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这部作品十分贴合现下大众心理困境。主打有着“纠结症候群”的读者人群,是任何人都可以练习的心灵疗愈法。
2.这本书语言简约却不失深刻的哲理意味,结合实际生活状况和经历,配合幽默漫画,是一本轻松易读的生活禅。
3.本书风靡日本、台湾、韩国,日文原版书一经出版,立即在日本社会引起强烈反响,销量已经突破20万册。


【内容简介】

明明没什么好担心,却老是杞人忧天!
明明后悔也没有用,却仍然耿耿于怀!
明明不该生气,却忍不住动怒!
明明无法强求,却不甘心放手!
明明事事无法尽善尽美,却总要苛求面面俱到!
为什么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困在同一种情境无法自拔?
一旦纠结的滋味不断啃噬你时,该如何做出选择,实现心平气和、幸福过一生的愿望呢?
日本超人气僧侣小池龙之介以自身的体会,精炼出 25 个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纠结课题,搭配日本超夯漫画家铃木智子绘制的幽默漫画,从《不纠结的修行》中教你在每一个当下里解放自己,找回平静的自我。


【作者简介】

小池龙之介

  出生于1978年,日本山口县人。月读寺住持,正现寺(山口县)住持。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学系。2003年,创建“家出空间”网站。2003~2007年期间,开设了兼具寺庙和咖啡馆功能的“iedecafe”咖啡馆。现在一边进行自我修行一边在月读寺和新宿朝日文化中心等对普通人进行坐禅指导,是日本当下炙手可热的大众佛法推广禅僧。

  著述颇多,较多作品出版后长期盘踞日本亚马逊畅销榜榜单,荣获韩国2011年上半年全国总榜前三甲,在中国台湾地区也极受追捧。代表作有:《不纠结的修行》《恋爱成就寺》《消除烦恼的练习册》《不思考的练习》等。


【目录】

章 调整你的人际关系
保持人与人之间适当的距离感

Lesson 1 直面非议 003
无论你做得有多完美,总会有人对你抱有反感,这是无法避免的
Lesson 2 告别幼稚 009
为情所困是因为你总是苛求无条件的爱
“爱情测试”无法收获真正的幸福
Lesson 3 测量与家人的距离 017
尝试着先从家人开始练习
Lesson 4 孝敬父母 025
和父母做朋友才能摆脱父母的束缚
Lesson 5 让配偶安心 033
发现对方的优点并告诉他
尊重对方的自我意识,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
Lesson 6 辨识真朋友 039
当你被指出缺点和错误时,正是你改变自己的机会
Lesson 7 择良友共前行 047
所谓真正的伦理就是心灵的明晰
人生伴侣也好,闺中密友也罢,绝不能与愚钝之人做伴
Lesson 8 经得起分离 053
要知道思念只不过是多巴胺的中毒症状而已
Lesson 9 保护自己,远离恶魔 061
冷静观察对方的混乱和痛苦


第二章 让纷扰的心平静
?好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不会焦躁

Lesson 10 严于律己 071
自己尚未实践尚未验证过的事情,就不要去劝诫别人
Lesson 11 战胜自己 079
珍惜你的善心,多做善事
当别人有求于你时,无私地给予可以收获内心的安宁
Lesson 12 不要撒谎 087
当你想要撒谎的时候,停下来,静静地观察事实就好了
Lesson 13 行善积德 095
纠结于痛苦的回忆是在还作孽的债
Lesson 14 品味孤独 103
和他人共享的幻想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弊害
Lesson 15 积极进取 111
怠惰是掩盖自己的痛苦,苟延残喘
Lesson 16 接受限制 119
一旦有了选择的余地就会纠结、容易生气
Lesson 17 活在当下 127
把自己的悲喜寄托在周围人的褒贬上是很危险的
积蓄能量,时刻保持内心的充实

