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传承人及代表人、当代、中医儿科专家赵鉴秋60年临床精粹。

几十种病症,图解推拿手法,易学易用,轻松掌握孩子健康。

四诊八纲,辨证论治

数十年儿科治验

让孩子不打针不吃药的无痛自然疗法

推、拿、揉、运、捣、掐、分、合

手法熟练,操作认真,手到病除

使千万儿童受益

取穴少,用独穴,手法简练易掌握

数十载儿科验证,疗效高

数万真实医案佐证,享誉社会

本书对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调整,同时结合当下小儿疾病的特点,增加了新的病症和案例,实用性强,继承创新,防治并重,操作简便,易学易用,广大儿童家长和医疗工作者都可以对照研习。


【内容简介】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起源于山东,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当今山东省小儿推拿三大学派之一。其医疗特点是取穴少、用独穴、推时长、手法简、疗效高,在国内颇有影响。

清光绪年间,山东牟平人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创立推拿三字经学派,通治成人、小儿之疾。李德修继承了徐谦光三字经学派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小儿推拿,用推拿技法救治患儿无数,是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奠基人。本书作者赵鉴秋,1964年起与李德修先生同在儿科工作,拜其为师,得到李老的真传亲授,每日在李老的指导下临床操作为患儿治病,全面继承和发扬了李老的推拿手法及其临床经验,其医德、医术享誉社会。李老谢世后,赵鉴秋将李老宝贵经验和个人临床体会整理著成《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一书,于1991年出版,后更名为《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宝典》并多次再版。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宝典(第6版)》对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调整,同时结合当下小儿疾病的特点,增加了新的病症和案例,实用性强,继承创新,防治并重,操作简便,易学易用,广大儿童家长和医疗工作者都可以对照研习。


【作者简介】

赵鉴秋,女,1939年生,当代中医儿科医生、小儿推拿大夫,主任医师,三字经派小儿推拿传承人及代表人。

1960年师从山东省儿科名医鹿瑞芝,1964年又师从小儿推拿名医李德修。曾任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学会理事、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山东分会理事、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任世界中联小儿推拿专委会、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等多家协会名誉主席。1992年被选拔为青岛市卫生局首批局级专业技术人才。其医学成就收录入《中国名医列传》《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等书中。代表作有《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宝典》)、《幼科条辨》和《实用中医儿科学》等7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赵鉴秋教授从医6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推拿、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小儿急重病、疑难病,如惊风、咳喘、腹泻、厌食、急性热病、肠套叠、肾炎、面瘫、儿童多动症、脑炎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临床以诊断准、手法简、取穴少、疗效高而享誉社会。


【目录】

壹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形成及特点

形成与发展

基本特点

贰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疾病诊法、治疗特点

小儿推拿的速度和时间

小儿推拿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叁 小儿推拿手法和常用穴位

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肆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感冒

发热

咳嗽

肺炎

哮喘

百日咳

过敏性鼻炎

麻疹

风疹

奶麻(幼儿急疹)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手足口病

腹泻

呕吐

便秘

厌食

疳积

佝偻病

腹痛

痢疾

口疮、鹅口疮

惊风

儿童多动症

脑发育不全、脑炎后遗症

小儿惊证

脱肛

疝气

鞘膜积液

遗尿

肠套叠

小儿麻痹症

目赤痛

肌性斜颈

婴儿湿疹

夜啼

吐舌、弄舌

新生儿不乳

新生儿吐乳

新生儿黄疸

伍 小儿保健推拿法

健脾保健推拿法

保肺保健推拿法

安神保健推拿法

益智保健推拿法

眼保健推拿法

鼻保健推拿法

保健推拿注意事项

陆 小儿脏腑点穴疗法

点穴常用穴位

点穴手法

小儿脏腑常规点穴法

四肢分筋法

口眼?斜的治法

常见病辨证治法

柒 《推拿三字经》浅释

附录 记儿科名医赵鉴秋

参考资料


【前言】

再版说明

《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后更名为《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宝典》)出版近 30 年以来,受到医界同道、医学院实习生和家长的欢迎,认为该书是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具有疗效可靠,实用性强,集治疗、保健于一书,融预防、医疗于一体的特点,文字通俗易懂,精华寓于其中。 即使不懂医学的儿童家长,若能仔细阅读,按图习练手法, 对症取穴推拿,用于小儿常见病亦能收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为了更准确地向读者呈现本书的特点,作者与我们商定决定对《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宝典》进行修订再版。 本书在原书基础上对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调整,同时结合当下小儿疾病的特点,增加了新的病症和医案,以便广大儿童家长和医疗工作者对照研习。

