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如果你有一个被忽视、苛责甚至被暴力对待的童年;
如果你和自己的父母熟悉却陌生,缺乏依恋与沟通;
如果你总是很软弱,遭遇一点挫折就很痛苦,甚至愤怒和绝望;
如果你在爱情中屡战屡败,无法获得稳定而亲密的关系;
如果你总觉得别人对你不感兴趣,自卑、孤独,缺乏存在感、归属感;
如果你不知怎样陪伴自己的孩子,给他(她)无条件的爱;
如果你总是感觉被剥夺、被侵犯边界,甚至正滑向抑郁的边缘;
那么,建议你打开这本书,跟随武志红老师,去“看见”那个 “受伤”的自己。
善良的背后,总有一颗受伤的心。
一个不被看见的小孩,长大后就成了软弱的大人。
《为何家会伤人》作者、资深心理学家、百万畅销书作家武志红
集合多年心理咨询经验,深入分析当事人的童年家庭关系,
全面梳理边界、共生、全能自恋等心理领域热点关键词,
帮你认识真正的自我,建立爱的链接,活出内在生命力!
看见,就是爱。而爱,可以如此有力量。
越懂黑暗,越相信光明,请你一定好好爱自己!
我们需要被看见,而那得是带着理解、爱和接纳的眼睛。——武志红
本书特色:
1 本书选取武志红从业25年来心理写作zui有感觉的文字,集结成册,让读者畅快阅读;
2 武志红亲笔作序,详细阐述本书主旨以及对我们现实生活的真实疗愈作用;
3 金句迭出,每篇文章都有直击心灵的经典文字,犹如武志红为你做现场心理咨询;
4 双封,封面选用170克高阶细格特种纸,内文采用80克纯质胶,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观感!
精选金句:
●我们的确应该感谢自己的心理疾病,感谢它们*初对自己的保护作用。真正健康的心态是坦然承认自己的心理问题。
●真实的世界,本身就是有疗愈性的。唯有表达真实的情感,才有机会成为自己!
●无条件的爱既是可以照亮我们自己的灯塔,也是可以照亮别人的烛光。
●你将生命的活力活出来,不再那么容易让步,但你也更精彩、更有魅力。
●关系,是生命*本质的渴求。关系中*重要的是链接,能量由此得以流动,彼此都被滋养。
●妈妈、爸爸与孩子丰富的互动,胜过一切教育。孩子越小,这一点就越是重要。
●我们都渴望爱与被爱,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他的整个世界就是家,他除了渴望爱家人和被家人所爱之外,并没有其他选择。假若家庭环境比较恶劣,孩子会不惜一切赢得父母哪怕再可怜不过的关注与认可,但让一个孩子这样做的主要原因不是爱,而是恐惧。

【内容简介】

武志红老师从事心理学事业25年来,一直都非常关注当下人们的心理状态与变化,并为此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以心理学微观角度,从当事人的童年家庭关系中找到深层答案:一个人之所以出现会绝望、愤怒,多数都是因为他受伤太重。而心理治疗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爱的力量。我们必须自己去寻找人生的答案,我们首先要将自己当成一个人,也要将别人当成一个人。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依然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新的道路,能激发“促进生命的”热情,比以前更能感觉到生命活力与人格完整,觉得活得更有意义。


【作者简介】

武志红 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于北上广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致力于用心理学去深度剖析理解个人、家庭的种种典型现象,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著有《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为何家会伤人》《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为何越爱越孤独》等作品,个人作品销量超百万册。


【目录】
PART 1与受伤的内心小孩对话
婴儿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时,他都要归罪于外部世界
我们为什么怕黑
怎样和不会说话的婴儿互动
婴儿需要的是活生生的妈妈
母子的亲密关系来自丰富的互动
妈妈,请看着我,和我说
生命的根本动力,是离开妈妈
如何与孩子实现平等对话
父母对孩子是恨,还是不会爱?
