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潜心思索25年、精炼300万字 、咨询6000个小时,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迄今为止zui重要、zui成熟作品!
◇超过20万人关注的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已得到众多用户的验证和认可;
◇薛兆丰、罗振宇、脱不花、张德芬、刘润、汪静波、Spenser、熊太行等联袂推荐!
◇武志红:“如果你只看我一本书,那我推荐这一本!”
◇整套书凝练了武志红老师多年心理咨询经验,以及300万字心理学笔记,通过模块化的知识体系,帮助读者系统而真切地了解心理学知识,迈入心理学学科的大门!
◇帮助你从心理学的角度认知自己、洞悉内心,觉知问题发生的关键,变得更加开阔、包容,完成内在意识的不断升维;
◇帮助你参透关系的迷雾,了解身边人表象行为背后的意识和心理,洞察亲密关系和人性动机,掌握与外部世界的相处之道,真正“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武志红: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所有关于生命的哲学,都不是哲理这么简单,它是活生生的现实。你会体验到,当真正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时,你会喜极而泣,你会看到:原来这才是你自己,原来你就是生命。


【内容简介】

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
如果你有幸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这一点,并身体力行,那么你或许会有一个非常不同的人生起点。
自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武志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断深入,到现在已有25年。在这期间,他通过十几本书、几百万字文字、上千篇文章,不断向自己和广大读者传达一个观点:成为你自己。他不仅一直在身体力行这一哲学,还借助心理咨询和大量真实案例对当代社会人的心理状态有了细致入微的解读。
2019年,武志红老师推出迄今为止zui重要代表作《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将自己多年的思考集中到这套书中,分活出自我篇和终身成长篇两册。其中,
活出自我篇依次讲述命运、自我、关系、动力、思维、身体、情感;
终身成长篇依次讲述觉知、空间、创造、现实、自由、无常。
本书为活出自我篇。
通过模块化的知识体系,帮助读者系统而真切地了解心理学知识,迈入心理学学科的大门;又帮助你从心理学的角度认知自己、洞悉内心,觉知问题发生的关键,变得更加开阔、包容,完成内在意识的不断升维;参透关系的迷雾,了解身边人表象行为背后的意识和心理,洞察亲密关系和人性动机,掌握与外部世界的相处之道,真正“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作者简介】

武志红
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于北上广等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致力于用心理学去深度剖析和理解个人、家庭的种种典型现象,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著有《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为何你总是会受伤》《为何家会伤人》等作品,个人作品销量超百万册。
2017年7月,武志红在“得到”APP上线“武志红的心理学课”,订阅人数超过20万人,在整个华人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媒体评论】

有时候,越了解自己,就能越了解别人,而武老师的心理学课,肯定是了解自己的一扇大窗户。
——薛兆丰
我一直在琢磨,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为什么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现在,我有答案了,因为他不管讲什么,后面都有一个从未改变的目标:让你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罗振宇
作为“得到”APP的一员,我曾多次在公共场合被陌生人拦住,他们对我说:特别感谢“得到”上开设的“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他们收获特别大。每次,我都能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一种很微妙的轻松和释然的表情。我不知道他们的人生故事,也不知道他们在学习这堂课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但是,我清楚地感受到: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真正地帮到了他们。
——脱不花
武志红老师真是心理界的奇才,他的书纵观人生和心理,深入浅出、理论扎实,是任何想要理解心理学、搞懂人生的人都需要阅读的。书中触及了人生的多个面向,可以作为我们生命D路的明灯!
——张德芬
武老师的这套书内容涵盖很广,气势恢宏同时又有很细的颗粒度,可以细致入微地解释人性。强烈推荐给我的公司员工们。
——汪静波
要想做好商业,就要懂得真正有用的商业逻辑。懂得真正有用的心理学逻辑也一样有这个用处,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会帮你看透人性、掌握人生。
——刘 润
我订阅了“得到”APP上很多老师的专栏,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是我从头到尾都听完的,特别有收获。
——Spenser
当你把书中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日常中时,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愈合创口,整顿出发,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增强自己的“生命力”。这是一条英雄之路,武志红老师是指引者,这本书就是*好的操作指南,值得反复阅读、仔细学习。
——熊太行


【目录】

序言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章 命运
自我实现的预言 / 002
潜意识就是命运 / 003
自我实现的预言 / 005
改变,从体验开始 / 007
互动:不要太急着说“是” / 009
权威期待的力量 / 013
罗森塔尔效应 / 014
怎样带给别人积极的影响 / 016
一切努力,只为遇见你 / 017
互动: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 019
打赢你的内在比赛 / 022
警惕你的自我成就感 / 023
放下头脑,信任身体 / 024
互动:竞争,是好的合作 / 026
界限意识与共生关系 / 029
界限意识 / 029
共生关系 / 030
六招划出“界限” / 031
读懂你的人生脚本 / 036
一切都是自传 / 037
重复体验,是为了疗愈 / 039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自传 / 042
如何读懂自己的生命隐喻 / 044
第二章 自我
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 / 048
自我的稳定性与灵活度 / 049
自我的力量和疆界 / 052
自我的组织力 / 054
互动:找到适合你的回应 / 057
心理大家的自我理论 / 061
本我、超我和自我 / 062
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 / 065
让你的本能“喷涌而出” / 068
进入别人的现象场 / 070
互动:成为带着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 073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 075
口欲期:吃货的源起 / 076
肛欲期:金钱态度之源 / 078
心理罪:俄狄浦斯期 / 082
潜伏期和生殖期 / 085
互动:给觉知留下空间 / 087
成为你自己 / 090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 091
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 094
真自我和假自我 / 096
互动:尊重你的感觉,聆听你的心 / 100
第三章 关系
关系,即命运 / 102
性格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 / 103
