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这里有神秘的传说,这里有未解的谜团,这里有盛极一时的繁华,这里有千年无人踏足的荒凉…启人类省思之旅,揭开那失落文明的面纱;

◆千古之谜:神奇的金字塔;

◆古希腊:文明失落的色彩;

◆玛雅:美洲孤寂的舞台;

◆绝版文明不会重新再现,留存的废墟却给了我们遐想的空间;

◆那些正在风中消散的传奇和辉煌离我们越来越远,残存的孤寂随着文敏的进程定会变得更加沉重。


【内容简介】

散落在荒草间的瓦砾,夕阳下的断壁残坦地下,曾经保留着一个个不朽的传奇?神秘的埃及,诡异的巴比伦,光荣的希腊,伟大的罗马,虔诚的印度,孤寂的南美,璀璨的欧罗巴……那些正在风中消散的传奇和辉煌离我们越来越远,残存的孤寂随着文明的进程定会变得更加沉重。


【作者简介】

董桂萍,硕士,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现就职于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主要讲授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教书匠”等荣誉称号,主持参与课题多项,发表论文数篇。代表作品有《杭州运河旧影》《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等。


【目录】

目录

CONTENTS

*篇 埃及文明 / 001

千古之谜:神奇的金字塔 / 002

死神之翼:法老的“魔咒” / 017

不朽传奇:木乃伊归来 / 023

故国灭亡:神奇化为腐朽 / 029

第二篇 两河文明 / 037

河间之地:*初的足迹 / 038

失落千年:谁是真正的主人 / 049

第三篇 印度文明 / 061

穿越时空:寻找失落的文明 / 062

佛教缘起:追随佛的脚步 / 074

第四篇 希腊文明 / 085

文明关隘:*初的辉煌 / 086

城邦时代:雅典与斯巴达 / 095

帝国之痕:希腊化时代 / 106

第五篇 古罗马文明 / 115

古老传说:在废墟与传说间散步 / 116

叩问丛林:永不腐朽的编年史 / 148

惊世发现:游走在梦幻边缘 / 160

人神之间:穿越时空的智慧 / 171

缥缈背影:已逝的辉煌 / 182

第六篇玛雅文明 / 1 47

叩问丛林:永不腐朽的编年史

惊世发现:游走在梦幻边缘

人神之间:穿越时空的智慧

缥缈背影:已逝的辉煌

第七篇 印加文明 / 1 91

荣光闪耀:古罗马的痕迹 / 126

不朽踪迹:虔诚的追忆 / 137

神异造物:神奇之后的神奇 / 192

黄金荣耀:艺术诞生的沃土 / 201

末日余晖:不灭的足迹 / 210

第八篇 阿兹特克文明 / 219

文明延续:失落世界的再发现 / 220

创造辉煌:阿兹特克的伟大贡献 / 228

黯然神伤:被殖民者毁掉的文明 / 235

第九篇 欧罗巴文明 / 243

迁徙融合:版图拼盘的形成 / 244

难解谜团:西方世界的悬案 / 253

多彩欧洲:异域国度的文明 / 260


【前言】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时间则是谜团*的操盘手。

人类是置身其中的困兽。

也是*试图与之抗衡的对手。

时间匆匆而过,残酷冷漠,它不带温度地微笑着,俯视着这个世界,看着从古至今周而复始的悲欢离合和营营役役。

它从不随意在人间翻云覆雨,捉弄于人。

它只是耐心地等待着,等待阴谋家从黄口小儿成长为朝中权臣,权力在他们的手掌之间左移右转;而大多数人从日出而作再到日落而息,汗水从他们的腰背之间滚落;躲在角落的女人们则从天真烂漫变得苦闷忧愁,青春从她们的眉宇之间倏然而逝。

它等待着一切都成为过去,成为在这个世界里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

若要时间垂手认输,那就要令江河倒流,死者转生。

所以*终还是我们输掉了这场苦战。

而时间也自认是胜者。

我们用纸莎草和泥板,竹简和青铜,用文字和语言刻下与时间的恶斗,妄图打破这场战斗的困局。

纸莎草和泥板随着酷暑和暴雨渐渐被涂抹掉痕迹。

竹简和青铜倒是稳定些,却也到底在不断更迭的朝与代间隐秘消失于世间。

语言不同,人类试图建造的巴别塔成为永远废止的计划。

文字易逝,书刻下的一切都被时间用大手抹去。

我们似乎扳回了颓势,向着外太空发送卫星,向着地里凿进时空胶囊,看起来似乎逃脱了时间的魔爪。

但我们该怎样追忆过去呢?