后,特别感谢赵鉴秋老师的学术继承人宋飞先生和任庭玉女士在本书再版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宋飞先生和任庭玉女士跟随赵老从事中医儿科及小儿推拿等外治法的科研工作多年,对三字经派小儿推拿进行了大力推广、继承,并积极参与了此次的再版修订工作。

初版序

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的李德修老先生(已故),与我在 20 世纪 60年代初相识,那时我正师从潍坊市三代儿科名医蒯仰山老师,蒯老经常提到山东的小儿推拿应首推李德修。 由于老师的推荐,在一次全省性的儿科学术经验交流会上,我认识了李老,并向他请教过手法经验。 李老待人诚实,诲人不倦,我印象颇深。 他告诉我,他的学术渊源是推拿三字经派,推穴少、时间长、疗效好、易于掌握是其特点。仰山老师曾有意让我去青岛学习些日子,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恩师的夙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山东省中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成立,我被推选为主任委员,得以与赵鉴秋同志相识,并经常在一起开会,切磋交流学术经验,共同编写《幼科条辨》一书,始知赵鉴秋同志乃李德修老先生的学生,对其推拿手法及其临床经验继承得很好, 并在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上多次做过演示,深受同道们的赞誉。 因此,多年来曾数次催促赵鉴秋同志写一本有关推拿三字经派的临床实用书,以广传李老的经验及她本人的心得和体会。

在青岛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赵鉴秋同志抱病完成了《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即《幼科推拿》)一书的初稿。 我在出访澳大利亚之前,挤晚上的时间阅完了全部书稿。 我感到此书文字朴实,内容实用,且多属经验之谈,少沿袭抄传之弊,很适合基层医务工作者及乡村医生掌握小儿推拿之用。 因此,愿以上数语,记其经过,并聊作序言,推荐给国内外读者。

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 张奇文

辛未初夏

初版前言

我的恩师鹿瑞芝与李德修同为青岛儿科名医。 鹿老师擅治小儿惊风,李老师精于小儿推拿,二老名扬齐鲁,求治者盈门。1963 年夏, 鹿老师因病谢世。 我被调到青岛市中医医院后,有幸与仰慕已久的李德修老师同在儿科工作,从而得到他的真传亲授,终日耳闻目睹,聆听教诲,临床操作,系统地学习了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内容。 李德修老师为人纯朴慈祥,德高望重,医术高超,诲人不倦。 他生前曾希望将毕生经验著书留世。 不料于 1972 年,他夙愿未了便与世长辞。

从徐谦光创立推拿三字经派,到李德修继承发展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理论与技法日臻完善,发展成为山东小儿推拿三大派之一。 其特点是取穴少、用独穴、推时长、手法简、疗效高,在医林中独树一帜,颇受称颂。近些年来,我逐渐意识到,作为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传人之一,应当将李德修老师的宝贵经验和个人的临床体会整理成篇,启迪后学,造福儿童,弘扬三字经派医术。 这是神圣的历史使命和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也是对恩师教诲的好报答。 因此,我虽才疏学浅,年过半百,多病缠身,仍坚持业余写作,几经寒暑,三易其稿,写成此书。

若此书能继承发扬三字经派的医术,对发展小儿推拿事业起到一点作用,则是我的心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青岛市中医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副院长王久仁副主任医师审阅了全部书稿;青岛出版社李新堂副编审给予热心鼓励和支持,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尤其得到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奇文主任医师在百忙中审稿,赐以序言;又蒙山东中医学院徐洪文副教授审阅赐教。 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赵鉴秋辛未仲夏于青岛


【免费在线读】

壹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形成及特点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历史悠久,手法简单易学,可重复性强,临床疗效高,深受群众的喜爱。取穴少、推拿时间长,是这一派的特点。辨证准,取穴对,手法好,时间够,临床疗效可靠,有时甚至会超过药物治疗。

形成与发展

小儿推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疗效显著,盛行于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约在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在理论、辨证施治、特定穴位、手法操作等方面,已形成独立体系,并成为小儿推拿专科。