认识关系奥秘的第三只眼 / 106
如何构建健康的关系 / 107
吃的隐喻 / 109
互动:再怎么努力,伤害也不可避免 / 111
关系,就是一切 / 114
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 115
心灵感应与深度同频 / 118
你真能保守住一个秘密吗 / 120
全神贯注时,感应就会发生 / 121
互动:失去自我的迷恋和忘我的爱 / 123
我与你,我与它 / 127
世界的本质,是关系 / 128
珍惜规则与权力规则 / 130
关系怎样疗愈一个人 / 133
天才和情商有仇吗 / 136
互动:我与你的关系,难以一蹴而就 / 138
世界是相反的 / 141
“好我”与“坏我” / 142
你既可以A,又可以-A / 144
发现问题行为背后的积极动力 / 147
互动:拥抱完整的自己 / 149
一元、二元、三元关系 / 151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 152
从一元关系到三元关系 / 153
关系层次进化的关键 / 156
互动:人没有简单活着的福分 / 160
第四章 动力
心理健康的标准 / 164
心理疾病的分类 / 165
自信与热情 / 168
两种生命力 / 170
互动: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都在寻找你 / 173
全能自恋 / 175
全能自恋与自恋性暴怒 / 176
实体自恋与虚体自恋 / 178
全能自恋的力量 / 180
全能自恋的常规表现 / 182
互动:从全能自恋到健康自恋 / 186
攻击性 / 189
每个人都不好惹 / 190
攻击性的意义 / 193
如何转化破坏性 / 197
生本能和死本能 / 200
互动:先试试表达攻击性吧 / 201
锤炼生命的韧劲儿 / 205
时空感 / 206
自我效能感 / 208
挑战舒适区 / 211
连续与断裂 / 214
互动:接纳痛苦,就是生死转换 / 218
性 / 220
警惕心灵僻径 / 221
性是对关系的渴望 / 224
文明是原始欲望的升华 / 226
互动:性的模式,是关系模式的呈现 / 228
生命的初心 / 231
从渴望到绝望 / 232
碰触你的内在婴儿 / 235
英雄之旅 / 239
互动:别皈依了绝望 / 242
第五章 思维
心灵的三层结构 / 246
保护层、伤痛层和真我 / 246
为什么要讲感受 / 250
高贵的头颅,鄙俗的身体,对吗 / 253
你的想法真是你的吗 / 256
互动:头脑该是仆人,而非主人 / 260
认识你的非理性信念 / 262
人生如赴宴,须举止得体 / 263
重塑非理性信念 / 266
捕捉你的自动思维 / 269
每个地方都能挖一口深井 / 272
互动:什么是理性和非理性 / 276
破解你的生命逻辑 / 279
怎样接住关系中的“坏” / 280
自恋幻觉的ABC / 283
支配者 / 287
滥好人和诱惑者 / 290
互动:及时修正你的心灵地图 / 293
我思故我在 / 296
向思维认同 / 297
痛苦之身 / 300
抚平你内心的钩子 / 304
互动:怎样做到只接纳生命中的“好” / 307
第六章 身体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 / 312
身体冷暖的隐喻 / 313
具身认知观 / 316
如何用身体来聆听 / 319
让痛苦流动 / 322
互动:怕热,又是什么样的隐喻 / 326
艾瑞克森催眠法 / 328
疼痛铸就的催眠大师 / 329
艾瑞克森的治疗原则 / 332
自我催眠 / 336
扫描式感受身体练习 / 339
互动:潜意识的层次 / 342
谁是你身体的主人 / 346
假自我与身心分离 / 347
真自我与身心合一 / 350
躯体化 / 353
互动:看见孩子的生命力 / 355
第七章 情感
自恋与依恋 / 360
依恋的形成 / 361
两种妈妈与两种孩子 / 364
依恋“你”,排斥“它” / 367
晕车的隐喻 / 370
互动: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 374
快意恩仇与纠结 / 376
负爱、负恨与负知识 / 377
“头脑妈妈” / 380
去爱、去恨、去了解 / 382
含蓄,是一种什么味儿 / 386
互动:快意恩仇时,至少有机会 / 388
爱与恨 / 390
爱是容纳、看见与联结 / 391
恨是拒绝、否认与切割 / 394
让恨流动 / 397
给毁灭欲披上一层“胶囊” / 400
互动:做一个不好惹的人 / 403
难面对的平实之物 / 406
自体的虚弱与坚韧 / 407
关系中的恨与爱 / 410
一念之转:你就是我 / 412
互动:“你”,就是整个世界 / 416


【前言】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
  如果你有幸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这一点,并身体力行,那么这会是一个非常不同的人生起点。
  比如股神巴菲特,他父亲一再对他说:“尊重你的感觉,你的感觉越是别具一格,别人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而这时候,你就更需要相信你自己的感觉。”
  巴菲特说:“这是我生命中宝贵的教诲。”这种教诲深入骨髓,他才能做到“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尊重自己的感觉,这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
  动漫之王宫崎骏说:“我从来不考虑观众。”
  德川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说:“过于揣测别人的想法,就会失去自己的立场。”
  作为宅男,我初关注的多是这种众所周知的“大神”级人物。后来,作为记者和心理咨询师,见的人越来越多后则发现,身边的“强人”们普遍有一个特点:强烈的自我意识。
  他们很小,如初中、小学甚至刚记事起,就有了一个意识——我要过什么什么样的生活!几十年过去后,他们的人生也的确活成了他们想要的样子。
  比如一个女强人,在她2岁半时对父母失望至极,于是对自己说:“我发誓这辈子不再靠任何人。”现在,她是成功的企业家,非常独立。当然,回避依赖也导致她的亲密关系会出问题。
  又如我的一个朋友,60岁了看着还年轻、貌美,她没多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但她活得惬意,生活一直在按她的意愿前行。虽然她有过那个年代的人容易遇到的一些很“凶险”的选择,但她都能逢凶化吉。
  她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每到一个重要的选择关头,她都没有随波逐流(别人怎么过,我也怎么过;别人要什么,我也要什么),而是强烈地知道“我想要什么”。
  聆听这些“强人”的故事,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外在现实,是由他的内在意识所决定的。特别是放到几十年甚至一生的长度去看,这个结论就更容易看到。
  不只是“强人”们如此,普通人如此,所谓的“弱者”也是如此。作为资深的咨询师,我在和来访者的深度咨询中看到,他们的内在意识是如何决定了自己的一生。
  同时,我一直在做自我分析,也在稳定地找精神分析师给我做分析。这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我的外在人生是我内在想象的展现。
  谁都如此,只是“强人”们在他们有所成就的领域里,没有从众(即听从别人的意志),而是一直在坚持自己在这方面的自我意识。其他人则向外寻找一种生活标准,而遗忘了自我。
  对此,我喜爱的诗人鲁米说:
  经年累月,复制他人,我试图了解我自己。
  内心深处,我不知何去何从。
  无法看到,只听得我的名字被唤起。
  就这样,我走到了外面。
  你,是一切的根源。
  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基础,这相当于人生的起跑线,而能否做自我归因与自我觉知又是一个关键。
  我们一生中,势必会遇到各种挫败。而挫败中,有人会为了维护自恋,而去做外部归因——是别人或环境让我不成功,有人则倾向于做自我归因——是不是我自己的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导致了失败。
  做外部归因的人,会一时爽,但因此失去了升级自我的机会。
  做自我归因的人,看似难受,但他的自我会因此“松动”,而有了被“淬炼”的可能。
  归因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人生:做外部归因的人,他的心理逻辑基本没发生过改变,于是不断有同样的轮回;做自我归因的人,随着内在意识的升维,他的外在人生也在升级。
  这样讲,就好像我要讲成功学似的。
  当然,成功学也很重要,从孩童到青少年,再到成年,一个人要不断地增强自己。但能否做自己,其实还有非常复杂微妙的种种表现。
  比如,拖延、迟到、宅、好忘事、效率低下,乃至皮肤病、耳聋眼花等,都可能是因为不能在外部世界做自己。
  不能在外部世界做自己的生命,就会倾向于将自己适当地封闭起来,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内向世界里自己说了算。