追忆人类世界不过短短几千年的*初阶段?

那些仅凭着口耳相传的古老传说,伴随着游吟诗人的足迹,在荒凉的草野间、人声鼎沸的闹市里,留下已遥不可及的追忆。手执剑戟,背缚甲胄,赤脚战斗的铁血男儿嘶吼着战斗,将生命献祭于女神雅典娜。

而沙漠中一声声悠扬却悲凉的驼铃声,却无法让人从中追回那拥有迷人笑靥的楼兰少女。那块沙中绿洲,域外仙境就像是一段曾经萦绕在耳边的乐曲,令人心驰神往,却也捉摸不透,更像是一阵从往日飘来的风,穿过手指尖,却留不下一丝痕迹。

我们能亲见的,只是锈迹侵蚀下颜色已如泥土的废铜残铁,它曾经被人怎样珍视把玩,用丝绸包裹着,用各色宝石缀满它的鞘,在怎样一场注定悲剧的阴谋中登上它的舞台,刺进谁的皮肤,啜饮过多少人的鲜血。

我们能寻见的,只有滚滚黄沙中青春已成枯骨的神秘尸体。她曾经是谁万分疼爱的女儿,被幸福簇拥着,被鲜花赞美衬托她的美,在经历一场怎样的风花雪月后迎来她的归宿,遭受何种病痛,在泪水和孤单中死去。

无法停止前进的脚步,也无法停下回溯的步伐。

我们因未来而充满希望,也因过去而充满悲伤。

但我们仍不愿放弃回首追寻,我们迫切地寻找着,寻找着那些历史真实存在的证据。

宇宙存在了130多亿年,太阳存在了50多亿年,地球存在了将近45亿年。而人类,只存在了区区300多万年。在漫长的时光里,我们就是恒河中的一粒沙,太过脆弱渺小。

而越是了解这个世界的浩瀚,我们就越为自身的短暂而悲叹。

一个人,一生不过短短百年。

夜里仰望星空,感怀银河无穷,星光熠熠闪烁,目中所见皆是千万年前的光彩。

而这一切都绝不会再重来。

正如此刻的你我,正书写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

无法超脱时间的我们只能在这整个世界的谜团下过活。

我们的目光越是看向前方,心就越是想找寻那遥远曾经的模样。

但你是否也曾像我一样,无数次在梦中与那些未解的传说一次次照面,却又在醒来后怅然若失。

那不曾亲历的往事,那不曾亲见的历史,那不曾亲闻的语言,那不曾亲触的宫殿。

一切的一切,又如何能不让人心驰神往?

这故事、这传说、这往事种种,都是绝版的风华,世间的*。

因此我们决定写下这部书稿,给所有仍愿将目光投向那一段段风沙难掩的历史的你们。我们已离那些历史太过遥远,不曾亲历,无法回忆,只能用苍白的笔墨尽力书写在风中仍传扬的曾经。那些悲欢离合、国仇家恨是真的;那些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也是真的;那些金银珠玉,地下银河更是真的。

虽不能带你亲历,但我仍愿邀你一同探寻曾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发展过、繁荣过的古老文明。去看一看曾经在遥远的南美大陆上的神秘而优秀的文明,他们有着稍显怪异的生活方式,却拥有格外优秀的天文历法,还有能与大洋彼岸的埃及金字塔遥相呼应的玛雅金字塔。在茂密的丛林深处,又是怎样一点点破败,成为一段没人能够讲述的文明传说……