爱需要走出自恋
PART 2越懂黑暗,越相信光明
完美的人背后常藏有超常的痛苦
超常的痛苦催生超常能力
疾病的初衷是保护自己
车人合一感:攻击性驾驶的心理分析
一切都是别人的错
愤怒,因为世界没有按我的设想运转
暴怒,多是因为全能自恋
暴烈脾气,大都因为自恋
任何不如意,都有主观恶意动机在
“我行,你也行”是健康的人际模式
“没有人能让我爱上,我也不会去爱别人”
爱情一开始都是在重复童年的模式
父母不要我,一定是我不好
无条件地爱自己,也无条件地爱别人
网络匿名性让人丢失“超我”
优秀的女性为什么怕成功
我们是否具有很高的成就动机
高成就触发了内心强烈的愧疚感
请接受自己优秀的事实
男性也有成功恐惧
拓展阅读
情爱关系中的珍惜原则
别在私人关系中做太绝
让带着本心的我和你的本真相遇

PART 3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消失的边界
界限意识是关键
你的善良,也许只是软弱
走出共生,开启独自探索之路
孩子渴求拥有独立空间
如何摆脱病态的纠缠关系
比纠缠更可怕的是对孤独的恐惧
仅仅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做强人父母的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
强势父母的孩子容易制造麻烦
每个人都想在关系中寻找价值感
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方式
你的个人意志是否存在
没有个人空间的生命为何脆弱
溺爱的心理真相
爱主要是从童年与父母的关系中学来
父母溺爱孩子,或许是因为自己渴望爱
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做看客
与自己的感觉保持链接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是为了什么
被时宜淹没也就丧失了自我
你是否有你自己鲜明的立场
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分裂
逃避挑剔的“内在爸爸”
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撕裂
失恋等于又一次失去“妈妈”
告别痛苦的方法是直面痛苦
生活太苦,我们就有可能为“甜”发愁
逃避真实的心理感受
病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有一个安全基地
大学生的自杀之痛
冲动型自杀为常见
抑郁型自杀难被现场制止
“精神上的意外”
大学生的自杀倾向多数是在以前形成的
关系,是生命本质的渴求
可怕的童年,恐怖的父母
孤独的青春,致命的幻想
表达爱的方式并不是的“占有”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前言】
看见,就是爱
从2001年进入《广州日报》起,我就一直在关注各种热点新闻。特别是2005年开始主持心理专栏后,对这些热点新闻事件进行心理分析,就成了我必须要做的工作。
对这份工作,我也充满热情。
对很多热点人物,或热点新闻进行剖析。这部分写作,也是我zui有感觉的。因为在做剖析时,我非常担心写错,于是每篇文章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查了解相关的人和事,这些投入,也为我带来了很好的写作效果。
这些文章,都收录到之前出版的《解读疯狂》和《解读绝望》这两本书中。
我可以自恋地说,我的写作非常打动人。看大家对我这两本书的**时,很多人说,原来这些事件是可以被理解的,原来它们是有如此深刻的原因和逻辑的。
现在,我将这两本书中的精华文章,以及后来写的一些新闻分析,一起录入到这本新书中了。
在正式介绍这本书时,我想讲一个故事。
应该是2017年国庆时,我回到河北农村老家,和父母聊村子里的事。他们说,比起以前来,现在村子有了巨大变化。
例如,婆媳间的恶性争斗少了很多。
例如,现在的孩子,大都很好看,甚至丑人生的孩子也很好看,而且孩子们一个个都很聪明。
……
这些变化很多,我不一一列举了。
老人们对这些变化感受深,爸妈说,常有老人奔走相告,现在活得太开心了,咱们要多活几年。
这些变化,有现实原因。譬如,之所以新生儿都更漂亮了,是因为现在产检比以往发达太多。婆媳之间的恶性争斗少了,是因为媳妇们的权利多了很多,同时老人们也都有了养老金,虽然数额不多,但因为老人们不缺吃的,这笔养老金也足够用,不用再找孩子们要了。老人们也有了医保,医疗有了保障,和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就更少了。
同时我想,这里面也有深层的原因。
