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17个二孩家庭真实案例,17种二孩家庭的生活烦恼和困境,17种爱的表达方式。二胎时代,年轻父母该如何应对中国新型亲子关系?在子女的养育过程中,该如何调整大宝和二宝的相处模式、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本书将一一给你答案。

2.资深儿童教育心理顾问首次分享近几年处理过的极具典型性的二孩家庭真实案例,用笔触温暖而真实的文字,直击当下新型亲子关系。每个已经或即将拥有二孩的家庭,都能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内容简介】
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了再生一个,很多问题与困惑也随之而来。本书是一本情真意切的二孩家庭温情故事书,作者选取了17个近几年处理过的极具典型性的二孩家庭真实案例,用笔触温暖而真实感人的文字,直击当下中国新型亲子关系,为你讲述一个个或有趣、或温暖的二孩家庭生活故事,看新一代的年轻父母是如何调整与大宝和二宝的相处模式、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让其学会分享沟通、共同成长和相亲相爱。这些形形色色的家庭,尽管有着不同的组合方式,面临着不一样的困难和挑战,但你能在他们的故事里,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爱的温情与伟大。希望这样的美好,你能真切体会到。
【作者简介】
艾安妮,儿童教育心理顾问,长期致力于亲子教育、亲子关系辅导,为家长和教师解答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困惑,著有家教作品《家有二孩,教育不是1 1》、翻译作品《小王子》《瓦尔登湖》《幼儿心理学》等。
【目录】

序:还好生了两个孩子

1. 老九 | 谈一场毫无准备的爱

很多夫妻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要了第二个孩子,这个意外降临的孩子会让一个家庭措手不及。

2. 王世如 | 人生不是一场模仿秀

在一些小城镇,很多夫妻看到周围的同学、朋友都要了二胎,也会不知不觉地走到这一步。大家都是这样生活的,那我们也就如此了。而到了真正养育“二孩”的阶段,人生还是一场模仿秀吗?

3. 纪晨 | 如何跨越“隔代教育”的鸿沟

很多父母是一线城市的高级金领,掌握先进的育儿理念,不接受隔代教育,采取亲自指导育婴师的育儿方式。当家里有了两个孩子后,他们面临更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又将如何跨越这条鸿沟?

4. 常永裕 | 孩子是*美的征途

创业者,往往意味着披荆斩棘,也意味着 24 小时无休。在这样的家庭里,父亲常常是缺席的,而母亲全程陪伴。父亲需要学会如何对待每一个新生的生命,这也是一场人生的创业。

5. 阿慧 | 爱的平衡

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里,年轻父母忙于工作,便请老人帮忙带孩子。这时,育儿往往不只涉及教育,还是一场家庭关系学。相较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二孩”家庭有更加复杂多元的家庭关系需要处理。而这世上并不存在一套可以适用于每一个家庭关系处理的法则。你需要懂得边界和尽量理解,做到爱的平衡。

6. 娇子 | 在经济实力面前,有爱是否足够

对一个经济实力薄弱的家庭而言,生育两个孩子容易,养大却很困难。他们或许可以拥有与天下所有孩子一样丝毫不打折扣的爱。但这样的爱,是否足够?

7. 单微微 | *亮的星星是哪一颗

给孩子*好的——养育一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尚且容易做到,有了两个孩子则一定会感到困惑与纠结。究竟什么是精英式的教育?精英的标准是否有多种定义呢?

8. 景石磊 | 爱的方式就是爱的语言

爱情与年龄无关,但夫妻两个人的年龄差距有时候确实会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形成双重标准。当夫妻两个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二孩”的家庭结构只会让问题雪上加霜。

9. 李力 | 原来*恐怖的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原来*恐怖的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自家兄弟或姐妹。在“二孩”家庭中,当一个孩子无比优秀时,另一个孩子该如何消除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和阴影呢?

10. 刘千一 | 一个青春期少年与一个婴儿的 PK

婴儿期和青春期,恐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麻烦的两个阶段,“二孩”家庭很可能会遭遇这两种情况的对撞。此时,恭喜你,考验升级,你需要更多的智慧去解决这一难题。

11. 吴菲菲 | 平淡生活里的温暖守望

点一盏灯,捧一卷书,守着似水流年,吴菲菲愿意就这样平淡地过一生。当很多看似不可错过的人生机会到来时,只要是不能和丈夫、孩子团聚在一起,她都选择了放弃。

12. 杨咏 | 如何给你完整的爱

年轻父母面对无法承受“二孩”的重担,采取了分散式养法。爷爷奶奶带走一个孩子,姥姥姥爷带走另外一个孩子。一家人分散在三个城市,这样的分裂要如何弥补和解决?

