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布拉德·皮特非演不可得的真实故事,好莱坞口碑力作《点球成金》原著

◎《说谎者的扑克牌》《大空头》作者迈克尔·刘易斯又一经典力作

◎一位“水货”球星出身的球队经理和一个另类的哈佛毕业生,带领一支鱼腩球队,以极低的预算,颠覆了美职棒大联盟的传统理念,在前大数据时代,掀起了数据分析的革命

◎大数据时代,一个团队管理的经典案例


【内容简介】

一个曾被誉为“天才”却泯然众人的球员出身的球队经理,一个坚信统计数据能选出卓越球员的哈佛毕业生,这个看起来毫无胜算的组合,竟然让一支预算只有豪门1/3的鱼腩球队打出破历史纪录连胜场次的优异战绩。

一时之间,全美一片哗然,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带着这个疑问,财经写作天王级人物迈克尔·刘易斯来到美国职业棒球联赛的选秀现场,深入球员更衣室,与球队总经理促膝长谈,复盘球队一路过关斩将的整个历程。并把这系列深度调查用12个精彩的故事详细讲述出来。

组建一个卓越的团队,可以用金钱招揽大量精英,也可以用统计数据发掘特长人员并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而后者足以逆袭前者。这一理念不仅彻底颠覆了棒球文化,也引起了管理大师的广泛关注。本书书名“魔球”(moneyball)甚至和“Google”一样成为英语中的专有词汇。

本书绝不只关于体育,在大数据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更是团队管理的神奇预言。


【作者简介】

迈克尔·刘易斯,先后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任职华尔街著名投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是三十年来全球广受欢迎的财经作家之一。曾出版《说谎者的扑克牌》等多部经典力作。

本书被公认为是改变职业体育文化与团队管理理念的革命性作品,至今仍被各行各业的读者热烈讨论。

译者简介

小草,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主修英语,辅修国际商务。通过特许金融分析师(CFA)3个级别考试,曾在媒体业、金融业实习和工作。


【媒体评论】

刘易斯发现了一系列引入入胜的故事,并且他完美地兑现了天赋,将其叙述得精彩纷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理查德·泰勒 Richard Thaler

《助推》合著者 卡斯·桑斯坦 Cass Sunstein

媒体推荐

本书作者拥有五种工具:他能思考,能开玩笑,能刻画角色,能同时为普通读者和手握生杀大权的决策者写作。

——《旧金山纪事报》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目录】

前 言 

章 人才之诅咒 

第二章 如何找到球员 

第三章 启迪 

第四章 无知的职棒大联盟 

第五章 杰里米·布朗的特色菜 

第六章 赢得不公平比赛的科学 

第七章 吉昂比的空洞 

第八章 斯科特·哈特伯格,选球机器 

第九章 交易球员 

第十章 解析被低估的投手 

第十一章 人为因素 

第十二章 思想的速度 

后 记:毛袋熊 

后 记:棒球的宗教战争 

鸣 谢 


【前言】

我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我特别喜欢以下这个故事:一群被低估的职业棒球手和球队经理,曾被大联盟认为实力不够而拒之门外,后却在大联盟成功逆袭。知道这个故事之后,我就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作为财务极度窘迫的球队之一,为什么奥克兰运动家队能够赢得那么多比赛?

十多年来,与其说棒球是运动的竞技,不如说是金钱的竞技。棒球队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远超其他运动。2002 年赛季伊始,富有的纽约洋基队工资总额高达 1.26 亿美元。而寒酸的两支球队——奥克兰运动家队和坦帕湾魔鬼鱼队的工资总额还不到洋基队的 1/3,只有约 4000 万美元。在 10 年前,工资总额的纽约大都会队,支付给球员的工资是 4400万美元,而寒酸的克里夫兰印第安人队只能提供 800 多万美元。赤裸裸的贫富差距意味着只有富有的球队才能雇得起好的球员。财务捉襟见肘的球队只能用有伤病的或缺乏天赋的球员,几乎注定会失败。这几乎就是职业棒球圈内的共识。

