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性”,像是一个蒙着面纱的年轻女子,

神秘、朦胧、敏感、美丽……

让人忍不住想一睹芳容,

却又故作拘谨、窃窃私语。

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将为你揭开“性”的神秘面纱,

带你探讨“性”的纷繁世界!

《性学三论》是弗洛伊德性理论的奠基之作,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的“性启蒙书”。

著名精神科医师李孟潮、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曹雪敏倾情撰写导读,并配有精美手绘插图,完美呈现名著全貌。


【内容简介】

《性学三论》是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本书研究了人类性欲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讨论性欲、性行为、同性恋等种种性议题。作为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精华,是其继《梦的解析》之后对人性的探讨中*富有创见和*永恒的贡献之一。
  《性学三论》*早于1905年发表,但此后弗洛伊德不断地修改其中的论述,截至1924年的*后一版,共有四种版本。而这些调整的观点之间的差异,即精神分析学派与弗洛伊德思想脉络的轨迹。  

本版于《性学三论》之外,又新加了实践篇《爱情心理学》《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更深层次地解析了现代人生活当中的性问题和精神问题,是性学理论的实用性方面的延伸。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科与神经科的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莱堡(今捷克境内),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系。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1939年12月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享年83岁。

弗洛伊德的理论不仅对心理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对西方当代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历史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症研究》《梦的解析》《性学三论》《自我与本我》《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学引论》等。


【目录】

*篇

《性学三论》

*章 人人都有点“性变态” 002

1.变动的性对象 005

2.转变的性目标 023

3.性变态总论 037

4.精神病患的性冲动 041

5.部分性冲动与快感区 048

6.精神病患中性变态的盛行 051

7.幼儿性欲的萌芽 054

第二章 孩子们的“性冲动” 056

1.被遗忘的时光 060

2.幼儿性欲的表现 067

3.幼儿性欲的性目标 072

4.快感、自慰与性表现 076

5.幼儿的性研究之路 086

6.性组织的发展阶段 091

7.幼儿的性欲来源 096

第三章 “性成熟”的青春 104

1.生殖器的主导和前期快感 107

2.关于性兴奋问题 113

3.原欲理论 117

4.男女差异 120

5.寻找性对象 124

6.三论摘要 135

第二篇

《性学三论》的实践

*章 爱情心理学 152

1.畸恋:男性对象选择的特殊类型 153

2.性无能:情欲生活中的堕落倾向 164

3.处女谜思:一种禁忌 178

第二章 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 198

附 录 弗洛伊德与他的时代 221


【免费在线读】

孩子们的“性冲动”

(Die infantile Sexualität)

大部分人认为,性冲动的出现始于青春期,幼儿期不会出现性冲动,这样的观点是因为我们对性生活的基本规则缺乏了解造成的。

全方位梳理幼儿期的性表现,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性冲动的基本特征、发展过程及其不同的组成要素。[1]有些专家在试图阐明成年人的特性和反应时,对遗传的因素寄予了过高的期望。他们对人类祖先的史前生活格外关注,因而忽略了孩提时代对个体发展也同样具有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幼儿期的影响更易被人理解,必须在遗传因素之前加以考虑。虽然我们也能在文献中读到孩童在发育早期出现勃起、自慰和其他类似的性行为的记载,但这些行为长期被视作趣闻,或用以证明人类劣根性的存在。

就我所知,目前尚未有人为幼儿期的性冲动正名,且在介绍孩童发育的众多书籍中,“性发育”这章往往一笔带过,欠缺探讨。

有鉴于之后的论述有些大胆,因此我遍查相关研究,希望对此进行考据。考据的结果是:此番话无须修正。目前学界对孩童性欲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的研究才刚萌芽。一位名叫S.贝尔(S.Bell)的专家曾道:“我至今还没有见过有哪位科学家认真研究过青春期的情感。”[2]

青春期以前,生理上的性表现几乎被当作一种变异因素而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还被视作身体机能退化的表现。而且在我阅读过的孩童心理的著作中,都没有任何的章节专门阐释孩童的情欲生活,即便是普雷尔(Prayer)、巴尔德温(Baldwin)、佩雷兹(Pérez)、施特鲁佩尔(Strümpell)、卡尔·格鲁斯(Karl Groos)、海勒(Heller)、苏力(Sully)等名家也毫不例外。