齐鲁之邦,历代名医辈出,小儿推拿颇为盛行,历代推拿医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清代光绪三年(1877 年),登州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创立推拿三字经学派,通治成人小儿之疾,以成人为主。 李德修(1893—1972)自幼家境贫寒,17 岁染疾,暴致耳聋。 幸得《推拿三字经》,遂发奋苦读,精心钻研,深得其要。1920 年在青岛设诊所,以推拿疗疾,颇具声望。1955 年任青岛市中医医院小儿科负责人,专攻小儿医术,以推拿救治病婴无数。 他为人淳朴正直,医德高尚,经验丰富,有求必应,勤勤恳恳,为患儿服务,誉满岛城。

李德修继承徐谦光三字经派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小儿推拿,是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奠基人。 李德修老师诊病注重望诊,患儿一进诊室,他举目一望,即能说出患儿的主要病情,每使病家敬佩不已。临证施术以左上肢肘以下穴位为主,取穴主张少而精,一般不超过 3 ~ 5 个穴,尤擅长独穴治病,医效显著。 更为可贵的是,他勇于开拓,热心传授,诲人不倦,培育新人。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小儿推拿的理论和技法不断得到完善,并发展成为山东小儿推拿三大派之一。

1972 年李德修老师谢世后,儿科的医生继承了他的经验,代代相传,坚持开展小儿推拿的应用和研究,扩大了治病范围,可临床治疗 70 多种小儿病症。 不仅治疗常见病,而且对部分疑难病、急重病、传染病,如惊风、脑炎后遗症、癫痫、婴儿痉挛症、脑外伤后遗症、神经损伤性肢瘫、脑发育不全、肠梗阻、新生儿黄疸、先天性巨结肠、百日咳、多发性神经炎等,也有良好的疗效。 据部分临床资料统计,治疗发热的总有效率为 94%;治疗急惊风的总有效率为 96%;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治愈率为 86%,总有效率为 96%;治疗外感咳嗽的治愈率为 81%,总有效率为99%;治疗小儿惊证的治愈率为 97. 5%,总有效率为 100%;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治愈率为 95%,总有效率为 99%,疗效优于药物。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临床疗效高,手法简单易学,疗效可靠,重复性强,深受群众的欢迎,已享誉国内外。 近些年,到青岛中医医院学习和进修的有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及荷兰、日本、新加坡的同行等,青岛中医医院还举办过各种类型的推拿学习班。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这枝杏林奇葩,盛开在中医学的园地里,为解除儿童疾苦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基本特点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基本特点有:取穴少,用独穴,只推左上肢肘以下穴位;每穴推拿时间长,手法简练,疗效较高;操作方便,患儿易于接受。

取穴少

常用穴位 30 个左右,临证取穴一般不超过 3 ~ 5 个穴位,尤擅用独穴治病。 其他派是全身取穴,穴位近百个,治疗一病,常需用 10 多个穴位。 李德修先生说:“取穴不宜多,多则杂而不专。”他认为:“穴位是脏腑气血的聚集点。 通过推拿的刺激,产生通经络、活气血、消瘀滞、扶正气、驱病邪的治疗作用。 暖穴能催动人身生热的能力;凉穴能催动人体散热的能力;补穴能加强脏腑功能,扶助正气;泻穴能加强人体的排泄功能。 因此,取穴必须少而精,若通身杂推则气血乱动,只能造成混乱。”根据少而精的取穴原则,李德修先生拟定出治疗部分小儿常见病的基础方。 例如,治外感病、肺系疾病基础方:清肺平肝、天河水;脾胃病基础方:八卦、清胃、天河水;脑病、惊风基础方:阳池、二马、小天心等。

用独穴

所谓独穴治病,就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只用一个穴位,推时长,以得效为度。 用以治疗急性病效果更好。

