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浮生六记》

这是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绝美情书。
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婚后的举案齐眉;从谈诗论画到赏月弄花,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将清贫的日子过成了一首诗。
他们遭逢家庭变故,半生坎坷,颠沛流离,却一直相扶相依,不离不弃。
芸娘病故后,沈复用清丽典雅之笔,作《浮生六记》六卷,以慰生死隔离之相思。
《浮生六记》有着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庭园梦境的从容静寂,与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
自晚清至今,已流传一百余年。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百年来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美学经典。
王国维以简隽明晰、深入浅出的条分缕析,首次开创性梳理出词的脉络、规律。他用短短64则笔记,讲透词之美学核心:推崇“简”与“真”、提出“境界说”,让人豁然开朗。
开发灵性,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对后世的启迪,更如雨润万物。
本书译注依据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王国维手定稿,参校民国十五年(1926 年)朴社定本。未刊稿与删稿,依据中国国家图书馆特藏王国维手稿影印版。

《随园食单》
这是展现中国美学生活的传世经典,畅销226年的文学奇迹之书,更是中华美食文化的真正精髓。
《随园食单》完美展现了中国人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每一页,都包含着食物的本质和人的美好生活方式。问世两百余年,至今畅销不衰。
翻开本书,跟随袁枚的脚步,穿过随园的幽暗树林,赶赴一场不散的筵席。

【作者简介】

《浮生六记》

  沈复,清代布衣文人、画家、园艺师。字三白,号梅逸。
  生于苏州书香世家,一生淡泊名利,以游幕为生。
  中年之后家庭频遭变故,与爱妻芸娘颠沛流离,历尽坎坷。
  饥寒交迫中,芸娘病故,沈复悲痛欲绝,后随友人四处游幕。
  46岁时,他写下自传体这是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绝美情书。
  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婚后的举案齐眉;从谈诗论画到赏月弄花,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将清贫的日子过成了一首诗。
  他们遭逢家庭变故,半生坎坷,颠沛流离,却一直相扶相依,不离不弃。
  芸娘病故后,沈复用清丽典雅之笔,作《浮生六记》六卷,以慰生死隔离之相思。
  《浮生六记》有着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庭园梦境的从容静寂,与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
  自晚清至今,已流传一百余年。  作品《浮生六记》,笔墨之间,缠绵哀婉,真切感人。
  自光绪四年(1878年)首次刊印,百年来流传海内外,至今已有两百多种版本,被誉为“晚清小红楼梦”。

  周公度,知名诗人、作家。
  主编《诗选刊》、《佛学》月刊长达十年。2016年签约作家榜,隐居沈复故里苏州,历时半年将《浮生六记》译成现代白话版,译文简洁典雅,保留古文韵律之美,各界读者口碑热传。
  代表译作:《浮生六记》、《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王国维(1877-1927),中国近现代学者。字静安,号观堂。浙江嘉兴海宁人。
  其生逢变革年代,为学术与谋生,游历波折,两考乡试,三赴日本,京沪往返不计其数。个人心史更是坎坷,童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挚友绝交。唯有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光彩照人。
  一生著述62种,批校典籍近200种,涉及戏曲、诗词、哲学、美学、史学、金石、考古、教育、翻译等众多领域。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1927年6月2日,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时年51岁。

《随园食单》
  袁枚(1716-1798)
  清代文学大师。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生于杭州,少有才名,年未弱冠,经史通明,二十三岁科举高中。
  从政后为官十年,勤政廉洁,却始终不得高升。三十三岁时辞官隐居,于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此后教授学生,交朋结友,放情声色,种竹浇花,八十岁时仍游山玩水。
  一生著作如山,名震文坛。《随园食单》为其晚年代表作品,是展现中国美学生活的传世经典。问世至今,流传海内,成为畅销226年的文学奇迹之书。
  八十二岁时去世,葬于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其它作品:《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子不语》等。

  张万新,知名诗人,小说家,重庆酉阳人。
  与莫言、余华、贾平凹同时入选“中国作家实力榜”。
  2016 年出版小说集《马口鱼的诱惑》,涉笔成趣,一纸风行。
  2017 年签约作家榜,倾心译注《随园食单》《聊斋志异》。