但孩童具有爱的能力却是不争的事实,其中佩雷兹支持这种观点;格鲁斯在1899年出版的《人类的游戏》一书中也将此作为一个常识:“有些孩童性冲动来得很早,在面对异性的时候会想要触碰他们”;而根据贝尔的记载,*早发生“性爱”的案例是在一个两岁半的幼儿身上。[3]然而在斯坦利·哈尔(Stanley Hall)的巨著[4]出版之后,我们对于幼儿性欲无人提及的状况终于要做出一些修正了。相较之下,摩尔在1909年于柏林出版的新书《孩童的性生活》中就没有太多的新创观点。相反地,布罗尔乐的《孩童的性反常现象》则值得一览。

1

被遗忘的时光

以下两点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家都有意遗忘了幼儿时期的性发展:

一是专家因其自身所受教育的影响,存有一定的顾忌;

二是他们也可能是受了某种精神现象的影响。

这里我指的是对幼儿期记忆的遗忘,大多数人(并非所有人)对自己六到八岁期间的童年经历记忆模糊,此现象至今依旧成谜,不过好像目前也没有人对此提出疑问。

细想似乎也不难解答,因为这段仅有少数模糊记忆的时间,正是我们开始对感受到的事物积极回应的时期。从这个时期开始,人们开始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痛苦与欢乐,同样也表现出爱、嫉妒和其他一些情感。从成年人的角度而言,孩子正是从此时期开始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洞察力与判断力。不过在长大成人后,我们却对这时期的记忆模糊不清、一无所知。

然而为什么我们的记忆与其他精神活动相比如此迟钝呢?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幼儿期的接受能力和再现能力本应是*强的。[5]

但通过心理学研究,我们必须承认那些被我们遗忘的记忆,仍然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甚至决定了之后未来的发展。

因此,其实孩提时期的记忆并非被彻底消去了,只是对其有所遗忘而已,其本质是意识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排挤),如此类似的现象我们也能在一些精神病患者身上观察到。

但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排挤了幼儿期的印象呢?若能解开这个疑问,我们或许就可以解释歇斯底里症患者的遗忘症。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指出幼儿期经历的这种遗忘现象,提供了一个将孩童和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做对比的契机。说不定*后会发现幼儿期的遗忘其实也与幼儿期的性行为脱不了关系。

于此之前,我们在提到有些精神病患者对性的认识依然停驻或者回归到幼儿期时,已经做过类似的对比。此外,这种将幼儿期的遗忘与歇斯底里症患者的遗忘联系在一起的说法,并不是什么玩笑话。

歇斯底里式遗忘症是受排挤作用而造成的,因为患者的意识中已经存在一系列不能为其所用的记忆痕迹,但它们有着一股吸引力,能够在联想的过程中,将存在于意识里的记忆拉入意识的盲区。[6]可以说若没有幼儿期的遗忘做一铺垫,歇斯底里式的遗忘症也根本就不会出现。

我认为幼儿期的遗忘,导致人们回想自己的童年时如雾里观花,它掩盖了孩童性发育的经历,因而人们不敢相信孩提时代的经验会对将来性生活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不过要填补人们意识中的空白,凭我个人的力量是杯水车薪的。

自1896年起,我便致力于使人们相信,幼儿期是性发展的*个阶段,强调幼儿期对于一些和性生活有关的现象具有重要作用。

幼儿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止

研究显示,一个人的幼儿期存有大量异常、例外的性冲动,而对精神病患者儿时记忆的发掘,也帮助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幼儿时期的性行为图景:[7]

婴儿身上就有性冲动的萌芽,这是众所皆知的。但这些萌芽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又有很长一段时间受到压制。不过在性发育持续冲击下,随着个人体质的增强,这种压制终究会被打破。这一发展过程有着怎么样的周期性和规律性,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而言,幼儿的性活动在三至四岁时就能被观察到。

此外,幼儿性功能的这一论断也能在解剖学上得到印证。拜尔(Bayer)曾发现,新生儿的内生殖器官(如子宫)要比年龄稍长的孩童显得大。哈尔班认为,这是一个人的生殖器官在出生后逐渐退化的结果,但这一点尚未证实。

