是治疗情绪失常的人,主要是治疗成人神经症(尤其是癔症、强迫症和焦虑症)。因此,精神分析的研究内容是传统心理学比较忽视的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弗洛伊德把变态心理视为正常心理的对立面,在他看来,研究神经症患者的反常心理,不仅可以提供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和理论,而且可以提供某些在正常人身上无法发现的心理活动的线索,进而借此线索去寻求为正常人的正常意识所封闭或有意掩盖的心理本质。可见,弗洛伊德是试图通过对神经症患者反常心理的了解,来揭示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奥秘。这既是精神分析的根本目的,也是这一学派的症结所在。

第三,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的课题,如注意、感知觉、思维等意识心理问题,而是着重探讨潜意识、性欲、动机、人格等更深一层的内容。传统心理学除行为主义外,研究范围基本上都限于“知”,即属于意识心理学的范畴。精神分析则属于潜意识心理学的体系。弗洛伊德强调,人的生命中*有力的推动力是性欲和潜意识的动机,而不是理性或理智。他认为,潜意识心理生活远比意识生活更重要。因此,也有人把精神分析学视为情绪心理学、深蕴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动力心理学。

第四,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它既不收集和控制实验资料,也不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检验,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法。传统心理学通常以方法为中心,而精神分析往往以问题为中心,其目的是帮助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显然,这和一般心理学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发现人类行为规律的目的是不同的。

四、研究弗洛伊德主义的意义

研究弗洛伊德主义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弗洛伊德主义有助于扩大心理科学的视野,提高心理学研究者的基本理论素养

以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对于任何学科,不仅要从水平测度去认识,而且要从垂直测度去理解。一般学习普通心理学知识,往往只是了解心理学科学知识的横断面,不太关注心理学的概念、范畴、理论、学说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所谓“不知其源,焉知其流”,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说,一个研究心理学的人若不了解心理学史,特别是各种心理学流派的演化及其规律,就是专业上的无知。弗洛伊德主义是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之一,它不同于格式塔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地方,就是提出了精神分析的理论范式,注重深层心理(潜意识)、动力心理(性欲)、整体心理(人格)的研究,创立和发展了深蕴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因此,研究弗洛伊德主义是直接了解西方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即由意识心理学向潜意识心理学的发展、由心理静力学向心理动力学的发展、由元素主义向整体主义的发展。不了解精神分析,就难以认清潜意识学说的深刻内涵及重要价值,难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全貌,难以构建科学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框架,难以理解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金字塔”“多元化自我”和“自我实现”的历史渊源。

精神分析是西方许多心理学分支学科特别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当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有五种理论范式(见图4),即生物论、行为论、认知论、精神分析论和现象论。它们从五种不同的取向、观点和方法的视角出发,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例如,对侵犯的研究,神经生物学家侧重研究对行为起作用的大脑深部的机制,并寻找一种药物或一些生物学方法(如做手术)来控制大脑深部的机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对侵犯的学习经验类型的判别,以及特殊情况下激起敌对行为的特异刺激,力图改变环境条件以提供新的学习经验,并对非侵犯行为给予奖励;认知心理学家集中研究个体如何认知特定的事件(按照其激怒—唤醒的特征),以及当给予个体不同类型的信息时,个体的认知

会如何被修改,尽管它同行为主义的研究有相似之处,但它更多地注重引起愤怒的情境中的个体知觉与思维过程;精神分析学家主要探讨个体的潜意识,以发现为什么敌对性会指向某些人或情境,并力图使之转入更易被接受的渠道;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注重研究社会方面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并提供条件以促进建设性和合作性潜能的发展。诚然,西方许多心理学家的观点日趋折中,但是,弗洛伊德主义不失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石。研究弗洛伊德主义对于了解西方心理学流派的演化及其理论基础,对于了解潜意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心理学体系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研究弗洛伊德主义有助于了解和评析西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学派和学说,提高哲学和科学的理论水平

弗洛伊德主义是西方现代哲学的流派之一。这一学派反对传统哲学以认识对象(物质、自然)为本体或以认识手段(感觉经验或概念、观念)为本体的本体论,主张以人内心世界深层结构的潜意识的本能、欲望为主体的决定论,并以此来解释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它认为,以性欲为核心的本能冲动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动力和基础,科学和艺术创造是人的本能压抑得以升华的产物,社会历史进步是压抑和抵抗人的本能欲望满足的结果。这是德国唯意志论和法国生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是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潮的一种哲学形态。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哲学流行*广、影响*的一个流派,也是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它把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均视为“新人道主义”理论,用人本主义的观点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认为资本主义的矛盾就是人的本质与人的存在之间的矛盾,即“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的冲突,主张通过“心理的革命”(或“本能结构的革命”)来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实现“心理健全”“没有冲突”“互助互爱”“共同协作”的“理想的”“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这种试图把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的理论,或者说用精神分析学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上是用弗洛伊德主义来“改造”马克思主义,即把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化”。