心理学上有一对术语:生能量和死能量。顾名思义,这对术语可以很直观地去理解,生能量就是热情、创造力和爱这些能量,而死能量就是冷漠、毁灭和恨这些能量。
像我们村子里以前的那些问题,可以理解为死能量的表达,而现在的好转,可以理解为生能量的增强。
这些理解,是我有一天在家里找我的精神分析师做视频咨询时突然领悟到的。与此同时,我的一种观感也发生了变化。我所住的小区,从2005年开始入住,小区里一直有各种装修工程。特别是这个小区视野好的一排别墅,它们不断被卖来卖去,而每一位新房东好像都会拆掉以前的装修,自己再重新装修,装修时产生的噪声就没有断过。我做视频咨询时,噪声也会侵入我的书房,影响到我。
以前,我对这些噪声只有反感和烦躁,但现在,我从对村子里的生死能量的转化,延伸到了这个小区。我想,这些连绵不断的装修,也是生能量的一种表达吧。过去很难拥有自己房子的人,当有了一套满意的房子后,会投入巨大的热情,想创造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家。
当有了这样的理解后,我甚至对这些噪声都有了一些喜欢。心理学中的“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不是事件导致了你的感受,而是你对事件的理解导致了你的感受。
我的这本书中写的故事,多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噪声,它们也带着程度不一的死能量而来,都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是,对于这些噪声的理解非常重要。
因为,心理学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看见,就是爱。
对于这些事件,人本能上容易想把它们划为彻底不能接受的“坏”,而制造这些事件的人,则是彻头彻尾的“恶魔”,我们不必理解它,消灭它或者远离它就好了。
这种态度可以理解,不过好的方式还是,不管一件事情看上去多么不好,理解它都至关重要。理解这些黑暗之事,就是把光带入黑暗,这些人性中的黑,也因此被照亮。
当真的懂得这些黑暗后,我们更不容易陷进去。所以我常说,越懂黑暗,越相信光明。
看很多读者对我这些文章和图书的**,我也看到了这一点。
我们也可以说,懂得这些黑暗,把光引入黑暗,就是在将死能量转化为生能量。
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本来被你视为的不可接受的匪夷所思之事,它背后的心理逻辑、背后的人性,在你身上也存在,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
精神分析认为,好的父母,该是一个结实的容器,孩子的生命能量,可以在这个容器内流动,一旦孩子发现,他的生命能量被允许、被看见,这份生命能量就会转化为生能量。相反,如果父母容纳不了孩子的这份生命能量,这时这份能量就会转入到潜意识的黑暗中,成为死能量。
这本书中故事的主人公,不管他们表面上显得多么有力量,大多都是自我虚弱的人,他们的很多不可思议的行为,都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力量,并想被这个世界看到。现实世界是有疗愈的,他们终被世界看见,并因此变得更好。毕竟,看见就是爱。
真正的力量,真正的自我强大,其实都是因为被看见。

【免费在线读】
怎样和不会说话的婴儿互动
婴儿需要的是活生生的妈妈
我曾和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聊天,次知道了“读经宝宝”这回事,顿觉三观尽毁。这位咨询师也说,她次听到时,也震惊至极,乃至开始怀疑人生。
所谓读经宝宝,就是从婴儿一出生,就给婴儿读各种经书,目的是,从生命一开始,就给孩子灌输知识。
给婴儿读经,这是真实版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用这种方式对待婴儿,结果将与家长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位朋友给我看了一个视频,一位表情僵硬的妈妈,在给自己几个月大的婴儿读经。我看时,不寒而栗,觉得孩子的需求被忽略了:婴儿多次转脸,几次转身,试着从这种他不能理解的、毫无意义的声音中逃走,但这超出了他的能力,妈妈一次次将他的身子扶正,然后继续读经。
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妈妈说,她听说过一个孩子,才三个月就识字了。
婴儿怎么识字?标准是什么?原来就是,妈妈手里拿着两张字帖,然后嘴里读一个字的音,而孩子能做出准确选择。
