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以唯美的散文笔触,还原了民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吕碧城传的传奇人生。

★知名导演林红光与青年作家、编剧、诗人晓松溪月联袂作序;演员李恒建,编剧肖小目、张婷婷等倾情推荐。

★与张爱玲、萧红、石评梅并称“民国四大才女”;

★集若干创举于一身(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近代教育史上*位执掌校政的女校长、中国新闻史上*位女编辑、中国*位女性撰稿人、中国*位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词坛女杰”(被誉为“近三百年来*后一位女词人”)

★一念“不遇天人不目成”,与英敛之、严复、费树蔚等众多优质男擦肩而过,*终与佛法青灯为伴……

★“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吕碧城绝笔)

她是吕碧城,她到人间只此回。

★知名导演林红光与青年作家、编剧、诗人晓松溪月联袂作序;演员李恒建,编剧肖小目、张婷婷等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民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吕碧城传的传奇人生。吕碧城(1883—1943),与张爱玲、萧红、石评梅并称“民国四大才女”,以其高深的诗词创作造诣,被誉为“近三百年来*后一位女词人”,同时,她还是近代教育史上*位执掌校政的女子、中国*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位女编辑、中国*位女性撰稿人,时人赞美曰:“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她迎风怒放,如一抹流星闪亮,却在漫漫红尘中与英敛之、严复、费树蔚等众多优质男擦肩而过,终生未嫁,*终与佛法青灯为伴……

★本书以散文化的语言叙述,优美的笔触、诗意的文字,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吕碧城。

★“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吕碧城绝笔)她是吕碧城,她到人间只此回。
【作者简介】

汪晓寒,原名汪江涛,出版有民国随笔《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听听民国那时他们的爱情》、网络小说《你在的城市,有星光散落》,已创作并成功拍摄电影《七夜客栈》,已签约并正在筹拍电影《大魂探2——完美和弦》《命局》。


【媒体评论】

【目录】

*章 曜灵初破鸿蒙色

[1]青闺儿女 002

[2]题笺墨殢 008

[3]梦冷旧阙 013

[4]断红谁系 017

[5]天涯一别 021

第二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1]柳暗花明 026

[2]与君初识 030

[3]声名鹊起 035

[4]高唱女权 041

[5]女学初论 046

第三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1]知己秋瑾 050

[2]女子公学 059

[3]云卷云舒 066

[4]分道扬镳 073

[5]若如初见 077

第四章 青琴弹冷碧云天

[1]寒云公子 082

[2]师生情缘 087

[3]缘起缘灭 092

[4]政坛女杰 095

[5]南社诗话 101

第五章 湖光秋月两相和

[1]商界巾帼 108

[2]邓尉探梅 115

[3]山水之间 120

[4]苏杭胜景 124

[5]道家因缘 129

第六章 落花时节又逢君

[1]往事回潮 136

[2]游庐琐记 140

[3]青灯古佛 147

[4]汤山疗养 153

[5]后会有期 157

第七章 孤帆一片日边来

[1]大洋彼岸 162

[2]东方公主 166

[3]他乡故知 169

[4]归去来兮 172

[5]故国神游 176

第八章 只在周游列国间

[1]故地重游 186

[2]欧洲漫游 192

[3]时尚之都 196

[4]古城庞贝 200

[5]鸿雪因缘 204

第九章 人间只此一回逢

[1]慈悲之心 208

[2]皈依佛门 211

[3]物是人非 215

[4]美人迟暮 218

[5]红颜凋零 223


【前言】

序一:

