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引导,是一项能够有效调动一群人的积极性、促进高质量合作的能力,它已经成为当今经理人、团队领导、部门经理、教育培训工作者的一项核心能力。也是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团队决策力的重要方法。本书自2011年引进*版以来,受到读者广泛好评,一直畅销。本书提供了团队引导的核心技能和过程工具,包括问题清单、评估要素、决策方法等,新增了各情境下如何有效提问、组织中的领导者如何做好引导,以及18个不同主题的会议过程设计范例及其虚拟会议指导。它们均来自于近二十年间各种场合被验证过的有效的实践经验,适用于组织内外部的引导者在工作场所、团队会议、甚至任何需要调动大家群策群力的场合。


相关延伸图书

关键会议 : 设计重要对话,促进组织变革


行动学习画布——团队互助学习实操指南

专业引导技巧

专业引导技巧实践指导

共创式战略:经理人战略与业务规划引导指南

虚拟引导的秘诀:在线会议引导的实操指南

结构化研讨——参与式决策操作手册(第3版)

大师级引导:应对困境的工具与技术

引导的秘诀:通过团队合作获得结果的SMART指南

引导者实战指南(第3版)

基于引导技术的工作坊设计

引导型教练:提升能力并达成持续性效果的工具箱

引导工具系列图书:

引导工具箱:解决组织问题的49个工具

学问:100种提问力创造200倍企业力

世界咖啡:创造集体智慧的汇谈方法

开放空间引导技术:集思广益,解决冲突,达成共识,实现自组织的高效方法(第3版)

未来探索:将愿景、承诺和行动融入全系统的引导方法(第3版)

视觉引导实用手册


【作者简介】

英格里德·本斯(Ingrid Bens)

国际引导者协会认证引导者(CPF)。英格里德·本斯是一位国际著名的引 导者、培训师和咨询顾问,在团队引导、组织发展与团队建设、冲突管理、员工与组织变革等方面有25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她曾获得成人教育的硕士学位。目前她带领的工作坊提供包括引导技巧、高级引导策略、引导式领导力发展等方面的服务。2009年,Pfeiffer公司邀请她设计了引导者能力模型及测评问卷(Facilitation Skills Inventory, FSI),该测评问卷可以在www.amazon.com上买到。2010年,她开设了引导技能在线学习课程,报名学习可以访问网站:www.facilitationtutor. com。


任伟先生
是一位专业的团队引导者、组织发展顾问、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实践者。他的使命是促进对话,共创美好。他致力于在各种类型的组织(企业、政府、NGO、教育)中推广并实践团队引导。他将萨提亚成长模式的人本精神融入群策群力的团队引导中,致力于促进组织内团队对话与共创,推动个人、团队和组织可持续成长与发展。联系译者:771396303@qq.com译者的公众号:对话共创美好


【媒体评论】

企业的成功来自强有力的团队,高效团队的构建又来自团队的互动质量。本书提供的工具和方法对提升团队的互动质量非常有效。引导的理念和技术值得广大团队管理者重视。

--朱小斌,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CEO

引导技术不只是适用于商业组织,也能帮助学校提升管理效率、注入发展活力。诚意向学校管理者推荐这本书,用这本书开启学习引导技术,促改变从细微处着手。

——陈馨,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梦想课程研究院总监

目前中国很多组织都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行动学习也红极一时,如果有一大批理解团队引导内涵、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的引导者,学习型组织与行动学习的成功率就会大幅提升。本书以清晰的结构呈现了团队引导的核心技能与常用工具,充满真知灼见,对培养引导者、提高引导技能大有裨益,也将对推动学习型组织与行动学习在中国的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

——邱昭良,管理学博士、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中国学习型组织网创始人整个时代的发展,让旧的控制型的工作方式面临越来越无效的局面。人们能够贡献,人们需要参与,引导慢慢成为一门通用的技术。这本书在

实际操作的层面上,帮你实现对引导技术的学习、操作和掌握。诚意推荐。

—— 刘媛芳,Nowhere 中国区总监

《引导》帮我找到了发挥集体智慧的“道”和“术”,它使老师愿意开会,使学校改革上行下效,让群策群力成为现实,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刘晓云,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四中学校长

敏捷软件开发方式逐步变为软件开发行业的主流方式,而敏捷软件开发与以前的工作方式很大的不同就是强调了人在研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软件研发团队开始共同创造,共担职责,于是引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软件研发活动中。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具有高度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好书。