  又如,一些人的自毁,是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生命几乎都是父母说了算,因此他们想毁掉自己的人生,以此证明父母的意志是错的。同时也证明了,他们至少可以通过自毁来证明他们有说了算的地方。
  所以,你必须去为自己的生命争取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说了算。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深入人心,而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是基础。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幸福感的主要源头是人际关系的深度,但当你在人际关系中不能做自己时,你不会去构建太有深度的关系。你需要从关系中撤离一部分自我,好保护你做自己的空间。
  到现在,我写了十几本书,文字已有几百万字,文章总数已有上千篇,也开始讲视频和音频,一直贯穿其中的精神就是:成为你自己。
  大学本科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这个概念就特别深入我心。后来,我发现自己所有的学习和努力,都是为了贯彻这一精神。
  一个人活着,是为了“实现”自己,而不是其他。你必须知道,你有多宝贵。美国现代舞创始人玛莎?格雷厄姆说: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经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管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成为你自己,这是简单的哲学。但将它活出来,殊为不易,特别是当我们的教育一直是听话哲学时。
  我从在北京大学读心理学本科开始就明确地思考这个问题,到现在已有25年。
  并且,我从未被父母教育过听话,我一生没挨过父母一次打骂,他们也不会左右我的选择,所以我是难得的有一个在原生家庭里就可以自己说了算的空间。
  我不仅一直在身体力行这一哲学,还借助心理学工作,有了大量细致入微的真切理解。
  2017年7月,我借助“得到”的平台,将这份哲学用音频和文字的形式讲出来。我足足花了半年的时间做准备工作,梳理出了一个简单的思想体系。在整理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的意识再一次升维,并在专栏结束后,对整体内容进行梳理、修订、精选,形成了《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分活出自我篇和终身成长篇。
  我所认为的心理学,就是集中在一个生命如何成为他自己上。我也的确认为,这是为根本的生命动力,它演化出了一切人性。
  不过,我现在仍然在路上,所以并不是在教大家如何走路,而是与大家一起探讨:如果我们想成为自己,该如何前行。
  活出自己是一件很美的事。
  一旦你活出了自己,你会发现,你对外界的善恶感知,其实源自内在的善恶;你所看到的外界的黑暗与光明,其实是源自你内在的黑暗与光明。
  成为自己是一条长路,约瑟夫?坎贝尔称为“英雄之旅”。完成了这个旅程的人,会彻悟到这一点。比如,王阳明在死之前指着自己的心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相反,那些没有活出自己的生命,他们有太多能量在潜意识的黑暗中,也因此滋生出大量的恶来。
  所有关于生命的哲学,都不是哲理这么简单,它是活生生的现实。你会体验到,当真正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时,你会喜极而泣,你会看到:原来这才是你自己,原来你就是生命。
  再分享一首鲁米的诗:
  那一天将会到来
  带着喜悦,你问候自己
  到达你自己的门口,看着你自己的镜子
  你们彼此向着对方微笑,说,请坐,请吃吧
  你将再一次爱上这个陌生人
  他,就是你自己
  给他美酒、食物
  将你的心再度交还给他
  给这个爱了你一生的陌生人
  以前,你忽略了这个陌生人,为了其他人。

【免费在线读】
  【核心观点】
  ◇命运:一个人认为的外在力量决定着的命运,其实很可能是内在想象驱动着自己所做的选择。
  ◇自我:每个人就像是一个能量球,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关系:你看见了我,我才得以存在,这是一个根本逻辑。关系才是一切。
  ◇动力: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充分地伸展各种生命动力,它们不该被视为坏东西而被压制,那样只会制造黑暗。
  ◇思维:头脑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如果整个世界都在你脑海里,那么一切都是你思考、观察的对象和工具,同时需要警惕,轻易不要去认同头脑里的声音,认为这是“我”的想法。
  ◇身体:身体是心灵的镜子。你是你身体的主人,就会身心合一;你不是你身体的主人,就会身心分离。
  ◇情感:对人性的容纳、看见和让情感恢复并增强联结的做法,就是爱。
  【经典金句】
  ★你,是一切的根源。尊重自己的感觉,这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
  ★我所认为的心理学,就是集中在一个生命如何成为他自己上,这是为根本的生命动力,它演化出了一切人性。
  ★一个人认为的外在力量决定着的命运,其实很可能是内在想象驱动着自己所做的选择。
  ★“不”真的是美的内在语言了,因为它代表着自我意志,代表着内心真实的自己。
  ★世界不是完全按照你的想法运转的,中间是有界限的。要想掌握一个自己说了算的空间,你首先得弄清楚界限意识,这是基础和开始。
  ★关系,即命运。命运,就是你遇见了谁。遇见谁,我们容易认为是外在力量决定的命运,但我们会发现,现实常常是我们内心投射的结果。
  ★内在关系模式就是一个人的命运,那么,做父母的,和孩子构建一个平等而相互尊重的关系模式,这该是父母能给孩子的好的礼物。
  ★人都希望被看见,这是一种极为本质的需求。
  ★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好是我说了算;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即我尊重你的本真。
  ★真正滋养实体自恋的东西是两个:投入地去爱和投入地去做事情。这都是在和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建立深度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自恋不断受到打击,但终因为真正建立了关系,增强了情感与能力,结果都会增加一个人的实体自恋。
  ★作为成年人,你不能要求别人配合你的全能感,世界不会按照你的意愿来运转,这是基本的现实检验能力,也是一切正常人际交往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一个人就会无法适应现实世界。
  ★问题,在关系中形成;问题,在关系中呈现;问题,在关系中疗愈。
  ★真正的生命韧劲儿,是必须建立在这种感觉上——“这是我的选择”。只有当你真能发自内心去做一些选择时,你才有动力。这份发自你内心的生能量,经过各种锤炼,才能化为韧劲儿。
  ★想要拥有真正的亲密,想和自己的恋人建立真正的联结,关键就是去穿越心灵的保护层。
  ★我们为什么会惧怕一些事情?其实,我们惧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带给我们的感觉。并且,我们之所以惧怕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经常是因为这件事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而唤起了自己以前的某种感觉。
  ★活在真自我中的人,他的身体,和自己的自我合一,这时一个人就是身心合一的。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的;而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是围绕着别人的感受而构建的。
  ★学会了依恋的人,他会拥抱真实世界;而一直停留在自恋中的人,则容易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并认为它才是精神的归宿。
  ★真实地活着,是拿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其他真实的存在(特别是人)去碰撞、去接触、去感知、去爱恨真实而完整的你。
  ★我们是出于对失去的恐惧而不敢去爱。然而,等你真正了解了一个人后,在心灵上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拥有,它不会失去,你的心灵也会变得更加饱满乃至圆满。
  ★不要惧怕表达生命力,不要惧怕表达恨意,关键是不把恨意变成破坏行为。这样,孤独失联的恨意(即黑色生命力),就可以因为被容纳而转化成热情、创造力(即白色生命力)。
  ★真正生命的韧劲儿,是必须建立在这种感觉上——“这是我的选择”!
