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用古英语写就的古老长诗,被誉为古英语文学的奠基之作,讲述斯堪的纳维亚英雄贝奥武甫的英勇事迹。

该译本为古英语文学专家陈才宇根据当代《贝奥武甫》研究专家约翰·波特的修订版翻译而成,并参考“企鹅丛书”中的现代英语本和“诺顿文学选集”中的散文译文两种版本,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史诗每行两顿的齐整韵律。


【内容简介】

史诗《贝奥武甫》早在第六七世纪就以口头形式流传于日耳曼民族聚居的北欧沿海。全诗共3182行,是英国古代一首长叙事诗,约占现存盎格鲁—撒克逊诗歌总量的十分之一。

丹麦国王赫罗斯加兴建了一座宏伟的宴乐厅,遭到魔怪格兰道尔的袭击。那魔怪为所欲为,连续为害达十二年之久。消息传到高特人耳里。高特武士贝奥武甫率十四勇士前往救援。经过激烈的搏斗,力大无穷的贝奥武甫扯断了魔怪的一只胳膊。垂死的魔怪逃回自己的洞穴。第二天晚上又有一个魔怪前来骚扰宴乐厅,此魔乃格兰道尔之母,是为他的儿子报仇来的。贝奥武甫与她在水潭下的洞穴中展开殊死搏斗,*后用魔剑将她杀死。

贝奥武甫凯旋回国。不久,国王海格拉克父子先后死于非命,贝奥武甫继承王位。他成功地统治高特国达五十年之久。就在壮士暮年,国内出了一条毒龙。该毒龙因自己守护的财宝被盗,开始向高特人进行报复。它口吐烈焰,毁灭一切。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贝奥武甫毅然进入龙窟。在一位名叫威格拉夫的年轻武士的援助下,毒龙被除,但老英雄也因受伤过重而献出了生命。


【作者简介】

陈才宇,浙江磐安县人,教授,翻译家,古英语文学专家。已出版各类著作四十多种,论文三十余篇。专著《古英语与中古英语文学通论》获国家*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译著《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陈才宇合译)获二十五届浙江省图书奖“树人出版奖”。代表译著尚有莱辛《金色笔记》、弥尔顿《失乐园》、狄更斯《艰难时世》、勃朗特《维莱特》、马洛礼《亚瑟王之死》、古英语与中古英语文学汇集《英国早期文学经典文本》等。


【媒体评论】

《贝奥武甫》的故事满载着历史,带领我们进入诗歌记忆都尚未触及的那远古无神的黑暗时代,但想象力可以抵达过去。整个诗篇都肃穆、悲剧、邪恶,非常奇特地令人感到真实。

——J. R. R. 托尔金


【目录】

丹麦早期的历史

格兰道尔袭击鹿厅

贝奥武甫来到鹿厅

鹿厅盛宴

贝奥武甫战格兰道尔

鹿厅祝捷

格兰道尔母亲的袭击

贝奥武甫战妖母

鹿厅再祝捷

贝奥武甫回国

贝奥武甫与火龙

十一 贝奥武甫战火龙

十二 贝奥武甫的葬礼

附录一 人名表

附录二 芬斯堡之战(残片)


【前言】

史诗《贝奥武甫》早在第六、七世纪就以口头形式流传于日耳曼民族聚居的北欧沿海。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以后,它随着征服者的足迹来到新的土地开花结实,如果说英国民族是一个“舶来的民族”,那么,《贝奥武甫》就是一部“舶来的史诗”。

全诗共3182行,是英国古代长的一首叙事诗,约占现存盎格鲁—撒克逊诗歌总量的十分之一。基本情节可分为两部分:

部分(诗行11904):丹麦国王赫罗斯加兴建了一座宏伟的宴乐厅,遭到魔怪格兰道尔的袭击。那魔怪为所欲为,连续为害达十二年之久。消息传到高特人(在今天的瑞典南部。)耳里。高特武士贝奥武甫率十四勇士前往救援。经过激烈的搏斗,力大无穷的贝奥武甫扯断了魔怪的一只胳膊。垂死的魔怪逃回自己的洞穴。第二天晚上又有一个魔怪前来骚扰宴乐厅,此魔乃格兰道尔之母,是为他的儿子报仇来的。贝奥武甫与她在水潭下的洞穴中展开殊死搏斗,后用魔剑将她杀死。