——滕振宇,独立敏捷顾问、认证Scrum 教练

我在组织发展领域已经工作了15 年,《引导:团队群策群力的实践指南》是我的参考书之一。

——Rob Mullins,波音公司高级培训顾问

在现代企业中,引导越来越被企业的领导者、公司高层、各层级经理和员工所重视,但掌握引导绝非易事。本书深入浅出,介绍了诸多关于引导看似简单、实则关键的定义、方法、模板和工具等。无论是刚刚开始学习引导的朋友,还是希望将引导这门艺术作为职业选择的专业人士,这本书都是值得参考和学习的。

——顾皓,诺华制药美国公司HRBP 负责人

引导可以是一群人共处/共事时的方法及工具,也可以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相信过程,让彼此的生命力和能量自然地畅流其间!从这本书起始吧,开始体验放下控制的心态,设计更具结构、享有更多自由的共处空间!

——桂香梅(Keke Quei),CPF、CMF、睿基国际(Kinnogene Inc.)总裁

阅读本书前,我认为介绍引导技术及如何应用,贵在体验,难以言喻;阅读本书后才发现,要全面认识引导而且开始上路,竟然可以如此轻松!

——毛乐民(五毛),一块工坊创办人、IAF 认证专业引导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成为一位引导者,学习并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是必要的基础,这样才能够在引导的“道”和“术”的系统里建立稳固的根基。这本书提供了关于引导的技术和有效的会议引导的入门法,让读者可以根据有序、简易的方式来逐步掌握引导技巧。这也是给职业经理人设计会议的一本具有高指引性的工具书之一,值得有志成为引导者的朋友及经理人去拥有和学习!

——林恩慈(Karen Lim),立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Leadership Inc.)董事及引导师、国际引导者协会中国区代表、国际教练学协会董事成员

团队引导技术就是积极心理学在组织和团队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着力于促进团队发挥正向力量,充分激发、调动人的内在资源,让人们在主体得到尊重、内在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中成就自己,达到目标。本书为你掌握团队引导技术、成为引导者提供了可以实操训练的实用性工具。强烈推荐此书!

——刘光灿,北京心灵在线、赛烨(昆明)心理服务机构首席咨询师

越来越多的团队领导者意识到引导对激发团队效能的重要性,但引导究竟有什么核心技能和工具呢?这本书对有这些疑问的团队领导者是一本难得的实用宝典,它提供了实用而丰富的工具和清晰明了的步骤。值得推荐给团队领导者!

——王冬梅,翔知羽白OD 中心创始人

我在公司曾经经历过那种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会议,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完成中感受到集体创造的智慧和奇迹;也参加和强迫别人参加了更多昏昏欲睡、空喊口号、令人心不在焉的会议。阅读本书后,我感觉到了轻松和释然。轻松是因为它简单直白并涵盖了引导的道和术,释然是因为这样一本关乎人的软性领导力的书终于来到了中国。

——朱晓平,前宜家亚太学习中心经理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是“教”多于“导”,忽略了对激发思考与参与能力的培养。很高兴看到这本系统地诠释引导技术的书,它是给所有希望提升引导能力的同人的一份难得的厚礼。

——赵晴,IBM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经理

在企业中,领导人和经理们的工作是否有效,在于他们是否有能力领导团队群策群力去实现目标。而如何形成这种合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高效地引导一个又一个会议的能力。这本书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工具,适合所有经理人员阅读。

——李延,微软大中国区员工学习与发展经理

本书对我在亚太地区带领各类工作坊帮助极大,它帮助我深刻理解在参与式决策过程中的团体动力。书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工具,激发参与者的思考和智慧。我们在亚洲开发银行的“结果导向的项目设计与管理”课程中把本书作为核心参考教材,该课程在中国及其他亚太国家广泛举办。我强烈推荐这本实践指南!

——Andrea C. Iffland 博士,亚洲开发银行太平洋地区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部总监

引导的技巧和艺术对团队的有效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企业教练、人力资源经理,还是资深经理人,都会从这本书的理念、实践和系统的方法中受益。

——何江颖,光辉国际合伙人

对组织发展和人力资源领域的专业人员而言,如何通过高效的会议,帮助企业领导人、经理和员工群策群力,解决问题,是一项核心的技能。本书是该领域的一本经典工具书。对初学者,它提供了如何引导会议、推动团队做出决策、管理会议冲突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对有经验的会议引导者,它能帮助你学习如何更好地设计会议过程,以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合力。我一直以为,要成为一位高效的会议引导者,主要靠经验的积累;而这本书能以前人的经验,帮助读者加速学习进程,很实用。

