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本书告诉你,如何用"三心二意"陪孩子一起创造无限可能!
(2) 没有天生的父母,只有好学、不断成长的父母才能追得上孩子的成长!
(3) 只用功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随世界纪录保持者、速叠杯神童林永登进入好玩有趣的速叠杯世界吧!
【内容简介】
一生中宝贵的童年,应该让孩子如何度过?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底是对父母的误导还是指导?
林永登的父母均来自单亲家庭,*的心愿就是永登可以快乐成长,拥有一个完美的童年。他们让孩子玩速叠杯,不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世界冠军,而是希望孩子不断体验到尝试和挑战自我的快乐。培养林永登成为速叠杯世界冠军的教育方法,是林永登父母反思传统教育和自己以前的生活而得到的。作为父母,他们不希望自己经历的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应该还给孩子该有的童年、童真和童趣,让孩子找到真实的自己。
本书将林永登父母在育儿方面的独特体悟归纳为"三心二意",结合养育永登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父母如何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会坚持,变得更专注、更自信、更有合作精神。并且登爸在书中分享了多年来永登在练习、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玩速叠杯的经验。本书文风隽永、图文并茂,"延伸阅读"版块还提供了育儿书单,可读性和可借鉴性较强。相信读完这本书,读者将收获陪伴孩子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简介】
曹顺妮 ,中国精造自媒体创始人。曾供职于《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企业家》等杂志。其著作《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荣获中国出版协会2016年度"中国30本好书"、中国图书评论协会2016年5月"中国好书"。
林沛腾,叠杯神童林永登的父亲,致力于推行幼儿健全人格养成发展,欢乐童年教育的实践者,,以人性化思维深入启蒙幼儿心智成长,营造欢乐、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媒体评论】
这是一个非常有爱、温暖的家庭,我觉得永登的父母做得*好的地方就是把孩子的童真留住,然后让他很轻松地做他喜欢的事情。父母没有特别地去要求他,所以他能够那么自信、那么快乐。登登,我相信有这样的爸爸、妈妈,你一生都是快乐的。
——演员 刘涛

这是迄今为止我见到过的在挑战世界纪录面前*轻松的一个人。登登,为你非常完美的叠杯表演先给你5个赞;为你随时笑得出来,再给你5个赞。我手里没有10 000个赞,如果我有10 000个赞,我给你9 999个,留1个等你下次破纪录。
——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 张泉灵

很幸福、快乐的一家三口,我很喜欢这一家人。
——主持人 何炅

我特别喜欢这个家庭,林永登非常幸福快乐,他的父母使用的应该是一种幸福科学或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方式。幸福的孩子比不幸的孩子在统计上是有优势的,他们平均能多活7.8岁,在这一点上林永登的父母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心理学专家 喻丰

我很欣赏登登,他是在玩呢,并没有把这事特别当真,很轻松就打破了自己的纪录。他很享受这个过程,太难能可贵了。
——演员 关凌

我从这个孩子身上学到一点,就是用玩的心态,用轻松的心态,快乐地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流行歌手 黄鹤翔
【目录】
目 录

第1章 “三心”,帮孩子找到适合的跑道
细心观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耐心陪伴,别给亲情留遗憾
用心执行,享受纵深乐趣
善用求知欲
10 000小时定律,塑造孩子的执行力