我曾经也认同这种说法,有钱的人总是能赢。但当你审视近几年发生的事情,你就会大惑不解了。每个分区里差的球队——游骑队、金莺队、道奇队、大都会队——都是投入重金的球队,但战绩却惨不忍睹。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奥克兰队。在过去几年里,依靠球员工资(或稍稍高于此标准的可怜薪水),奥克兰运动家队在常规赛的赢球场次仅次于亚特兰大勇士队,他们连续三年闯入季后赛,在前两年几乎将为财大气粗的纽约洋基棒球队淘汰出局。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要知道洋基队几乎是用金钱堆砌出来的,他们的成功是买来的,但是他们并不在意。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坦然,他们这招也的确用得比其他球队更娴熟。

早在 1999 年,大联盟棒球专员巴德·塞利格就把奥克兰运动家队的成功叫作“反常现象”,但这不是一种解释,更像是回避问题的借口:他们怎么做到的?他们有什么秘密?为什么棒球界第二寒酸的球队,面对坐拥金山的对手,在自己实力孱弱、成功机会渺茫的情况下,常规赛战绩比其他29 支球队中的 28 支都好?这个打破许多富人用钱就能买来胜利的幻想的秘诀是什么?我觉得这些问题很有趣,让我们在这本书里寻找答案。

答案隐藏在一个显而易见的观点里:在职业棒球界,有钱不如会花钱。

当我次跌跌撞撞闯入奥克兰队总经理办公室时,那个赛季他们只花了3400 万美元就赢得了令人惊讶的 102 场比赛。一年之前的 2000 年,他们花了 2600 万美元赢得了 91 场比赛。曼哈顿律师道格·帕帕斯是棒球界著名的财务专家,他指出奥克兰运动家队比起其他队伍,有一个可量化的不同点。一支由 25 名球员组成的球队少也要花 500 万美元,还要为伤病球员和 40 人花名册上的其余人员支付 200 万美元。由于棒球比赛的巨大不确定性,以及大联盟球员与拿着薪水的新手球员之间实力差距并不大,所以,一支给球员薪水的球队在一个赛季的 162 场比赛里,至少会赢大概 49 场。于是,帕帕斯衡量财务效率的办法是:超出的 700 万支出的部分,能为球队带来多少场额外的赢球(赢球场次减去 49 场)?每额外赢得一次比赛,球队所花费的边际成本是多少钱?

在过去三年里,奥克兰运动家队额外花上大约 50 万美元就能多赢一场球。另外花费在百万元以下的只有一只球队,明尼苏达双城队,大约一场球花 67.5 万美元。挥霍的球队——巴尔的摩金莺队或德州游骑队,几乎要花 300 万才能多赢一场,是奥克兰队花费的六倍还多。与其他球队比,奥克兰队就像在打完全不同的棒球。如果这是其他的行业,奥克兰运动家早就可以收购其他的队伍,缔造一个帝国。但这是棒球,所以他们能做的只有让对手,就是让那些富有的队伍,难堪且持续难堪下去。

在奥克兰队实验的背后是对棒球的重新思考:如何管理,如何打球,应该招募谁,以及为什么?知道自己不可能拥有洋基队那样的支票簿,奥克兰运动家队总经理比利·比恩就要着手找出棒球界缺乏效率的东西,找到棒球真谛,几乎相当于推倒重来,等同于对棒球运动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调查,奥克兰队运营团队对一切司空见惯的事情重新审视,从奔跑速度的市场价格,到大联盟普通球手与 3A 小联盟超级球星之间的固有差距,这是他们淘到廉价球员的高超技艺。许多被奥克兰队通过选秀签下的球员以及购买的球员,都曾经是植根于棒球传统思维中的偏见的受害者。奥克兰队的研发部门将这些球员从偏见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证明了自身的真正价值。