【媒体评论】

《浮生六记》

  公度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写的文字,意在言外,质地如云团又仿佛是玉。我喜欢的是,他文字中隐藏的内容,远比表面显露出的更为深远蕴藉,明晰准确。像我们头顶的夜空,寥廓无际却又在身边,让我为之喜悦,兴叹。
  ——作家 贾平凹

  我们要学会用美的眼光,去发现周遭的一切。
  ——主持人 汪涵

  这是诗人周公度三下江南,寻访旧迹,带回的晚清市井烟霞,更是一个诗人素静优雅的心境在体味人世伦常的哀矜。
  ——诗人 何三坡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陌绪

  我真诚地相信,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
  ——作家、学者 林语堂

  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作家、诗人 俞平伯

  《浮生六记》恰好发掘了日常中的生活美学与生活态度。不论是从沈复与芸娘的感情,还是沈复对待生活,都应该是我们日渐缺少的。生活的乐趣,在于我们去发掘,没有乐趣的一生,未免显得过于干瘪。
  ——作家、编剧 痞人周鱼

  心目中的美好的爱情?这很理想。如果打个比喻来说,就是写得特别好的一个自传体小说《浮生六记》。当年的胡适、俞平伯那些学者们也都特别喜欢《浮生六记》,那里面的爱情是我喜欢的。
  ——《北平无战事》编剧 刘和平

《人间词话》
  不读《人间词话》,难识境界之美。汉语词章,美如繁星,将王国维誉为美学星辰秩序的发现者,必须说是诗人周公度广袤优美的发现。
  ——诗人 何三坡

  《人间词话》是极好的文学批评;开发灵性,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
  ——翻译家 傅雷

  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精到。
  ——美学家 朱光潜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

《随园食单》
  我用了一周时间认真读完,感觉翻译的文字干净流畅。在这里我必须感谢张万新,如果没有他,我可能至今还没有勇气通读全文。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 陈晓卿

  其文字雅洁生动,个人读之不仅馋涎欲滴,而且逸兴遄飞。
  ——著名散文家、翻译家 梁实秋

  中国谈饮食的书写,得较好的,我以为还得数《随园食单》。
  ——著名作家 汪曾祺

  袁枚是我极敬重的一个作家、诗人和美食家,我认为是中国古代极具美食精神的人。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 二毛

  《随园食单》文字简单清爽,人人都可照着去做,有趣的是,作者还将某菜做法,出自何人何家都写了出来。此书实为一本美食家与吃货的之书。
  ——著名作家 苏童

【目录】

《浮生六记》

导读01
译文
卷一 闺房记乐 001
卷二 闲情记趣 024
卷三 坎坷记愁 039
卷四 浪游记快 061


原文
卷一 闺房记乐 097
卷二 闲情记趣 133
卷三 坎坷记愁 151
卷四 浪游记快 179
卷五 中山记历 231
卷六 养生记道 281

附录 309

《人间词话》
导读 / 001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上卷 / 001
人间词话下卷 / 171
人间词话未刊稿附录一 / 235
人间词话删稿附录二 / 257
白香词谱王国维年谱 / 359
编校后记 / 369

《随园食单》
导读 001
原序 007
须知单 011
戒单 025
海鲜单 035
江鲜单 041
特牲单 047
杂牲单 067
羽族单 073
水族有鳞单 089
水族无鳞单 097
杂素菜单 109
小菜单 127
点心单 141
饭粥单 163
茶酒单 169
原文 179
附录手绘图——袁枚的朋友圈

【免费在线读】

《浮生六记》

  我出生于乾隆癸未年(1763 年)仲冬十一月二十二日,适逢太平盛世,又是士大夫家境,居住于苏州沧浪亭边。上天对我的厚待,可以说是天地备至了。
  苏东坡诗说:“事如春梦了无痕。”如若不以文字记录下来,未免辜负了上天对我的仁厚。想到《诗经》以《关雎》一篇开始,所以也把夫妇情事放于开篇。其他内容则依次写来。令人不安的是,我少年时学习不力,识字不多,只是记录当时的实情实事罢了。如若一定要考订文章的修辞与布局,就是苛责有污迹的镜子不够明亮了啊。

