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电影的秘密:形式与意义》是一本经典的电影启蒙教材,也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电影概论书,旨在让影迷、普通观众也能读懂电影的形式风格与电影的魅力。

本书提供了五百多张精挑细选的插图、五十余篇影人及相关作品专题解析,对电影摄影、美术、表演、剪辑、声音、叙事、特效等构成元素进行了细致分析,并从电影风格、流派、美学、理论、批评的角度提供解读方法,从而全方位地阐释了“电影如何创造意义”。

1997年首次出版以来,本书历经6次修订与再版。第6版修订新增关于视觉技术、数字特效等内容。

本书是全球知名教育集团培生推出的经典教材之一,被多所北美高校指定为电影入门课程的读物。

详解经典场面——《七武士》《好家伙》《蛇眼》的运动镜头为何值得称道?

◎ 传递摄影魅力——《拯救大兵瑞恩》和《父辈的旗帜》同为战争片,为何分别选用胶片摄影和数字摄影?

◎ 展示美术设计——《十二宫》如何用遮片绘景恢复业已消失的旧金山湾区?

◎ 探秘表演方法——《码头风云》中白兰度将女式手套戴在自己手上竟然是没有剧本的即兴发挥?

◎ 说明剪辑作用——《沉默的羔羊》怎样用连续性剪辑的特点误导与迷惑观众?

◎ 阐释声音功能——《老无所依》如何使用声音设计推动叙事?

◎ 归纳电影类型 解读叙事手段——《搜索者》如何体现经典好莱坞叙事?《记忆碎片》《撞车》又如何用经典好莱坞叙事之外的方法讲故事?

◎ 穿越影史特效——《火车大劫案》问世60年后,《2001太空漫游》竟然又用起了摄影机内置遮片做特效?

◎ 领略银幕真实——《诺斯费拉图》如何说明表现主义风格连接了人和环境?

◎ 商业还是艺术——让·雷诺阿为什么说“电影史的一大特色是电影人与产业之间的博弈”?

◎ 提供理论模型——电影批评的核心功能与价值到底是什么?如何撰写让人眼前一亮的电影批评文章?


【内容简介】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逐渐发展出一套与观众交流的语汇。然而观众是否知道电影的视听并非都来自真实,而是源于电影人的设计与安排?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引导读者从三方面触摸电影媒介的独特性:电影通过怎样的形式设计构建银幕世界;观众如何理解电影并与之互动;电影如何将艺术性与商业性融于一体。

本书第1版面世于1997年,历经数次修订,*终成为一本全面、细致解读电影魅力的实用教材。作者运用大量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着重阐释摄影、美术、表演、剪辑、声音设计、叙事等电影结构元素,并将自己的电影美学见解、电影史素养贯穿其间。第6版新增了视觉特效及其在电影史上的应用,扩充了电影理论尤其是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更新了对数字技术的讨论。同时,本书还结合数百幅经由电影底片放大的精美图片、涵盖各类型的经典片例,以及对重要影人创作生涯的评述,帮助读者探寻电影的秘密。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斯蒂芬·普林斯(Stephen Prince),美国著名电影学者、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哥本哈根大学荣誉教授,从事电影史教学20余年。担任权威电影学术期刊《投影》(Projections)主编,曾任《电影季刊》(Film Quarterly)书评编辑11年。研究兴趣为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史,著作涉及好莱坞电影史、电影的暴力美学、黑泽明作品分析等领域,著有《电影数字特效》《恐怖主义时代的美国电影》《经典电影暴力》《武者的影迹:黑泽明电影》《类型电影读本》等。普林斯还为知名DVD发行商CC的大师经典收藏版(如黑泽明、萨姆·佩金帕)做配音解说。

译者简介

王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研究方向硕士,电影策展人。文章曾收录于论文集《拍摄每一天:21 世纪中国的独立纪录片》(Filming the Everyday: Independent Documentaries in Twenty-First-Century China)以及《电影研究》等学术期刊。


【媒体评论】

如果你对电影有真爱,那么你一定会觉得普林斯教授的课有趣。我甚至觉得连这堂课的教科书《电影的秘密》都这么好读!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RateMyProfessors.com

在我上过的电影课里,他是知识*渊博的老师。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RateMyProfessors.com

普林斯教授棒极了。如果你想了解电影理论及其本质,请去上他的课吧!相信我,我现在已经在罗兰·艾默里奇手下工作了,感谢普林斯教授!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RateMyProfessors.com

《电影的秘密》是我们在电影批评课上用的主要参考书,也是我们的课本。……这本书写得很好,好好享受吧!

——美国亚马逊五星评


【目录】

前 言 

第1章 电影结构

第2章 摄 影

第3章 美术设计

第4章 表 演

第5章 剪 辑

第6章 声音设计的原则

第7章 电影叙事的本质

第8章 视觉特效

第9章 银幕真实的模式

第10章 商业和艺术的十字路口

第11章 电影理论与批评

重要词汇

出版后记


【前言】

《电影的秘密》探讨的重点是叙事电影,尤其侧重虚构的叙事电影,因为它是普遍且说服力的,不仅观众群为广泛,而且可以指代大多数人谈论“电影”时所表达的内容。文中灰底部分的文字为延伸阅读,它将对章节的讨论重点细分为更加具体的领域,并附有对重要影人的扼要概述,作为影片示例的补充。读者通过这些延伸阅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电影。每一章的末尾都会附上推荐阅读清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更深入地探究。