哈尔班于1904年在《助产学和妇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这种退化完成于出生几周后”。某些专家认为性腺细胞间隙组织是决定性行为的关键组织,通过解剖学研究,他们发现了幼儿性欲和性潜伏期的存在。以下文字引自利普舒茨的《青春腺及其作用》一书:“我们之所以认为青春期是性成熟的标志,是因为这一时期性发展开始加速。但实际上,这一过程早已经开始,在我们看来它始于胚胎时期。”

费伦斯也曾经撰文指出:“我们现在所说的出现在十五、十六岁左右的青春期,其实是青春期的第二个阶段,从出生到十五、十六岁的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称为青春期的中间阶段。”他的观点证实了人类发展在解剖学和心理学层面上皆有一致性。但他认为,人类性器官发育的首次高峰是胚胎时期,而孩童性生活步入早熟阶段则是在三到四岁的时候。当然,我们不能期望心理上的成长能与生理上的成熟步调完全一致。由于动物没有心理学意义上的潜伏期,我们也就无从知晓这些专家所认为的两次性发展高峰是否也在其他高等动物身上存在。

性压抑

就在性活动完全或部分潜伏的时候,那些会阻碍性冲动发展的精神力量(厌恶感、羞耻感、审美和道德感等等)也在此时成形。它们就像消波块一样,为活跃的性冲动设置堤防。

我们过去总认为,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孩子,是在教化中学会设置这些障碍的,但事实上,即便没有教育,这些精神力量也可能诞生。教育固然十分重要,这也是机体发育的必由之路,它使得这股精神力量得以强化,使其变得更为纯粹而有力,但它仅能在相当的权利范围之内起作用。

反向作用和升华作用

精神力量对个人此后文化的习得和常态的保持有着关键的影响,那么这些精神力量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形成的呢?

这也许是幼儿期性欲自身的影响。在潜伏期,性欲依然汹涌,但其绝大部分的能量早已脱离了原本的性目标。性冲动脱离原来的性目标,转向新的目标的过程,称之为升华作用。正是在这种升华作用的帮助下,我们的文化才得以成就。这一点得到了所有文化史专家一致的赞同。

而我想补充的是,这种升华作用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其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童年时代的潜伏期。[8]我们也可以稍加揣测一下升华作用的机制:一方面,由于幼儿生殖器官发育尚不成熟(这也是潜伏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性欲没有足够的作用空间;另一方面,幼年的性欲本身是反常的,它源自快感区,以性冲动的形式得以表现,但只会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带来不快。于是,一股精神上的反作用力(反向欲望)就被唤醒,厌恶感、羞耻感和道德感,构成了对抗这种不快的精神堤防。[9]

潜伏期的中止

当然,我们上述对幼儿性潜伏期的观点有一些猜测意味,论述也不甚清晰。不过在现实中,能对幼儿性欲善加利用,更多的是教育者的一种理想,具体到每个人身上,情况都会有所不同。有时一部分性表现会从升华作用中回归,有时性冲动会在潜伏期一直蠢蠢欲动,直到青春期到来时彻底冲破束缚。

在关注幼儿性欲时,教育者们似乎很是赞同我们的观点,相信道德的防御力量源自阻挡性活动,且相信幼儿的性活动无法驯化。但事实上,他们把孩童的所有性表现视作恶习(不过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不过,我们却很愿意认真去研究这种被教育界视作洪水猛兽的性表现,因为我们希望能从中发现性冲动本来的面目。



[1]事实是如果人们对于童年的性发展没有足够认知,也就无法确切理解遗传因素的作用。

[2]《两性爱情研究》,载于《美国心理学》杂志第13卷,1902年。

[3]此处参见哈夫洛克·霭理士在1903年出版的《性欲》一书。

[4]《青春期心理及其与相面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纽约,1908年)。

[5]我曾在《遮蔽性记忆》一文中,试图解決一个与孩童的早期记忆相关的问题。(参见《日常生活的精神病学分析》第4章。)

[6]这两类情况里,如果只能考虑其中的一种,那我们就无法理解心理压制的作用规则,好比游客在攀登吉萨金字塔时,必须一边推一边拉才能上去一样。

[7] 我们使用这些说法依据,是因为精神病患的儿童时期在本质上与健康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现象的强度明显与否。

[8]“性潜伏期”一词源自W.佛里斯。

[9]在现在这种情形下,性冲动的升华作用恰好与反向作用殊途同归。但通常来说,这两个过程还是相对独立的。除了反向作用外,还存有其他一些更为简单的升华作用形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