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唐翼明《论语》新诠全本注解 ★ 有简单基本的古文语法知识点 ★ 以解读的方式解释篇章 ★ 解释、大意、导读——以唐翼明特别的方式解读论语 ★ 集百家精华,融为一体


l 唐翼明《论语》新诠全本注解。

岳麓书社2016年5月第1版的《论语新诠》只选取了《论语原文》503段的300段,按专题分为二十三章陈述。此次行文顺序按照《论语》原著,将503段全部解读。

l 有简单基本的古文语法知识点,对古文学习者做古文知识储备大有裨益。

在解读原文的段落中,对于古诗文中的知识点做浅显易懂的讲解。这是本书的特色,对于孩子的古文学习和对古汉语爱好者来说,受益匪浅。

l 注释不用生冷的条目列举方式,以解读的方式解释篇章,点名注释内容,读起来犹如一位老师在耳边谆谆教诲,阅读感受更好。

l 解释、大意、导读——以唐翼明特别的方式解读论语。

与以往考究严谨的《论语》集注不同,本书明白晓畅,更有唐先生自己对《论语》的真知灼见。大意并非一字一词翻译原文,而是用白话文将这一段的意思传达出来。导读的目的在于引导读者全面理解本段的意义,注重将经典与现实进行对接。

l 参照《论语》校注quanwei译本,集百家精华,融为一体。

本书参考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2年)、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黄怀信主撰,周海生、孔德立参撰《论语汇校集释》(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结合著者自己的思考汇聚而成,有证可考,有理可思。


【内容简介】

本书是唐翼明先生《论语新诠》全本注解。

与其他版本《论语》的不同点:

《论语》对每段的解读氛围三个部分,分别是解释、大意、导读。

【解释】这一部分是对字、词、句的疏解,需要时也做一些背景交代。为了帮助一般读者真正读懂《论语》,不采用只对重点字词单独解释的方式,而改采逐句串讲的办法,尽可能让解释清楚、明白而又好读,避免繁琐炫博的考证。同时考虑到今天大部分读者都缺乏古文基础,所以会连带讲一点文言语法。在读《论语》的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的古文修养。

【大意】的目的是用流畅的白话文把本段的意思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完解释之后对全段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不追求严格的直译,只注重意思的表达。

【导读】的目的在于引导读者更全面、更深一层理解本段的内涵,所以注重此段跟孔子整体思想的关联,以及它跟其他中外文化思潮的比较。尤其注重经典和现代的对接,希望借此彰显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唐翼明,1942年生于湖南衡阳,著名作家唐浩明胞兄,享誉海内外的魏晋文化史专家、书法家。1981年获得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是新中国SHOU位硕士学位获得者。同年赴美,先后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硕士、博士学位,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嫡传弟子。曾任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台湾政治大学教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长江书法研究院院长。

唐翼明出身文化名门,家学甚严,学术专长为魏晋文学与魏晋思潮,著作甚丰,代表作包括《魏晋清谈》《古典今论》《魏晋文学与玄学》《唐翼明解读<颜氏家训>》等。


【媒体评论】

三十而立,也不是三十岁才立业,穿衣吃饭不愁,而是说探索人生真谛已经基本有获,有了自己独立的看法和认识,也就有了独立的人格,可以立于社会,立于天地之间了。(摘自第二章第四条·导读)

君子不器,在孔子的学说里,君子就意味着一个充分成长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孔子认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实现与发展,成为一个尽可能完美的人,而不是仅仅成为有某种专长、能够充当一种器具的人。(摘自第二章第十二条·导读)

也有指出犀利现实:

学而不思,今天中国社会包括学术界一片浮躁之气,其实就是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的人都太多了。(摘自第二章第十五条·导读)

也有重要警示,指出不良居心的人常用论语道德来欺骗人们:

君子不争,不要把孔子讲的“不争”不适当地延伸到公众领域,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公众领域。(摘自第三章第七条·导读)

