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大附小数学课堂四声案例》是人大附小践行七彩教育理念的教学研究成果,“笑声、掌声、质疑声、辩论声”是郑校长提出的对课堂教学的浓缩要求,其主旨就是要构建有活力的课堂,思辨的课堂。掌声、笑声打造安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质疑声、辩论声打造对话的课堂、思辨的课堂。人大附小通过全校数学教学的课堂实践,通过课堂四声贯穿课堂的整个过程,实践证明采用四声教学理念的课堂高效、生动,质疑声带动着辩论声,精彩的辩论声又引发阵阵的笑声和掌声,让教师和孩子们都沉浸在上课快乐的海洋中,享受着课堂带来的乐趣。本书用49个生动的课堂案例,结合数学老师的教学思考给全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作者简介】
郑瑞芳,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本科学历。1995年10月至1997年3月曾公派日本留学。2003年11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曾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免费在线读】
如何使课堂教学的呈现更富有深度? 在课堂之中如果你欣赏,就请不要吝啬于你的掌声,同理,如果就此你有新的见解,也请你大胆表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质疑声与质疑声的对峙交锋,是学生思维碰撞的循环,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过程。在真知灼见“水落石出”之前,没有那么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直白,而是需要抽丝剥茧式的呈现事实的态度,直到*后达成一致的 “殊途同归”。再次回顾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课堂深度清晰可见。有深度的课堂旨在使学生主动摒弃盲目的认同感,就需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魄力和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使他们能在质疑声中打破课堂中随声附和、盲目从众的壁垒,学会 “双向质疑”,不仅仅质疑他人,质疑教材,质疑权威,也质疑自己,不是坐而论道,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作为行动者,力行担责,而质疑声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塑造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