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890万粉丝热爱的科普杂志《博物》14年精华内容

《博物》杂志从2004年创刊至今,积累了数十个主题方向和栏目,3000多篇原创科普文章,这是一个巨大的“科学宝藏”。“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是博物团队精心梳理14年杂志内容,选取孩子感兴趣、与学科相关、能提升科学素养的主题,为7~12岁的孩子们编著的专属百科丛书!

国内科研学者编写,“博物君”倾情推荐!

这套“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是一次由国内本土科学家、科普达人们带来的一桌丰盛、成体系的“科学大餐”,符合国内孩子的需要和喜好。特别适合亲子共读,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涨知识,这将是一段超幸福的童年记忆!

扩展孩子视野、提升科学素养!

第3辑6本主题分别为:地理奇观、中国珍稀动物、荒野探险、气象、探险&战役&迁徙、中华民居,分别由地理学家、动物学家、探险家、气象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和科普达人改编推荐,以独特的视角,用精美的图片、轻松严谨的文字,成体系的科学知识,为孩子带来一次全新的科学之旅。

帮孩子们建立科学思维,扩展孩子知识面,提升孩子科学素养,为生物、地理、历史、气象、建筑等学科学习打好基础。


【内容简介】

距离地球诞生已经过去了46亿年。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力量不断改变着地球的表面,打造出千姿百态的地理奇观。

从高空俯瞰,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土壤、白色的沙漠和粉色的湖泊;站在大地上,会发现看似无形的阳光、流水和风,竟然能将坚硬无比的岩石雕琢成“舰队”“蘑菇”和“刀剑”;走遍全中国,每一座名山都在诉说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传奇和奥秘……

本书选自《博物》杂志“自然探奇”栏目14年来的精华内容,由地理学家撰写而成,用精致的图片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地球奇观震撼人心的美。


【作者简介】

博物》杂志简介

《博物》创刊于2004年,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旗下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科普杂志。旨在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实的世界,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对青少年的知识视野开拓、科学意识培养及科学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

《博物》杂志拥有众多青少年读者,微博账号粉丝890万。

许秋汉,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曾为著名编曲、校园民谣歌手。2006年至今担任《博物》杂志主编。

刘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博物》杂志内容总监,常年活跃于科学传播*线,曾参与英国科学家在亚马孙丛林的科研工作,游历、考察过南美洲、南极洲等地,出版了《自然之美》、《南美洲》等著作,创办了“博物课堂”系列活动。


【媒体评论】

大自然就像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山川大地是它的创作场所,风吹雨打是它的创作工具,而色彩缤纷的地面、千奇百怪的石头,造型奇特的天坑、冰塔林……这些都是它的作品。在感慨这些奇观的神奇和美丽之后,让我们看看,它们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原理?

——《博物》杂志内容总监 刘莹
【目录】

大地色彩从哪来?

五色土 地球的涂鸦

粉色世界 现实中的梦境

白风景 冒牌冰雪逗你玩

自然是个雕塑家

风蚀景观 风留下的印记

海蚀景观 每一面都美

天坑 通向未知的大窟窿

冰川 晶莹剔透的“花园”

百变怪石面面观

石林 不止在云南

平衡石 石头做的“不倒翁”

叠层石 慢慢生长的奇迹

试剑石 谁把石头劈开了?

石蛋群 自然天成的“蛋”

华夏名山有“个性”

黄山 人间仙境的极致之美

三清山 花岗岩博物馆

丹霞山 国际化的中国红


【免费在线读】
海蚀景观 每一面都美

是谁把婀娜的女王留在了海边,是谁点亮成片的烛台照亮波涛,是谁把方方正正的豆腐遗忘在水里?是艺术家一般的大海!是雕刻刀一般的海蚀作用!野柳,位于台湾基隆西北,在这个神奇的狭长海岬上,分布着种类繁多的海蚀地貌。在野柳的怪石间穿行着,面对大海的慷慨馈赠,我们除了惊叹,还能做些什么?

