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权威。思想*活跃的经济学家群体纵论中国经济的全新力作,权威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风险与挑战。

2、全面。全新收录论坛经济学家在2018年的研究成果,包括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济学总结、全球贸易新环境、金融危机再反思、中国的货币、外汇政策和中国经济的机遇。

3、深刻。观点硬核深刻,却不晦涩艰深,这本书是论坛专家在新浪·长安讲坛的演讲集结,面向社会大众,同时也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学分课程,表达深入浅出,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学生一起上优质的经济学课程,一本书读懂中国经济的现在与未来。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系列丛书,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又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经济如何在风险与挑战中保持定力,稳中有变,韧性向前。本书收录了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8年全年的经济政策讲坛内容,作者团队为中国经济政策研究领域的*学者,他们围绕着中国经济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如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国际贸易环境与海外投资、防范金融风险、精准扶贫和制度改革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探索与思考,观点犀利、深度,这本书是全面客观认识中国经济的一本参考性文献。


【作者简介】

白重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研究员
樊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
江小涓,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研究员
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杨伟民,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易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教授


【目录】

*章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
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学总结 李稻葵
中国对外开放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隆国强
高质量发展与生产率重振 张文魁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 王一鸣
更好地引导地方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 白重恩
第二章 中国发展新阶段的国际局势
全球贸易新环境与中国发展新阶段 樊纲
大国博弈与海外投资 祁斌
第三章 金融风险防范与良性循环
如何认识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夏斌
国际金融危机十年后的反思 曹远征
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支持实体经济,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 易纲
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的*证据 李波
外汇政策反思与前瞻 管涛
债务、债务密集度与去杠杆 李扬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与激发人口内生动力
扶贫攻坚的方法与路径 汤敏
不易的前行——大巴山区、大凉山区扶贫纪实 杨凯生
为了没有贫困的未来——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创新实验 卢迈
中国的城市化还能走多远 蔡昉
第五章  经济制度改革与展望
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有关问题 楼继伟
将预算改革进行到底 高培勇
服务经济时代展望:发展和治理 江小涓
中国经济法律的发展及相关影响因素 张毅


【前言】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立以来,搞了不少“封闭式”(没有媒体报道)的研讨会,但“长安讲坛”,则是一个面对公众的政策论坛,对任何参加者都不收取任何费用,每次活动请一位经济专家或学者,就自己近期研究的一个问题,做40~60分钟的演讲,然后听取听众的批评、提问,并答疑、讨论30分钟,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可以将一个问题相当深入地讨论一番。对听众来说,可以从专家的演讲和答疑中获得大量的信息、知识,可快捷地了解到这一方面问题目前研究的前沿状况;而对讲演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发布自己研究成果的讲坛,也是一个直接听取批评、发现问题、得到反馈,以便改进自己研究的绝好机会。中国经济50人论坛多年来坚持每两个星期搞一次“长安讲坛”,几乎所有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领域里有所建树的学者、专家,都到论坛上宣讲过自己的研究成果,涉及范围广泛,讨论问题深入。回顾起来,已颇为壮观。也正因如此,出版界和我们论坛的组织者觉得,将“长安讲坛”和其他一些相关的公共论坛上大家的发言或发言的论文收为文集,或许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得以使大家的研究成果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免费在线读】

全球贸易环境的新变化是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了,相关讨论很多,但是我今天还是想系统讲一讲。着重讲它可能的趋势以及对中国经济下一阶段发展的影响。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球贸易环境又有了新变化,也许这是一个历史巧合吧。20世纪80年代我到美国留学,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非常少,我只在离自己所在的研究院不远的家居商店墙角的地上,找到一个藤编的筐,上面有熟悉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标签。当时正是“日本*”的年代,哈佛大学的傅高义教授出版了一本书就叫《日本*》,当时日本正在赶超美国,美国和日本之间贸易摩擦不断,但我定义它们之间不叫贸易战,只是贸易争端、贸易纠纷。当时我所在的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是一家美国宏观经济研究很著名的机构。他们研究日本,研究拉美,研究韩国,就是没有人研究中国,也没有人研究中国的项目。研究局的局长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也是前里根总统经济顾问会的主席,我问他会不会研究中国的项目,他说他们也许会吧。我说什么时候会呢?他给了我一个非常精确的数量化的回答,他说当中国的进口超过美国全部进口3%的时候,他们就会研究中国。而当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很少,转眼之间几十年过去,我们变成了美国一年3 000多亿美元贸易赤字的竞争对手。这件事本身就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中国的发展壮大。从一定意义上讲,全球贸易中有摩擦、纠纷,这不一定是件坏事。这表明我们可能有做错的地方,我们的贸易和各种对外经济体系还要进一步改革,但是这体现了中国的进步。我们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件事,需要认真对待,认真分析。不仅仅是贸易和经济,还包括超越经济、超越地缘,甚至超越地缘政治等各种因素,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分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