  ★一个人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篇章选摘】
  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一个人这辈子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这是很多朋友问到的问题。换句话说,一个人能孤独成“圣”吗?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常讲一类故事:×××在山洞里找到一本MJ,然后忘记了时间专注修习,后来成为天下。
  可我学习越多,对人性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自体必须有客体,我必须找到你。那些真正孤独成圣的人,以我的了解,是我们都忽略他此前曾有饱满的关系。
  并且,以我咨询和生活的经验,从不构建深度依恋关系的人,不管表面上看上去多么善良、友好,内心中实际上都有太多的黑暗和敌意。当“我”不去看“你”时,“我”也就不可能被真正看见了,于是“我”也处于黑暗中了。
  自恋与依恋
  情感是思维和身体两个主题的延伸,它的设计,来自我自己的一个认识:情感,是灵魂的证明。如果一个人天赋很好,又能在思维和身体上花很大力气,这个人就可以锤炼出非常好的能力。假如他还是在孤独中,那么他难有幸福感。
  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说,当一个人投入工作、投入地去爱时,幸福就会降临。然而,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来自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
  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讲,一个人的生命主要有两个维度:自恋展开的维度和关系构建的维度。能力只是自恋的展开,而如果太缺乏关系这个维度,生命仍然会感到苍凉,甚至是致命的孤独感。
  想起我对一位长辈的评价:他这辈子精彩绝伦,但老了,心里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留下。因为他这一生,爽是爽了,可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他的心中没有住着别人。在关系的这个维度上,他的人生是有些空白的。
  无论是能力的形成,还是爱的获得,都是需要不断破自恋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发起自恋而终又放下自恋的过程。
  依恋的形成
  所谓“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简单的理解是,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都在寻找你,像孩子和猫、狗、鹦鹉等动物的关系,天然都在寻找对情感对象的依恋。如果说,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你的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联结,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一般人都属于前三种中的一种,表现比较稳定,但有人会在这三种中不断变换,这种叫“紊乱型”。
  设想这样一个情景:幼儿园的家长日,家长(特别是妈妈们)到幼儿园班门口去看孩子。这时,你会看到,孩子们大致有三种表现方式:
  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笑逐颜开,放下手里的东西朝妈妈扑过去,然后紧紧地抱住妈妈。这是安全型。
  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没什么反应,仍然玩手里的东西。这是回避型。
  还有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显得有些矛盾,看了看妈妈,想过去,但又有些犹豫。这是矛盾型。
  安全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比较一致的积极回应,而终我确信这份表达是基本受欢迎的。
  回避型依恋,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一贯冷漠的回应,而终我阻挡住我对你的渴望。
  矛盾型依恋,我不能从你那儿得到稳定风格的回应,你忽冷忽热,于是我的情感表达矛盾了起来。
  依恋的对立面,是自恋。
  依恋意味着,我能够向你表达出我的动力。弗洛伊德初把严重的自恋视为一种病态,并认为自恋是力比多(弗洛伊德自创的词,大致可以理解为动力)不能指向客体,而只能指向自体。
  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恋像是你把动力(即能量)都憋在自己体内,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趣。
  后来的精神分析学家们不断发展“自恋”这个概念。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自恋和全能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集中论述了“全能自恋”的概念。即婴儿一出生觉得自己是无所BN的“神”,他一动念,世界就应该按照他的欲念给出回应。
  如果世界总是不给出回应,婴儿就会生出自恋性暴怒,恨不得毁了整个世界。因为他有全能感,所以这个时候他真的认为他一发出暴怒,世界就会被他毁掉。他不能接受自己有这么坏,这时就会把这份毁灭全世界的坏投射到外部世界。这就变成,他觉得外部世界有一个“魔鬼”。这个“魔鬼”让他感到恐怖,所以他打造了铜墙铁壁,和这个“魔鬼”隔开,这样这个“魔鬼”就可以不攻击他了。
  但是,这个铜墙铁壁打造出来后,也意味着,他将自己困在了里面,他的生命力也被憋在了里面,即力比多指向了自体。
  我的一位来访者是经典的回避型人格。初来做咨询的时候,他几乎没有一个朋友。他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几件小事接连遇到挫败,他就会有巨大的挫败感。同时,他会觉得,好像整个外部世界成为铁板一块儿,对他发出了严厉而彻底的拒绝。并且,他隐隐觉得,世界背后仿佛有一个狰狞的“魔鬼”在操纵着。彻底的孤独会带来彻底的黑暗。
  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科胡特认为,咨询师对这样的来访者,妈妈对初的婴儿,都需要扮演一个角色——自体客体。
  所谓“自体客体”,就是你的确是客体,在我这个自体之外,可我觉得你好像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样控制你。自体客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让自体能够伸展、表达自己的能量。
  从这个意义来讲,母亲初真的是非常伟大的。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亲尤其需要“无我”。她放下了头脑层面的自我,由此可以和婴儿构建感觉和情感层面的联结,让婴儿感觉,妈妈好像是他自身的一部分一样好使,婴儿的能量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妈妈表达了。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了“客体使用”这个术语,即妈妈以及其他抚养者允许儿童“使用”自己。我的一位来访者,从来不使用我们咨询室的纸巾,并且总是坐得非常端正,好像是她被困在一个无形的笼子里,她的手脚不能伸出笼子之外一丝一毫。
  有一次,我们约了下一次的咨询时间。她从外地来,得早上5:30起床,考虑到这样太辛苦了,我建议我们的咨询时间不妨向后推半个小时。但她不敢,生怕会耽误我的时间。这可以理解为,她丝毫不敢“使用”我。
  当一再确认不会给我带来麻烦后,她终于接受了我的建议,也次使用了咨询室的纸巾。
  等回到家之后,她发现自己也能“使用”父母了。以前,她对父母都极其客气,家里总是像坟墓一样了无生气。后来的某一天,她站在家里的客厅,突然一句话从心底升起:“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
  孩子,特别是婴幼儿,需要这份感觉,这样才能够把他的动力指向客体、指向万物、指向世界。
  当然,不只是孩子需要这份感觉,成年人的世界也一样需要。自体客体的延伸定义是,能够滋养自体的各种客体。
  依恋好是在孩子的时候完成,如果一个成年人还没有学会依恋,就会变得很麻烦,因为人都是自恋的,而依恋意味着你要低头。
  低头是一个富含隐喻性的举动,像猫、狗和鹦鹉等动物过来对你表达依恋时,常常是先把头低下来让你摸。在我看来,低头这个动作就像是要放下高高的自恋,愿意表示处在比你低的位置上。
  孩子容易处在全能自恋的幻觉中,但孩子同时还面临着一个事实——他的能力不足以自理,所以的确需要依赖成年人的帮助。如果孩子发现父母既是强大的,又是善意的,他就更愿意向这样的父母表示低头,同时又把情感等动力表达出去。
  成年人会变得麻烦很多。成年人和孩子一样需要情感,但成年人相对有充分的资本可以自恋,或至少去保持自己的骄傲。我能照顾自己,为什么要向你低头?就算你再爱我,我还是想保持我的自恋、我的骄傲,而且我有能力保持。
  一次,和一桌子帅哥、美女一起吃饭,就我长相普通。其间,一位帅哥说:“我们的条件都太好了,但这会带来一个问题——恋爱时比较轻率。如果这场恋爱谈得太困难,那我就换一个,但这么容易换来换去,我们一直都没有学会好好去爱。”