  我幼年时与金沙于氏订了亲事,然而她八岁却夭折了。
  于是娶了陈氏。陈氏名芸,字淑珍,我舅舅心余先生的女儿。她天生灵秀聪明,学说话时,给她读长诗《琵琶行》,很快就可以背诵。可惜的是,她四岁时父亲去世了,家中只有母亲金氏与弟弟克昌,家境一贫如洗。芸长大后,擅长刺绣织染,一家三口全靠她的手艺为生;即便克昌上学,给老师的学费也从未短缺。
  有一日,她从书筐中翻到了《琵琶行》,逐字辨认,才识得文字。刺绣的闲暇,又慢慢学会了写诗,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妙句。
  我十三岁时,跟随母亲回娘家。和她相处融洽,得以读到她的诗作。虽然惊叹她的才思清雅秀丽,又担心她福薄寿浅,然而满心是她,不能释怀,就对母亲说:“如若给我选择妻子,非淑珍姐姐我宁可不娶。”
  母亲也喜爱她的柔和温顺,便脱下金戒指给她,缔结了婚约。这一日,是乾隆乙未年(1775 年)七月十六日。

  这年冬天,她的堂姐出嫁,我又跟随母亲前去。芸和我同龄,但大我十个月,自幼以姐弟相称,所以仍然称她为淑姐。
  当时满室之人穿着鲜艳的新衣,唯独芸一人衣着淡雅,只是换了一双新鞋而已。我看她的鞋子绣制精巧,问询得知乃她自己所做,才发现她的聪慧不仅体现于笔墨。她身形秀美,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两只眼睛顾盼神飞。唯有两颗牙齿浅浅外露,似乎不是上佳的容貌。但她那种缠绵娇美的仪态,令人为之心动不已。
  我要了她的诗稿阅读,有的仅有一联,有的只有三四句,大多数是残篇。问她原因,她笑着说:“这些是没有老师指导的习作。祈愿有个可以做老师的知己来帮我推敲成篇呀。”我开玩笑做她的老师,于诗稿上题签了“锦囊佳句”四字。殊不知,芸短寿之征兆已经隐藏于内了。

  这天夜里,送亲到城外,返回已是三更时分。我腹中饥饿,寻觅食物,仆女送来枣脯,我嫌太甜。芸悄悄牵起我的衣袖,来到了她的闺房,我看到了她藏好的热粥与小菜。  我欣然举筷欲食,忽然芸的堂兄玉衡在门外大喊:“淑妹快来!”
  芸急忙关闭房门说:“我已经累了,正准备睡觉呢。”
  玉衡挤门而入,看到我正要吃粥,他斜眼看着芸,笑道:“刚才我说想吃粥,你说没有了。原来藏在这里专意招待你的夫君哦?”芸甚是窘迫,躲了起来,一院之人就此哄然大笑。我也因此赌气,拉起老仆人先回了家。
  自从吃粥被嘲笑,再去芸家里,她便有意藏身不见我。我当然明白,她是怕人笑话啊。
  到乾隆庚子年(1780 年)正月二十二日,洞房花烛之夜,我见她身材像往日一样瘦怯娇柔。我揭去她的盖头,两人相视而笑。
  婚礼过后,我和她并肩而坐,一起吃夜宵之时,在桌案之下我悄悄握住她的手腕,她的手指柔细温润,我的心不禁为之怦然而跳。让她吃东西,正赶上她的斋戒之日;她吃素斋已经多年了。暗自计算她开始吃斋的日期,正是我出水痘的日子。于是我笑着对她说:“如今我容颜光鲜无恙,姐姐可以自今日开戒了吗?”芸目光含笑,点了点头。
  二十四日,是我姐出嫁的日子,二十三日是国忌日,不能办理喜事,所以在二十二日就为我姐出嫁而宴客。芸在厅堂上陪宴,我在洞房内与伴娘相对饮酒,划拳每每告负,直至喝得酣醉而眠。醒来之时,芸已经在梳理晨妆了。