第二部分(19053182):贝奥武甫凯旋回国。不久,国王海格拉克父子先后死于非命,贝奥武甫继承王位。他成功地统治高特国达五十年之久。就在壮士暮年,国内出了一条毒龙。该毒龙因自己守护的财宝被盗,开始向高特人进行报复。它口吐烈焰,毁灭一切。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贝奥武甫毅然进入龙窟。在一位名叫威格拉夫的年轻武士的援助下,毒龙被除,但老英雄也因受伤过重而献出了生命。

这部史诗八世纪初就已初具文字规模,但我们今天读到的本子是十世纪某个僧侣修订的(手稿现藏于大英博物馆,采用的语言是韦塞克斯和西撒克逊语。)。这个不知名的僧侣与荷马一样没有包揽,也不可能包揽整部史诗的创作工作,他只是搜集整理了前人的创作成果。在众多参与创作的人中,他不是初的作者,而是后的一位。在他以前,参与史诗的集体创作的工作的是一些吟游诗人,在我们充分肯定后一位定稿者的特殊的贡献的同时,这些吟游诗人的作用是不可轻易忽视的。

“吟游诗人”,英文名称是“minstrel”,这个词从拉丁文“minister(意谓“仆人”)演变过来。十三世纪开始用来专指民间歌手。因为他们是一些穿街走巷,以歌唱为职业的游民,汉语译成“吟游诗人”是合适的。但在十三世纪以前,英国还有另外两个名称用来称呼这些民间艺人:“司歌仆”(scop)和“格利门”(gleeman)scop在古英语中含义是“说笑的人”;gleeman的词根“glee”意谓“快乐”。)。据说这两个名称初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真正意义的诗人,他们自己作歌,自己演奏;后者只是演奏他人的作品。后来这个差别逐渐消失,两个名称都用来指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艺人。

关于这些所谓的吟游诗人当时的活动情况,通过阅读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诗歌就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哀歌中有一篇《提奥》(Deor),主人公就是一位吟游诗人。他本来为国王服务,但后来一位比他更擅长歌唱的吟游诗人代替了他,实际上夺了他的饭碗。可见,他们的生活是没有保障的。另外还有一首题为《威兹瑟斯》(Widsith)的纪诵诗(这一类作品为数不多,除了具有一定的历史考证价值外,文学价值不大。),记述一位吟游诗人如何周游各国,凭着自己的演唱才能赢得人们尊敬的经历。这首纪诵诗一共提到了七十个部落和六十九个国王和酋长,其中许多地方诗人亲自到过。考察一下那些确实存在过,但很快如过眼烟云在历史上消失的国家和国王,我们不禁要为诗人游历之广而惊叹。这种超越国界的演唱活动也正是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吟游诗人生活的一个缩影。

其实,在上古和中古的欧洲大陆,这些人几乎到处存在,只是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称呼罢了。在法国,他们被称为“荣格勒”(jongleur)或“特鲁伯德”(troubadour);在挪威,叫做“斯盖尔特”(skald);在斯拉夫语中,则为“格斯拉”(guslar)。尽管名称不一,实际上都是吟游诗人。

史诗《贝奥武甫》也多次提到了吟游诗人:贝奥武甫率高特勇士到达丹麦以后,丹麦国王设宴欢迎他,席间便有吟游诗人为他们歌唱助兴(见诗行496497)。后来,魔怪母子被除,在先后两次庆功会上,都有吟游诗人的表演。史诗中的许多插曲就是借他们之口叙述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贝奥武甫重创魔怪格兰道尔以后,一位善于吟诗歌唱的国王的侍从(实际上就是吟游诗人)还即兴用多姿多彩的文字歌颂了贝奥武甫的武功事迹(见诗行867873)。假如史诗所描述的都可以当做史实来看待的话,这位当场采词歌颂铲除魔怪的英雄的吟游诗人该是《贝奥武甫》的位作者了!