——郭倩,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区组织发展经理


【目录】

目 录
第1 章 何为引导 ................................................................................... 1
什么是引导 ......................................................................................... 1
引导者做什么 ..................................................................................... 2
引导者应拥有怎样的信念 ................................................................. 3
引导者典型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 4
过程与内容有什么区别 ..................................................................... 4
团队引导的技能与工具 ..................................................................... 5
核心技能概述 ..................................................................................... 6
中立的含义 ......................................................................................... 8
学会说“收到” ............................................................................... 10
何时说“我们” ............................................................................... 10
引导者如何做到自信而坚定 ........................................................... 11
引导中的语言模式 ........................................................................... 12
讨论的结构 ....................................................................................... 14
会议引导的启动 ............................................................................... 15
会议引导过程中 ............................................................................... 17
会议引导的收场 .............................................................................. 18
有效的会议记录 .............................................................................. 19
用词的原则 ...................................................................................... 20
如何使用白板架 .............................................................................. 21
引导者的经验与差表现 ....................................................... 23
引导者的行为特点和策略 ............................................................... 24
引导的核心技能观察清单 ............................................................... 27
引导过程观察清单 .......................................................................... 29
引导胜任力分级 .............................................................................. 29
引导胜任力的自我测评 ................................................................... 30
第2 章 有效提问 ................................................................................. 33
有效提问的原则 .............................................................................. 33
提问的类型 ...................................................................................... 34
提问的格式 ...................................................................................... 34
跟进提问的重要性 .......................................................................... 36
询问敏感问题 .................................................................................. 36
提问示例库 ...................................................................................... 37
第3 章 团队引导的步骤 ...................................................................... 46
评估和设计 ...................................................................................... 47
给予反馈和完善方案....................................................................... 48
终准备 .......................................................................................... 48
开始引导 .......................................................................................... 51
引导过程中 ...................................................................................... 53
结尾 .................................................................................................. 54
后续跟进 .......................................................................................... 55
收集关于会议引导的反馈 ............................................................... 55
第4 章 谁适合做团队引导 .................................................................. 57
何时需要由内部人员担任引导者 ................................................... 57
何时使用外部引导者 ....................................................................... 58
何时组织内的领导者来做团队引导 ............................................... 59
适用于团队领导者的引导策略 ....................................................... 60
领导者做会议引导时的经验和教训 ............................................... 64
将引导作为一种领导风格 ............................................................... 64
其他要面对的挑战 ........................................................................... 66
第5 章 了解参会者 ............................................................................. 70
对参会者进行评估 ........................................................................... 70
团体和团队 ....................................................................................... 74
团队发展的5 个阶段 ....................................................................... 78
引导者的策略 ................................................................................... 88
第6 章 创建群策群力的氛围 ............................................................... 94
创建群策群力的条件 ....................................................................... 95
提高参会者参与积极性的方法 ....................................................... 96
引发团队积极参与的技巧 ............................................................. 104
鼓励有效的会议行为和习惯 ......................................................... 108
同伴评审 ......................................................................................... 111
第7 章 引导团队高效决策 ................................................................ 113
决策过程中的4 种会谈类型 ......................................................... 114
授权的4 个级别 ............................................................................. 116
明确授权级别 ................................................................................. 116
转化决策思维模式 ......................................................................... 120
做决策的5 种方式 ......................................................................... 121
发散/收敛模型 ............................................................................... 126
团队达成共识的重要性 ................................................................. 127
做决策的有效行为 ........................................................................ 130
低效决策的表象、原因和应对策略 ............................................. 131
第8 章 化解团队冲突 ........................................................................ 135
争执与研讨的区别 ........................................................................ 135
管理冲突的步骤 ............................................................................ 137
管理冲突的规则 ............................................................................ 144
接受和给予反馈 ............................................................................ 145
如何干预 ........................................................................................ 150
干预时的语言用词 ........................................................................ 151
如何应对来自团队的抵触 ............................................................. 156
应对抵触的正确步骤..................................................................... 158
冲突出现的常见情境..................................................................... 160
第9 章 管理会议 .................