再去看一看骊山深处的那个无法开启的千古*墓,做了千古一帝还不够,嬴政还要将他的帝国完整复制带入他的亡灵世界。用珠宝镶嵌而成星空,用水银铺就而成江河,用千百陶俑而成军队。去看一看这千百年来世界各地的帝王们为自己打造的死后乐土。铁木真随意埋葬的一方草原、法老为了重生而耗人力千万终成奇迹的金字塔……

又或是同你一起去瞧一瞧当年集普鲁士国王和沙俄几代王室的积攒而成的举世珍宝琥珀屋。闭上眼,琥珀发出的光芒仍会在你的眼前映出一片金黄明亮的柔和光芒。金黄浅红的琥珀无不散发着宝石一般的色泽,温柔又动人,描绘出你能想象得到的极致浪漫。那些宝藏由人类所汇聚,又因人类而遗失,令人忍不住为之扼腕。

再去瞧瞧与春秋战国同一时期却成长为一个我们不曾熟悉,同样拥有迷人又灿烂的历史的古蜀国。三星堆是那个文明留给我们的,一个发现奇迹的地方。无法理解的青铜神像,造型夸张却又笔触柔美完整的青铜面具。古蜀国曾拥有怎样一个完备又神奇的历史?

我们无法亲眼重见那些过去,但在纸面上,我期待能够将你领入那一个个满是神秘的过去。

那些被时间无情隐去的碎片,我们撷来涂展在纸上。在这场与时间的争斗中,我们绝不会轻言放弃。

且去阅读,且去一品那时间之手深藏的佳酿。


【免费在线读】

玛雅文明

叩问丛林:永不腐朽的编年史

诡异的有字天书

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主义者顺着哥伦布的足迹,踏上中美洲土地,来到了玛雅部落。玛雅人向西班牙*任主教兰多介绍了自己的文明。兰多被玛雅典籍中记载的事情吓坏了,认为这是“魔鬼干的活儿”,于是下令焚毁全部玛雅典籍。

经过这番浩劫之后,玛雅人一下子神奇地失踪了,他们灿烂的文化也随之成了迷。

在经历了西班牙传教士疯狂的焚书、时间的变迁和气候的反复无常后,只有三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的玛雅象形文字手稿幸存下来:《德莱斯顿古抄本》《科尔特斯古抄本》和《佩雷斯古抄本》。其中,《德莱斯顿古抄本》主要是一篇关于天文学的论文。《科尔特斯古抄本》原本是一本占星术教材,用以协助神职人员进行预言。《佩雷斯古抄本》遗留下来的部分章节是有关仪式方面的。遗憾的是,三部存留下来的著作中没有一部是关于历史的。

300年后,年轻的美国外交官斯蒂文写了一本《旅行纪实——中美加帕斯和尤卡坦》激起了人们研究玛雅文化的热潮,于是不少人致力于研究16世纪西班牙的那场浩劫后,仅存的三部玛雅典籍和一些石碑、壁画等,然而,玛雅的文字是那样古怪,那样难懂。数百年来,这三部像天书一样的玛雅典籍,吸引着无数想要“打开”它的人。

经过研究,人们发现,虽然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就相继出现了书写文字体系。然而在美洲大陆上文字体系的出现,似乎比其他大陆的古代文明晚得多。根据传统的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说法,美洲文字的历史不超过2300年,而玛雅文字的历史则更短。*早的美洲文字由墨西哥中部奥克萨卡山谷中的萨巴特克人创造,而玛雅文明是萨巴特克文明之后才崛起的,真正的玛雅文字被认为是在公元2世纪之后才出现的。

公元250年至公元800年,也就是玛雅人的古典时期,他们在神庙中建立起许多巨大的石碑,这些石碑上布满了用雕刻和绘画书写的碑铭。由于从未发现过这段时期之前的玛雅文字,因此考古学家推断,这些玛雅人的华丽语言可能借鉴了其他的中美洲文明。由于萨巴特克文字出现的时间比玛雅文字出现的时间早很多年,而且,玛雅文明的发祥地距离萨巴特克文明的活动地区很近,所以许多考古学家猜测,玛雅文字也许受到了萨巴特克文字的影响,甚至就是起源于萨巴特克文字。