第三章 认识真我
??彻底认识现在的自己是告别纠结的步

Lesson 18 拒绝美化 135
体会死亡,可以获得安宁
要认识到人原本只不过是一个肉体而已,把多余的无谓的贪恋清零
Lesson 19 凝视自己的身体 141
不要活在梦幻和小说之中,要审视此时此刻的现实
Lesson 20 不要对外表过于讲究 149
如果只是一味坚持自己喜欢的服饰风格,容易把自己固化成特定的精神类型
Lesson 21 平静你的呼吸 157
养成持续关注呼吸的习惯,培养“意念”的力量
Lesson 22 识破大脑的幻觉 165
让欲望放任自流,只会加剧病情的恶化
Lesson 23 意见分歧 173
执着于自己的意见,就会难以接受眼前的现实
自己说得很清楚,为什么传达不到
Lesson 24 戒骄戒躁 181
欲求无法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破坏欲
要修炼出一颗不被外界变化所左右的平常心
Lesson 25 准备迎接死亡 187
比悲伤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慈悲的心


【前言】

前言:
  恐怕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说如此奇葩的话:“我喜欢用一颗纠结的心来折磨自己。”
  无论是谁,至少从主观意志上来说,我们都不想自己为难自己。
  可事实上,我们人类就是这样一种生物,经常会为了一些根本不需要生气的事情而大动肝火,为一些根本不需要担心的事情而杞人忧天,为一些根本不需要反悔的事情而悔恨交加。人就是这样,经常做事与愿违的事情,这是因为在我们的深层心理中,一直有“自虐”的冲动在起作用。
  在折磨自己、为难自己的过程中,大脑会分泌出大量让我们感觉不愉快的脑内麻药。在这些麻药的刺激下,虽然我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烦躁”“不安”等各种负面情绪,但从心灵的构造来看,还是喜欢获得大量的刺激,所以,即使是不愉快的刺激,也会受到欢迎。
  比如说,遇到工作开展不顺利、被别人翻白眼瞧不起、自尊心大受打击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感觉很糟糕,都会想尽快摆脱这种心境,让自己马上打起精神来。但实际上,一个小时后,甚至半天时间过后,可能还依然沉浸在痛苦之中,大脑里还在翻来覆去不停地想:“惨啊,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真是太不可饶恕了。从今以后大家都不会再信任我了……”
  原本只是在现实生活中遭受了一次小挫折而已,在大脑里却不断重复、反复回味,这只能说明人们的内心深处其实还是喜欢这种折磨的。我认为这是与我们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具备一些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有关。对于自身的生存有负面影响的事情,人类会本能地想要逃离以保命。当我们身处不愉快的境地时,大脑内部会反射出制造不愉快感的命令,也就是不断向我们发出“危险啊,快逃啊”之类的警告。而从生物的构造来讲,发射这种不愉快的信号是对生存有益的。因此,可以说,大脑本能地感知并发出各种不愉快的信号未必不是件好事。
  这些让我们感到纠结痛苦的信号能够帮助我们回避危险,对我们的生存是有益的,这些都是事实。那么,为什么我们每个个体会因此而将只经历过一次的负面信息反复回味、深刻记忆,甚至发展到了自虐的程度?从这一点来看好像还是有点说不通。
  为了记住那些对自身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反复刺激自己,重复制造痛苦的神经反射,如果这样做有助于回避危险也就罢了,可是如果为了工作上曾经的小挫折懊悔不已,今后凡是遇到重要的工作就不自信,反而会多出很多困扰。在人际关系上同样如此,偶尔被朋友说了几句难听的话,就因此而产生逃避心理,终也会影响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上的自信心。
  这样一想,原本是有助于回避危险的“痛苦的神经反射”,一旦失去控制,放任自流,就会发展成“对痛苦的回忆挥之不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养成逃避的习惯”。这样岂不是更危险?
  一旦“痛苦的神经反射”不断地被激活,甚至成瘾,情绪就会变得很容易兴奋,动不动就纠结着急,动不动就躁动不安,动不动就生气发怒,于是,心灵的宁静就完全被破坏了。
  这种让心灵陷入如此“不快状态”的脑内麻药,其实就相当于有毒的白粉,即使你原本很讨厌它,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陷进去。这种“瘾”一旦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其实就是佛教中所说的“作孽”。
  随着“痛苦之瘾”越陷越深,心境就会变得越来越浮躁。表现在对待他人的态度上,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无法淡定,无法游刃有余。这点会对人际交往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原本是为了保命而设置的人体的“痛苦”本能,在带有麻药性质的神经的腐蚀下,一旦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必须要控制,我们非常有必要尝试着通过一些心灵练习来让自己不再纠结。这就是本书的中心主题。