芳华绝代谁倾城

民国才女如云,言必谈张爱玲、萧红、谢婉莹、林徽因、陆小曼……似乎,大家把吕碧城这个名字错过了。

那将是一个很俗气的遗憾。

陌上花开君子香,*奇不过吕碧城。

吕碧城的奇,是开了民国女性翘楚乃至几乎整个中华女性自主的历史先河,而且,这先河不止一起: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近代教育史上*位执掌校政的女校长、中国新闻史上*位女编辑、中国*位女性撰稿人、中国*位动物保护主义者,若有可能,她还将是首位商界女奇才,而且,她还终结了一段历史——被誉为“三百年来*后一位女词人”。吕碧城与当时的女丈夫秋瑾并称“女子双侠”,集才情、气魄、作为、富有、盛誉于一身,时人歌曰:“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吕碧城虽与英敛之、严复、袁克文等民国名流有过交集,但也都无非是一贯的须眉一厢情愿地对吕碧城的倾心而已,照理看来,这些人吕碧城全未放在眼里,也就不可能夸张出所谓的佳人佳话。吕碧城不是闺阁中的佳人,而是红尘中的飞马。

吕碧城不是没有儿女情长,只是生平可许的男子,梁启超有妻,汪精卫过俏,汪荣宝有偶,张謇又太老。总之是时人无有可配之辈,因而她宁愿“此心只凭月,不向乱宇摇”,终身未嫁。

当今的女学霸似乎能体验到吕碧城这份孤高,但不见得有吕碧城这份全能与气魄,她能十二岁就搅动风云解救母难于豪强毒手,二十出头文声就已经享誉南北,二十二岁已经做了女校长,不出二十四岁又成了政界新宠,不出三十又鱼跃商界,更不用说会六种语言、工书画、擅诗文,足履大江南北,涉猎南亚欧美,能小女人,能大丈夫,非时势能造,只可真性天然。

这样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晚景多病,倾心黄老,*终皈依佛门,时人多惋叹她是因为对儿女之情未尽的怅恨和无可奈何的悲绝。

百口莫辩,百口都非吕碧城一心!

谁解尘世缥缈,谁解丈夫红颜!

怀着一颗躁心读了汪晓寒这部为吕碧城做的传,虽然还躁着,却也躁得不那么欢了。

晓寒请我为这本书作序,对于我这个粗人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而且还是面对着书中这样一位雅丽超绝的巾帼才女,实在汗颜。但是使我提笔的勇气,也偏偏就来自这个吕碧城,还有就是书写吕碧城的作者。

为人做传,都得有深厚的学底,要么文思老到,要么岁月老历,必能坐得住冷板凳,必能耐得起烦琐。不是胸藏千机学富五车的学者,一般是没有这个勇气的。

可敬的是晓寒不但有这个勇气,也有这份耐性,又不缺文笔的率真,更不乏情怀的深远。他广采博收的学术气质以及沉静、审慎的学风加之流畅清丽的文笔,恰恰写真又不失写意地描画出了一位侠骨灵秀的民国女杰。

晓寒年纪不大,甚至可以说很小,若不是对史学的倾心热爱,若没有专业的对人道经纬的透骨观察和思考,完成一个史学里著名人物的传记,的确是很难的,晓寒之所以办到了,全在于这个年纪里,晓寒身上其他同龄人少有的治学操守,和对一个时代的敬畏和追思。

还有就是其他人身上少有的审慎和少有的寂寞。

也许就是因为去者不可追,来者犹可为,使我能完成这篇序言。

感谢晓寒弄笔,让大家走近吕碧城。

林红光

2018年11月17日于株洲金龙酒店


【免费在线读】

[3]缘起缘灭

1907 年,吕碧城的二姐出嫁了,与朱翰章喜结连理。二姐出嫁之后, 吕氏姐妹中便只剩下吕碧城和幼妹吕坤秀了。吕坤秀年纪还小,自然不宜谈婚论嫁,但是此时的吕碧城已经24 岁了。在当时,女子十几岁便要为人妻、为人母,24 岁对于还待字闺中的吕碧城来说已经不算小了。

此时,吕碧城身边的亲友都不免着急起来。在这些催婚的人中,有母亲严士瑜,有两个姐姐吕惠如、吕美荪,同时也有前辈傅增湘以及恩师严复……

虽然严复不再对吕碧城抱有什么希望,但是他还是希望吕碧城能够早点找到自己的归宿。《鸣沙石室佚书• 太公家教》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虽然讲的是做学生要像尊敬父亲那样侍奉老师,可是从这句话中也不难看出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之亲密。

而且中国古代素有老师为学生介绍良人的习惯,吕碧城作为严复的得意弟子,严复怎么可能会不关心到现在还在独身的学生呢?