【前言】

致中国读者
我非常荣幸能够向广大中国读者介绍《引导:团队群策群力的实践指
南》。
引导的实践始于80 年前对行为科学的研究。长久以来,它的定义是
模糊的,使用它的人群主要是教育工作者、管理顾问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士。
随着西方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从20 世纪80 年代起,市场竞争日趋
激烈,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必须发挥每位团队成员的智慧,才能获得成功。
那时候管理者就已经发现引导工具和技术对于运用集体智慧、制订计划和
决策是非常有效的。时至今日,引导技术已经越来越得到各界的重视,成
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激发集体思考与创新的核心技能之一。
对于不太了解引导技术的人,通常以为这是一套如何有效开会的工具
和方法,其实高效会议只是引导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它的价值远不止于
此。引导关乎如何把人们汇聚在一起工作,发挥集体创造力,确保每个人
的想法都被其他人听到和理解,帮助公众汇聚智慧、共同参与社区建设。
引导,是在创建一种合作的文化。
运用引导方法,对引导者本身也是一个个人成长的过程。在引导的过
程中,他们能够更深入地洞察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群体内的动力,
应对复杂的人际互动。引导能帮助人更好地自我觉察,面对人际关系能够
更加有信心。
当经理人在运用引导原则和方法的时候,也在丰富着他们的领导风
格。有引导风格的领导者能够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每个人
的经验智慧,收获更丰富的工作成果。
引导工具和方法对于社区建设者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们能够引发公
众对社区各种议题进行有效对话,并且引发大家积极参与和承担相应的责
任。
在教育领域,引导也正在做出巨大的贡献。教师使用引导方法,从传
统的“教授”方式,更多地转向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通过提出好问题和设
计结构性学习体验,鼓励学生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引导方法,课堂成了好
点子激发、碰撞和整合的场所。
无论你是公司领导、项目经理、社区发展专家、教师,还是职业引导
者、培训师、管理咨询顾问,只要你需要和一群人打交道,引导技术就一
定会有助于你。
我非常荣幸地看到本书被翻译成中文,我希望本书能够支持你所在的
组织、社区和集体的可持续性发展。
谨此送上我美好的祝愿!
英格里德·本斯,M. Ed.
国际认证引导师CPF