根据有关学者考证,历史上确实有过贝奥武甫其人,而且确实是史诗中提到的高特国王海格拉克的外甥。有一次,海格拉克率舰队劫掠莱茵河下游弗罗西亚人的土地,当时该地是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他们获得赃物甚丰,正欲启程回去,忽遭法兰克士兵的袭击。海格拉克死于战场。贝奥武甫杀死一名法兰克旗手,泅水逃回高特。这件事发生在公元五二一年,史诗《贝奥武甫》中穿插提到过四次,正好与法国史学家格利高里的《法兰克的历史》和无名氏的《法兰克史记》所记载的史实吻合。

如此推算起来,从与贝奥武甫同时代的“位作者”到后定稿《贝奥武甫》的僧侣,历史已跨越了近五个世纪!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究竟有多少民间诗人(包括吟游诗人和僧侣诗人)参与过《贝奥武甫》的集体创作呢?这问题无法弄清楚,也没有必要弄清楚。民间诗歌的集体性就是集体性本身,没有必要再从集体性中去分离个体性的因素。然而,这种以集体创作为基础,后又以某个僧侣修订定稿的文学创作过程是值得研究者的特别重视的,因为历史的演变必然对史诗的创作带来巨大的影响。《贝奥武甫》的主人公生活在异教思想为主导的氏族社会,成稿时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异教思想为主导的氏族制度早已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公元五九七年,圣奥古斯丁奉罗马教皇格利高里一世之命,率四十僧侣来到不列颠传教,这标志着英国的宗教信仰已从多神教转向了一神教。到了僧侣诗人整理修订《贝奥武甫》时,基督教在英国已经取得了国教的地位,教会的势力已发展到与封建贵族分享国家政权的地步,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教育事业则完全控制在僧侣手中。《贝奥武甫》在这个时候经僧侣诗人之手后定稿,不可能不烙上这个时代的印记,他在整理民间流传的口头创作时必然要把他所信奉的基督教的观念添加进去,从而使作品所体现的宗教观念具有了两重性,即多神教和一神教的思想极不协调地交织在一起。比如,史诗中反复无常的命运之神常常与仁慈而的上帝同日而语;魔怪格兰道尔竟然成了该隐的后代,等等,反映在宗教基调上的这种矛盾现象已经成了史诗的一大特色。

从内容上看,《贝奥武甫》具有民间童话的性质:主人公三战妖魔,就是民间童话的典型结构。吃人的巨人,吐火的毒龙,都是民间童话中反复出现的母题。按照民间故事类型学分析,贝奥武甫战胜格兰道尔,属于降妖型的故事,杀毒龙则是开洞取宝型的故事的演变。史诗的作者将这两种类型的故事合并,塑造了贝奥武甫这个可敬可亲的英雄形象。在这里,童话与史诗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形式。这个例子同时还告诉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童话可以转化为史诗,反之亦然。

民间童话一般是虚构的,在我们承认《贝奥武甫》具有童话性质时,即意味着它所表现的基本情节的非现实性。确实,尽管贝奥武甫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构成史诗基本情节的两次武功事迹——战魔怪和杀毒龙却不是历史上那个真实的贝奥武甫所能完成的。这样的英雄属于半神半人,只出现在神话传说和民间童话中,与现实隔着较大的距离。

英国人的祖先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什么要借历史人物之名敷演出一个非现实的半神半人的形象来呢?简单地用古民造神的动机去解释只会将读者引入歧途。贝奥武甫虽然被史诗的作者加以神化,但毕竟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神。他的活动空间始终在人世间,而不是在一个超自然的环境里。盎格鲁—撒克逊人之所以要虚构贝奥武甫这个英雄形象并以口头歌唱的方式世世代代加以歌颂,是因为在他身上寄托着他们的美好理想和追求。他们通过贝奥武甫不仅仅宣扬自己的宗教意识或神话意识,更重要的是传达他们的世界观,他们关于伦理、道德的基本认识。

史诗的部分写主人公的青年时代。丹麦王国受到魔怪骚扰,生灵涂炭,贝奥武甫得到消息后毅然前往救援。这行为本身表明他不仅具有见义勇为的侠士精神,而且具有泛·民族主义思想。当时的欧洲社会,国与国之间,氏族与氏族之间的斗争极其残酷,能长期和平共处的相邻国家寥寥无几。贝奥武甫能为别国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实在难能可贵。从个人动机而言,他固然比较看重名誉,但这种对于名誉的追求是健康的,积极的。在丹麦王宫里,他并不因自己的勇力而妄自尊大,而是虚怀若谷,彬彬有礼,始终恪守臣子之礼。在自己人面前,他恭顺得像一头羔羊;但一旦走上战场,面对敌人,又会变得像一头凶猛的狮子。这种对友恭顺、对敌勇敢的精神后来受到骑士文学反复宣扬。从这个意义上说,贝奥武甫不仅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心目中一个理想的英雄,而且是英国文学史上位道德完美的骑士。