  如何摆脱内心的痛苦,如何走出纠结的心境,关于这方面,佛陀释迦牟尼曾留下大量的经典智慧语录。在本书中,我们将以佛陀的经典语录为线索,探寻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告别纠结,愉快生活。
  距今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时,被称为“觉悟者”。在当时的印度,他曾经到处游历,传授各种修身之道。
  佛陀传授给他的弟子们的教诲都收录在《四谛八正道》里,所有的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找到痛苦的病原菌再进行治疗”。换个说法,其实就是“终止痛苦、告别纠结的心灵练习法”。
  在一个名为卡萨的村庄里,当地的村民们曾问佛陀:“如何判断谁说的是对的,谁说的是错的,能告诉我们判断的基准是什么吗?”佛陀简洁而又明快地回答:“如果是增加痛苦的那就是错的,如果是消除痛苦的那就是对的。”
  也就是说,在判断世事时,真正重要的尺度,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要用身心去体会痛苦的增减就可以了。用“痛苦”这张试纸来测试,如果能做出让自己摆脱痛苦的选择,我们就能稳定心态,走向幸福。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会有意识地去感受痛苦的信号,也不会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我们总是很随意地行动,很随意地说话,很随意地思考。也就是说,我们总是习惯于无意识地去行动、去说话、去思考。
  正是因为这种无意识的、任意随性的习惯,让我们总是陷入只会给自己增加痛苦的消极的思考模式中,并让自己的言行也随之模式化。
  比如说,当我们不知不觉在别人面前天花乱坠地吹了一通之后,往往会不停地反悔,觉得自己表现得太轻浮了。这种消极的思考模式除了增加痛苦之外毫无益处。
  再比如说,有时候当我们想拒绝某项委托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说一大堆虚伪的话:“我真是很想帮您,可是今天确实太不巧了,工作特别忙,所以真的很遗憾。(真实的心声:其实我很闲,但我就是不想帮你的忙。)”我们没有意识到,其实虚假谎言和真实心声的矛盾也会增加我们的痛苦。
  再举一个例子,当你坐在椅子上工作感觉到疲劳时,不知不觉中就不那么在意自己的姿态了,背越来越弓,而弓背其实只会增加颈椎的负担,让你更容易感觉疲劳。
  如此这般,思考模式也好,言行方式也罢,如果放任自流,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朝着增加痛苦的方向发展。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没有正视自己痛苦的现实,反而在头脑中产生一种“这样应该会更轻松”的错觉。
  在这三个例子中,“只要后悔了,今后就不会再犯类似错误了”“用谎言来掩盖的话,对方就不会觉得很难受了”“把背弓起来就能感觉到紧张感消除了”,这些全部都是错觉。
  事实上,这三种想法都是在增加痛苦。大脑内部所深信不疑的“轻松感”“爽快感”,完全是在无视身心所处的现实状态的前提下产生的错觉。如果停下来,下意识地留意一下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你马上就会意识到其实真实的感受只有痛苦。
  如果此时能够直面现实,让自己意识到痛苦的真实存在,错觉就会逐渐地瓦解。而一旦摆脱了错觉的控制,意识到现实中的痛苦,自然而然地也就会转变,不再随意地说话、任意地行动和思考。
  因此,重要的是,摆脱头脑中已形成的成见和偏见,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小细节中,先让自己有意识地去辨别痛苦的体验。
  于是,你就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原本喜欢的思考和言行模式实际上非但没有让自己过得更轻松,反而让自己更痛苦了。不仅仅用大脑,而且要用自己的身体去体会痛苦,才能逐步改掉自己惯有的思考和言行模式,才会获得身心的放松。
  这种“告别痛苦的练习”,就是用自己的意志去控制那些产生不快感的神经反射。
  当你意识到原来自己曾经在不知不觉中有过这么多痛苦的体验,你对痛苦的认识就会发生巨大的转变,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一半了。
  那么,给予我们这一心灵练习法之灵感的佛陀又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大多数词典和教科书上都写着,他是“佛教的鼻祖”“迦毗罗卫国的王子,29岁时抛妻弃子出家修行,35岁在坐禅中开悟,80岁临死之前还在指导弟子”之类的文字。
  本书没有把佛陀当作“佛教的鼻祖”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存在来神化、来膜拜,也不想把读者朋友们限定在“佛教”这一框架之中。佛陀本人就非常抗拒对他的个人崇拜。他曾多次强调:“千万不要过于依赖我,要根据你们自身的感觉来体会判断。”
  也就是说,本书不是佛教书籍。本书旨在通过聆听佛陀这位古代大师所留下来的“言行录”,力图从中找到值得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学习的、对我们的生存有益的工具。佛陀的教诲,无非是帮助我们渡过那条名为“纠结”的河流的竹筏,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把佛陀的教诲当作一种能让我们活得更好的工具就可以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穿越这条名为“纠结”的河!