也就在众人都在催婚的时候,一个人突然出现在吕碧城的世界里,这个人就是胡惟德。

胡惟德,字馨吾,1863 年生于浙江吴兴。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曾多次担任驻外使节,参与并见证了许多重大外交事件,是晚清与民国外交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此时的胡惟德刚刚丧妻,想要再娶一位妻子。这么一个人想要续弦,自然也不可能看上一般人。

于是,他看上了吕碧城——这个风华绝代的女子。

胡惟德先是托傅增湘做媒,没想到却被吕碧城拒绝了。在政治场上纵横捭阖的胡惟德,何时受过这种拒绝,自然不死心,于是便写信给吕碧城的恩师严复从中说服。此时的严复已经调往北京任职,而胡惟德的信却寄到了严复在上海的居处,严复的夫人收到了这封信,于是这封信又从上海转至北京。结果转递的信不知出了什么差错,等到胡惟德的弟弟胡仲巽到北京,严复才知道这个事。而此时,胡惟德已经和一位美国女留学生定亲了。

这件事使严复感到非常遗憾,同时也使得严复与夫人闹了误会,他甚至因此事诘问过他的夫人朱明丽。

从胡惟德的社会地位来说,他应该是吕碧城的良配了,吕碧城的母亲严士瑜以及两个姐姐还有诸位好友也认为胡惟德是个不错的人选,可是吕碧城却仍旧看不上。吕碧城的回答很简单,胡惟德年纪太大了。

此时的胡惟德已经44岁了,与吕碧城足足相差20岁。吕碧城不愿意将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浪费在一个年近半百的男子身上,即便这位男子在那个时代如何出彩。

吕碧城的态度,让严复更加担心起来。他在给外甥女何纫兰的信中写道:

碧城心高意傲,举所见男女,无一当其意者。极喜学问,尤爱笔墨,若以现时所就而论,自是难得。但以素乏师承,年纪尚少。故所学皆未成熟。然以比平常士夫,虽四五十亦多不及之者……

后来也有不少人给吕碧城提过亲,可是吕碧城却一一拒绝。那么她期待的到底是怎样的男子呢?在一阕《浣溪沙》中,吕碧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不遇天人不目成。藐姑相对便移情。九阊吹下碎琼声。

花号水仙冰作蕊,峰名玉女雪为棱。好凭心迹比双清。

“目成”一词出自屈原的《楚辞• 九歌• 少司命》:“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意思是说两个相爱的人眉目传情。“藐姑”则出自《庄子• 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吕碧城这首词的第二句意思是说如果遇到像姑射仙子这样的人,便会一见钟情。

良人难寻,佳人难配。以吕碧城当时的地位和才华,她所能找的“天人”实在少之又少。

但是在民国那样一个繁华缭乱的年代,吕碧城难道真的就没有一个看得上眼的人吗?晚年的时候,一个朋友问过她终身不嫁的原因,她回答: “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梁任公早有妻室,汪季新年岁较轻,汪荣宝尚不错,亦已有偶。张蔷公曾为诸贞壮作伐,贞壮诗固佳,耐年届不惑须发皆白何!我之目的,不在资产及门第,而在于文学上之地位,因此难得相当伴侣,东不成,西不合,有失机缘。”

梁任公是梁启超,汪季新是汪精卫,汪荣宝是民国元年的临时参议院议员、后来的比利时公使,张蔷公是张謇,诸贞壮亦是当时的文艺大腕。

这句话若放在别人身上,必然会被人批为“眼高于顶”,可是对于吕碧城来说,她有这样的资本去挑选、评判。

假如吕碧城放下身段会找不到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除却吕碧城欣赏的那么几个,民国那么多才华横溢的俊才,能够与吕碧城携手终生的, 肯定也有。只是有一种爱情的态度叫“不将就”。世上始终有那么一种人, 在未遇到自己喜欢的那个人前,从她的世界路过的所有人都是将就。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