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视觉中国银盐档案系列”开始于2018年,其形成的契机是视觉中国稍早对位于美国铁山仓库的贝塔曼图片库的收购,使这个保有人类历史照片和底片接近一半的珍贵影像资料库由中国人经营和管理。所以出版了梳理人类20世纪历史的画册《历史的底片》,不但收录了经典制作还将其前后的底片小样进行了历史上首次出版。截止2020年年底,“视觉中国银盐档案系列”已经出版了4本原创作品,第二本是梳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百姓生活巨变的影像史《时间的力量:改革开放40年影像记》;第三本是一个很别致的选题《外国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用异域的视角记录我们中国读者每天接触的事物,看看外国摄影师镜头里的我们,很有意味。第四本是《彩色的老北京:手工上色老照片还原故都风貌》,这是用现代的手工上色技术和考据手段,将120年前的北京城市生活从黑白变为彩色,请读者看看一个多世纪前的北京如何突破他们的固有印象的有趣作品。这四本原创作品,风格各异、手法丰富,选题角度各有特色,用胶片上卤化银的千变万化,反应我们所处的历史、人文环境的变迁,同时在照片的选择、编排方面,和各个领域优秀的主编、图片编辑团队合作,同时兼顾艺术性、史料价值和影像本身的想象空间魅力,力图深度挖掘历史影像的价值和对于今天新环境的意义。

1.用会说话的照片,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普通人的日常。

2.茹遂初、王文澜、解海龙、李晓斌、安哥、于文国、王文波、柴继军、彼得·特恩利、迪安·康格、布鲁斯·戴尔、阎雷、斋藤康一……不仅国内摄影师云集,还展现了NG、新闻周刊、GETTY、LIFE、路透社、法新社等国外摄影师眼中的中国。

3.从“蛤蟆镜”到“维密超模”,从“自行车王国”到“共享单车坟墓”,从“蒸汽机车”到“高铁时代”……一张张小照片,折射出时间的伟大力量。

推荐您购买中国国家地理·图书-艺术摄影:


【内容简介】

40年前,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牛肉炖土豆”;40年后,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之中的人,想的却是如何让精神世界不寂寞。这40年,社会和经济呈现几何式发展,摄影师以记录时代为己任,用影像作为日记本,用相机为这个时代描绘了全景式的速写,这是时间带来的诗意和力量。本书精心选取了300余幅中外摄影师的作品,多维度、客观地展现了1978年至2018年,中国人在衣食住行、消费理财、社交互联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也许我们没法找回失去的时间,但可以打开影集,通过照片回想这一路走来的快乐和艰辛。


【作者简介】

柴继军,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曾在中国青年报担任图片编辑、摄影记者10年,曾8次获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以及“人民摄影报杯”年度杰出图片编辑奖,两次荣获年度“十佳青年新闻摄影记者”称号,获第四届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2000年6月,创办了中国*家图片版权互联网交易平台——视觉中国,目前担任视觉中国执行董事、总编辑,同时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图片产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版权协会理事。

视觉中国是一家全球性的提供优质正版图片、视频等视觉内容及增值服务的平台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公司为“版权视觉内容”的创作者和使用者提供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核心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交易平台(vcg.com),并拥有1300万注册用户的全球摄影创作社交网络平台(500px.com)。


【媒体评论】

一图胜千言,这本画册就是由千言万语组成的家国与百姓跨世纪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日报社高级顾问 王文澜

40年,摄影从稀缺且充满仪式感的活动变为日常状态,我们的所有“习以为常”和“日常记忆”,居然通过这些来自中国本土及众多外国摄影机构的摄影师记录而得以留存;他们同样是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只是他们更幸运,将我们国家新旧交替时期的社会面貌、新旧交锋、人们渴望改变的状态记录下来。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舸


【目录】

序言 会说话的照片/王文澜

序言 中国摄影的步伐与改革开放40年/李舸

衣食住行

衣着:回望全民灰、绿、蓝的岁月

饭桌:从大锅饭到私厨

居住:豪宅与蜗居

交通工具:效率、资源的妥协

荷包鼓鼓

街头广告:时代*清晰的速写

致富:从个体户到企业家

消费:从集贸市场到网购热潮

股市:财富梦想

社交互联

手机:从地位象征到生活方式

大众摄影:从仪式到日常

旅行:直到世界尽头

文化娱乐:从羞涩到狂欢

人生历程

童年:从“小皇帝”到开放二孩

高考:抓住改变命运的契机

婚恋:两个人的时光

进城返乡

进城:农民工与打工潮

春运:一年一度的“候鸟迁徙”

留守儿童:所得所失

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和回乡创业

新城造就

深圳:改革开放的桥头堡

上海:改革队伍中的“优等生”

海南岛:面向未来

绿水青山

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完整标本


【前言】

会说话的照片

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日报社高级顾问

王文澜 │ 文

一张照片,只是一张纸,看上去微不足道;拍照片也很容易,但拍到好照片就难了,难就难在太容易了。如果我们在照片里,说的都是假话、大话、空话,这张照片也只能是一张纸。

在“文革”那些年里,我无视周围的动荡与浩劫,围着名胜古迹到处拍照,照片里都是自己,充满了“到此一游”的自恋;今天,这些风景依旧,市景却换了人间。40年前,我终于从拍自己到拍别人,把镜头对准了社会进程。