第六版新增内容

每进行一次修订,我会着力扩充现有标题下的内容,增加新的标题,并且更新影片案例和每章的内容。第六版进行了如下改变:

新增示例和插图,阐释基本的概念、术语、电影风格和导演,同时增加多部世界电影和经典老片的案例分析;

增加对于导演多萝西•阿斯纳(Dorothy Arzner)、小津安二郎、谢尔盖•爱森斯坦、声音设计师本•伯特(Ben Burtt)以及法国*浪潮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拍摄传统的讨论;

从纪录片拍摄和对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两个角度审视911”事件并进行讨论;

增加对《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中的美术设计和《潘神的迷宫》(Pans Labyrinth)中奇幻元素的案例分析;

新增探讨视觉特效及其于电影史作用的章节;

缩短电影解说的篇幅,增加电影理论特别是有关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的内容;

如之前所有修订版一样,对电影制作中的数字技术进行了更新。

本书结构

《电影的秘密》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作为媒介的电影。全书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电影如何表达意义?观众如何理解这些意义?电影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施展其艺术性与商业性的两面的?

很多指导电影学习的入门书籍往往会侧重个问题,而对后两个问题采取简化或者忽略的态度。本书的一大亮点则是将目光集中在观众如何理解和解读电影的种种元素,以及电影作为全球性商业和艺术的二重角色。为了全面理解电影作为媒介的本质,读者需要了解电影人运用电影的工具创造了什么,观众如何对这些工具所创造的作品进行反应,以及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如何紧密相连。诚然,电影是一门艺术,但同时也是一种商业形式。这两个领域无法互相割裂,因为它们彼此互为映射、互为前提。

这三个核心问题也概括了电影的本质特征。个问题,即电影如何表达意义,涵盖了电影人做什么和怎么做。电影制作手法通常包括摄影、美术设计、演员表演、剪辑、声音设计以及叙事结构,其中每个元素都影响着一部电影的构成。通过支配这些手段,导演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当然,仅仅考察电影人如何匠心独运创造意义难免有些狭隘。我们同样需要了解观众如何感受一部电影—没有观众,电影的意义便不复存在。电影作为媒介,依赖于电影人和观看者之间的契约而生效。这两者共同创造了电影体验。

因此,第二个核心问题,即观众如何理解电影,涵盖了观众的观影行为等问题。观众如何解读电影人创造的视听语言?电影人如何在其作品中对观众就某些特定的故事和视听语言的反馈做出预期?是什么因素使电影在诞生之际就可以被观众理解?电影人又是如何调动观众理解和解读银幕所呈现的画面和音效的能力的?

观众之所以能够对一部电影做出回应并试图理解,是因为他们能够将自己现实生活中视觉化、个人化及社会化的经验和对于电影的传统和风格的了解注入观影体验中。接下来的章节会着力从这两方面展开:观众如何将真实体验投射到银幕之上,以及他们如何把握电影这种特殊媒介的符码(code)和风格。事实上,这种观影行为的双重内涵来源于电影媒介的二元性:既能记录,又能转换肉眼可见的现实。两者从根本上阐释了电影的职责和手段。因此,本书将对这些方面进行特别关照。

第三个问题,即电影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施展其艺术性与商业性的两面的,它触及了电影媒介既能作为一种商业运营模式,又能作为艺术表达载体的特性。仅将电影等同于艺术的主张失之合理、失之全面,而且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电影媒介的一些本质特征—自电影滥觞以来显著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的不可分割—会被忽略。当前,电影人所面对的电影媒介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进而影响着电影的生产种类。再者,商业电影制作也是全球传播产业的一个部分,这种全球化的势态会对电影内容和风格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同时,全球化的趋势也让多元化的事实愈发显著,因为电影人本身就代表了各种不同的国家、文化以及风格。虽然艺术与商业、文化多元性与同质化的问题复杂多变,但是任何关于此媒介的详尽讨论都不应该对这些问题避而不谈。

关于插图

本书选用的插图均为单格底片放大翻制的照片,从而确保在案例分析中出现的电影截图和观众观看电影时银幕上的画面保持一致。将单格底片放大翻制和其他仅运用电影剧照的教科书相比,强化了教学功能。电影剧照通常由摄影师在影片摄制现场拍摄,而且这些剧照只能贴近影片实际采用的镜头和构图。然而只有放大翻制的单格底片才能彻底还原这些镜头和构图,因此我用了很多时间将这些场景以状态呈现出来。本书所有插图的来源都将在文字中予以说明。

鸣 谢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以下人员,感谢他们为本版修订和之前其他版本提供的大力帮助。Kevin DavisLinda MontgomeryDonald LarssonRichard TerrillBlake WoodPaulHelfordJoe OpielaKaron BowersTerry GeeskinEdd SewellGerry ScheelerCarlPlantingaRichard DilardEric Poe MillerGrant CorleyBob DentonTeresa DarvalicsMarjorie PayneMyrna BreskinMarty TenneyMolly Taylor。同时,我也要感谢利里克影院(Lyric Theater)的执行总监Susan Mattingly允许我拍摄这一历史古迹的照片。PhilipCho则设计了第8章中的视效绘图和表格。

我衷心向以下参与修订版审阅的人员表示感谢:

Nancy Anderson,因佛山社区学院(Inver Hills Community College

Daniel Linton,孟菲斯大学(University of Memphis

Robert Matorin,米德尔塞克斯社区学院(Middlesex Community College

Helen Robbins,里昂大学(Lyons University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