《推拿三字经》指出:“治急病,一穴良,大数万,立愈恙,幼婴者,加减量。”徐谦光所用独穴 28 个。《推拿三字经》记载:“今定独穴,以抵药房:分阴阳为水火两治汤;推三关为参附汤;退六腑为清凉散;天河水为安心丹;运八卦为调中益气汤;内劳宫为高丽清心丸;补脾土为六君子汤;揉板门为阴阳霍乱汤;清胃穴为定胃汤;平肝为逍遥散;泻大肠为承气汤;清补大肠为五芬散;清补心为天王补心丹;清肺金为养肺救燥汤; 补肾水为六味地黄丸;清小肠为导赤散;揉二马为八味地黄丸;外劳宫为逐寒返魂汤;一窝风为荡寒汤;揉五指节为化忡丹;拿列缺为回生散; 天门入虎口为顺气丸;阳池穴为四神丸;五经穴为大圣散;四横纹为顺气和中汤;后溪穴为人参利肠丸;男左六腑为八味顺气散:女右三关为苏合香丸。”

现在临床常用的独穴有:外劳宫、二马、清补大肠、揉板门、补脾、清肺、平肝、阳池、一窝风、运八卦、推三关、退六腑、清胃、四横纹、清补脾、清大肠、小天心、天河水、列缺、清脾等。 例如,取外劳宫一穴,多推、久推治疗蛔虫性肠梗阻;清补大肠治疗久痢;一窝风治疗风寒腹痛;补脾治慢性咳嗽;清补脾治脾虚胃弱的纳呆;揉二马退虚热;退六腑治高热;先天不足揉二马;心火上炎清天河水;平肝治慢惊;揉板门治上吐下泻;清胃治呕吐;揉阳池治头痛等,每能效如桴鼓,神创奇功。凡是久推无害、疗效明显的穴位,都可以用作独穴。

每穴推拿时间长

在施治时,每穴操作的次数多,主张久推取效。《推拿三字经》记载“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加减良”。 推拿时间长短、次数多少是因年龄大小与病情轻重而灵活掌握的。 古时无钟表,计时靠计数,稍一分神常会误计,十分不便。 现在我们改用计时,就方便准确多了。每个穴位一次需要推 5 ~ 15 分钟。1 ~ 3 岁的小儿,治疗 1 次,一般

需要 30 分钟左右。 例如,曾有一个 5 岁患儿,因杂食生冷不洁之食, 上吐下泻不止。 先请某医者推拿治疗,推拿一次取穴 9 个,每穴推200 ~ 300 次,即每个穴推拿不超过 2 分钟,治疗 3 天无效。 遂求李德

修先生诊治,取外劳宫、清胃、天河水 3 个穴位,每穴推 30 分钟,共推拿 1. 5 个小时,患儿忽然腹鸣有声,吐泻立止,只推 l 次而愈。 这说明只要取穴正确,久推必然取效。

手法简练

推拿手法只用推、拿、揉、运、捣、掐、分、合 8 法。 这 8 种手法容易掌握,运用方便。 要求推拿时手法熟练,操作正确,精神集中,轻重快慢适当,用力匀称,绵绵不断,扎实稳定,不可飘浮,方可取效。 切不可因其简单易学而马虎从事。

治病疗效高

推拿治病的疗效,取决于辨证、取穴、手法、时间 4 个方面。

① 辨证准确: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治疗,辨证在医疗中占主导地位。 对小儿疾病的诊断,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四诊八纲进行辨证论治的。 在四诊之中,首重望诊,以察看印堂色泽为先。《推拿三字经》指出:“小婴儿,看印堂,五色纹,细心详”“色红者,心肺恙”“色青者,肝风张”“色黑者,风肾寒”“色白者,肺有痰”“色黄者,脾胃伤”。 这些理论至今对儿科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② 取穴正确:在确立诊断之后,选取恰当的穴位,才能切中要害。否则,将如箭不中的,劳而无功。 因此,切合病情地正确取穴,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③ 手法正确:穴位对了,推得马马虎虎,心不在焉,心里想着闲事, 口里说着闲话,有经验的人也会推走样,何况初学的人。

④ 时间合适:在诊断、取穴、手法确定之后,认准这一个穴或几个穴位是治疗的关键,要坚定地推下去。 效果不显,就是推得不够数。 临床实践证明,凡是诊断正确,取穴对症而推拿疗法不显的,必然是手法轻重不当,或推数不足,力到数足没有不见效的。 李德修先生曾说:“取穴少、推时长,是我们这一派推拿法的特点。 靠这一特点,临床才收到较好的疗效。”

总之,小儿推拿只要辨证准、取穴对、手法好、时间足,临床疗效是可靠的,有时甚至会超过药物治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