后来,贝奥武甫成了国王。但他之所以取得王位,并不是因为自己图谋这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没有这野心。老国王阵亡后,王后欲立他为高特国王,他不受,甘愿辅佐国王之子赫德莱德。直到赫德莱德死后,他才登基为王。这一行动足以表明他具有坦荡的胸怀和忠诚无私的品格。国内出现毒龙为害的事件时,他已是个年迈的老人,但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是义无反顾地承担了的风险。毒龙被杀死后,他也受了致命伤,临终前没有为自己的死而悲伤,而是为以残生的代价为自己的人民换来巨大的财富而欣慰:

为了眼前这些玮宝明珠,

我要感谢的主,光荣的王,

永恒的上帝,是他庇护我

在临死以前,为自己的人民

获得这么巨大的一笔财富!

如此无私无畏、爱民如子的国王将受到黎民百姓的衷心爱戴和拥护,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贝奥武甫扮演了武士(广义指臣僚阶层)的楷模和理想的国王双重的角色。史诗的作者塑造这个人物,表现了他们对于这两种人的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期待与渴望。

贝奥武甫这样一个英雄人物的出现,除了对理想的向往外,客观上还有时代本身的原因。这方面史诗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线索。

贝奥武甫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战乱频繁的野蛮的年代。他的同胞——北欧古代日耳曼人靠渔猎、畜牧、种植、劫掠为生。尤其是劫掠,成了财富积累的重要途径(发生在稍后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向不列颠大迁徙,就是一次劫掠性远征)。当时氏族之间,国家之间经常发生血仇磨擦。既使在贵族内部,各种矛盾也层出不穷。这幅真实的历史画卷在史诗中是通过几个插曲来表现的:

之一:丹麦某部落酋长赫纳夫与弗里西亚(地名,在今天的荷兰。)国王芬恩发生纷争。论亲属关系,芬恩还是赫纳夫的姐夫。结果两败俱伤:赫纳夫与芬恩的儿子阵亡。赫纳夫的部将亨格斯特与芬恩暂时签订了一项友好条约,并共同为死者赫纳夫举行火葬仪式。此后双方都伺机复仇,终于又发生一场血腥的大屠杀,这次芬恩被杀死在卫兵群中,王后遭囚禁。获胜的亨格斯特带了赫纳夫的亲姐姐希德贝尔返回丹麦。

之二:丹麦国王为了调解他的国家与希索巴人的世仇,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希索巴国王弗罗达的儿子英格德。然而,就在新婚庆典那天,一位希索巴老兵向同族一位青年煽动说,他父亲被丹麦人所杀,凶手的儿子正是公主侍从中的一位。那青年为了替父报仇,杀了那位公主的侍从。于是,以联姻缓解世仇的努力宣告失败,双方重新回到敌对状态。

之三:瑞典国王奥根索有两子:欧赛尔和奥尼拉。奥尼拉继承王位后,残酷迫害欧赛尔两个儿子伊恩蒙德和伊吉尔斯。兄弟两人逃到高特国避难,高特国王赫德莱德(海格拉克之子)收留了他们,结果招致巨大的祸患:奥尼拉追杀过来,赫德莱德陪上了性命。贝奥武甫继位后,派兵支援伊吉尔斯,后杀死奥尼拉替赫德莱德报了仇。

之四:贝奥武甫的外祖父,高特老国王雷塞尔原有三个儿子:赫巴德、赫斯辛和海格拉克。一次,赫斯辛用箭射他的朋友和家臣,结果误杀自己的亲兄弟赫巴德。老国王伤心而亡。后来瑞典人与高特人发生氏族纠纷。新国王赫斯辛阵亡,由海格拉克接替王位。他后杀死了瑞典国王奥根索,为兄弟报了仇。