棒球,就是不科学的传统与科学的方法之间的碰撞。

我前面说过,我特别喜欢的故事的中心是一个生活被职业棒球搅得天翻地覆的男人,后又奇迹般地找到了办法以牙还牙。我希望更了解那个男人,以及他所带动的革新,我花了几天时间与多伦多蓝鸟队总经理里恰尔迪共处。里恰尔迪曾经与比利·比恩在奥克兰队共事,里恰尔迪现在要把他的蓝鸟队大卸八块,再以和奥克兰队同样激进的手法重建一支新队。

开始时他备受嘲笑,而当我遇见里恰尔迪时,他已经赢得了甚至是苛刻的棒球记者的尊敬。在 2002 年赛季末,多伦多蓝鸟队唯恐他会挂冠而去转投波士顿红袜队,因为那支球队也希望他来重塑队伍。

正是在他的球队与波士顿红袜队对垒时,我与里恰尔迪开始了对话。在本次对话的几个月前,他就宣称比利·比恩与其他球队总经理之间有着惊人的差异。他把一只手举到点,另一只手放到点,然后说:“比利高高在上,其他人都在底下。”现在,当我们坐着观看波士顿红袜队输给里恰尔迪面目一新的蓝鸟队时,我问里恰尔迪,你赶上奥克兰队的那位总经理的概率是多少,他对我笑了。毫无疑问,比利是棒球界好的。问题在于,为什么?


【免费在线读】

章 人才之诅咒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西里尔·康诺利《希望的敌人》

他们做的件事总是要你跑步。当大联盟的球探实地考察一批有望成为未来球星的少年时,奔跑速度是测试列表里的项内容。球探们实际上是按照清单一项项测试的,他们将受测试孩子所应具有的优势称为“工具”。一共有 5 种工具:奔跑能力、投球能力、防守能力、击球能力,以及用力击球的能力。能跑的人有“轮子”,胳膊强健的人有“软管”。这些球探说的是汽车机械师的术语。如果你听他们讲话,把他们讨论青少年的话当成在讨论跑车,也毫无违和感。

在本年度春季末的圣迭戈,几个大联盟球队正在选拔未来之星。如果说,空气中透出了一丝比以往紧张的气息,那是因为这是 1980 年。此时,选拔棒球选手的风险已经加剧。在几年前,法律给予职业棒球选手自由转会的资格,然后,只要球员撒开腿跑个 2 秒钟,棒球队老板们就会为球员开出超过以往常识概念里球员应得工资的价码。在 4 年里,大联盟球员的平均薪水几乎涨了两倍,从每年 5.2 万美元增加至接近 15 万美元。1973 年,纽约洋基队的新老板乔治·斯坦布伦纳已经为整支球队支付了 1000 万美元。1975 年,他为棒球史上位自由球员凯特费许·杭特支付了 375 万美元。

几年前,没人仔细想过选错苗子的后果。然而,以前这种代价为区区几千美元的失误,现在已经迅速以百万美元计。

无论如何,他们做的件事总是要你跑步。在球场外野的马唐草地上,五个年轻人正在伸展腰腿和慢跑:他们是达内尔·科尔斯、塞西尔·埃斯皮、埃里克·埃里克森、加里·哈里斯,还有比利·比恩。他们真的还只是孩子。他们都必须从母亲口中得到许可,才能到这里来。他们的名字出了家乡就无人知晓,但是对于球探们来说,这几个名字几乎是人尽皆知。在全国受瞩目的 30 名新秀里,这五个小伙子毫无意外地将获得轮选秀权。他们从南加州这个国家丰富的棒球人才宝库里被挖掘出来,被邀请到圣迭戈赫伯特霍华德中学的棒球场,来回答一个问题:谁是精英中的精英?