  其实,这不只是帅哥、美女的权力,很多相貌普通的人一样有这样的心理。就算不能比较容易地换恋爱对象,但我至少可以选择孤独、封闭。
  所以,好是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又充满善意的情感对象。
  两种妈妈与两种孩子
  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者,看上去温柔、小巧,实际上控制欲望非常强。她和丈夫合办了一个企业。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的问题非常多。例如,会计算好账后,她会再算三遍。她丈夫负责内部管理,但她对丈夫的一切做法都很怀疑,觉得他每处都做得不恰当,总想教丈夫、管丈夫。
  这些控制欲望,可以说是自恋问题。她希望企业的所有事情,不分大小,都要经过她,实际上是经过她头脑与思维的审查。
  她的妹妹和她丈夫的妹妹,几乎同时生了一个孩子。她发现,两个妹妹带孩子的方式截然不同。
  她的妹妹带孩子时,照顾得非常差,经常对孩子爱搭不理,常常是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时,她才不耐烦地摆弄几下。
  相反,小姑子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稍有动静,这位妈妈就会时间给予回应。
  她给我讲这个故事时,两个孩子都还只有几个月大,而小姑子就像和自己的孩子有了心灵感应似的。一次,这位妈妈感觉自己臀部不舒服,她立即时间去翻弄孩子的屁股,竟然真的发现在孩子的屁股上扎了一根针。
  特别让她奇怪的是她对两个妹妹的感觉。对自己的妹妹,她的头脑知道这样养孩子不对,她苦口婆心地和妹妹沟通过“按照心理学,应该及时满足和回应孩子”,但是,对妹妹的方式,她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情绪反应。
  但对小姑子,她的头脑知道这样对孩子很好,但她却很容易对小姑子生出一股强烈的无名火。在这股怒火里有嫉妒:嫉妒小姑子的孩子才几个月大却得到这么好的照料;还嫉妒小姑子自身,觉得小姑子是一位好妈妈。相比之下,她和自己的妹妹初照顾孩子的方式是非常像的,她学了心理学之后才开始改变对孩子的方式。
  她小姑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玩本身就是孩子有意义的,他就是凭着这些俗得不能再俗的东西,和自己妈妈建立了安全依恋。孩子以后也可能会去追寻意义,但不会那么严重地抵触俗世的生活。
  她妹妹对自己孩子很忽略,让孩子觉得,他的吃、喝、拉、撒、睡、玩这一切日常需求,都是没有意义的、该被摈弃的。因此,他可能会形成矛盾型依恋或回避型依恋,容易远离世俗生活,而去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但这是心灵僻径,是孤独、荒芜的圣地。
  这也是自恋和依恋的一个重要区别:学会了依恋的人,他会拥抱真实世界;而一直停留在自恋中的人,则容易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并认为它才是精神的归宿。
  还有一位来访者,她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无比。她说,她一直滞留在一个中间地带,既不能回到原本的孤独世界,又不能进入充满关系的真实世界。在这个中间地带,她无数次试着向外跳,但这时,外部世界需要有一个人对她伸开双手说:“来吧,欢迎。”然后,她才能够进入真实世界,但这个人一直都没有出现。
  因此,我想说,如果你基本上是一个正常人,觉得在相当程度上和社会有融合,不管你有多少问题和痛苦,都要感谢妈妈或主要养育者,他们给了你这份感觉——世界欢迎你。科胡特的“自体客体”的概念和温尼科特的“客体使用”的概念,都传达了父母(特别是主要抚养者)需要给孩子传递出这种感觉——这个世界欢迎你。然后,孩子才能形成“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的感觉,这也是温尼科特所倡导的:
  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受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这些描绘,相信会让很多妈妈感觉到巨大的压力。讲这样的故事,是为了对比,讲清楚“两种妈妈与两种孩子”的关系。
  依恋的形成,需要孩子有一种基本的感觉:妈妈基本上是好的,有时候是坏的,但坏不会淹没好;我基本上是好孩子,有时候是坏的,但坏可以被接纳,也可以被自己所接纳。
  如果自己真实的妈妈不够好,那么孩子就会倾向于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妈妈表达依恋,而去外部世界寻找“好妈妈”。
  我有一个朋友,他总是不能做好眼前的事。例如,对自己的小家庭不满,对自己当前的工作不满,读书时也不能专心。他总是在走神,而在和他聊得特别深的时候发现,他好像一直都在目前的事情之外寻找什么,都像是在寻找一个“好妈妈”。之后了解到,他小时候的确认为,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他应该有一个在家以外的“亲生好妈妈”。
  这真是一个深刻的隐喻。
  如果依恋没有形成,该怎么办?首先,要看破自己重重的心理防御。通过这些复杂的防御,看到自己的初心——我永远都在寻找你。
  我们可以去看看孩子、看看小动物,会看到生命原本的样子:一方面,他们(它们)会试着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它们)都在寻找情感依恋。当有依恋存在后,一份满足感会油然而生。
  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时间累积和空间变换。如果一个关系伤透了你的心,你经过认真考虑,知道这份关系已经没有希望了,那么可以变换空间。也就是,去换一个人寻找。
  同样,当你基本断定一份关系是好的,那么,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关系的基本稳定,逐渐在这个关系中去实现依恋的完成。
  如果你一开始觉得一位咨询师还不错,那么轻易不要因为中间对他不满而放弃,试着保持这份关系,并试着在关系中对咨询师表达爱与恨、满足与不满,终在这份关系中完成依恋。
  例如我的一位来访者,他在找我之前,换过十几位咨询师,也换过很多工作。而我在次咨询时就对他说:“你看,你此前已换过十多位咨询师,也换过很多工作,你太容易结束关系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如果你觉得我的咨询风格让你觉得基本可以,我的咨询能力也让你基本满意,而我又没有明显违反职业道德,那我们就基本保持稳定的咨询?如果你想离开我,请一定要把对我的不满表达出来,我们好好探讨。”
  结果,我们的咨询持续了几年,他的生活也逐渐有了很大的改善。
  基本稳定的关系背后,依恋完成的背后,藏着对人性的深刻信任。
  依恋“你”,排斥“它”
  在敏感的精神分析师眼里,几乎一切看起来不起眼的事,都有意义,都有隐喻。下面这个小故事会引出一个大道理。
  我在广州的“得到”小组开会时,黄玉玲老师迟到了五分钟,并且她是急急忙忙赶过来的。她为什么会迟到?
  她讲了几件小事,并认为现在这一段时间,她的世界处于失控中。为什么会失控?因为那时爆出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让她非常焦虑,而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在读幼儿园,一个在读小学。
  同时,很多知名女性在网上坦露自己被猥亵甚至性侵的事。这些事情让黄玉玲陷入了深深的恐慌,如果这种事发生在女儿身上,她会死掉。这个世界是有“魔鬼”的,有些人就是想把自己的魔手伸到无辜、无助的幼儿身上。
  因为这样的担心,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焦虑感强了很多,对周围世界的警惕心强了很多。
  然后,有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发生了。他们一家人开车出去,老公开车,黄玉玲坐在副驾驶位上,感觉自己的身体一直有点儿紧绷着。突然,老公打了一个哈欠并喊她。黄玉玲被吓一大跳,那一刻她觉得,这是一个“大魔鬼”在喊她。
  这种紧张和恐惧让我们想起了我近多次说的话:“我”并不希望控制一切,那太孤独,而是希望“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可我更惧怕的是,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敌意的“它”在那里。
  如果外部世界是充满敌意的,是“它”的世界,那“我”就会倾向于控制一切,并陷入自恋,这是自我保护;如果外部世界是有基本善意的,是“你”的世界,那“我”就会放下控制,把“我”交付给“你”,这就是依恋、是信任。
  所以,自恋和依恋不仅是情感的事情,而且还是深刻的隐喻。婴儿依恋妈妈,孩子依恋大人,成年情侣依恋彼此,这都是在皈依“你”的世界。“我”会发现自恋的世界何等孤独、狭窄,而“我”之外的世界是何等精彩、宽广。
  相反,当陷于严重的自恋与控制时,我们想切断与“它”的联结,所以还会选择封闭,就是把心关起来。
  因此,真可以说,联结是善,封闭是恶。
  这也和我对生命力的理解统一到了一起。生命力只有一种,当自体的生命力在关系中被客体看见时,就会成为好的生命力,如热情、创造力与爱;不被看见时,就会成为坏的生命力,如怨恨与破坏欲。
  比如,罗振宇在《罗辑思维》的一期视频节目中说,关于互联网,你得有一个基本的世界观:你是相信联结会带来善,还是相信联结会带来恶?