以上是按史诗的行文顺序出现的几个主要插曲。次要的插曲还有好几个,如丹麦国王赫罗斯加与女婿间的自相残杀;贝奥武甫的父亲艾克塞奥与希塞拉夫家族间的血仇;丹麦武士安佛斯杀害自己的亲兄弟等等。

……

【免费在线读】

引子 丹麦早期的历史

诸位安静!我们已经听说,

在遥远的过去,丹麦的王公、首领,

如何将英雄的业绩一一创建。

斯基夫之子希尔德,常常从敌人手中,

从诸多部落那里,夺得领土,

想当初他孤苦零丁,如今却

威镇四方酋长;他已如愿以偿,

在天地间建功立业,声誉日增,

直到鲸鱼之路四邻的部落

一个个不得不向他臣服,

向他纳贡;哦,好一个强大的国王!

不久以后,在他的王宫

降生了一位王子,那是上帝

给人民带来的安慰:他曾亲眼目睹

久无首领的黎民百姓蒙受痛苦,

生命的主宰,光荣的统帅

因此赐予他世上的荣耀。

贝奥声名卓著,希尔德之子的功勋

在北部地区被人到处颂扬。

年轻的王子侍奉在父王左右,他应该品行端正,赏赐大方,

以便将来有忠诚的伙伴

追随在身边,一旦发生战争,

他们将为他效命;不管是谁,

要想建功立业,首先得受人称赞。

时限一到,希尔德一命归天,

这位勇士回到了主的身边;

遵照他的嘱咐,亲密的伙伴们

把他抬到海边,这位丹麦人的朋友,

可敬的国王,曾经发号施令,

长久地治理过这个国家。

港口停泊着国王自己的灵船,

船身结着一层冰,正准备起航;

他们将可敬的首领抬进船舱,

就这样,这位项圈的赐予者

荣耀地靠近桅杆。他的身边

堆着来自四方的无数财宝;

我从未听说世上有哪只航船

曾装载过那么多的武器和甲胄,

那么多的战刀和锁子甲;他的胸前

还摆满金子银子,它们将随着他

一道远远地漂流,进入大海的怀抱。

他们把礼物慷慨地送给国王,

那都是人民的财物,想当初,

襁褓中他独自漂洋过海,带来一船财宝,

这次他带走的礼品决不比那次少。

在他头顶,他们还树起一面锦旗,

然后才让海水把他卷进海洋。

他们的内心是何等的悲伤!

无论宫廷的智者还是天下的英雄,

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知道,

这一船货物后到了谁的手中。

从此以后,贝奥成了可敬的国王,

治理一座座城堡,在黎民百姓中

长久地享有盛誉,(他的父王已经去世,

告别了自己的家园,)直到后来,

贝奥又生下了伟大的哈夫丹,

他一生驰骋疆场,庇护希尔德的子孙。

人们都说他生有三子一女:

军事统帅希罗加和赫罗斯加,

好人儿哈尔格,我还听说

公主伊丝成了奥尼拉的王后,

那位骁勇的瑞典人的伴侣。

格兰道尔袭击鹿厅

赫罗斯加战场上捷报频传,

荣耀无比,手下人无不心甘情愿

追随在他身边,他麾下的人马

一天天壮大。他于是心中策划

建造一座宴乐大厅,宏大的规模

要让他们的子孙后代闻所未闻,

在那里,他可以向部下颁发战利品,

他要将上帝赐予他的一切,

只除了公地和人的生命,

奖赏给手下的老将与新兵。

我听说动工的命令下达到四面八方,

众多部落应命而来,大家齐心协力

共建这座大厅。不久以后,

大厦按时落成,一如人们期望,

拔地而起的是一座宏大的殿堂;

号令天下的国王给大厦起名“鹿厅”鹿象征王权。。

他遵守诺言,宴席中分赐

戒指和珠宝。大厦高高耸立,

山墙雄伟壮观;它在等待

仇恨的烈火将它付之一炬;

如今还不到时候,翁婿间那场血仇

尚未爆发,血腥的屠杀只是后话为了避免仇杀,赫罗斯加将女儿嫁给敌国,但战争仍未能幸免。鹿厅后来被火烧毁。。

却说当时有个可怕的恶魔,

他安营扎寨在黑暗的地方,

每天他都听见大厅里欢声笑语,

竖琴弹奏,吟游诗人放开歌喉,

这使他难以忍受,因为诗人在歌唱

遥远的过去,人类的起源,

的主如何创造大地,

让田野充满阳光,周围出现海洋,

如何胜利地创造出太阳与月亮,

让它们以明清的光辉照耀人寰,

如何用树木和绿叶装点世界;