海边的女王和她的群臣

美丽的女王在海边静静地注视着远方,是在等待远征大海的夫君?还是在接受群臣的朝拜呢?她纤细的颈部让人联想到她一定拥有高挑而婀娜的身材——这就是台湾野柳的*景观“女王头”。这块由于海蚀作用形成的奇异岩石,一直是游客*钟爱的景点之一,几乎见到她的人都想留下她的芳容。别看“女王”的脖子现在这么纤细,历史上可要粗得多。从不同时代的照片上可以看出,1966年至今,由于长期的日晒雨淋和风化侵蚀,“女王”的脖子越来越细,真的担心有一天,她纤细的脖子会因为支撑不住头部的重量而断裂。

这是一位4000岁的“女王”,但是和遥远的地质年代相比,却算是十分年轻呢!她原本和其他的蕈状岩一样平凡,在1962年,随着一声轰响,她顶部结核上的节理断裂,却造就了她的美丽。

在“女王头”所处的平台上,分布着一大群石头,仿佛是女王的臣民。这些石头跟“女王头”类似,形似蘑菇,远看又很像人头,因而被称为蕈(xùn)状岩。这些“蘑菇”的“头部”大都在一个平面上,颜色比较深,上面布满蜂窝状的孔洞;“蘑菇”的“颈”则是颜色相对较浅的岩层,也大致在一个平面上。有些“蘑菇”的“头部”好像被刀割过一样,有一条“刀疤”,这叫做节理,是岩石受力形成的。野柳地区主要存在两组互相垂直的节理,*初这些蕈状岩所在的平台,就是由颜色和质地不同的两层岩石组成的,上面的一层是含钙质比较多的坚硬砂岩层,而下面一层则质地较软。这两层岩石一开始被两组互相垂直的节理切割成方块,随着地壳的抬升,受海浪作用,方块间的裂缝越来越大,上面的砂岩层形成了颜色较深的“头部”,而比较软的下层岩石,被侵蚀得相对多些,“蘑菇”的“颈”就这样生成了。

蕈状岩的生命之旅

a.无头期

一般分布于岩层*处,还没有完全暴露出地表,是蕈状岩发育的*初阶段,特点是还没有形成颈部,只有上部开始遭受风化作用,形成蜂窝状的头部。

b.粗颈期

无头蕈状岩因地层的抬升而暴露出下部的地层,下部地层也开始遭受风化侵蚀,由于下部地层比较软弱,开始出现上部大于下部的情形,但这个时候颈部还是比较粗壮的。

c.细颈期

粗颈蕈状岩持续遭到风化侵蚀,差异分化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颈部越来越细,“女王头”就是属于这个阶段。

d.断头期

随着颈部越来越细,开始支撑不住头部的重量,头部开始崩落,形成了只有颈部的软弱地层的岩石。

让烛台照亮波涛

离开蕈状岩不远,在惊涛拍岸之处,有一片高出地面的奇异烛台,和蕈状岩不同的是,它们上细下粗,直径在半米到一米之间,中间还有一颗圆圆的烛芯,这就是野柳的另一处瑰宝——烛台石。有传说,这是仙女游历野柳时留下的,而实际上,大海才是真正铸造出这些烛台的雕刻家。

烛台石的形成需要几个条件:特殊岩层和结核构造(所谓结核,就是与周围沉积物成分不同的矿物质团块),临海的地理位置,还有海浪的终年冲击。烛台中间圆圆的烛心尤为奇特,是不是有人故意放了一颗圆石在中间?当然不是!这些圆石是含钙质的结核,它比较硬,在受侵蚀和风化作用之初,这个结核会对其下的岩石形成保护,使其受到比较小的侵蚀。而海浪打在结核上,很自然会绕着它的四周流动,于是便逐渐侵蚀掉结核周围的砂岩,向下挖出一圈沟槽,圆球状的结核几乎整个露在了外面。海水便依着这个形状向下切割侵蚀,渐渐雕出圆台状酷似烛台的外形。当这些结核因断裂跟其下的岩石脱离之后,四周的岩石会因为缺乏保护而开始加速侵蚀。所以和蕈状石一样,烛台石*后也会走向衰亡,犹如油尽灯枯。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人们认为是没有生命的岩石,也宛如生命体一样,经历着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

