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永恒的书信文学经典,文学青年***,里尔克给文学青年的人生和艺术指导书。

★ 20世纪伟大的德语诗人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信

★ 里尔克的精神知音,著名翻译家、诗人冯至经典译本全新再版

★ 关于创作、人生、孤独、爱、自我、职业的诗意对谈

在我们的时代,纯粹的诗人是罕见的,但也许更为罕见的是纯粹的诗人存在,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茨威格


【内容简介】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

1903年至1908年,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里尔克与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书信往来不断。本书辑录了里尔克的十封回信,在这些信中,里尔克解答了关于创作、人生、孤独、爱、自我、职业等诸多问题,这些亲切诚挚的话语,是迷茫时的亮光,是困顿时的力量,给予青年人真正的指引。

书中特别收入里尔克诗作十八首、冯至论里尔克四篇,以及及里尔克作品节选两篇。


【作者简介】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1875-1926)
Rainer Maria Rilke
二十世纪伟大的德语诗人,也用法语写作。出生于布拉格,生活在慕尼黑和柏林,曾旅居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及法国。著作丰富,包括诗歌、小说、剧本、书简等。代表作有《杜伊诺哀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等。因白血病逝世,葬于瑞士。

冯至(1905-1993)
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诗》等。曾当选瑞典、奥地利等国科学院院士,并曾获歌德奖章。被鲁迅誉为“中国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目录】

001·初版译者序
006·重印前言
010·收信人引言
013·*封信
021·第二封信
027·第三封信
035·第四封信
045·第五封信
051·第六封信
061·第七封信
073·第八封信
085·第九封信
091·第十封信

附录一:里尔克作品
098·论“山水”
105·马尔特·劳丽兹·布里格随笔(摘译)
118·里尔克的诗

附录二:冯至论里尔克
144·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
152·工作而等待
162·外来的养分(节选)
176·我和十四行诗的因缘(节选)


【免费在线读】

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一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漫长、沉重而更有意义。我时常在任何一个青年的面前,便联想起荷兰画家凡诃① 的一幅题作《春》的画:那幅画背景是几所矮小、狭窄的房屋,中央立着一棵桃树或杏树,树桠的枝干上寂寞地开着几朵粉红色的花。我想,
这棵树是经过了长期的风雨,如今还在忍受着春寒,四围是一个穷乏的世界,在枝干内却流动着生命的汁浆。这是一个真实的、没有夸耀的春天!青年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生命无时不需要生长,而外边却不永远是日光和温暖的风。他们要担当许多的寒冷和无情、淡漠和误解。他们一切都充满了新鲜的生气,而社会的习俗却是腐旧的,腐旧得像是洗染了许多遍的衣衫。他们觉得内心和外界无法协调,处处受着限制,同时又不能像植物似的那样沉默,他们要向人告诉,——他们寻找能够听取他们的话的人,他们寻找能从他们表现力不很充足的话里体会出他们的本意而给以解答的过来人。在这样的寻找中几乎是一百个青年有一百个失望了。但是有一人,本来是一时的兴会,写出一封抒发自己内心状况的信,寄给一个不相识的诗人,那诗人读完了信有所会心,想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仿佛在抚摩他过去身上的痕迹,随即来一封,回答一封,对于每个问题都给一个精辟的回答和分析。—— 同时他却一再声明,人人都要自己料理,旁人是很难给以一些帮助的。

可是他告诉我们,人到世上来,是艰难而孤单。一个个的人在世上好似园里的那些并排着的树。枝枝叶叶也许有些呼应吧,但是它们的根,它们盘结在地下摄取营养的根却各不相干,又沉静,又孤单。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嚣,忘却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对于草木鸟兽(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生物)的观察中体验一些生的意义,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远往下滑过去。这样,自然无所谓艰难,也无所谓孤单,只是隐瞒和欺骗。欺骗和隐瞒的工具,里尔克告诉我们说,是社会的习俗。人在遇见了艰难,遇见了恐怖,遇见了严重的事物而无法应付时,便会躲在习俗的下边去求它的庇护。它成了人们的避难所,却不是安身立命的地方。—— 谁若是要真实地生活,就必须脱离开现成的习俗,自己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担当生活上种种的问题,和我们的始祖所担当过的一样,不能容有一些儿代替。
在这几封信里,处处流露着这种意义,使读者*受感动。当我于1931年的春天,*次读到这一小册书信时,觉得字字都好似从自己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感到一种满足,一种兴奋,禁不住读完一封,便翻译一封,为的是寄给不能读德文的远方的朋友。如今已经过了六年,原书不知又重版多少次,而我的译稿则在行箧内睡了几年觉,始终没有印成书。现在我把它取出来,略加修改付印,仍然是献给不能读德文原文的朋友。后边附录
一篇里尔克的散文《论“山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