玛雅文化中,*块记载着日期的石碑是公元 292年的产物,发现于提卡尔。从此以后,玛雅文字只流传于以贝登和提卡尔为中心的小范围地区。5世纪中叶,玛雅文字才普及到整个玛雅地区,当时的商业交易路线已经确立,玛雅文字就是循着这条路线传播到各地的。

玛雅人有着完整的、自成体系的书写文字,他们的象形文字体系由许多颇为复杂的图形符号组成,符号共有 800多种,大概 3万多词汇,语言之丰富令人惊讶。

这些文字一般是刻在石柱、祭台、金字塔、碑碣和陶器上,此外还被写在树皮和鹿皮纸上。可惜的是,在西班牙人征服中美洲的过程中,成千上万本写在树皮上或鹿皮纸上的玛雅手稿被视为异端,尽数烧光了,目前只有三本幸存下来。它们成为破译玛雅文字的难得线索。

现在,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静躺了上千年、曾被谣传为是“外星人之语言”的玛雅古文字,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努力,他们所使用的 800个象形文字,已有四分之一左右被解译出来。这些文字主要代表一周各天和月份的名称、数字、方位、颜色以及神祇的名称。大多记载在石碑、木板、陶器和书籍上。书籍的纸张以植物纤维制造,先以石灰水浸泡,再置于阳光下晒干,因而纸上留下一层石灰。虽然现代还有 200万人在说玛雅话,而且其文字中一部分象形和谐音字很像古埃及文字和日本文字,可以比较探讨出其中的异同来,但我们对整个玛雅文字的解译,依然力有未逮。

1963年,苏俄语言学者瑞•克洛鲁夫,成功地将碑文分门别类,以统计学的方式来处理和分析,从这些不同的类别中,归纳出相同的象形文字。玛雅文字不像英文那样用 26个字母组成,而是文字每个字都有四个音节。克洛鲁夫终于成功地看懂了几个文字。接着,苏俄数学研究所的斯尔 •索伯夫和巴基•斯基洛夫使用电脑,利用庞大的资料文字(约 10万字)成功地解读了一篇文章。其基本的内容有宗教仪式、气象现象和农作物等。

1966年,有人根据已认出的这些玛雅文字,试译了奎瑞瓜山顶上的一块玛雅石碑,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它竟是一部编年史。据透露,编年史中记有发生于 9, 000万年前,甚至 40, 000万年前的事情。可是 40, 000万年前,地球还处在中生代,根本没有人类的痕迹,难怪那些欧洲的宗教狂人认为所介绍的玛雅文明是“魔鬼干的活儿”了。

神秘的缪斯之歌

西班牙殖民者对玛雅典籍的破坏使得玛雅的文字系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以至于研究玛雅文化的专家学者不得不另辟蹊径,从西班牙语文献中捕捉玛雅文化的蛛丝马迹。在这些文献中,《契兰•巴兰》(Chilan Balam)丛书*富有代表性。

西班牙人征服玛雅地区后,传教士们就强迫玛雅人接受西班牙语。他们虽然允许玛雅人说自己的语言,但要求记录书写时却必须完全采用西班牙文字系统。他们希望以这种方式*终促进玛雅人皈依天主教。

玛雅人在无奈中采取了“曲线救国”的办法。那些原来希望被用来为天主教宣扬教义的西班牙字母,现在被用以记录玛雅人的历史和文化。《契兰•巴兰》丛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这套丛书是由许多村庄各自的史书组成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用欧洲人的纸张、西班牙文的字母,写玛雅人的语言,记录玛雅人的历史和文化。

所谓 Chilan Balam,直译是预言家。预言家指玛雅祭司集团中的一种,他们能经常与神沟通,将神的启示或谕告传达给人们;他们还能占卜,预言未来的天上人间之事。整个书名可以意译为通神者说神,讲解各种神秘的知识。它可能是那些幸存的掌握文化历史的玛雅人,向他的同胞讲述自己民族古老的知识。