单面山:神奇的“差异分化”

散布着“女王头”和“烛台石”的野柳到底是个怎样的处所呢?野柳是一个海岬,也就是三面环海的陆地,所以这里也称为“野柳岬”,从天上看,野柳岬就像海岸线上伸到海中的一只角。

野柳岬的岩石是比较坚硬的厚层砂岩,而南面紧邻它的翡翠湾是由比较软的砂页岩组成,这些不同的岩石质地不同,遭受的侵蚀也不同,于是在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下,野柳突出大海成了海岬,翡翠湾则凹向陆地成了一个海湾。

沿着海岬延伸的方向走近大海,就能看到整个野柳岬的概貌。海岬的延伸方向就是山的延伸方向,如果看得比较仔细,会发现这山的两侧是不对称的,右边一侧坡度比较缓,而左边一侧比较陡。不妨先来做个实验,假如你舍得拿猪排三明治来做实验——一手拿着三明治放入水中,然后另外一只手不断搅动水,水的作用肯定会让一部分面包片掉下来,而猪排看上去虽然没有变化,但实际上它肯定也已经减少了。事实上,自然界中的沉积地层由一层层质地不同的岩层组成,在水、大气等外力作用下,也会发生像“猪排三明治”一样的情况,有些层被侵蚀得多,有些层被侵蚀得少,这就是差异分化作用。野柳岬和翡翠湾的形成也是差异分化的结果。

野柳岬的这座山,在地貌学中有一个名字叫做“单面山”。大块岩层被倾斜着抬升后,比较陡的侧立面下部不断地被海水侵蚀,逐渐掏空。下面支撑不住上面的重量了,上面的岩层就崩塌下来,于是这一侧就会更加陡峭,形成单面山。

岩石豆腐:通向地质现场

在单面山的左侧山腰往下看,水里哪来这样一排切得方方正正的豆腐呢?这又是一种奇特的岩石——“豆腐岩”。岩层受到互相垂直的两组节理切割,就形成了棋盘样的裂隙,然后水会顺着这些裂隙渗进去,这些裂隙处会受到相对比较强的“切割”,慢慢地,裂隙越来越深,渐渐地就形成类似一块块豆腐的形状。海岬慢慢伸入水中,走过一段山路,还没回味完豆腐岩,单面山的右侧海岸,又一个奇迹出现了。

那是一个海蚀平台,上面布满了一个个洞,像一口口凿在平台上的水缸。这些洞被称为“海蚀壶穴”,是波浪带着一些碎石在海蚀平台上经年累月地钻探打磨形成的。这种洞在一些河流的河床上也会存在,是由于河中的漩涡带着一些砾石对河床进行打磨的结果。

野柳有一个“沧海变桑田”的故事。大约在2000万年前,野柳还是一片浅海,海水的深度大概只有十几米。随着时间的推移,波浪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泥和沙,原先在底部的沙子变成了坚硬的岩石,之后造山运动,岩石又从海底隆升成山,伴随着变形和破裂。

与此同时,海水涨涨落落,波浪年复一年地冲击着这些岩石:有些地方形成了陡高的海崖,称为“海蚀崖”;如果冲击得更厉害,海蚀崖的崖壁就会往里凹,称为“海蚀凹壁”,甚至会变成一个个“海蚀洞”;如果有一天,海蚀凹壁或海蚀洞无法支撑上面的岩石,就会崩塌,从而使海崖往陆地的方向退,新的海崖下面就形成一个跟海平面差不多高的平台,这就是“海蚀平台”。在这个长不过1700米,*宽也就250米的狭长地带,竟然聚集了这么多海蚀地貌,真是一个浑然天成的“地貌博物馆”!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