【免费在线读】

择良友共前行
  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如果你未能有幸遇到水平比自己高的人,未能有幸结识品性不错,至少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那你就索性独自一人奋斗下去吧。
  和性格不好的人在一起,你的心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潜移默化。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是不可能孕育出互帮互助互相提高的高尚友情的。
  《法句经》61
  在“告别幼稚”那一节里,我们提到过,佛陀曾经说过:“索性一个人享受孤独。”这一节里我们还是要继续强调,如果未能有幸遇到水平比自己高,至少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同行,就索性一个人走好了。
  佛陀所说的水平在自己之上,抑或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呢?其实,他指的是人品性格比自己好的人。
  比如说内心安定沉稳,有自我控制力,稳重、温柔,各种心灵的修养和品性在自己之上的人。要区分出这样的人,可能比较有效的一个方法是“在一起时是否能感觉很放松”。
  如果你和一个思路比自己更清晰的人在一起对话,你那颗纷扰的心会在对方的影响下沉静下来,你能感觉到发自内心的放松。在和这样的人对话的过程中,你会不时地发现曾经困扰过你的问题逐个变得明朗。你会忽然觉得茅塞顿开,无论什么样的烦恼,造成烦恼的原因其实都非常简单。很多烦恼其实都是庸人自扰,自己想多了,以至于越想越复杂,结果把自己变成了“思考的苦力”。而能把你从这种状态中解放出来的人,才是真正优秀的人。
  性格不好的人,刚好相反,他们逻辑性差,心灵没有得到过充分的陶冶,他们喜欢和别人争斗,内心总是充满了各种迷茫和妄想,一片混乱。他们理解不了逻辑严密的话。
  和这样的人诉说自己的困境,只能是对牛弹琴。要么跑题,要么把问题再无限地复杂化。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你的心只会更纠结更混乱,你会变得完全失去理性。
  当你真心烦恼的时候,那些逻辑性差的人只会对你说“是啊,是啊,我很了解。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这个时候痛苦了”之类的话。你不仅得不到任何安慰,你甚至可能会觉得很生气,对方真的听明白了吗?
  有知识、有学历,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明明白白的心。
  所谓真正的伦理就是心灵的明晰
  这里提到的“明明白白的心”可以理解为逻辑清晰。
  不过问题在于,一般被称为“逻辑性强的人”,其逻辑思维的背景在于他要自圆其说,或者为了打破对方的理论,特意包含了一些攻击性的内容。
  有的人为了让自己的话看起来更有逻辑性,会故意用一些复杂的文法和生涩的词汇,显得自己说得好像有多正确,并且带点强制性地去说服别人。这种包含了过多自我意识的话,从听者的立场来说,其实是非常厌烦的。
  一般来说,“逻辑性强的人”,还有“理论性强的人”,会给人一种麻烦啰唆的负面印象。
  我们一起来想想为什么“理论性强的人”会被认为很麻烦。因为这样的人总是为一些别人根本不想听的话,反反复复地用各种逻辑和理论来推导。也就是说,他们总是说了太多没有必要且没有意义的话。
  而原本所谓的逻辑,就应该是要把看起来很复杂的事情很简洁清晰地梳理出来。所以说,大家讨厌的其实不是“逻辑性”和“理论性”,而是“装得很有知识”。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学问,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自圆其说,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一一罗列,而没有把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层级秩序、因果关系以及逻辑法则浅显易懂地表达出来。于是,听者就只能越听越糊涂了。