《契兰•巴兰》丛书有许多本,每本都是写某一个村镇。比如,《马尼的契兰•巴兰》(The Book of Chilan Balam of Mani),就是在马尼村写成的。现在知道的有十一二本《契兰•巴兰》的片段,这些文献的内容非常丰富。有预言、神话、祈祷,有首领的考试、仪式,有天文学资料、咒语、歌曲,还有时事记录(比如,处决、流行病等),*重要的是,还有对玛雅古代历史的编年概述。

西班牙人在征服玛雅地区之后,虽然禁止了玛雅文字的使用,并开始强制推行拉丁文字,但一些玛雅的祭司仍偷偷地以玛雅文字抄写一些古老典籍,其中一份《波波尔•乌》的手抄本于 1702年为一位神父法兰西斯可•席梅内兹在危地马拉一个小镇奇奇卡斯德南哥发现。席梅内兹并没有将之烧毁,反而将它抄写下来,又将之翻译成西班牙文。席梅内兹神父的手抄本与翻译本一直被世人遗忘在危地马拉市圣卡洛斯图书馆的一处角落,直到 1854年才由 Brasseur de Bourbourg 及 Carl Scherzer

发现。两位发现者在几年后出版了法文与西班牙文的翻译,为《波波尔•乌》在世间流传的开始。

《波波尔•乌》或者叫作“昆切书籍”是南部玛雅地区记录当时状况*完备的图书之一。它保存下来的部分是当时的宇宙起源学说、宗教、神话故事、移民历史以及昆切的历史,他们认为昆切地区的人民是南部高地中*有力量的人种。《波波尔•乌》记载:此处记述了如何一切处于悬止,一切平静,处于静默;一切静止,寂静,而天穹的领域是空洞的。

《波波尔•乌》语言与文字风格的优美暗示出由于西班牙的入侵而造成的昆切

文化的湮灭,这正是我们今人所遭受的文化不幸。有人认为席梅内兹的手稿与原始的内容有出入,*明显的部分就是将后来危地马拉的西班牙政府描述为先前玛雅统治者的继承者。虽然如此,它仍是记录保存玛雅文化的重要资料。它不仅记载了书中原有的许多玛雅神话和史诗,而且也多少反映了外来文化人对玛雅文化古迹的观察心得。从形式上讲更为规范有序,从内容上讲也更加连贯易懂。

总之,《契兰•巴兰》和《波波尔•乌》这两本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玛雅文献核心的奇书,成为学者们参考*多的资料。这两本书,各有特点,但是在性质和内容上具有一种共性。一本是圣书,另一本是占卜者的预言。它们都是得自于玛雅祭司集团的真传。正是因为这个具有专业性的来源,增加了它们的权威性。书中记述的那些久远的神话、编年的历史大事、天文学知识以及那些曾一度秘传于小圈子内的仪式知识,是无法在现代玛雅人的生活中观察到的,也是*有价值的。

玛雅文字文化的湮灭,这正是我们今人所遭受的文化不幸。有人认为席梅内兹的手稿与原始的内容有出入,*明显的部分就是将后来危地马拉的西班牙政府描述为先前玛雅统治者的继承者。虽然如此,它仍是记录保存玛雅文化的重要资料。它不仅记载了书中原有的许多玛雅神话和史诗,而且也多少反映了外来文化人对玛雅文化古迹的观察心得。从形式上讲更为规范有序,从内容上讲也更加连贯易懂。

总之,《契兰•巴兰》和《波波尔•乌》这两本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玛雅文献核心的奇书,成为学者们参考*多的资料。这两本书,各有特点,但是在性质和内容上具有一种共性。一本是圣书,另一本是占卜者的预言。它们都是得自于玛雅祭司集团的真传。正是因为这个具有专业性的来源,增加了它们的权威性。书中记述的那些久远的神话、编年的历史大事、天文学知识以及那些曾一度秘传于小圈子内的仪式知识,是无法在现代玛雅人的生活中观察到的,也是*有价值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