也有用大白话深度品读和细腻讲解,暗示某些社会现实;一语点透文艺作品的价值,联系前后,构成整体讲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子夏当然知道这几句诗是写一个美女,他要问的实际上是诗句说明了什么道理,所以孔子回答“绘事后素”。这几句诗虽然是写美女,但我们读者却可以从中体会到“绘”与“素”的先后关系。子夏很聪明,从孔子的话里马上悟出,礼仪也是一种文饰,像作画一样,必须先具备本质。如果本质不具备,礼仪就会变成一套虚文,就像画要画在绢上,笑和盼要发生在美女的身上,没有绢到哪儿去作画?不是美女,笑和盼也就失去了魅力。孔子说《诗》,一向讲究比兴,就是要超越诗的字面意义作延伸理解,所以对子夏的话很是欣赏。前一段孔子和林放的对话说明礼不离本,这一段孔子和子夏的对话说明文后于质,谈的都是礼的本质问题,这本质就是仁。(摘自第三章第八条•导读)也有联系孔子、哲学、社会,这种现实问题你是否有所共鸣?

里仁为美,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在科学越来越发达、分工越来越明细的现代社会看似有理,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误导。人类对各种具体知识的把握,即所谓工具理性,其位阶永远低于价值理性,即人类对于真善美的判断。工具理性发达而价值理性贫弱,是现代人类的迷茫和悲哀。(摘自第四章首条·导读)

译文不追求训诂精准,而求生动深刻,译出微言大义,令你读懂: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冉求对孔子说:“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实在是我自己能力不够。”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会在途中停下来(因为走不动了),但现在你却是画地自限(根本不想走)。” (摘自第四章首条·大意)

看似说教,实际至理名言,点出成功人生每天都在做的事。成功离你很远,其实它很平凡:

求道,或者用今天的话讲,追求真理,是人生必修功课,尤其对一个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而言更是如此。一个人能力有大小,所以能走多远因人而异,但无论能力大小,都要有求道的决心,都要尽力而为,宁可倒在前进的路上,也不可以畏难而止步不前。冉求的话表明他是后者,而孔子向来不喜欢不努力还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所以对冉求的批评是很严厉的。(摘自第四章首条·导读)

编辑续貂:优秀的人无论做什么,他们每天都在思考,寻求人生和所在领域、所处环境的道理,并以此来驾驭所遇。活得很忙却不知为何而忙的人与他们相比,差的就是求道精神。求道可以认为是求道理,也可以是求知道,这是成功人士的习惯,也是精英人格的一部分。

揭露现实,富人的*桶金往往是不太干净的,从孔子时就如此:

富而可求,重点其实是*后一句:干我自己喜欢干的事。前面的话无非是说,财富是人人喜欢的,我也并不例外,只是这东西不是诚实劳动就可以得到的,多半要通过不太正当不太光彩的手段才能得到,而这样做我是不屑的

今天时代变了,社会也变了,可能有很多人不赞成孔子的话,觉得财富是可以用正当的手段求到的。也许是吧。但看看今天我们社会上,那些家财万贯的人,到底有几个在发财的道路上真的是光明正大问心无愧的呢?好像还是不多。所以至少我个人是宁愿奉行孔子的话,不为发财(当然起码的温饱除外)去浪费我的精力,还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要紧。(摘自第九章第十二条•导读)

唐棣之华,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用情不深,用志不专。(摘自第九章第三十一条·导读)

编辑续貂:情比专注,志比持久


【目录】

1  前 言

1  学而篇

28  为政篇第二

51  八佾篇第三

76  里仁篇第四

98  公冶长篇第五

121  雍也篇第六

148  述而篇第七

176  泰伯篇第八

194  子罕篇第九

217  乡党篇第十

238  先进篇第十一

263  颜渊篇第十二

286  子路篇第十三

313  宪问篇第十四

353  卫灵公篇第十五

384  季氏篇第十六

401  阳货篇第十七

424  微子篇第十八

436  子张篇第十九

457  尧曰篇第二十


【前言】

前 言

两年前我的《论语新诠》出版后,收到读者反馈,有人希望我用同样的方式做一个《论语》的全书解读,于是便有了现在这本《论语》。

《论语新诠》只选取了《论语》全书的百分之六十,约300段,按内容重新编排,分为23章。现在《论语》则是全书解读,考虑到完整性和习惯性,便不再按内容重新分类。

《论语》除在《论语新诠》的基础上补足另外百分之四十外,同时对原选的百分之六十也做了若干修正,增加了部分新的内容,改正了几处错误。所以即使二书相同的段落,解读也可能不尽相同,如果读者碰到两者有扞格之处,请以《论语》为准。