这样的事,真是让我有冒冷汗的感觉。这叫识字?三个月婴儿的这种“识字”毫无意义。对婴儿来讲,和活生生的妈妈建立生动的互动与链接,是位的。婴儿观察课,是精神分析流派发展出的一个项目,顾名思义,即对婴儿进行系统观察,特别是母婴关系。
在婴儿观察课上,有的妈妈就算是极有问题,但也是在用人的方式和孩子打交道,哪怕是带着对孩子的憎恨。但还有一些妈妈,太急着给孩子灌输文字性质的教育,结果她们的神情与身体非常僵硬,而其婴儿,也常无力如面条,无比孤独。
有咨询师朋友,深入了解了一些读经宝宝的妈妈,发现她们多是自己在婴幼儿时,没与父母等养育者建立起丰富互动的关系,所以不知道自己怎样和不会说话的婴儿互动,而读经算是一根救命稻草,一个和孩子互动的办法。
当然,这个办法,其实不叫互动,因为只是妈妈们给孩子灌输,灌输也就罢了,让事情更糟糕的是,灌输的这些经文,对婴儿来讲毫无意义。甚至,如果婴儿真这么早地就活在这些经文中,他将碰触不到真实的世界,而陷入一个非真实的诡异虚幻中。
语言是身体的末梢,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如是说。语言虽然很重要,但相比起身体,相比起体验,语言是细枝末节,而且语言是体验的抽象表达,语言不及体验之万一。而婴儿,则是身体心灵敞开的时候,感受力无比敏感,这么早就给孩子灌输哪怕是经典的经文,也是舍本逐末。
我曾尝试打坐、深度催眠的方式,让自己的头脑尽可能地安静下来,结果感受力提高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这时才明白,语言真不及体验之万一。
可以这样说,体验的波动,如果是以万为单位,而语言的波动,其实只是以个位数为单位。
语言很重要,人类一个重要的学习,是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体验,但仍然得知道,体验是位的,而语言学习是第二位的,并且两者的分量完全不是一个级数的。
母子的亲密关系来自丰富的互动
婴儿没有语言能力,这会让一些难以和人建立链接的妈妈焦虑,不知道如何和孩子互动。哪怕再焦虑,拿掉经文,试着和孩子直接相处,都是更好的选择。
再好的经文,对婴儿来说,也是苍白的,让婴儿和没有情感的声音待在一起,就是在要孩子的命。无回应之地,就是绝境。所以给婴儿读经,就是陷婴儿于绝境。
网友馨文胡说:现在好流行这个,各种胎教,真不如妈妈的一个温柔对待。
这是至理。
给婴儿读经,远离教育的本质。婴儿的精神胚胎还未展开,他还没来得及用自己的心、身与灵魂,来感受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建立生动饱满的链接,就已被灌输了不明所以的东西,他的感受与思考,由此被锁住了。
其实老子在《道德经》里都说了:复归于婴儿。结果我们反而违背规律,去给婴儿灌输他还不能理解的东西。
国际依恋研究协会创始人Patricia甚至反对玩具,觉得玩具破坏了孩子与父母的直接互动。她说:“对孩子来说,世界上好的玩具,就是妈妈的脸。”
当然,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孩子拿妈妈的脸当物质性玩具,而是说,妈妈因与孩子互动而表情生动的脸,是孩子喜欢的“玩具”。
网友“冬冬大美妞妞”发现了这一点,她说:“我家孩子现在很喜欢看小猪佩奇,但是只要是说有爸爸妈妈跟她一起玩,她马上就不看动画片了!孩子很渴望跟家长一起玩,哪怕是你跑我追他们都会很开心。”
切记这一点:妈妈、爸爸与孩子丰富的互动,胜过一切教育。孩子越小,这一点就越是重要。
妈妈,请看着我,和我说
浙江台州赵女士的儿子读小学二年级。妇女节当天,他给妈妈讲故事、捶背……可妈妈却一直在低头看手机。宝宝心里苦,于是写下了一篇很伤心的日记。
“没有意识到我的行为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影响。”赵女士说,以后要放下手机多陪陪儿子。
网友在我**留言分享了一些他们的故事。
@花生3:我也有这种经历,要么就是随口回应但并没听我在说什么,要么就是电话打过去说怎么看到未接也不回,就说,你找我能够有什么事。
@super学海无涯:我也是,每次跟爸爸聊天它都眼睛盯着电视看,还说听着我说呢,生气也无奈。然后是现在的老公,只要一谈点什么不是看电视就是看手机,我抗议,他还理直气壮地说眼睛看不影响耳朵听我说话,气愤至极。
@南半球的花园:我也是,每次有空我都缠着我妈让她和我聊天,她总是把我推到一边说我烦,这么大人了还缠着父母。然后自己玩手机睡觉,总是不重视我的感受,我真的很难过。沟通过,她还是这样。
@遗传基因咨询顾问文静:有一对夫妻,妻子多次请求丈夫多陪陪她,她丈夫背对着她面对着电脑说:“我现在不正陪着你吗?”来回几次妻子不再需要这样冷冰冰的陪伴了,他们也从此成了陌路人。
@阿萝妈:我女儿经常使劲掰我的头到她那边:妈妈看我!