  我相信联结会带来善。
  再讲讲黄玉玲老师的另一个故事。他们一家出去旅行,要赶飞机,结果车在路上坏了。虽然一家人想尽各种办法,尽快赶到了机场,但还是迟了五分钟,不能办理登机手续了。那一刻,黄玉玲的感觉像是要掉下悬崖,情绪一下子变得非常糟糕。这时,老公对她说:“老婆没事,是可以改签的。”然后,他们顺利地办理了改签手续。
  老公的说法和做法,让黄玉玲的情绪平静了下来。这一刻,她对老公的依恋变得更深了一点儿。她的确感知到,在她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老公在那里存在着。
  对孩子来讲也是一样的。孩子的世界经常处于崩溃中,他们会想象一个敌意的“它”在背后作祟。如果父母在身边,既陪着他们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安抚了他们的情绪,他们的确会对父母更依恋。这种事不断发生,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就会不断加深,终能将自己交付出去。而这种对父母的信赖,也是一个隐喻,意味着孩子形成了对整个外部世界的基本信任。
  可以说,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敌意的感知与我们自己内心藏着的敌意,程度上是一致的。这个说法可能会让很多人不舒服,因为我们容易认为,外部世界是坏的,可我自己还是纯净、美好、善良的。
  并且,当一个人追求控制时,很容易会去控制别人。这时候,这个控制者就成了被控制者的“它”了。
  也可以说,当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望太强时,父母就是孩子的“它”之世界,而孩子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依恋。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只能建立在父母基本信赖孩子,并基本容纳孩子生命力自由伸展的基础之上。
  在“它”之世界,人和人之间会选择切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电影《超体》中,那位研究脑科学的科学家的说法很触动我。他说:“当环境恶劣时,生命就倾向于关闭掉和外界的交换,追求孤独永生;当环境好时,就会追求生命繁衍,而繁衍,是为了把知识传递下去。”
  从这个意义来讲,联结也是善。
  同样,自恋和依恋还会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影响——身心分离和身心合一。
  我们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会体现在我们的身体上。当我们想切断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时,我们几乎必然做的一个选择是,切断头脑和自己身体的联系。而当我们愿意和外部世界保持联结时,我们也会保持头脑和身体的天然链接。
  由此可以推论,在听话教育中长大的孩子,身体容易迟钝,因为身体和自己头脑的联结被切断了。相反,在自由和爱中长大的孩子,身体容易敏感,因为身心合一。
  所以,自恋和依恋并不仅仅是一个情感问题,其背后有极深的意义,一如我提出的一句话:“一个人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文摘
  【核心观点】
  ◇命运:一个人认为的外在力量决定着的命运,其实很可能是内在想象驱动着自己所做的选择。
  ◇自我:每个人就像是一个能量球,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关系:你看见了我,我才得以存在,这是一个根本逻辑。关系才是一切。
  ◇动力: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充分地伸展各种生命动力,它们不该被视为坏东西而被压制,那样只会制造黑暗。
  ◇思维:头脑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如果整个世界都在你脑海里,那么一切都是你思考、观察的对象和工具,同时需要警惕,轻易不要去认同头脑里的声音,认为这是“我”的想法。
  ◇身体:身体是心灵的镜子。你是你身体的主人,就会身心合一;你不是你身体的主人,就会身心分离。
  ◇情感:对人性的容纳、看见和让情感恢复并增强联结的做法,就是爱。
  【经典金句】
  ★你,是一切的根源。尊重自己的感觉,这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
  ★我所认为的心理学,就是集中在一个生命如何成为他自己上,这是为根本的生命动力,它演化出了一切人性。
  ★一个人认为的外在力量决定着的命运,其实很可能是内在想象驱动着自己所做的选择。
  ★“不”真的是美的内在语言了,因为它代表着自我意志,代表着内心真实的自己。
  ★世界不是完全按照你的想法运转的,中间是有界限的。要想掌握一个自己说了算的空间,你首先得弄清楚界限意识,这是基础和开始。
  ★关系,即命运。命运,就是你遇见了谁。遇见谁,我们容易认为是外在力量决定的命运,但我们会发现,现实常常是我们内心投射的结果。
  ★内在关系模式就是一个人的命运,那么,做父母的,和孩子构建一个平等而相互尊重的关系模式,这该是父母能给孩子的好的礼物。
  ★人都希望被看见,这是一种极为本质的需求。
  ★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好是我说了算;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即我尊重你的本真。
  ★真正滋养实体自恋的东西是两个:投入地去爱和投入地去做事情。这都是在和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建立深度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自恋不断受到打击,但终因为真正建立了关系,增强了情感与能力,结果都会增加一个人的实体自恋。
  ★作为成年人,你不能要求别人配合你的全能感,世界不会按照你的意愿来运转,这是基本的现实检验能力,也是一切正常人际交往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一个人就会无法适应现实世界。
  ★问题,在关系中形成;问题,在关系中呈现;问题,在关系中疗愈。
  ★真正的生命韧劲儿,是必须建立在这种感觉上——“这是我的选择”。只有当你真能发自内心去做一些选择时,你才有动力。这份发自你内心的生能量,经过各种锤炼,才能化为韧劲儿。
  ★想要拥有真正的亲密,想和自己的恋人建立真正的联结,关键就是去穿越心灵的保护层。
  ★我们为什么会惧怕一些事情?其实,我们惧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带给我们的感觉。并且,我们之所以惧怕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经常是因为这件事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而唤起了自己以前的某种感觉。
  ★活在真自我中的人,他的身体,和自己的自我合一,这时一个人就是身心合一的。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的;而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是围绕着别人的感受而构建的。
  ★学会了依恋的人,他会拥抱真实世界;而一直停留在自恋中的人,则容易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并认为它才是精神的归宿。
  ★真实地活着,是拿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其他真实的存在(特别是人)去碰撞、去接触、去感知、去爱恨真实而完整的你。
  ★我们是出于对失去的恐惧而不敢去爱。然而,等你真正了解了一个人后,在心灵上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拥有,它不会失去,你的心灵也会变得更加饱满乃至圆满。
  ★不要惧怕表达生命力,不要惧怕表达恨意,关键是不把恨意变成破坏行为。这样,孤独失联的恨意(即黑色生命力),就可以因为被容纳而转化成热情、创造力(即白色生命力)。
  ★真正生命的韧劲儿,是必须建立在这种感觉上——“这是我的选择”!
  ★一个人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篇章选摘】
  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一个人这辈子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这是很多朋友问到的问题。换句话说,一个人能孤独成“圣”吗?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常讲一类故事:×××在山洞里找到一本武功MJ,然后忘记了时间专注修习,后来成为天下。
  可我学习越多,对人性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自体必须有客体,我必须找到你。那些真正孤独成圣的人,以我的了解,是我们都忽略他此前曾有饱满的关系。
  并且,以我咨询和生活的经验,从不构建深度依恋关系的人,不管表面上看上去多么善良、友好,内心中实际上都有太多的黑暗和敌意。当“我”不去看“你”时,“我”也就不可能被真正看见了,于是“我”也处于黑暗中了。
  自恋与依恋
  情感是思维和身体两个主题的延伸,它的设计,来自我自己的一个认识:情感,是灵魂的证明。如果一个人天赋很好,又能在思维和身体上花很大力气,这个人就可以锤炼出非常好的能力。假如他还是在孤独中,那么他难有幸福感。
  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说,当一个人投入工作、投入地去爱时,幸福就会降临。然而,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来自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