  这一日,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上灯时分才开始嬉笑作乐。
  二十四日凌晨,我作为新舅送嫁,凌晨三点才回来。当时灯残人静,我悄然入室,陪伴的仆女于床边打盹,芸卸了妆尚未就寝,点着蜡烛,低垂着粉颈,不知道在看什么书而如此出神。
  我抚摸着她的肩膀说:“姐姐连日辛苦,为什么还孜孜不倦呢?”
  芸忙回头站起身说:“正想睡觉,开书橱发现此书,不知不觉读得忘记了疲倦。《西厢记》听闻很久了,今天才得以见到,真不愧才子的名声。只是笔墨之间未免尖利刻薄。”
  我笑着说:“正因为是才子,笔墨才能如此尖刻。”
  陪伴的仆女在一旁催促早睡,便让她关门先走。然后与芸贴身调笑,就像好友重逢。我伸手探入她的怀中,她的心口也是怦怦直跳。我俯身在她耳边问:“姐姐为什么心跳如此快速呢?”芸回眸看我,莞尔一笑,只觉得一缕情丝动人魂魄。我拥抱着她的娇躯进入帐内,浑然不知天早已亮了。

《人间词话》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为什么晚清民国那么多学者,我们反复言及赞叹的只有王国维?

  星辰的秩序
  在仰望高原的夜色时,那群星闪耀的璀璨之美,令人心动不已。但对于资深的天文爱好者,他把我们对星辰的认知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绚丽的光芒,导向具体的轮廓——他发现了星座。这是更高境界的美的发现。而对于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走得更为遥远,他发现并熟知每一个星座的组成,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它的运行规律。
  王国维就是中国古典美学上的星座与宇宙秩序的发现者。
  中国文艺美学,自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几无锐意创新。作为中国古典美学巨构,《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十卷五十篇,从文学的“体、质、承、革”几个方面细致、系统地论述了文学创作的美学规律,对后世的诗论、文论、艺术综论,乃至园艺美学,均有覆盖式的倾轧,使得此后的相关著述,全部降为风格赏议。清代学者何文焕编辑的《历代诗话》,收录南朝钟嵘《诗品》至明代的著名诗话二十七部。主题多重在对意趣的品鉴,妙悟的采撷,轶事的节录,逸格的赞慕,而在坊间传播更多的则是对于字词的辨析。这符合中国传统文人波动于儒道思想之间的游戏心态。著名的贾岛的“月下僧敲”,朱庆馀的“画眉深浅”,宋祁的“红杏枝头”,王安石的“春风江南”等等,都是炼字锻句的“典范”。
  虽然此类诗话笔记都可归于性灵一脉,但罕有学者梳理出它们的美学脉络。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于诗体流变,着力甚著,但依然滞于主题与风格之议。具体到词的美学,刘熙载《词概》也涉及词的体制流变、特征技艺与作品判断,但属于泛论,并无系统的美学贯穿。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美学的核心是“感兴”“托寄”,并无新意,且风格有所偏执。晚清学者况周颐的《蕙风词话》,多醇思良见,也力倡“真”与“性灵”,渐成体系,然而依然未能脱去古人的寄托道统。
  只见繁星满册,难觅一线相系。而王国维用六十四则中国古代学者传统的笔记,梳理出了中国唐末五代以来渐为大端的词这一文体的美学。