《论语》跟《论语新诠》一样,对于每段的解读仍然分为三个部分:解释、大意、导读。只是部分《论语新诠》作“释词”,现在换成“解释”。下面分别说说。

【解释】这一部分是对字、词、句的疏解,需要时也做一些背景交代。为了帮助一般读者真正读懂《论语》,我不用传统注家只对重点字词单独解释的方式,而改采逐句串讲的办法,尽可能让解释清楚明白而又好读,但避免繁琐炫博的考证,以免增加读者的负担。同时考虑到今天大部分读者都缺乏古文基础,所以会连带讲一点文言语法。这样大家在读《论语》的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的古文修养。

【大意】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用流畅的白话文把本段的意思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完解释之后对全段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不说“译文”,而用“大意”,是因为我更注重意义的传达,而不追求严格的直译。这里有个分寸问题,不注意白话文的语法,一味硬译,不仅会减少读者阅读的兴趣,而且也不利于甚至损坏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做过了头,也容易造成偏离原意、“增字解经”的现象。两者都要避免。

阅读本书的读者请先把“解释”部分确实读懂,再来看“大意”,而不要图方便,直接跳到“大意”。

【导读】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引导读者更全面、更深一层理解本段的内涵,所以注重本段跟孔子整体思想的关联,以及它跟其他中外文化思潮的比较。尤其注重经典和现代的对接,希望借此彰显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参考了许多前辈和时人的著作,得益不少,其中朱熹《论语章句集注》、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李泽厚《论语今读》、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以及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所资尤多,除随文标明外,并总此申谢。

唐翼明

二〇一八年三月十四日


【免费在线读】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

解释 “学而时习之”句,“时”字一般会解作“时常”,它准确的意思是“适当的时候”“一定的时候”“需要的时候”。

“不亦说乎”中的“说”要读成“悦”,意思也同“悦”,古代“说”和“悦”是相通的,或者说“说”是“悦”的通假字。“通假”是讲古文时常常要用到的一个术语,它的意思是两个字本非一字,但却可以互相借用,例如早上的“早”,可以用跳蚤的“蚤”来表示。不过通假常常是单方向的,不是双方向的,例如“早起”可以写作“ 蚤起”,但“跳蚤”却不能写作“跳早”。

另外,“亦”的意思是“也”,“不亦”就是“不也”,“不亦……乎?”在古文中是一个常见的句式,大致意思是“不也……吗?”但不一定全要翻成“不也……吗?”“乎”在古文中是一个常见的虚词,表示疑问,但“乎”字表达的疑问一般不强烈,不一定期望对方的回答。

“有朋自远方来”句,“朋”就是朋友,但严格说来,“朋”和“友”略有区别,“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里的“朋”也许隐含着同一个老师的弟子之意,在春秋战国时代,意味着同一个学派的人,所以杨伯峻《论语译注》主张译作“志同道合之人”。其实“朋”和“友”这样严加区分在当时就已经没有多大必要,这只要看本章第四条曾子的话“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已经“朋”“友”连称就知道了。

“人不知而不愠”句,“知”一般都解作“知道”,这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不完整,这里的“知”含有“理解”“懂得”“欣赏”“赏识”的意思,所以不完全等于今天的“知”,其实这种用法一直保留在今天还使用的若干词语中,例如“知心”“知交”“相知”“知己”“知音”“知遇”“旧雨新知”,这些词语中的“知”都含有“赏识”的意思,不单纯只是“知道”而已。“愠”的意思是“懊恼”“不快”,“人不知而不愠”就是“别人不理解我,不欣赏我,我也不觉得懊恼,也没有什么不快”。

大意 孔子说:“一个人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加以温习,这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不懂得自己,自己也不懊恼,这样的人不就是个君子吗?”