  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讲,一个人的生命主要有两个维度:自恋展开的维度和关系构建的维度。能力只是自恋的展开,而如果太缺乏关系这个维度,生命仍然会感到苍凉,甚至是致命的孤独感。
  想起我对一位长辈的评价:他这辈子精彩绝伦,但老了,心里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留下。因为他这一生,爽是爽了,可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他的心中没有住着别人。在关系的这个维度上,他的人生是有些空白的。
  无论是能力的形成,还是爱的获得,都是需要不断破自恋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发起自恋而终又放下自恋的过程。
  依恋的形成
  所谓“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简单的理解是,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都在寻找你,像孩子和猫、狗、鹦鹉等动物的关系,天然都在寻找对情感对象的依恋。如果说,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你的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联结,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一般人都属于前三种中的一种,表现比较稳定,但有人会在这三种中不断变换,这种叫“紊乱型”。
  设想这样一个情景:幼儿园的家长日,家长(特别是妈妈们)到幼儿园班门口去看孩子。这时,你会看到,孩子们大致有三种表现方式:
  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笑逐颜开,放下手里的东西朝妈妈扑过去,然后紧紧地抱住妈妈。这是安全型。
  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没什么反应,仍然玩手里的东西。这是回避型。
  还有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显得有些矛盾,看了看妈妈,想过去,但又有些犹豫。这是矛盾型。
  安全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比较一致的积极回应,而终我确信这份表达是基本受欢迎的。
  回避型依恋,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一贯冷漠的回应,而终我阻挡住我对你的渴望。
  矛盾型依恋,我不能从你那儿得到稳定风格的回应,你忽冷忽热,于是我的情感表达矛盾了起来。
  依恋的对立面,是自恋。
  依恋意味着,我能够向你表达出我的动力。弗洛伊德初把严重的自恋视为一种病态,并认为自恋是力比多(弗洛伊德自创的词,大致可以理解为动力)不能指向客体,而只能指向自体。
  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恋像是你把动力(即能量)都憋在自己体内,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趣。
  后来的精神分析学家们不断发展“自恋”这个概念。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自恋和全能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集中论述了“全能自恋”的概念。即婴儿一出生觉得自己是无所BN的“神”,他一动念,世界就应该按照他的欲念给出回应。
  如果世界总是不给出回应,婴儿就会生出自恋性暴怒,恨不得毁了整个世界。因为他有全能感,所以这个时候他真的认为他一发出暴怒,世界就会被他毁掉。他不能接受自己有这么坏,这时就会把这份毁灭全世界的坏投射到外部世界。这就变成,他觉得外部世界有一个“魔鬼”。这个“魔鬼”让他感到恐怖,所以他打造了铜墙铁壁,和这个“魔鬼”隔开,这样这个“魔鬼”就可以不攻击他了。
  但是,这个铜墙铁壁打造出来后,也意味着,他将自己困在了里面,他的生命力也被憋在了里面,即力比多指向了自体。
  我的一位来访者是经典的回避型人格。初来做咨询的时候,他几乎没有一个朋友。他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几件小事接连遇到挫败,他就会有巨大的挫败感。同时,他会觉得,好像整个外部世界成为铁板一块儿,对他发出了严厉而彻底的拒绝。并且,他隐隐觉得,世界背后仿佛有一个狰狞的“魔鬼”在操纵着。彻底的孤独会带来彻底的黑暗。
  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科胡特认为,咨询师对这样的来访者,妈妈对初的婴儿,都需要扮演一个角色——自体客体。
  所谓“自体客体”,就是你的确是客体,在我这个自体之外,可我觉得你好像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样控制你。自体客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让自体能够伸展、表达自己的能量。
  从这个意义来讲,母亲初真的是非常伟大的。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亲尤其需要“无我”。她放下了头脑层面的自我,由此可以和婴儿构建感觉和情感层面的联结,让婴儿感觉,妈妈好像是他自身的一部分一样好使,婴儿的能量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妈妈表达了。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了“客体使用”这个术语,即妈妈以及其他抚养者允许儿童“使用”自己。我的一位来访者,从来不使用我们咨询室的纸巾,并且总是坐得非常端正,好像是她被困在一个无形的笼子里,她的手脚不能伸出笼子之外一丝一毫。
  有一次,我们约了下一次的咨询时间。她从外地来,得早上5:30起床,考虑到这样太辛苦了,我建议我们的咨询时间不妨向后推半个小时。但她不敢,生怕会耽误我的时间。这可以理解为,她丝毫不敢“使用”我。
  当一再确认不会给我带来麻烦后,她终于接受了我的建议,也次使用了咨询室的纸巾。
  等回到家之后,她发现自己也能“使用”父母了。以前,她对父母都极其客气,家里总是像坟墓一样了无生气。后来的某一天,她站在家里的客厅,突然一句话从心底升起:“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
  孩子,特别是婴幼儿,需要这份感觉,这样才能够把他的动力指向客体、指向万物、指向世界。
  当然,不只是孩子需要这份感觉,成年人的世界也一样需要。自体客体的延伸定义是,能够滋养自体的各种客体。
  依恋好是在孩子的时候完成,如果一个成年人还没有学会依恋,就会变得很麻烦,因为人都是自恋的,而依恋意味着你要低头。
  低头是一个富含隐喻性的举动,像猫、狗和鹦鹉等动物过来对你表达依恋时,常常是先把头低下来让你摸。在我看来,低头这个动作就像是要放下高高的自恋,愿意表示处在比你低的位置上。
  孩子容易处在全能自恋的幻觉中,但孩子同时还面临着一个事实——他的能力不足以自理,所以的确需要依赖成年人的帮助。如果孩子发现父母既是强大的,又是善意的,他就更愿意向这样的父母表示低头,同时又把情感等动力表达出去。
  成年人会变得麻烦很多。成年人和孩子一样需要情感,但成年人相对有充分的资本可以自恋,或至少去保持自己的骄傲。我能照顾自己,为什么要向你低头?就算你再爱我,我还是想保持我的自恋、我的骄傲,而且我有能力保持。
  一次,和一桌子帅哥、美女一起吃饭,就我长相普通。其间,一位帅哥说:“我们的条件都太好了,但这会带来一个问题——恋爱时比较轻率。如果这场恋爱谈得太困难,那我就换一个,但这么容易换来换去,我们一直都没有学会好好去爱。”
  其实,这不只是帅哥、美女的权力,很多相貌普通的人一样有这样的心理。就算不能比较容易地换恋爱对象,但我至少可以选择孤独、封闭。
  所以,好是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又充满善意的情感对象。
  两种妈妈与两种孩子
  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者,看上去温柔、小巧,实际上控制欲望非常强。她和丈夫合办了一个企业。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的问题非常多。例如,会计算好账后,她会再算三遍。她丈夫负责内部管理,但她对丈夫的一切做法都很怀疑,觉得他每处都做得不恰当,总想教丈夫、管丈夫。
  这些控制欲望,可以说是自恋问题。她希望企业的所有事情,不分大小,都要经过她,实际上是经过她头脑与思维的审查。
  她的妹妹和她丈夫的妹妹,几乎同时生了一个孩子。她发现,两个妹妹带孩子的方式截然不同。
  她的妹妹带孩子时,照顾得非常差,经常对孩子爱搭不理,常常是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时,她才不耐烦地摆弄几下。
  相反,小姑子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稍有动静,这位妈妈就会时间给予回应。
  她给我讲这个故事时,两个孩子都还只有几个月大,而小姑子就像和自己的孩子有了心灵感应似的。一次,这位妈妈感觉自己臀部不舒服,她立即时间去翻弄孩子的屁股,竟然真的发现在孩子的屁股上扎了一根针。
  特别让她奇怪的是她对两个妹妹的感觉。对自己的妹妹,她的头脑知道这样养孩子不对,她苦口婆心地和妹妹沟通过“按照心理学,应该及时满足和回应孩子”,但是,对妹妹的方式,她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情绪反应。
  但对小姑子,她的头脑知道这样对孩子很好,但她却很容易对小姑子生出一股强烈的无名火。在这股怒火里有嫉妒:嫉妒小姑子的孩子才几个月大却得到这么好的照料;还嫉妒小姑子自身,觉得小姑子是一位好妈妈。相比之下,她和自己的妹妹初照顾孩子的方式是非常像的,她学了心理学之后才开始改变对孩子的方式。
  她小姑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玩本身就是孩子有意义的,他就是凭着这些俗得不能再俗的东西,和自己妈妈建立了安全依恋。孩子以后也可能会去追寻意义,但不会那么严重地抵触俗世的生活。