  拓展者的领域
  掌握了一件事物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好地领会它的意义。王国维的卓异之处,不仅体现在词的美学研究上,还体现在众多中国古典文化领域中。结识罗振玉是他人生与学问的转折。受罗氏资助,留学日本东京物理学校期间及归国后的数年,其翻译的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众多领域的国外著作,均有导流开径之誉。但王国维显然不满足于此绍介之功,他*为沉醉的是为每一个陌生淆乱的领域梳理出它们的脉络,凝结出方法。
  他旅居日本京都期间,于1912年完成的《宋元戏曲考》(1913年以《宋元戏曲史》刊行)是中国戏曲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为写作此书,自1908年起,他先后发表了《曲录》《戏曲考原》《优语录》《唐宋大曲考》《录曲余谈》《古剧脚色考》等多部专业的研究著作。1914年他与罗振玉合著的《流沙坠简》在日本京都出版,该书是中国古代简牍研究史上的高峰。1915年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出版,该书由王国维手书石印,并撰写序文,条分缕析,洞见颇多。而其于1917年发表的甲骨文研究三论《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与《殷周制度论》,轰动整个国际汉学界,直接促使甲骨文研究成为一门学科、国际显学。
  梁启超在《王静安先生墓前悼词》中说:
  ……通方知类四字,能够表现他的学问全体。
  他观察各方面都很周到……本来凡做学问,都应如此。不可贪多,亦不可昧全,看全部要清楚,做一部要猛勇。
  我们看王先生的《观堂集林》,几乎篇篇都有新发明。只因他能用*科学而合理的方法,所以他的成就极大。
  词的领域,戏曲领域,古简牍领域,甲骨文领域,以及敦煌学领域,古金石器物领域,乃至服饰史与蒙元史学领域,王国维均为车马前驱,万人随后。即便其早年在叔本华哲学、康德美学的影响之下写作的个人*篇系统长文《红楼梦评论》,也是近代中国*篇以崭新的视角和思想解读中国经典的典范之作。
  通方知类,蔚为大观。学术拓展之广博,研究之深入,百年唯此一人而已。

  词的美学是什么?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素来是道统之议,简繁之争,新旧之变。文体形制的变迁,与其说是求新求异,毋宁说是时人对表达力准确性的诉求。“易”字正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每个时代均有每个时代的语言特征,文体形制因时而异,正是中国文化的生生之力。到了唐末五代,词这一文体愈加成熟,入题、用字、节奏、结构、韵律都是革命性的,极具表达力与形象感。然而相应的词论仍然处于前代诗话的品评状态,缺少对其美学进行总括挈领的著作。
  以宋词之豪迈、婉约两派为例,常被论家议为高下之分。其实两种风格并非对立,而是一种融合。凡诸体兼善者,便是人生之从容达观者,否则容易陷入一种困窘。
  以风格界定词的美学鉴赏,便陷入了狭隘之见。王国维则跳出了这个思维的惯势,从更高的层面上概括词的美学。本书上卷,第二十六则: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境界”一词,并非王国维独创,然而学问的渐进,与审美的渐进自此乃成一途,正是自王国维“境界”美学提出开始。
  相较而言,意象、意境与境界*的区别是“境界”一词的立体性与审美层次的清晰。“境界”说更为立体而饱满了。
  中国古典美学的脉络,具体到诗词的格局,绝非皎然《诗式》类研究。《诗式》重在诗学的方法,“四不”“二要”“四离”“六至”,均是如此。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虽然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意外之象”“景外之景”,但依然处于平面。
  相反,在绘画领域却有更高格局的判断,从谢赫六法,到五代荆浩的“神、妙、奇、巧”,黄休复的“逸、神、妙、能”,以及金圣叹论散体文字的“奇、变、妙、神”,都是关于审美阶次的梳理。词的写作异于前代所有文体,作为新的表情达意方式,它的标准*初便是才子的,鲜亮夺目的,音韵的讲究有甚于前朝,是形式主义的*状态。因为它的崭新性,即如王夫之、叶燮,对它的判断,也未能跳出《文心雕龙》的风格界分。两宋至晚清,词之写作有近千年的历史,然而姜夔之外,关于词的概述,一无足观。
  王国维的词学研究,避免了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思维惯性(堪称恶习),又绕开了性情如袁枚、博赡如章学诚也未能免俗的“才学识”三论,直取人性之本真。王国维冀图以上古与中古之诗的“简”与“真”约束词之写作的过度形式化,又以“境界”构成词之品鉴的阶次,再以“格局”丰满词之美学的表达力,实在是真率如儿童的远见卓识。

