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40年(1978—2018)》由国内一批劳动关系领域优秀的中青年学者编写而成。全书以中国劳动关系市场化和中国劳工政策的发展历程为背景,综述和提炼了中国劳动关系研究近40年的发展成果。劳动关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成果涉及多个研究领域,所以本书综述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劳动关系学、劳动法学、工会研究、劳工研究、劳动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

《中国劳动关系学40年(1978—2018)》以时间发展为逻辑线索,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不同发展时期的研究成果。全书的内容聚焦到三大主题的研究成果,即劳动关系主体、劳动关系制度与微观企业劳动关系研究。在具体内容安排上,劳动关系主体研究综述了关于工会、雇主及政府三大主体的研究成果;劳动关系制度研究综述了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集体行动与政府治理制度以及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研究成果;微观企业劳动关系研究综述了关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内部沟通与协调的研究成果。在各章具体的阐述中,作者们把劳动关系学科的初创、学科成立以及学科趋于成熟的逻辑脉络贯彻于全书的内容之中。


【目录】

*章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40年

*节 劳动关系早期研究与学科起源

第二节 市场化劳动关系制度与学科初创

第三节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多元学科融合

第四节 劳动关系研究的未来发展

第二章 工会研究

*节 工会的角色与性质

第二节 工会的组织与运行

第三节 工会的作用与效果

第四节 工会的改革与变迁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雇主研究

*节 市场经济发展与雇主主体性确定

第二节 私营经济性质及雇主政治参与

第三节 雇主的逐利目标与社会责任

第四节 “三方”关系中的雇主组织与协会发展

第四章 政府与劳工政策研究

*节 政府性质与劳工治理模式

第二节 政府在劳动关系治理中的角色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劳工研究

*节 制造业中的劳动过程研究

第二节 非制造业中的劳动过程研究

第三节 讨论与反思

第六章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研究

*节 中国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集体协商制度的推动及其主要特征

第三节 中国集体协商的*进展

第四节 结论

第七章 劳动争议处理研究

*节 文献量化统计分析

第二节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研究

第三节 劳动争议程序研究

第四节 个别劳动争议研究

第五节 小结及未来展望

第八章 集体行动与政府治理研究

*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集体行动状况

第二节 集体行动的解决方式

第三节 应对工人集体行动的实践经验及其有效性

第四节 集体行动的制度化效应与劳动关系格局的再造

第九章 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研究

*节 我国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研究总体情况

第三节 企业民主管理的作用、问题和改进

第四节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公开

第五节 未来发展

第十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劳动关系研究

*节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第二节 全球供应链与劳动关系研究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对用工影响研究

第四节 讨论与展望

第十一章 劳资冲突与群体行动的研究

*节 劳资冲突的性质与特征研究

第二节 集体行动权利研究

第三节 集体行动处理研究

第四节 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

第十二章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

*节 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的阶段划分

第二节 企业层面的雇主和雇员关系形式及其变迁

第三节 企业合理/情性劳动关系管理实践

第四节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管理之关系的讨论

第五节 结语


【作者简介】
吴清军,法学博士,江西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教研室主任,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劳动关系分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人力资本服务分会秘书长。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劳动关系理论、平台经济与平台工作、科技创新与未来工作。出版和发表涉及劳动关系、劳工研究、平台工作、国企改制等领域多部专著,主要代表作有《国企改制与传统产业工人的转型》、《制度实践与目标群体》(合著)、《制度与规制:和谐劳动关系的中国实践》等。先后在《社会学研究》、《社会》、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Employee Relation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几十篇。主持参与十多个国*级及省部级研究课题,代表课题有:劳工政策评估模型构建与‘政府主导’的劳动关系模式研究、“新经济、新就业”移动出行平台就业发展研究、移动出行平台对就业贡献研究、电商就业季度指数模型及新就业研究、人工智能对电商就业影响评估研究、未来世界的工作与体面劳动研究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