如何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生命,

让他们能够生活,能够呼吸。

就这样,国王的战士欢欢喜喜

生活在鹿厅,直到地狱的魔鬼

前来作恶,向他们闹事寻衅;

这恶魔的名字叫做格兰道尔,

他是塞外的漫游者,占据着

荒野与沼泽;这可恶的怪物

统治着一片鬼魅出没的土地,

那里是该隐子孙的庇护所,

自从该隐残杀了亚伯,自己的兄弟,

永恒的主就严惩了他的后裔。

主厌恶这样的仇杀,由于这桩罪恶,

主把他驱逐到荒无人烟的边鄙。

从此,那里孳生了大批妖孽,

其中有食人魔、精灵、怪物,

还有巨人,他们长期与上帝抗争,

上帝给了他们应有的报应。

夜幕降临,这恶魔来到大厅,

勘探佩带金环的丹麦人

如何在里面举行盛大的欢宴。

他发现高贵的武士已经酒足饭饱,

一个个进入梦乡;他们全然不知

悲伤与痛苦即将来临;这恶魔

既凶狠又贪婪,他急不可待,

即刻伸出野蛮而残忍的魔爪,

抓起其中三十个酣睡的战士,

然后得意洋洋,带着战利品

返回他所居住的老巢。

第二天一早,破晓的天光下,

格兰道尔的暴行赫然在目。

欢乐的夜宴后迎来的是悲伤,

清晨的哭号。伟大的首领,

高贵的国王闷闷不乐地坐着,

内心极其痛苦;当他看见

那该诅咒的仇敌留下的足迹,

他为自己的人民深感悲痛;

这场灾难实在太深重,太可恨!

然而,仅仅隔了一夜,那恶魔,

毫无怜悯之心,再次犯下

血腥的屠杀;他早已一意孤行。

不难想见,希求安宁的人们

从此离开自己的家园,逃往别处,

在异域安家落户,因为有足够的证据

向他们表明,向他们明确显示,

恶魔的仇恨占据了他们的鹿厅,

于是,那些幸免于难的人,

为了寻求安全,一个个远走高飞。

就这样,恶魔强占了鹿厅,以一敌众,

与正义对抗,直到高高的大厦

变得空空荡荡。这段时间十分漫长;

整整十二个冬天,丹麦人的领袖

历尽困苦,蒙受万般艰难,

无限的悲伤;这段不幸的故事

还编成了歌谣,子孙后代无不知道

格兰道尔与赫罗斯加争斗,

双方不共戴天,战争无休无止,

一直延续了无数个春秋;

恶魔不愿跟丹麦人和平相处,

不愿解怨消仇,或者赔偿损失。

明智的谋士,谁也不指望

凶手会为死者做出任何补偿。

相反的,这黑色的死亡之影

不断地攻击国王的新老士兵;

常常设下埋伏,伺机偷袭,

长夜中他统治着浓雾漫天的沼泽地,

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出没在哪里。

因此,这人类的死敌继续肆虐,

这可怕的独行者犯下的暴行

一件又一件;每天晚上天一黑,

他就侵犯那富丽堂皇的鹿厅;

只是他在那里得不到任何奖赏,

得不到主所赐予的财宝和恩惠。

丹麦人的贤王极其苦恼,

内心犹如刀绞。众多王公贵族

坐下商讨对策,献计谋划

如何派遣坚强的武士

去抵御那令人生畏的侵犯。

他们还常常向异教的神灵

奉献牺牲,祈求那灵魂的屠宰者指异教的神灵。

伸出援助之手把他们拯救,

使他们摆脱灾祸。对偶像抱着幻想

属于他们的陋习;他们的心里

只想着地狱,不知有主宰者,

不知有仲裁者,不知有的主,

不知如何赞美天堂的保护者——

那光荣的王。这是何等不幸啊!

陷于困境的人竟然让自己的灵魂

投入烈火的怀抱,受失望的煎熬,

而不思改弦更张!这样的人有福了!

他们在死后寻求主的庇护,

把安宁的希望寄托于天上的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