  她妹妹对自己孩子很忽略,让孩子觉得,他的吃、喝、拉、撒、睡、玩这一切日常需求,都是没有意义的、该被摈弃的。因此,他可能会形成矛盾型依恋或回避型依恋,容易远离世俗生活,而去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但这是心灵僻径,是孤独、荒芜的圣地。
  这也是自恋和依恋的一个重要区别:学会了依恋的人,他会拥抱真实世界;而一直停留在自恋中的人,则容易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并认为它才是精神的归宿。
  还有一位来访者,她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无比。她说,她一直滞留在一个中间地带,既不能回到原本的孤独世界,又不能进入充满关系的真实世界。在这个中间地带,她无数次试着向外跳,但这时,外部世界需要有一个人对她伸开双手说:“来吧,欢迎。”然后,她才能够进入真实世界,但这个人一直都没有出现。
  因此,我想说,如果你基本上是一个正常人,觉得在相当程度上和社会有融合,不管你有多少问题和痛苦,都要感谢妈妈或主要养育者,他们给了你这份感觉——世界欢迎你。科胡特的“自体客体”的概念和温尼科特的“客体使用”的概念,都传达了父母(特别是主要抚养者)需要给孩子传递出这种感觉——这个世界欢迎你。然后,孩子才能形成“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的感觉,这也是温尼科特所倡导的:
  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受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这些描绘,相信会让很多妈妈感觉到巨大的压力。讲这样的故事,是为了对比,讲清楚“两种妈妈与两种孩子”的关系。
  依恋的形成,需要孩子有一种基本的感觉:妈妈基本上是好的,有时候是坏的,但坏不会淹没好;我基本上是好孩子,有时候是坏的,但坏可以被接纳,也可以被自己所接纳。
  如果自己真实的妈妈不够好,那么孩子就会倾向于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妈妈表达依恋,而去外部世界寻找“好妈妈”。
  我有一个朋友,他总是不能做好眼前的事。例如,对自己的小家庭不满,对自己当前的工作不满,读书时也不能专心。他总是在走神,而在和他聊得特别深的时候发现,他好像一直都在目前的事情之外寻找什么,都像是在寻找一个“好妈妈”。之后了解到,他小时候的确认为,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他应该有一个在家以外的“亲生好妈妈”。
  这真是一个深刻的隐喻。
  如果依恋没有形成,该怎么办?首先,要看破自己重重的心理防御。通过这些复杂的防御,看到自己的初心——我永远都在寻找你。
  我们可以去看看孩子、看看小动物,会看到生命原本的样子:一方面,他们(它们)会试着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它们)都在寻找情感依恋。当有依恋存在后,一份满足感会油然而生。
  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时间累积和空间变换。如果一个关系伤透了你的心,你经过认真考虑,知道这份关系已经没有希望了,那么可以变换空间。也就是,去换一个人寻找。
  同样,当你基本断定一份关系是好的,那么,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关系的基本稳定,逐渐在这个关系中去实现依恋的完成。
  如果你一开始觉得一位咨询师还不错,那么轻易不要因为中间对他不满而放弃,试着保持这份关系,并试着在关系中对咨询师表达爱与恨、满足与不满,终在这份关系中完成依恋。
  例如我的一位来访者,他在找我之前,换过十几位咨询师,也换过很多工作。而我在次咨询时就对他说:“你看,你此前已换过十多位咨询师,也换过很多工作,你太容易结束关系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如果你觉得我的咨询风格让你觉得基本可以,我的咨询能力也让你基本满意,而我又没有明显违反职业道德,那我们就基本保持稳定的咨询?如果你想离开我,请一定要把对我的不满表达出来,我们好好探讨。”
  结果,我们的咨询持续了几年,他的生活也逐渐有了很大的改善。
  基本稳定的关系背后,依恋完成的背后,藏着对人性的深刻信任。
  依恋“你”,排斥“它”
  在敏感的精神分析师眼里,几乎一切看起来不起眼的事,都有意义,都有隐喻。下面这个小故事会引出一个大道理。
  我在广州的“得到”小组开会时,黄玉玲老师迟到了五分钟,并且她是急急忙忙赶过来的。她为什么会迟到?
  她讲了几件小事,并认为现在这一段时间,她的世界处于失控中。为什么会失控?因为那时爆出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让她非常焦虑,而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在读幼儿园,一个在读小学。
  同时,很多知名女性在网上坦露自己被猥亵甚至性侵的事。这些事情让黄玉玲陷入了深深的恐慌,如果这种事发生在女儿身上,她会死掉。这个世界是有“魔鬼”的,有些人就是想把自己的魔手伸到无辜、无助的幼儿身上。
  因为这样的担心,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焦虑感强了很多,对周围世界的警惕心强了很多。
  然后,有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发生了。他们一家人开车出去,老公开车,黄玉玲坐在副驾驶位上,感觉自己的身体一直有点儿紧绷着。突然,老公打了一个哈欠并喊她。黄玉玲被吓一大跳,那一刻她觉得,这是一个“大魔鬼”在喊她。
  这种紧张和恐惧让我们想起了我近多次说的话:“我”并不希望控制一切,那太孤独,而是希望“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可我更惧怕的是,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敌意的“它”在那里。
  如果外部世界是充满敌意的,是“它”的世界,那“我”就会倾向于控制一切,并陷入自恋,这是自我保护;如果外部世界是有基本善意的,是“你”的世界,那“我”就会放下控制,把“我”交付给“你”,这就是依恋、是信任。
  所以,自恋和依恋不仅是情感的事情,而且还是深刻的隐喻。婴儿依恋妈妈,孩子依恋大人,成年情侣依恋彼此,这都是在皈依“你”的世界。“我”会发现自恋的世界何等孤独、狭窄,而“我”之外的世界是何等精彩、宽广。
  相反,当陷于严重的自恋与控制时,我们想切断与“它”的联结,所以还会选择封闭,就是把心关起来。
  因此,真可以说,联结是善,封闭是恶。
  这也和我对生命力的理解统一到了一起。生命力只有一种,当自体的生命力在关系中被客体看见时,就会成为好的生命力,如热情、创造力与爱;不被看见时,就会成为坏的生命力,如怨恨与破坏欲。
  比如,罗振宇在《罗辑思维》的一期视频节目中说,关于互联网,你得有一个基本的世界观:你是相信联结会带来善,还是相信联结会带来恶?
  我相信联结会带来善。
  再讲讲黄玉玲老师的另一个故事。他们一家出去旅行,要赶飞机,结果车在路上坏了。虽然一家人想尽各种办法,尽快赶到了机场,但还是迟了五分钟,不能办理登机手续了。那一刻,黄玉玲的感觉像是要掉下悬崖,情绪一下子变得非常糟糕。这时,老公对她说:“老婆没事,是可以改签的。”然后,他们顺利地办理了改签手续。
  老公的说法和做法,让黄玉玲的情绪平静了下来。这一刻,她对老公的依恋变得更深了一点儿。她的确感知到,在她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老公在那里存在着。
  对孩子来讲也是一样的。孩子的世界经常处于崩溃中,他们会想象一个敌意的“它”在背后作祟。如果父母在身边,既陪着他们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安抚了他们的情绪,他们的确会对父母更依恋。这种事不断发生,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就会不断加深,终能将自己交付出去。而这种对父母的信赖,也是一个隐喻,意味着孩子形成了对整个外部世界的基本信任。
  可以说,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敌意的感知与我们自己内心藏着的敌意,程度上是一致的。这个说法可能会让很多人不舒服,因为我们容易认为,外部世界是坏的,可我自己还是纯净、美好、善良的。
  并且,当一个人追求控制时,很容易会去控制别人。这时候,这个控制者就成了被控制者的“它”了。
  也可以说,当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望太强时,父母就是孩子的“它”之世界,而孩子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依恋。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只能建立在父母基本信赖孩子,并基本容纳孩子生命力自由伸展的基础之上。
  在“它”之世界,人和人之间会选择切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电影《超体》中,那位研究脑科学的科学家的说法很触动我。他说:“当环境恶劣时,生命就倾向于关闭掉和外界的交换,追求孤独永生;当环境好时,就会追求生命繁衍,而繁衍,是为了把知识传递下去。”
  从这个意义来讲,联结也是善。
  同样,自恋和依恋还会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影响——身心分离和身心合一。
  我们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会体现在我们的身体上。当我们想切断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时,我们几乎必然做的一个选择是,切断头脑和自己身体的联系。而当我们愿意和外部世界保持联结时,我们也会保持头脑和身体的天然链接。
  由此可以推论,在听话教育中长大的孩子,身体容易迟钝,因为身体和自己头脑的联结被切断了。相反,在自由和爱中长大的孩子,身体容易敏感,因为身心合一。
  所以,自恋和依恋并不仅仅是一个情感问题,其背后有极深的意义,一如我提出的一句话:“一个人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