  独立与自由
  为什么晚清民国那么多学者,我们反复言及赞叹的只有王国维?
  1926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后,陈寅恪给出了他的答案。在梁思成设计、林志君书丹、马衡篆额,由他撰写的碑文中写道: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所赞叹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真正的知己之言。对于王国维而言,他沉醉于学术研究,热爱学问的发明,正是因为这项工作可以使其在保全人格独立的前提下,还有思想的自由之美。所以中年之后,面对北大、清华的屡次邀约,他均有婉拒,只是不想自己的“独立空间”被打破与中断而已。及至上海哈同夫妇的大学倒闭,他才应邀北上。
  顾颉刚说:“他的大贡献都在三十五岁以后,到近数年愈做愈邃密了,别人禁不住环境的压迫与诱惑,一起变了节,唯独他还是不厌不倦地工作,成为中国学术界中*的重镇。”
  纵观王国维研究履历,处处开学术研究之先河,处处树*,民国知识阶层为之侧目的“四大导师”另三人,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无一不对其深湛学养赞誉有加。其短暂一生五十一年,所受诟病者,仅有入幕“国中小朝廷”溥仪一事。
  然而即便如此,他的死也并非“殉清”。清廷有什么可殉的呢?他晚年学术研究,发力*甚的正是蒙元地史。从奠定当世伟大学者荣耀的华夏文明源头的甲骨文研究,到几乎无人问津的蒙元史学,其间学术心路几人能知?再问遍民国学人,又有几人能比他更加熟悉中国文明的脉络呢?
  对于一位以“境界”美学肇端,以甲骨文研究立命的学者,“殉清”之论委实看低了他的“境界”与格局。这是对他的深深误解。他的死,只在陈寅恪的赞叹之处。
  长子王潜明的病殁,挚友罗振玉的断交,学者叶德辉的惨死,章太炎的财产被籍没,凡此沧桑云变,世事种种,都使他逐渐感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空间的渐趋逼仄。
  他死于心死。

  版本的考订
  民国以来,《人间词话》的版本之多仅次于有“晚清小红楼梦”之誉的《浮生六记》。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初刊于《国粹学报》、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京朴社首次刊行标点本,迄今已有一百六十余种版刻。
  如同《浮生六记》的日光流水之美予人的婉叹,《人间词话》的“境界”美学对后世学人的启迪如雨润万物。近几十年来,虽然学界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朱光潜的《诗论》、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并称“百年三大美学经典”,然而《诗论》与《美学散步》无一例外均深受王国维美学理论的直接影响。
  这也使得该书近年来的出版趋势愈加浮乱。因为王国维手定稿的古意、简隽,令人有一览之下意犹未尽之慨,各家编者便努力从王氏文集中摘编论评诗词章节,集汇附录,以彰显版本的“全”与“原始”。孰不知,王国维关于词之美学的系统理解,在初刊之前即已完善,成为谨严的体系;“全”与“原始”仅对于研究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与学术体系的变迁、形成有专业上的意义,一味贪多图巨,便会对理解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构成困扰与障碍。
  在目前已知的资料中,我们可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发表之前的“前期手稿”,即资料稿,共二十页,一百二十五则;而发表于《国粹学报》第四十七、四十九、五十期的六十四则,乃是王国维在这份“前期手稿”上选取了六十三则,且经过了修改,另补充一则而成“手定稿”。后世所辑录的“未刊稿”“删稿”均为王国维弃用。而诸家收录的“人家词话附录”均辑录自王氏文集,已与《人间词话》并无关系,且时有抵牾。
  有鉴于此,本版依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王国维手定稿,参校民国十五年(1926年)朴社定本,同时参考了学者周锡山的《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与佛雏校辑的《新订人间词话·广人间词话》。年谱的整理受益于赵万里的《王国维先生年谱》、陈鸿祥的《王国维全传》与刘烜的《王国维评传》。刘烜此书重在王氏心路与学术思想的变迁,梳理甚是清爽,堪称王氏评传*。在保证注释与译文的简约、准确的基础上,汲取叶嘉莹先生《人间词话七讲》的启发,尽力避免复杂与晦涩,毕竟王国维的美学初心是对“真”,即尼采以血书写之心,与对“简”的推崇。所谓“简”的美学,即是个人审美感受力更加纯粹、准确、感性与自由。
  感谢我的助理“作家榜致敬经典名著小组”编辑赵如冰女士。她专业而苛刻的态度,使我得以用更高的标准完善此书的校订与译注。感谢导演贾樟柯先生的宽阔,在如冰联系封面画作授权时给予的帮助。感谢画家陈家泠先生的慷慨,一幅名动杭州G20峰会的《清荷》,锦上添花,有无言点睛之相契。感谢作家韩寒的妙译与授权,没有一句更好的诗比“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更适合以三句情诗概括词之美学境界的王国维了。他们都是有民国风范的智者,善意、诚恳而真实的人。
  至诚即是趋真,至真即是至善。而美就在“真”与“善”之间。向他们学习。

