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以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纳尔迈调色板为主线,分章讨论了古埃及文明的各个重要方面,从专制法老到木乃
伊制作,从象形文字到动物头人身的神?o,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古埃及全景图。
【内容简介】
木乃伊、金字塔、法老诅咒、宗教仪式,古埃及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想象。本书以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纳尔迈调色板为主线,分章讨论了古埃及文明的各个重要方面,从专制法老到木乃伊制作,从象形文字到动物头人身的神?o,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古埃及全景图。
【作者简介】
伊恩·肖,利物浦大学埃及考古学讲师。曾参与上埃及片麻岩采矿区格贝尔艾尔阿瑟的田野考古。著有《牛津埃及史》、《古埃及材料与技术》以及《古埃及探研》等学术专著。
【目录】

前 言
*章 绪论:迄今为止的故事
第二章 发现与发明:构建古埃及
第三章 历史:构建年表 记述历史
第四章 文字:象形文字的起源与含意
第五章 王权:模式化和“东方专制君主”
第六章 身份:关于种族、人种以及性别的争论
第七章 死亡:制作木乃伊、肢解和奥赛里斯崇拜
第八章 宗教:古埃及众神和神庙
第九章 埃及热:再用埃及象征重构埃及形象
【前言】
前言 在距离阿斯旺市南部几英里1 远的费莱岛上,有一座伊西斯女神庙,神庙的一面墙上刻有一段简短的象形文字铭文。这段铭文的意义不在于其内容或含义,而纯粹在于它的刻写时间—公元394 年8 月24 日,就我们目前所知,这是象形文字符号*后一次出现的时间。此后古埃及的语言存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费莱岛神庙上还有*后的世俗体象形文字的涂写,时间是公元452 年12 月2 日),在某种程度上它还以古老僵化的形式存在于当代科普特教堂的礼仪典籍中。尽管如此,大约在公元4 世纪末期,人们已经不再了解和使用象形文字。在1822 年商博良解读象形文字之前,古埃及人的文字世界一直不为人知,学者们的研究几乎完全依赖于希腊罗马作家的记载,或者《圣经》中有关埃及的章节。因此,直到19 世纪末,传统的和《圣经》中的埃及形象几乎一直主导着埃及学这一新兴学科。 在商博良作出突破性发现的180 多年后,古埃及研究已经深刻影响到了许多当代问题,从语言学和“非洲中心论”到宗教崇拜和关于外星人的奇谈怪论。本书既讨论古埃及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也评析埃及及其诸多象征对于过去和现在的西方社会及思想的影响,目的是使读者对于主导当代埃及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专题有一定了解,并试图探讨埃及文化依然深深吸引我们的原因。 这本小书集中讨论了“纳尔迈调色板”(约公元前3100年)—至少在开篇如此,概括了它对我们理解早期埃及文化的重要性。大部分章节都将调色板的不同方面作为讨论埃及学关键要素的出发点,这些要素包括历史、文字、宗教和墓葬信仰等。在这个框架下,本书偶尔会把当前的埃及学学术观点和发现与更为通俗化、商业化的观点——其中包括现代大众传媒对埃及的广泛宣传——进行对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