@斯嘉丽-Princess:我父母就是极少受关注,所以他们也极少关注我,我跟他们反映说让他们多关注我,结果他们还会生很大的气,说我很烦,不会自己一个人玩啊。现在他们老了,又过来向我寻求关注,我也很生气,觉得他们烦。
@windcyy:我爸妈从老家来我这儿过年,每天晚上吃完饭,沙发上一坐,电视打开,我就完全没有跟他们说话的欲望了,带着仔去旁边房间或外面玩。过来三个月,没怎么交流过。我们的父母是败给电视,我们这代是败给手机!
@happy_猴年大吉:我年少时也曾经跟母亲说过,她不认真听我讲话。但是,人家是振振有词:我没空。等她有空了说:我现在有时间,你说。我已经不想再跟她说话了。
@SUEYA-L:我见过一些家长带孩子出去玩,孩子在叫他们别玩手机,他们连过马路都玩手机,真是可悲啊,好心寒。
后还想到了卞之琳的诗《断章》,我一直觉得是首看似美实则悲伤的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看了日记和网友留言,我想起了我的来访者的一个故事。
这位来访者是企业高管,他的问题是,无论在什么场合,都非常非常紧张,紧张背后是自卑——他总觉得别人都对他说话不感兴趣。
根据他的其他一些问题,也加上经验和感觉,我猜他和妈妈的关系质量很有问题。听到我这个推测,他说,怎么可能,我和妈妈的关系再好不过了。
怎么个好法?我问他,能说说吗?
他说,几乎每天回家,他都会和妈妈聊天,从晚上七点聊到十点,是很平常的事。他现在已有三十多岁,在他的记忆中,他和妈妈的关系一直如此。
听他这么说,我也不禁怀疑,自己的推测错了,但还是继续问他:既然和妈妈聊了那么多,那么,你和妈妈聊天时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美好回忆吗?能不能说一两个?
这个问题戳到他痛处,他很惊讶地发现,他竟然一段印象深刻的和妈妈聊天的片刻记忆都回忆不起来。
这出乎我的预料,我想了解得更具体一点,于是问他:能描绘一下你和妈妈聊天的具体情形吗?
他讲了,就和那位小学生日记写的感觉是一样的,并且,三十年如一日。即,永远是,他看着妈妈说话,而妈妈给他一个侧脸,她的脸永远是正对着前方,妈妈在听,也有回应,但从来都是心不在焉似的。这让他时刻在怀疑,是不是他讲的事情没意思,妈妈不喜欢,甚至,妈妈根本就不爱他。
讲出这么具体的感受后,他发现,他在普通关系里的那份紧张和自卑,就和他与妈妈关系里的这种感觉完全是一致的。
他也体验到了,在和妈妈这样谈话时,他多受伤,多愤怒。
回到家后,他向妈妈袒露了这份伤,并表达了愤怒,其间痛哭。妈妈被惊到,真诚向儿子道歉,接着学习和儿子在谈话时,面对面,眼睛对着眼睛,并接连三次,她用心表达了对儿子的肯定。这三次,都让儿子深切体验到,妈妈真的看到了他,真的在乎他、爱他。
仅仅是这样三次有质量的回应,就让他有了双脚踏在大地上的感觉。
正好他面临着几个蛮大的挑战,这些挑战让他有失控感,譬如头晕,感觉自己像是漂浮着的。在咨询中,我让他一次次体验妈妈这三次有质量的回应,带给他脚踩大地的感觉。而他每次回忆这些时刻,都会感动得落泪。
后来,他战胜了这几个挑战,顺利得不可思议,甚至是完美。
看见,就是爱。而爱,可以如此有力量。
我这位来访者和那位小学生的经历,并不少见。在我的**上,也的确有很多朋友讲到了类似经历,既有自己在父母前体验到的,也有自己不用心和自己孩子对话的。
这都可以理解,因为很多母亲与父亲,自己也极少体验过,什么叫全神贯注、有临在感的对话,所以他们也会习惯性地将这一点延续下去。
我们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大抵如此,大家很在乎关系,但关系质量普遍不怎么样,缺有质量的回应,缺临在,缺链接。
但这是可以学习的,试试在某些时刻,在你珍惜的人面前,全神贯注地在一起,用你的全部身心,去听对方讲话。
你会发现,这有多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