导读 这是《论语》开篇的一段话,并不深奥,但千万不要轻易看过。这里提出了在精神层面上对人生至关重要的三件事情,一是学习,二是交友,三是自处,这三件事情处理好了,人生就会快乐。

先说学习。

什么是人一辈子自少至老都可以做,都应该做,做起来都会带给人快乐的事情呢?仔细想想,就只有一件,这就是学习。没有人不需要学习,也没有什么时候不需要学习,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千真万确。尤其是今天,一个人不学习,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而且要不断地学,因为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一放松学习就会“out”,就会被时代抛弃了。比如电脑、手机、网银、网购,许多老年人就不懂,因为十几二十年前这些东西还没有问世呢。如果你不学,很快你就会感到很多事情没法办,跟社会尤其是跟年轻人脱了节,你立刻就觉得自己真正老了。但如果你一直在学习,与时俱进,就会活得轻松愉快。而且学习是一件可以终身行之、随时行之、时时有得,也就时时有新鲜感、有成就感、有满足感的事情,吃喝玩乐终有厌倦的时候,没有一件事可以像学习一样带给你终身的持续不断的快乐。许多人,从学校毕业以后就忘记了学习,或者在打拼事业的时候疏忽了学习,结果到中年以后,知识结构、思维习惯仍然停留在青年时期,慢慢变得固执、僵化,退休后甚至会觉得生活空虚无聊,好像在等死。所以从小养成“学而时习之”的习惯至为重要,如果你希望你的人生始终快乐,那就千万不要忽略这件事情。

孔子看重学习,对学习的重要性反复强调,《论语》中“学”字几乎是除了虚词和个别常用名词以外出现频繁的词之一。孔子说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他的知识是靠不断的学习累积起来的,他描述自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称赞别人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由于孔子的影响,好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突出的特点,这一点在全世界可能只有犹太民族能够同我们相比。但令人感叹的是,这一传统在今日的中国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现代中国人的学习热忱在全世界显得并不突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与警惕。

再说朋友。

儒家讲人和人的关系,有所谓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大约也还是这五种,只是君臣关系似乎已经不存在,但今天的上下级的关系,老板跟雇员的关系,领导跟群众的关系,大体上也还是古代君臣关系的一种演化。朋友是五伦之一,从某种角度看,甚至是重要的一伦。与什么人交朋友是可以完全凭自我的意志和好恶挑选的,而且也可以凭自我的意志和好恶随时调整与终止这种关系,而其他几伦则不然。跟什么人交朋友,交情深浅,往来疏密,或断或续,皆可操之在我。气味相投,则倾盖若故,常常比疏远的父子兄弟关系更为密切。而且朋友的结识往往是发生在为一个理想或一桩事业的奋斗之中,因而不仅志趣相合,也常常利害相关,挫折时相勉励,困窘中相扶持,成功时则痛饮黄龙。而万一发现所交非人,可以立即断交,不必办任何手续。人生之成功常常得益于几个或一群好友,人生之快乐也常常来自一两个知己或一群好友。特别是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交的朋友,古人所谓“总角之交”“布衣之交”,大家都尚未发迹,所交在意气,与功利无关,更值得珍惜。古代交通不发达,如果有好朋友从远方来,那真是人生之至乐,所以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朋友相见比古代容易得多,但有情投意合的朋友来访来谈总是值得高兴的事,陶渊明说:“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种境界就是在今天也不是人人都有、时时都有的。

再说自处。

人生在世,如何安顿自己,才会心平气和、心安理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许多人一辈子总是感叹怀才不遇,怨天尤人,别人不理解自己,国家不重用自己,“学成文武艺”,却老是卖不出去,或是卖的价格不合乎自己的理想。又喜欢跟别人攀比,站在这山觉得那山高,干一行怨一行,别人运气都好,自己总是倒霉,于是一生郁郁以终。不能否认这里面有社会不公平的因素,有人为歧视的因素,因此需要抗争,需要社会改革。但社会改革非一朝一夕可成,河清难俟,人寿几何?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也是活得快乐的重要因素。以孔子那样的大才,一生风尘仆仆,奔走列国,却始终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还受到种种责难、攻击,“累累若丧家之狗”。可是孔子并不沮丧,并不哀叹,还是跟他的学生们过得愉快而充实。因为他知道“天命”的限定,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并不是自己可以完全操控的。人生正如一辆马车,这辆马车有两根缰绳,一根捏在自己的手里,另一根捏在上帝的手里,上帝手里的那根比你手里的那根更为强劲有力,我们能做的只是好好捏紧自己手里的那根缰绳,以配合上帝,不要拗着来,不要违天。如果我们尽力了,就可以心平气和、心安理得了。至于人家理解不理解,社会赏识不赏识,不必多所考虑。这就叫顺天知命,这就是个君子,反之则不是。《论语》全书后一段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20·3)也是这个意思。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