译者序
本书是关于如何激发集体智慧、促进群策群力的方法和实践指南,它
的目标是调动团体里每位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仅收获成果,还会
有“合作”的美妙体验。
初识引导,是在2004 年年初,我所在的公司邀请了一位法国专家,
他组织我方项目经理和客户方项目经理20 多人做了5 天4 夜的工作坊,
目标是梳理项目管理流程。我们很期待这位专家能够讲些什么,可是他似
乎没做太多,只是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讲了讲基本的讨论规则,把
四面墙准备成方便粘贴卡片、白板纸的工作墙。我们从早晨工作到晚上,
把各个环节写成卡片,粘贴在工作墙上。大家研讨每个环节、环节之间的
关系等,引导者只是在环节切换的时候讲几句话来承上启下,引发大家思
想碰撞。5 天下来,终我们看着粘贴得满屋子的白板纸、流程图和丰富
的研讨成果都很兴奋。集体智慧被催化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位引导
者似乎隐身了。假如没有他,我们很难有充分的交流,也很难有清晰的研讨
成果呈现出来。
引导者的精神也在中国文化中能够找到。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
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它描述
了几种领导风格。明的领导者是团队只感觉到他的存在,事情成功时,
团队会喜悦和兴奋地欢呼“这是我们自己搞定的”,他扮演着引导者的角
色,他的作用不在于证明自己有多能干,而是调动团队的潜能,让成员积
极地投入,并且体验到他们自己相互协作、集体共创的魔力。引导者起到
了引发、催化的作用,却又把功劳留给团队。优秀的引导者秉承“上善若
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信念。团队领导者若能做到“圣人之道,为而
不争”,的确是一种至高至上的境界。
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打开自己的眼界。2007 年,在桂香梅女士(CPF)
的推荐下,我参加了国际引导者协会(www.iaf-world.org)一年一度的亚
洲年会,兴奋地看到国际上一大批乐于分享、推动组织与社区发展的专业
人士,大家热烈研讨如何能够催化集体智慧;我也看到很多资深引导者,
带着一份使命感,不计回报地从欧洲、北美洲来到亚洲,支持亚洲地区的
引导者成长。从那时起,我许下了一个心愿,不仅要自己实践,还要为在
中国大陆传播引导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见识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引导方法后,还需要悟出“引导的信念”。
一块工坊(www.ikuai.org)创办人毛乐民先生(CPF)曾讲过“石头汤”
的故事:一个行路人来到一所村庄,在村里要用石头煮汤。大家带着好奇
来围观,有人提供锅,有人拿来柴和水,“好像还需要点什么就更美味
了……”,随着他的引发,村民有人拿来了萝卜、白菜,其他人也因此纷
纷动起来,回家取来自家有的食材,如香菇、土豆、青菜、豆腐、调料、
肉等。终村民们不仅享受到了美味的汤,也体验到集体分享的美妙,而
那位行路人带来的,只是那颗石头。“石头汤”的精神,也在不断提醒我,
真正的智慧来自自己正面对的群体。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心怀那颗石头,
在实践中陪伴各种类型的团队、群体,也在自己所在的团队中体验到冲突
与穿越,体验到团队的智慧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被引发出来,体验到
个人和团队的改变与成长,这正是我们见证奇迹的时刻。经历得越多,我
也越相信:
? 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一个活生生的宝藏。生命的意义就是要让
每个奇迹找到和欣赏自己的独特性,以及找到和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
? 每个团队都是值得拥抱的奇迹。
——欣赏式探询创始人David Cooperrider
放下自己的怀疑、评判,引导者要做的,就是让那份真实的力量呈现
出来,让团队的每个人贡献自己的想法、经验,分享自己的感受、期待,
并且在呈现的过程中汇聚成集体智慧,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
真正懂得引导的“道”,在运用“术”的时候才能够流畅、自然,能够体
验到“上善若水”“为而不争”的美妙之处。这对引导者的内在修为有很
高的要求。引导像一门功夫,先要熟练掌握引导的工具和方法,在此基础
上对自己、对他人、对团体动力有越来越深刻的洞察。我观察到的优秀引
导者,都在运用自己引导团队的动力和能量,这需要引导者在自我觉察、
自我成长方面不断修炼。在自我成长方面,学习萨提亚成长模式(Satir
Growth Model)是非常有价值的。
引导是一个大概念,引导方法在国际上有各种流派,具体操作虽不尽
相同,但都有“相信团队”的内在信念。国内在引发集体智慧方面也出版
了一些很棒的书籍,如《对话:变革之道》《欣赏式探询》《世界咖啡:创
造集体智慧的汇谈方法》《第五项修炼》等。本书的特点是专注于引导技
术,是国际上介绍引导基本理念、技术和工具的一本经典工具书。本书为
读者开启了一扇引导之门, 作者还为本书提供了在线学习课程
(www.facilitationtutor.com)。为了配合大家的学习和交流,译者也创建了一
个引导者博客blog.sina.com.cn/renw,分享和交流大家在引导方面的实践经
验。国际引导者协会(www.iaf-world.org)是国际性的专业组织,申请成为
会员并参加国际会议,也是非常必要的成长途径。
我们处在一个越来越重视合作和集体智慧的时代,引导在国际上不仅
仅受到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的重视,也已经开始在基础教育领域大显
身手,2006 年我在旧金山走访一所中学时,看到教师们都善于引导,很会
听和问,不仅如此,引导能力被清楚地列为学校培养学生的四项核心软技
能之一。中国的一些中小学校长、教师已经开始接触引导技术,正在给中
国基础教育界带来一股创新之风。
在翻译的过程中,Facilitation 是个很难翻译的词,在国内有各种译法,
如促动、促导、建导、催化、协作、宣导等,我征询了同行们的意见,
终译为引导,这样比较容易令人理解,方便大家使用。Facilitator 就译为引
导者,因为从事引导的人,很少自居为“师”,引导者的态度是谦卑、平
和的,不去抢风头,为而不争。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我得到了本书作者英格里德·本斯女士的大力
支持,她解答了我在翻译中的困惑,也邀请我观摩她在某跨国企业的内训
课程,鼓励我讲授她开发的引导技术训练课程。本书的翻译也是一个团队
协作的结果,初译分工是任伟(第1、4、6、8 章)、伍勇(第2、3 章)、
师源(第5 章)、范培华(第7 章)、张楠(第9 章),雷海民和孙萍也为
初译付出过努力。任伟对全书进行校对审核。感谢张知三、董志文、曹敬
唯、朱晓平等朋友对全书进行复查,使得本书的翻译尽可能符合我国读者
的阅读习惯。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刘露明老师的耐心和支持。
从2011 年这本书第1 版出版至今,收到很多读者来信,表达了学习
的收获。我翻译的第4 版的更新部分,是非常有价值的,尤其是组织内的
人员如何做好引导。这本书是很“干”的,很多宝贵经验浓缩在精练的文
字中。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当你做会议引导时,之前和之后都看看相应的章
节,实践之后邀请参与者给予反馈,在反思中学习和成长。也欢迎大家来
信指正,交流应用心得。愿引导之道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帮助更多的组
织和团队。
任 伟
771396303@qq.com
微信公众号:对话共创美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