  原本理论性的东西都应该是非常简明扼要的,因为其中不包含任何私人情感和自我意识的因素,所以具备能让对方的心灵更放松更明朗的作用。
  因此,所谓明明白白的人,说的话都很简单,他不会为了说服别人或者和别人争论而特意加入多余的感情。他的心是沉静的,而这种简明扼要的风格背后,隐藏着俯瞰事物因果关系和梳理思路的强大力量。
  人生伴侣也好,闺中密友也罢,绝不能与愚钝之人做伴
  一般来说,那种说起话来总是头头是道的人都比较遭人厌烦,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抛弃“逻辑性”这个无比重要的东西。
  将复杂的事物本质进行逻辑性的梳理,让大家很清楚地去接受。其实,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接受过“逻辑”的恩惠。
  反之,当我们听到一些逻辑混乱、前后矛盾的话,或者看到类似的事情时,我们的心情会变得很糟糕。
  世上有很多人,经常会喜欢用一些难懂的文学性的语言,给自己的发言加入很多不必要的修饰。可能这些人也是担心别人指责他说的话无聊,或者怕被别人指出错误来,所以才故意把自己的话搞得很难懂,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癖好。本来就缺乏逻辑性的内容再被复杂化,无论是听起来还是读起来都是一种遭罪。
  我们在佛教的实践中,有时会读到一些很费神的哲学书,有时读着读着感觉肩膀都开始变得僵硬。那是因为复杂的信息处理给我们带来很沉重的负担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好是远离那些说话总是绕好几道弯,会加重我们信息处理负担的人,远离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正处于混乱状态之中的人。这是一种比较贤明的处世之道。
  如果没办法,必须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时,那就尽量不要受对方的影响,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起足够强大的防御系统,在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免受牵连。
  还有一点,至少,在自己可以选择的范围内,无论是人生伴侣也好,闺中密友也罢,绝不能与愚钝之人做伴。
  “我愿意她(他)成为我的妻子(丈夫),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这是基督教的婚礼誓词。健康快乐时,发誓永远爱对方、永远忠诚于对方是很容易的,而实际上,人的一生,可能更多时候要面对病痛,面对艰难险阻。这样的时候,能否同甘共苦,是选择伴侣和朋友时重要的,也是具有决定性的要素。
  当然,美好快乐的回忆是很难忘的,而真正切身体会到对方的好,往往是在自己脆弱、快要被击倒时,对方给自己下的“定心丸”,抑或是对方所赋予自己的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
  在对方面临困境的时候,我们自身具备帮他一把的力量。当我们自己面临困境的时候,对方具备帮我们一把的力量。这样的伙伴才可以称得上是“朋友”。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对方正处于什么样的困境,原因在哪里,到底是什么状况,我们要在看清这些因果关系之后才能决定自己到底要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而这种帮助正是建立在逻辑性的基础上的,是等同的。
  如果我们无法有逻辑性地整理对方困境背后的因果关系,那我们就无法真正意义上地去帮助别人。

