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艾特玛托夫说:“在艺术创作上给我带来*愉快和痛苦的,也许是中篇小说《永别了,古利萨雷!》了。我想在这个作品中说出一些不同于我过去作品的新东西。我个人觉得,这个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我得以描绘出吉尔吉斯民族现代生活的图景,塑造了一个吉尔吉斯民族性格。我努力再现的不是民族的某些装饰品,而是要提出吉尔吉斯民族生活中那些本质问题,深入揭示社会的冲突和矛盾。”这段自述概括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小说获得广泛好评,获1968年度苏联国家文艺奖金,同年作者获“吉尔吉斯人民作家”称号。


【内容简介】

《永别了,古利萨雷!》描写了老牧民塔纳巴伊一生的遭遇,通过主人公对马的那种爱护备至、视同亲人的态度,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主人公博大的胸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作者以巨大的艺术真实性再现了战后时期农庄生活中的重重困难,穿插了一大段主人公同区委领导中官僚主义的直接冲突,导致一名忠心耿耿的共产党员被开除出党的悲剧。收入本书的还有《在巴达姆塔尔河上》《候鸟在哭泣》《旋风》《雪地圣母》(节译)等作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艾特玛托夫(1928—2008),吉尔吉斯斯坦著名作家。曾担任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吉尔吉斯科学院院士、驻外大使。多次获苏联国家文学奖和列宁奖,对中国当代作家也有深刻影响。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查密莉雅》《永别了,古利萨雷!》《白轮船》《早来的鹤》《花狗崖》等,长篇小说《一日长于百年》《断头台》《成吉思汗的白云》《卡桑德拉印记》《崩塌的山岳》等。他的创作富于吉尔吉斯民族特色,内容丰富深刻,文笔优美,已被译成150 多种文字出版,并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歌剧和芭蕾舞剧。

译者简介

冯加,实名冯家箴,1932年出生于江苏宜兴,曾就读于和桥小学、苏州中学、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大学毕业后留系工作至退休。对文学翻译情有独钟。主要译作有《被侮辱于被损害的》《变色龙》《克雷洛夫寓言》《永别了,古利萨雷!》《断头台》《木木》《人的命运》等。


【媒体评论】

艾特马托夫的去世,是我们所有人巨大的无可奈何的损失,我们会记住这位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

——普京

我特别喜欢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通过一个七岁孩子的悲剧性故事,把富有寓意的神话、孩子的幻想与严酷的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 曹文轩

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他早就是诺奖得主了。艾特玛托夫的死,可能意味着那片土地上,*后一位文学神父离去了。

——迟子建

艾特玛托夫主要依仗的是真正的抒情艺术。那些大段大段的描写,满掺着马经和草经的描画,歌唱,联想,真是太美了。那享受无法忘怀,细读一遍像是一场美的沐浴。

——张承志

艾特玛托夫的作品是非常好读的,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像是蜜和酒,甘甜芬芳得让你陶醉

其中。在读他的作品时,甚至能闻到成熟庄稼和干草堆的气味。

——冯德英


【目录】

永别了,古利萨雷! / 001

在巴达姆塔尔河上 / 183

候鸟在哭泣 / 219

旋 风 / 239

雪地圣母(节译) / 299


【免费在线读】

永别了,古利萨雷!

一辆破旧的四轮大车上,坐着一位老人。毛色浅黄的溜蹄马古利萨雷也已经老了,很老很老了……

这段通向高原的缓坡很长,爬起来着实叫人心烦。四周是灰色的、荒秃秃的小山。每逢冬天,山风袭来,卷起满地积雪;到了夏天,酷暑难熬,活像座人间地狱。

对塔纳巴伊来说,这段坡路实在是一种惩罚。他不喜欢慢腾腾地赶路,嘿,那简直叫人受不了。年轻的时候,他常去区中心办事,回来的路上,他总是快马加鞭,飞身上山。他用鞭子使劲抽马,一点儿也不心疼牲口。有时,他和一起赶路的人坐的是双牛驾的四轮大车。碰到这种场合,他总是一声不响地拿过自己的衣服,跳下车,宁愿走着上坡。他大步流星,像冲锋似的,一口气登上高原才歇脚。他在那里大口大口地吸着空气,等着下面慢慢爬上来的老牛破车。由于走得太快,他的心怦怦直跳,胸口隐隐作痛。尽管这样,他还是觉得比坐牛车要痛快得多。

已故的乔罗对他朋友的这种怪脾气,老爱取笑一番。他曾说:

“塔纳巴伊,你想知道你为什么老不走运吗?没有耐性。就是这样。什么事你都想快呀快呀,世界革命恨不得三下两下就大功告成!别说革命了,就连一条普普通通的路,那段出了亚历山大罗夫卡的慢坡,你都受不了。人家赶路,都不慌不忙;可你呢,跳下车,跑着上山,就像背后有群狼追赶似的。结果有什么好处呢?一点儿好处也没有,还不是坐在上边等别人。要说世界革命,靠你单枪匹马也是搞不成的。你记住吧,在大伙儿赶上来之前,你就得等着。”

但这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