改革开放初期,表面上是不易察觉的平静,实际上是思想解放的风起云涌,就像是蕴藏在地下急待喷发的岩浆。“文革”时期那种显而易见的场面日渐稀少,日常生活成为常态。为了捕捉这些时代潜影,我们就不能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拍摄大人物需要勇气,拍摄小人物更需要大气。从小到大,积少成多,我们的镜头从扎堆中挣脱出来,逐渐变得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照片中没有了我,但是我从照片中时刻看到自己。照片比我们更会说话。

技术是照片的语法,艺术是照片的境界,生活是照片的灵魂。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照片里长大的:出生、满月、百日、周岁、上学、工作、恋爱、结婚……无数的生命轮回,组成社会细胞血脉的运行。可见,我们真是生活在照片里。

照片是视觉的组成部分,决定性和相对性是瞬间语言的基础。我已经拍了半个世纪,至今仍然沉浸在一锤定音的味道之中。早一点儿或晚一点儿按下快门,就会徘徊在好与差之间,这是一个自我挑战,更是摄影的魅力。我们不拿相机的时候,可以多读点什么,写点什么,看点什么,画点什么——什么都与照片有关,什么都会进入到照片里,这是我们拍照片的理由和按快门的动力。我们的照片可以告诉世界,中国在40年里发生了什么。

一张照片就是一个碎片,经过历史车轮的碾压,必将成为反映时代变迁的镜子。老照片是讲年头的,带着时代的“包浆”,而我们现在拍摄的照片,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就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老照片。一图胜千言,这本画册就是由千言万语组成的家国与百姓跨世纪的“清明上河图”。

我被这些照片里有滋有味的生活所感动,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身影,都在激活我沉睡的记忆,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品味。我对这些作者充满敬意,他们凝固了这些富有生命力的瞬间:许多的诞生,许多的成长,许多的复活,更多的改变。我为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自豪!按动快门是我们共同的呼吸,这些照片是历史时空充满智慧的精神支点。遥想当年,如果司马迁手中有照相机,会给后人留下图文并茂的《史记》。现在我们用镜头遣词造句,顺理成章,共同书写这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影像史记。


【免费在线读】

中国摄影的步伐与改革开放40年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李舸 │ 文

1978—2018年,回首中国摄影的40年,就如同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所在的城乡一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影像不再是“高大全、红光亮”,它从空中渐渐回到人间,从英雄模范渐渐回归普通百姓。自四月影会、星星美展始,摄影人开始在禁锢中渴望一丝突破和解放,这种挣扎和渴求新鲜空气的愿望能够清清楚楚地在摄影作品中得到印证,摄影意识也从塑造、附和逐渐变为创造、表达。正如法国摄影师阎雷说的:“1979年,当中国一夜之间突然向世界敞开它的大门,批准*批旅游签证时,我自己仿佛体验了一把神性的经历……与我分享当代中国激变所掀起的引人入胜的巨浪。我所依赖的是时间,是努力,是旅行,是一遍又一遍地去看,去发现更多……”

其实变革的萌芽,不光在普通民众中有所体现,作为知识和艺术精英,摄影师群体寻求改变的愿望更为强烈。这种对于现实和自身命运的关注,很快在“纪实摄影”中得到体现。在1988年11月的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上,“摄影术发明150年”“世界新闻摄影30年”等展览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摄影*次在中国正式展出,由此,报道摄影及纪实摄影的新标杆树立在无数摄影师的心中。随着更多国外摄影作品进入这片饥渴的土地,报道摄影及纪实摄影受到更多摄影人的关注和践行。这可以说是摄影师*为直接的责任认知和身份认定:通过报道和创作来影响、改变现实,来实现自我价值和找寻自我归属。“为时代留存记忆”这一*为简单的动力和初衷其实深藏在多数摄影者的心中,在个体表达尚未成熟的时代,记录现实无疑是摄影作为整体进行突破的*好题材之一。作为时代见证,无疑是这部画册中的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更多的,还是通过每张照片中的人、事、物,通过被摄主人公的服饰、情感、动作,通过环境、色彩来表现改革开放40年间,我们是如何看待生活环境中的巨大变革的,以及这种改变是如何反过来影响我们每个个体的。

更有趣的事情是:时间自会带给影像的魔力。当时间无可逃避地附加在一幅摄影作品之上,就有了那种无法控制的力量——摄影师可以调整构图,却无力改变照片主人公周遭的事物从拍摄时的陪衬变为细节中的历史印记;摄影师可以掌控色彩,却无力影响底片经历数十载之后的变色、褪色而给影像带来的情绪——所有这些都为时间对于影像的参与做了*好的注解:历史正在从我们身边缓缓流淌。

40年,摄影从稀缺且充满仪式感的活动变为日常状态,我们的所有“习以为常”和“日常记忆”,居然通过这些来自中国本土及众多外国摄影机构的摄影师记录而得以留存,他们同样是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只是他们更幸运,将我们国家新旧交替时期的社会面貌、新旧交锋、人们渴望改变的状态记录下来。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