  品味孤独
  品味孤独,好好享受心灵的宁静带来的从容时光。
  一个人,与自己的心面对面,享受那份宁静与安详。
  通过享受孤独,来找回“独自一个人”的力量。从此你就不会再害怕失去什么,你内心那些消极负面的行动、语言和感情也将烟消云散。
  当你真正领悟了真理,也就是心灵的因果法则之后,你就能充分享受那份悠然和淡定。

  《法句经》205

  曾经,我们处在一个不得不忍受独自打发无聊时光的时代环境。
  而如今,想和谁说话就能马上打电话和他通话,一上网马上就能看到和自己相关的留言,一开**就能看到自己发表的见闻有多少人跟帖评论,等等。这些在从前都是难以想象,根本无法实现的。
  这也就是近几年的变化,至少我上高中的时候,人与人的社交方式就远未达到这种程度。无聊的时间,我会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听音乐,一个人睡觉,也只能干这些。
  有的时候想找个人说说话,电话打过去,对方却不在。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手机,要打电话必须先通过对方父母的许可。赶上考试复习期间,有的时候好朋友的父母还会拒绝让孩子接同学的电话。
  然而,今天这个时代,什么都是随时可以做到的,只要想取得联系,一切都很简单。日常的交流随时都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工具来进行,除了手机,还有各种聊天工具可以用。但是,如今人与人的交流,却反而越来越不深入了。虽然每天都在通过各种只言片语随时随地在交流,但因为都是半途而废流于表层的,反而加深了我们的孤独感。
  世间人与人之间所谓的“联系”,其实是一个很虚伪的词。在和某某保持着联系的错觉下,我们自以为互相都很了解,事实上我们根本就不了解彼此。
  因为彼此之间的沟通都太轻浮了,越来越缺乏深入的推心置腹的沟通,所以现代人反而感觉越来越孤独。
  如果以初就没有语言交流为前提,寂寞作为初的感受深深地烙印在心里,于是,在忍受孤独的同时,寂寞也会到此为止。因为我们已经具备了对寂寞的耐性。可是,现代人刚一认识,就马上会考虑通过各种方式保持联系,我们从来就没有在意过孤独和寂寞。
  我们自以为彼此都保持着联系,所以我们都失去了对孤独的耐性。
  因此,每当我们感到寂寞的时候,我们就会马上找人排遣,我们就会觉得,还是有人理我的。于是,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和期待不断增加。一旦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变得非常烦躁。
  在这里,我们把话题转换一下。可能大家都有类似的体验,遇到一点烦心事的时候,就会一整天都心情不好,而且会越来越烦。想吃东西,结果比平常多吃了很多,暴饮暴食,以致恶心。甚至因为午饭吃太多了,搞得下午的工作都没有心思进行下去。
  本来晚上约好了和恋人约会,就等着对方指定见面的时间,结果到了下午6点对方仍然没有发信息过来。好不容易到了7点,终于来消息说8点可以见面。可是这么晚才来联系,那个时间已经有了一些不满,约会的时候,难免会对恋人大发脾气,甚至吵起架来。你会觉得,今天真是个特倒霉的日子。
  是啊,经常会觉得今天真是倒霉透顶了。不过,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如果开始不是因为自己的各种烦躁,应该也不至于发那么大脾气。
  如果是平常那种冷静的状态,即使稍微多吃些,可能自己还是会有判断力的,适当地控制自己,不至于暴饮暴食到恶心的程度。正是因为我们过于烦躁,以致自暴自弃,用暴饮暴食来折磨自己。
  一旦把愤怒的火焰在心中点燃,心情就会习惯性地反复回放那些令你生气的事情,让你越想越生气,火气越来越大。结果甚至会爆粗口,大骂脏话。
  恋人联络晚了,为了这点事生气其实也是自作自受。这个时候,我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对方迟迟定不下来见面的时间,就说明对方不够重视自己,因此我很生气……如此这般,我们要是这么想就会很容易被对方激怒。
  而真相是,在此之前,愤怒的力量已经在孕育了,借由自己心中的某股怒气,我们进入了发怒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任何事情都会让我们更加生气愤怒。如果是和平常无异的精神状态的话,7点来电话8点能见面,真的不至于生那么大气。
