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与蒋介石虽处于同一时代背景之下,却是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属于不同性格的两种人。本书从他们诞生的时代、家庭和宗族背景切入,从故乡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从所受的不同教育和早期经历,深入发掘其特质、禀赋的成因,以及它们对两人事业的进程和晚年不同心态的深刻影响。


【作者简介】

龙剑宇,湖南韶山人。韶山*同志纪念馆副馆长、研究员,中国*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湘潭大学*思想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湘中地方史。乡土文化,*生平、诗词、遗物以及*、刘少奇、彭德怀等人物家谱方面都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其5项编研成果获得省级奖励。独著或担任主笔著作8部,参加编著3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小说、诗歌、散文、史料介绍等200余篇,共发表文字300余万。 主要作品:《*故土家族探秘》,西苑出版社,1993(主笔);《韶山览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执笔);《花明楼览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乌石寨览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遗物故事》,大象出版社,2002(合著);《*的诗词人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主笔);《*的家世渊源》,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中国出了个*》,人民出版社,2006(执笔)。


【目录】

*章 韶山和溪口
一、楚南名山——韶山
二、浙东明珠——溪口
三、*和蒋介石的故居
第二章 *、蒋介石的家族
一、毛姓、蒋姓的由来
二、毛、蒋两大家族原本同处浙江
三、历代毛姓、蒋姓人物述略
四、韶山毛氏家族和溪口蒋氏家族
五、*、蒋介石的近世先人
附:蒋介石《先祖玉表公行状》
第三章 *、蒋介石与父亲
一、蒋介石的父亲蒋肃庵
二、*的父亲毛顺生
第四章 *、蒋介石与母亲
一、蒋介石和他的母亲王采玉
二、*和他的母亲文素勤
第五章 早年的蒋介石
一、蒋介石出生的时代、家庭背景
二、顽劣的童年
三、蒋介石的天性
第六章 早年的*
一、*出生的时代、家庭背景
二、*的素质
三、*与父亲的冲突
四、*一度成为“农民”
五、*的挑战性格
六、*的出乡关
第七章 *和蒋介石的初出茅庐
一、*、蒋介石剪辫革命
二、*、蒋介石的学问根底
第八章 蒋介石的发迹
一、蒋介石和他的“师傅”陈其美
二、辛亥革命把蒋介石推上浪尖
三、蒋介石与孙中山
四、投机天才蒋介石
第九章 *的“起家"
一、在长沙城的“修炼”
二、在湖南*师范
三、*、蒋介石的思想底色
四、*在“一师”掠影
第十章  “五四"前后的*和蒋介石
一、远避“风潮”的蒋介石
二、*立在潮头
三、*与母亲诀别
四、蒋介石的孝心
附一:*《祭母文》
附二:蒋介石《哭母文》
附三:蒋介石《先妣王太夫人事略》
第十一章 *、蒋介石的家庭、婚姻观
一、*的婚姻
二、蒋介石的婚姻
三、*、蒋介石的家庭
第十二章 国共合作时的*、蒋介石
一、职业军人蒋介石
二、国共合作初期的*和蒋介石
三、对决前的相互凝视
第十三章 *、蒋介石的斗争
一、蒋介石荡尽群雄
二、*被逼上井冈山
三、*的“西游记”
第十四章 *入主北京,蒋介石败退台湾
一、陕北黄土地
二、南京“紫禁城”
三、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四、*与蒋介石的战略决战
第十五章 *、蒋介石的晚年
一、*定都北京
二、蒋介石逃到台湾
三、蒋介石在台湾的自省
四、蒋介石的“反攻大陆”和*的“解放台湾”
五、*、蒋介石的生活习性
第十六章 *、蒋介石与他们的故乡
一、*、蒋介石与他们两家的族谱
二、*、蒋介石的乡情
三、*、蒋介石与故乡族戚、旧交
附一:*表兄文东仙关于年初*回家的回忆
附二:毛岸英写给表舅向三立的信
第十七章 *、蒋介石的长子
一、蒋经国、毛岸英的出生和早年
二、蒋经国、毛岸英在苏联
三、蒋经国、毛岸英与他们的父亲
四、毛岸英请缨赴朝鲜,蒋经国接班当“总统”
后记


【免费在线读】

 *章 韶山和溪口
韶山,溪口,这两个深寓特定含义的名字,已深镌于中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永久丹青史上——因为,在这两个地方,孕育了两位奇人:尽管他们属于不同类型的人,但人们却不时地想到他们! ’
  古语云:钟灵毓秀;又云:地灵人杰!
  韶山地灵否?溪口地灵否?
  韶山与溪口相距遥遥一千公里。韶山,乃是中国南部腹地一个内陆省份——湖南的一个小小山冲;而溪口则是中国东部沿海省份——浙江一个距东海海滨仅30公里的小镇;她们的主人——*,蒋介石,曾经站得那么近,又那么远;故此,将他们作一对比,便有了充足的理由。
无论韶山,还是溪口,其渊源由来已久,追溯起来,意味深长。
  一、楚南名山——韶山
韶山之韶,源于“音召凤至”,即“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尚书·益稷》)“箫韶”是什么?何音有如此魅力?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汤问》),孔子说“《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而“《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