弗洛伊德主义是当代西方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并成为西方人文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和希尔斯(Edward A. Shils)曾把弗洛伊德、涂尔干(?mile Durkheim)、韦伯(Max Weber)三人并称为“现代社会科学的伟大创立者”。当代哲学家赫伯格(Will Herberg)甚至说:“精神分析学从一开始就极大地影响了社会思潮……我尤其要指出的是,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运动对于社会科学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如此深刻的程度,以致社会科学本身的发展可划分为前弗洛伊德和后弗洛伊德(Pre-Freud and Post-Freud)两个时期。”

因此,弗洛伊德主义几乎成为一种世界观,它早已远远超出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领域,其范围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神话学、宗教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语言学、法学、文学、艺术、哲学等广泛的领域,成为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家的一种思考模式和方法论基础。

显而易见,研究弗洛伊德主义直接有助于了解弗洛伊德主义产生的社会、科学背景以及同意志主义与生命主义的内在思想联系,认清弗洛伊德主义反传统哲学的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性质以及社会理论意义,明确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以及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实质。不了解弗洛伊德主义,就难以全面理解西方现代哲学由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转化的重要线索,难以深入认识反传统哲学的人本主义的全部内涵及其对西方人文科学的广泛影响,难以正确评价弗洛伊德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三)研究弗洛伊德主义有利于人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

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弗洛伊德主义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传统心理学家长期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排斥在心理学之外。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多沃(Peter Brian Medawar)曾抨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20 世纪*惊人的狂妄的智力骗局,也是一种濒临灭亡的产物——有点类似思想史上的恐龙和齐柏林飞艇,结构硕大无比,设计极不合理,毫无发展前途。”

至今仍有人把弗洛伊德斥为“冲进人类文明花园的一头野猪”,但总的趋势是,人们对待弗洛伊德的态度日益客观,评价也逐渐有所提升。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学家波林(Edwin Garrigues Boring)在其1929 年出版的著作《实验心理学史》中根本没有涉及弗洛伊德的篇章,但在1950 年的新版中,在“动力心理学”一章专门论述了精神分析。他说,弗洛伊德是“*的创建者、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以潜意识历程的原则完成了向心理学的进军”。波林推崇人类心理学史上的四个伟人,即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赫尔姆霍茨(Hermann vonHelmholtz)、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弗洛伊德,并说,“目前达尔文影响*,50 年后弗洛伊德的影响会更大”。

目前,精神分析已被公认为心理学五大理论模式之一。在美国《普通心理学评论》(第6 卷第2 期)对20 世纪100 位著名心理学家的评选中,弗洛伊德排名第三。1982 年由美国心理学史学家评选的1600 年后对世界影响*的已故1040 名心理学家中,弗洛伊德排名*。1999 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出十位对人类具有杰出贡献的千年伟人,弗洛伊德是其中之一。2014 年美国在评选200 名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之前,先评选出了心理学史上的12 位伟大人物,弗洛伊德排名*。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预测与前提———托夫勒未来对话录》一书中写道:“弗洛伊德与牛顿、达尔文、马克思一样,都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塑造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观。”

因此,如何评价弗洛伊德主义有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即是坚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一点论,还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两点论。研究弗洛伊德主义,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视在掌握*手资料的基础上,把弗洛伊德主义的历史逻辑与思想逻辑有机地统一起来,紧密联系我国的实际,一分为二地加以评价。这无疑是一种极好的理论思维的锻炼,在研究中,研究者的分析能力、鉴别能力、批判能力必然得到提升。


【书摘与插画】

结束语 精神分析运动百年回眸(《弗洛伊德主义新论》结束语节选)

2006 年是精神分析运动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诞辰150 周年。许多国际精神分析组织将2006 年定为“弗洛伊德年”,世界各地纷纷组织各种纪念活动,包括举行研讨会、学术报告、艺术展览、电影欣赏等。在弗洛伊德的故乡奥地利,总统菲舍尔(Heinz Fischer)亲自领导官方的系列纪念活动。中国学术界和媒体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如北京大学举行了“中国—奥地利弗洛伊德诞辰150 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新闻周刊》等对此做了报道。