  也就是说,即使恋人按照预定的时间来电话指定约会时间,当天的你也会因为诸如“料理的味道不好”等别的原因大发雷霆。
  偏偏在那个时间生气是由自身内部决定的,只是赶上这次发脾气的对象刚好是眼前的恋人而已。也就是说,即使恋人没有成为发脾气的对象,也会有别的人,甚至别的物品成为你的出气筒。在我们的世界里,我们和“眼前的对象”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是孤立的。
  上司说几句话我们就生气,恋人态度冷淡了点我们又生气,那正是因为我们都存在一种幻想,误以为世界真的是可以共享的。
  实际上,我们的内心是封闭的,只会按照自身积蓄的能量来运作。所以我们每个人本质上都是非常孤独的。
  好好想想吧,我们自己度过的每一天,和对方所度过的每一天,互相之间都是独立的,根本不是真的在一起的。每一周,每一个月,每一年,甚至一辈子,都是互相独立的。我们只不过是在其中的某一瞬间,互相交会了一下而已。
  可能乍一看,你会觉得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如果你明白对方是活在一个独立的世界里,即使对方做了些不合我们心意的事,我们也不会和对方较劲,只是感觉有些不舒服不愉快而已,我们不会因此而怪罪对方。我们很快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会去责备甚至攻击对方。做到了这些,两人之间才能够逐渐构筑相对圆满和谐的关系。
  要学会发现孤独的自我世界里所隐藏的问题,这也是为了自己好。
  和他人共享的幻想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弊害
  我们很多人都以为“世界是共享的”,正是因为这个幻想,才会产生各种弊害。
  比如说,和恋人一起去听音乐会,共同留下一段快乐美好的回忆。但各自对这位音乐家的感情和对乐曲留下的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都是不相同的。表面上看,都觉得很享受,貌似达成一致了,如果因此你就觉得世界是可以共享的,那你就错了。因为从深层来看,各自感动的程度以及所融入的感情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感受,是通过我们记忆中的过滤器(佛教里称之为“想”)来解释的,所以,感受是会变化的。每次的见闻,通过“想”这个过滤器,再参照那些潜在的大量的过往信息,在这基础上,才会产生或好或坏的心情。
  因此,即使同样都感觉很快乐,但通过不同的记忆过滤器,留下的印象肯定是不一样的。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个人,从出生开始都有着同样的体验,拥有同样的感情。你也无法把某个人的记忆完全复制移植过来。
  我们在世界是“共享”的这一幻想的基础上,经常会误以为彼此心有灵犀,结果,我们就会觉得“你应该和我想到一块儿才对”“你应该和我有着同样的感想”。我们试图强迫别人和我们想到一起,除非把自己的记忆复制给对方,否则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虽然彼此之间会有交会,但每个人自己都是一个孤立存在的宇宙。
  如果你不能接受“自己是孤立地存在于自身这个宇宙中”这一事实,原因就在于你对外界有着强烈的依赖,你总是觉得“我好寂寞,大家都来关心关心我,都来爱我吧”。
  我们都怕寂寞,所以我们沉浸在“彼此都是联系的”“共享的”这样的错觉之中。这就是人际关系出问题的原因,因为我们总是拼命想要说服对方,希望对方能和自己站到一起。
  不接受孤独,就会产生世界是共享的这一错觉,结果就会对别人抱以各种期待和指望。于是,就会更加强烈地感到孤独和寂寞,这是一个死循环。
  原本各自都是不同的宇宙,如果能认同这点,尊重每一个人,无论是夫妇还是亲子关系,都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就能以一种更新鲜的心态共度每一天。
  “实际上世界是不可能完全共享的。”单纯地觉悟到这一点就够了。尊重人与人之间各自不同的世界,就能理智地处理好彼此之间相对独立的人际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