周公度
二〇一七年六月于上海

《随园食单》
作家榜推荐序
  文/陈晓卿(纪录片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二季总导演。)


  在中国,大凡做与饮食相关的工作,有一本书是绕不过去的,这就是《随园食单》。今天,无论是餐厅酒家的商业宣传,还是厨师创作的心得体会,行文中都会有意无意地从这本著作里引文,进而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事实上,这是一本写于三百多年前的随笔,然而对当下中国餐饮,依然有着重要影响。
  汪曾祺先生有言,“浙中清馋,无过张岱。白下老饕,端让随园”。《随园食单》的作者袁枚,是杰出的文学家,康乾盛世数一数二的才子,也是清代三百多年间*有成就的美食家。他做过官,以诗文行走江湖,中年后辞官幽居,活得非常自我,有魏晋名士之风。袁枚一生著述甚多,晚年搜集天下名馔,创造性地汇编成这样一本美食随笔,这也是中文历史上*部全方位记录食材、烹饪和饮食理念的文集。后世的饮食工作者,一直将其奉为中国烹饪的经典之作。
  我大概是十多年前,因为写美食专栏,*次读《随园食单》。说实话,我是带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读的,除了前面的“须知单”和“戒单”部分,后面的菜谱更多的是当成工具书去看。我的一些前辈,也尝试过复原《随园食单》中的菜肴,尽管*终完成了宴席,但标本意义远大于美味体验,效果差强人意。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毕竟有三百年的“时差”,今人的口味和食物审美,与当初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改变。二来,中式传统烹饪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长期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很多菜肴的风味差异,往往*终依赖于操作者的“手感”。
  袁枚号称精于调鼎,但不是厨师出身,《随园食单》也少有详尽的烹饪工艺介绍,也就是说食单的实操性并不强。以现有在册的三百多个条目,我个人分析,袁枚大部分清楚制作流程,还有一小部分是通过厨师制作的成品,也就是从菜肴的完成状态,凭口味经验推断其制作方法,另有个别菜肴,则有道听途说之嫌。
  《随园食单》还有其他方面的瑕疵,比如个人口味偏狭,独重江南味道;比如厚古薄今,对明清时期一些流行菜肴点评失之偏颇……当然,这都是站在今天角度的评判,对袁枚有失公允,也无损于这部作品的伟大。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今天读这本书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作家榜寄来张万新先生的这本译作,我*个感受,这是一本轻盈耐读的小书。我和张兄从未谋面,但有很多共同的朋友,这些人众口一词,言称万新兄是一位“认真做学问的老实人”。我用了一周时间认真读完,感觉翻译的文字干净流畅。在这里我必须感谢张万新,如果没有他,我可能至今还没有勇气通读全文。
  张万新对袁枚和他的著作也有自己的理解和热爱。在导读里,他认为这是一本中国人的饭前祈祷书,里面的许多食物神秘得如同美。这一点我很同意。我想,对于今天的餐饮从业者和美食爱好者来说,读这本书,可能使我们对全球化浪潮到来之前的中国原产地食材、原生烹饪技法与繁复的古典饮食礼仪有非常确切的认知。尤其是美食工作者,多了解一点传统,就能多一点智慧应对中国的当下。
  我一直认为,食物是我们探索世界*好的通道。透过这些描述美食的文字,我们可以更加理解自己身处的土地,不仅可以看到三百年前中国辽阔疆土的物产分布,也可以看到它的历史流变,甚至可以看到那个至今让我们引为自豪的太平盛世——我们不仅能通过正史、野史、宫斗剧去了解它,也可以借助更多的日常生活细节,比如《随园食单》。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