如果以1895 年的《癔症研究》一书作为起点,精神分析运动已经跨过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然而精神分析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精神分析在创立之初不太被人们接受。如1900 年弗洛伊德出版的被后人视为“20 世纪人类大事记的开端”的《释梦》一书,首印仅印了600 本,花了8 年时间才卖完。直到1909 年,应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

之邀,弗洛伊德等人到美国参加克拉克大学20 周年校庆,与詹姆斯(William James)、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卡特尔(JamesMcKeen Cattell)等名家会面,并做系列讲演,才使精神分析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可。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精神分析的快速发展,因为战争造成人类的巨大心理创伤,人们迫切需要心理安慰和治疗。20 世纪50 年代以后,随着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发展,精神分析受到严峻的挑战。(1)1990 年美国《时代》周刊甚至刊发了《弗洛伊德已经死去》的封面报道。不过,神经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又为精神分析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精神分析学家们力图借助神经科学使精神分析科学化。1999 年《神经精神分析杂志》创刊,2000 年国际神经精神分析学协会成立。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坎德尔主张把现代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结合起来,打造精神病学的“新知识框架”。这也是弗洛伊德曾经的梦想。(2)2004 年索姆斯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弗洛伊德归来》一文,阐述了现代神经科学为弗洛伊德理论找到的诸多证据。(3)2006 年美国《新闻周刊》做了《弗洛伊德并未死去》的封面报道,这是针对1990 年《时代》周刊报道作出的积极回应。

由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说,又是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它*初是从神经症治疗实践中产生的,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后来精神分析逐渐超越了心理学的范围,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涉及心理学、医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历史、神话、宗教、法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等广泛领域,开创了一场人类思想文化运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弗洛伊德主义”。目前,经过一百多年发展的精神分析早已成为一种常识,成为文化记忆的一部分,梦、性、潜意识、恋母情结等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2006 年J. 阿德勒(Jerry Adler)在美国《新闻周刊》上发表了《弗洛伊德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文,正如他所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弗洛伊德是我们文化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可以说,弗洛伊德犹如幽灵一样,在我们周围徘徊了一个多世纪。

一、百年历程: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逻辑

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精神分析运动并非一帆风顺,弗洛伊德本人及其后继者不断地对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进行修正和变革。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运动大致遵循着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两条路径。内部发展路径指的是精神分析内部的不断分裂与重组、演变与发展。其逻辑线索是:弗洛伊德倡导的驱力模式,经过荣格、阿德勒等人的过渡之后,进一步演化为自我模式、客体关系模式和自体模式,分别对应着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和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它们从学科内部推动着精神分析运动向前发展。外部发展路径指的是,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从外部学科,如医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语言学等积极汲取养分,一些精神分析学家把传统精神分析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分别出现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精神分析学等,它们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向外发展。

(一)精神分析的内部发展路径

1.经典精神分析及其分裂

一般把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称为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1917)一书中提出精神分析的两个基本主张,一是宣称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二是宣称性的本能冲动在引起神经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过程中起着极大作用。潜意识和性本能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两大基石。他后来在《精神分析纲要》(1940)一书中又提出精神分析的两个基本假设:一个是关于心理的三种性质,即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的划分;另一个是关于心理结构的三个部分,

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划分。这两个基本主张和两个基本假设基本上反映了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

潜意识是整个经典精神分析*基本的命题,也是*少发生分歧的命题,是精神分析运动发展中岿然不动的根基。性本能是潜意识的根源,也就因此成为精神分析的核心内容。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是潜意识的本能,并把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和死的本能,前者表现为一种生存、发展和爱欲的本能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驱力;后者表现为一种生命发展中的对立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力。其中,弗洛伊德更重视的是性本能,把性本能看作是潜意识活动的根源,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驱动力量。坚持把性欲作为人类活动的普遍动机因素,这是弗洛伊德的基本分析原则。基于对性本能的看法,弗洛伊德提出了幼儿性欲和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认为幼儿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大多会形成俄狄浦斯情结。他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人格发展阶段论,即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人格结构论的地位虽然不如本能理论,但也是弗洛伊德建立精神分析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建树。弗洛伊德在早期主要关注发掘潜意识,确立潜意识理论,此后,逻辑上的必然发展是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开始系统考察自我,因此,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起到启蒙作用。如果弗洛伊德可以活得更久些,那么他或许会在自我心理学上产生更系统的理论,这项工作是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哈特曼(Heinz Hartmann)等人继承和推进的。弗洛伊德的本能驱力理论,特别是性驱力理论,是其理论中*有争议的。对生物本能的夸大,特别是泛性论的提出,遭到荣格、阿德勒等早期追随者的反对,直接导致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荣格和阿德勒曾经是早期精神分析运动的核心成员,但由于无法调和的理论分歧,先后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提出了与弗洛伊德迥异的理论。他们决裂的主要原因是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将力比多解释为*的性能量,荣格把力比多看成是一种普通的生命力,后来他用“心理能量”一词取代了力比多,以此为中心创立了不同于弗洛伊德的人格动力学说。此外,在人格结构方面,荣格也摈弃了弗洛伊德对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划分,代之以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人格结构组成。他认为个体经验仅仅是潜意识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潜意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人类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原型内容。另外,虽然他们都承认潜意识的存在,但弗洛伊德强调的是潜意识的生物本性,而荣格强调的是潜意识的象征本性——原型,原型的贮存构成了集体潜意识,这是荣格的核心概念。荣格思想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大有与弗洛伊德理论并驾齐驱之势。