13. 白家康 | 众星捧起的独月 VS 两个月亮

独生子女时代,每个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二孩时代”来临后,情况看起来没有发生什么转变。众星仍然在捧月,只是两个月亮之间难免有冲突。毫不打折扣的爱。但这样的爱,是否足够?

14.陈晨飞 | 那些年,我走过的误区

早教、幼儿园、小学、中学,很多父母在孩子的任何阶段都要追求教育资源的*化设置,而当第二个孩子降生后,这种优化的难度就会大大提升。

15.陈梅 | 心里的天秤,平等的爱

有些老人思想守旧,有重男轻女的看法和做法。父母想要对这样的情形做出弥补,就应该对女儿更加关爱和袒护吗?

16. 顾明 | 每一份爱都可以是完整的

我们只要一个孩子,把*完整的爱都给他,不分给别人——这是很多父母挂在嘴上的论调。可是当一个家庭里有了两个孩子,一定是他们分割了父母的爱吗?可不可以每一份爱都是完整的?

17. 邓其阳 | 汇聚在一起,便是江河

离异后再婚组成的“二孩”家庭会遇到比普通家庭更多的问题,两个孩子之间如何相处?父母双方如何与对方的孩子相处?

后 记


【前言】

序:还好生了两个孩子

从事儿童心理咨询工作的这些年里,我遇到过各式各样的教育问题。但近几年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这些教育问题渐渐都归于一个,那就是——一个都不会养呢,两个可怎么办啊?

老人们常说“只要把孩子生出来,自然有办法养得起”。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先不提在经济上是否能养得起两个孩子,精神上就已经“养不起”了。

我经常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妈妈,一面劝着别人“你这才一个,趁着年轻再生一个吧!两个孩子才是伴儿,往后还能有个照应”,与此同时,她们自己却在二孩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我可不要二胎了,一个就够了,打死都不要!”

“真好,我可得给我家大宝再添一个伴儿,哪有那么多顾虑,船到桥头自然直!”

能斩钉截铁说出这两句话,并贯彻到底的父母,寥寥无几。因为大多数的父母都做不到那么潇洒,犹豫不决似乎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其实当你徘徊不定时,你的内心就是想生的,只是碍于各种各样的想法。此时,人们在精神上就已经被“二孩”来了个下马威。

有人对照着各式各样的教育宝典教育二个孩子,却发现自己看了一百本书依旧顶不过孩子的一句哭闹。“为什么看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教不好孩子?”这是很多二孩父母见到我后的*句话。抢玩具、耍脾气、打架、离家出走……家长从工作的筋疲力尽中逃出来,又陷入到了家庭的旋涡。

但家长们却忘了审视自己,你们真的贯彻了书上的理论吗?即使你反复告诉自己不能随便发火,但看到孩子随地丢玩具时,脱口而出的还是怒骂。此时,我们在精神上就已经被“二孩”吓得手足无措了。

其实二胎根本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支持每一位想生二胎的妈妈,也理解每一位不打算生的妈妈。但有时候,手足情不是父母的爱能弥补的。当你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看到两个小朋友坐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说到一半还“咯咯”地笑了出来,那时的你会感谢当初劳累的自己,说一句:“还好,我生了两个孩子。”

养育二胎不难,只要方法正确,你会获得双重乐趣。生一个孩子,家长或许是轻松的,孩子可能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生两个孩子,家长前期或许很劳累,但后期却是满满的幸福,用三年劳累换未来三十年的幸福,何乐而不为呢?

本书选取了二十个我近几年处理过的典型的家庭故事,文中的均是真实案例。当对我诉说的人越来越多,我开始意识到,在国家二孩政策彻底开放的当下,他们所面对的苦恼和困惑,已经不是个例。每个已经或是即将拥有二孩的家庭,都能在这些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会受到一定的启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形形色色的家庭,尽管有着不一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我在他们的故事里,却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爱的温情与伟大。希望这样的美好,你能和我共同体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