当孩子们放松时,一些球探在内野的草地上闲聊着。在外野,站着多伦多蓝鸟队总经理帕特·吉利克,他的手掌里攥着一个秒表。吉利克周围聚集着五个或六个球探,每个人都拿着秒表。其中一个人步行了六十码(1码约为 0.9 米——编者注),用脚在地上划出了终点线。孩子们沿着左边的界外线排好了队伍。在他们的左边,就是外野墙。曾经,还是高中生球手的泰德·威廉姆斯击出反方向外野的二垒安打时,球就是撞到了这堵墙上。

赫伯特霍华德中学是泰德·威廉姆斯的母校。然而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没什么意义。他们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完全麻木了。过去的几个月里,他们已经被许多长者检查了个透彻,以至于他们根本不关心自己受测的场地是哪里,以及谁来测试他们。与其说他们在接受测试,他们更觉得自己像是被拉出去试跑的跑车。教士队的球探保罗·韦弗也在这里。他被这些小伙子们的冷静惊讶到了。韦弗曾经见过孩子们在球探面前测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马克·麦克莱默,就是那个日后年薪高达 300 万美元的西雅图水手棒球队外野手,也在韦弗的测试项目前呕吐出来。但这些少年却应付自如,他们一直以来都表现极佳。

达内尔·科尔斯、塞西尔·埃斯皮、埃里克·埃里克森、加里·哈里斯、比利·比恩,一名球探转向另一名球探说:“我要三个黑人孩子,科尔斯、哈里斯、埃斯皮。他们会让白人孩子灰头土脸。埃斯皮会让所有人都灰头土脸,包括科尔斯。”科尔斯是短跑健将,他已经获得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奖学金,充当橄榄球队的外接手。这就可见埃斯皮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了:球探们确信连科尔斯都跑不过他。

吉利克做了下手势,这五位天生的运动健将迈开腿跑起来。他们只跑了几步就进入了全速阶段。在 7 秒内就跑完了全程。比利·比恩比其他人跑得都快。埃斯皮第二个跑完,还有三个大步流星跟在后面。

就这么直接——六十码短跑还能出现什么让人疑惑的事呢?——而吉利克却疑惑了。他发牢骚似的叫一名球探重新把跑道走一遍,确认距离是准确的六十码。然后,他叫五个少年重新回到起跑线。少年们大惑不解,他们一开始总是让你跑步,但是通常只会叫你跑一次。孩子们想吉利克大概是要测试他们的耐力,但吉利克不是这么想的。吉利克的工作是眼见为实、不见不实,但他却无法相信自己刚才的所见。比利·比恩只是个初学者,他不相信比利·比恩能光明正大地跑赢塞西尔·埃斯皮和达内尔·科尔斯。

他也不相信自己秒表上记录的时间,6.4 秒——这可是专业运动员的用时,不像是他们这种大小子能跑出来的。

虽然不太明白为什么要他们再跑一遍,少年们还是回到了起跑线,老老实实又跑了一遍,结果依然如故。保罗·韦弗说道:“比利直接就把他们给灭了。”

比利·比恩年少时在各方面都优于同龄人,他天生就比任何对手优秀,在与其他人对抗的任何种类的运动项目中,比利·比恩就像是在玩一种完全不同、难度仅为小儿科的游戏。高中一年级时,他是橄榄球队的四分卫,还是篮球队的得分王。他在身体还没完全发育时就展现了自己的体育天赋:还无法单手抓住篮球时,他就已经可以扣篮了。

比利的父亲,并非运动员出身,却能手把手地教儿子打棒球。他是职业海军军官,出海一次要 9 个月。当他回家时,他一心想要教会儿子一些东西。他教儿子如何投球:投球是可以学习领悟的。无论什么季节,他都会带上儿子和翻旧了的棒球书,加入棒球儿童联盟。那些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比利的父亲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和儿子在投球练习时,堪称军事级别的效率和新兵训练的强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