弗洛伊德对生物因素和性本能的强调同样引起了阿德勒的不满和批评,阿德勒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创立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他认为力比多不是心理生活的决定因素,只有社会因素和个人生活经验才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在对意识和潜意识的看法上,阿德勒在重视潜意识的同时,更强调意识的作用,因而在人格结构中也更强调自我。在阿德勒那里,自我具有积极性和能动性,人能通过追求优越来补偿自己的缺陷,以获得一个创造性自我。阿德勒强调的社会性和自我直接与弗洛伊德强调的力比多和本我相对立,导致弗洛伊德的性驱力模式向自我心理学和社会文化方向发展。

2.自我心理学

弗洛伊德一直以分析本我作为理论的起点,但他在后期思想中开始注重对自我的研究,预示了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萌生。使自我心理学得以合法化的推动者与奠基人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她不同意父亲对本我的过分重视,认为应给自我以应有的重视。安娜·弗洛伊德把分析自我作为解决所有精神分析

问题的起点,确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研究中的地位。她于1936 年出版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总结并补充了其父亲提出的自我防御机制,明确地把自我作为精神分析的合法研究对象并予以重视。然而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并未超出其父亲的观点,她认为自我仍然受制于本我,“在适当的情况下,自我并不反对(本能冲动)这个入侵者,而是使自己的能量受它的支配”。安娜·弗洛伊德虽然给了自我以合法的地位,但她的自我一味抵抗和防御本我,也就离不开本我,而发展自我心理学的关键任务是让自我离开本我,成为一个独立的心理实体。这一工作是由哈特曼完成的。1939 年哈特曼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问题》一书,提出了“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conflictfree ego sphere),从而为自我划定了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围。此外,与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先于自我、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并为本我服务的观点不同,哈特曼提出,自我与本我一样都是遗传的,都是从先天“未分化的基质”中产生的,是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具有自己独立的能量。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自我的自主性和自我的根本机能——适应的问题,适应是自我试图在心理机制内维持人与环境之间平衡的结果。适应概念的提出使自我走出了与本我和超我的冲突,转向了人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这些思想标志着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正式建立,并扩展了精神分析的领域,将正常人的心理发展也纳入其理论,使精神分析走上了更为宽广的道路。

继哈特曼之后,玛勒(Margaret S. Mahler)、斯皮茨(Rene A. Spits)、雅可布森(Edith Jacobson)等许多自我心理学家致力于儿童的早期发展研究,试图深入地描述婴儿自我的发生发展过程。玛勒利用临床观察法考察母婴关系,对婴儿出生后头三年的心理过程进行了推断,提出了自闭、共生和分离个体化三个心理发展阶段,并指出,在自我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母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皮茨提出了自我形成的发生场理论,把发展看作是在一个场中从不稳定到稳定的一种进步。他把生命*年中的微笑反应、陌生人焦虑和摇头说“不”这三种新的情感表达称为心理组织者(organizer of the psyche)。新生儿自我的正常发展就是这三个心理组织者依次构造的过程。雅可布森通过分析儿童自我的形成,阐述了心理结构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是一种整合性自我模式,既保留了传统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结构,也包括了客体关系,即关注父母与儿童的接触怎样促进儿童的自我和超我的发展。自我是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中发展的,但这是在内驱力的影响下发生的。哈特曼等人的自我心理学代表着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运动的正统发展。

埃里克森是自我心理学领域的又一杰出代表。他提出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和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对自我心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自我心理学向社会文化方面的转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