第2章 “二意”,给孩子美丽心灵
爱意,浇灌出安全感
善意,滋养孩子的自信与善良
学会向孩子道歉
爱孩子,也爱孩子的妈妈
建立民主家庭
爱的发光体

第3章 用智慧,给孩子快乐童年
丢失的童年,疯玩的大学
父母的悲剧,不要在孩子身上重演
玩出一片天
重新定义“玩”
陪孩子练就健康体魄
育子十四法则

第4章 欢迎来到速叠杯世界
速叠杯世界的快乐之境
轻松玩转速叠杯






【前言】
前言1

没有天生的父母

写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检讨自己作为母亲的各种不是。
从孩子降生的那天起,我就在跌跌撞撞地学着为人母。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却时常自责:“哎呀,我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哎呀,我怎么又发脾气了……”
自责的同时,我又在幻想,要是重来一次,我会做得更好。但这真的只能是幻想,人生无法倒带,过去的就是过去了。与其纠结于过去,不如想办法改变未来。
没有天生的父母,只有好学、不断成长的父母才能追得上孩子的成长。所谓好学,就是在如何做好父母这件事上虚心请教,用心观察,耐心陪伴,与孩子一起成长。身体忙乱时,至少内心是不慌乱的,是有方向的。
但是关于向谁学、如何学,大多数父母还是存在不少困惑。我也曾是困惑者,虽然从孕期就一直靠书籍来指导自己,可生活中还是会出现很多意料不到的事情。比如,知道发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但仍旧常常失控。妈妈们常说,*个孩子照着书养,第二个孩子照着猪养。呵,其实*个孩子的教育往往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状况。从初为人母时的小心谨慎,到孩子慢慢长大后粗枝大叶式的教育,自己的耐心和细心都被消磨掉了。
正当我开始有所懈怠时,遇到了林永登和他的父亲。先是在电视节目上看到林永登的速叠杯表演。吸引我的不是他的成就,而是他的心态。每次比赛,他的表情与大多数孩子参加比赛时的眉头紧锁、表情沉重截然相反,不管成绩如何,他都能哈哈大笑。他的快乐如阳光一般,能治愈心灵。他的笑发自内心,给身边的人一种享受。当然,他也在享受,享受比赛,享受当下生活的每一秒。
2017年,我在乡下组织“行知合一,*强大脑 *强双手夏令营”时,请来了林永登父子。当所有观众被眼花缭乱的速叠杯表演惊得目瞪口呆时,林永登却没有一丝得意,而只是乐得两蹦三跳,像只欢快的兔子。林永登玩速叠杯的快乐,每一次都能感染身边每一个人。
这就是教育应该结出的果子,也是我*期望看到的结果:每个孩子全情投入各自的兴趣中,有乐商,既能够让自己快乐,又能用快乐感染身边的人。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发出感慨:瞧,这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轮到自己的孩子,只留一份恨不得揍揍“熊孩子”的手痒劲儿。
且慢,我终于找到问题的根源了——孩子一有不合自己心意的时候,父母就起了急。急躁心态害了父母,误了子女。早年前,我采访中国台湾作家曹又芳,她的一句话至今让我铭记在心: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家长。我就是那个不是的家长,写本书,意在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急,不要火。
林永登之所以是林永登,小小年纪便能轻松打破世界纪录,是因为站在他身后的“大山”——用心陪伴他成长的父母。他们以爱激活孩子的天分,长情陪伴,不为他的人生设限,才能让他挑战无限可能。
促使我写作本书的,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小故事。一位朋友在与我讨论教育话题时告诉我,儿子A 被同学鄙视了,为此孩子伤心了很久。这位朋友的儿子A 读初中,儿子的同学B 几年前移民澳大利亚。2018 年,同学B 回国探亲,找A 叙旧。没想到,这是一次不愉快的见面。同学B 聊滑雪,A 说“我不会”; B 聊篮球,A 说“我很少有时间打”;B 聊足球,A 说“我没时间看球赛,也没时间踢”。谈话无法进行下去,同学B 问A:“那你都干吗了?”A 无奈道:“白天上学,晚上写作业,周末上辅导班。”同学B 离开时丢下一句话:“你这个人太无趣了,除了看书、考试,什么都不会。”
这句话刺痛了孩子,更刺痛了家长的心。朋友说,是时候反思自己带给孩子的无趣教育了。
“只用功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在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头号玩家》中,打字机不断地敲出这句影响美国教育和文化的流行谚语。

曹顺妮


前言2

教育孩子,我其实是“三心二意”的

“恭喜你,你在我们节目上打破世界纪录了!”看着电视节目里主持人以相当惊讶的口吻向林永登道贺,作为父亲,我真的没想过,孩子玩12 个杯子也能有机会上电视,还站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大舞台,甚至上了德国的知名电视节目。其视频红遍全世界,让大家都知道,速叠杯圈有这样一个孩子,用他的快乐感染、带动世界上更多的人一起参与到速叠杯运动中。
在速叠杯运动的推广上,登登确实影响了很多人。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他4 岁半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速叠杯的运动视频开始的。当时他看到了速叠杯,感觉很有趣,于是要求我买给他玩。对于他的这个要求,我没想太多,觉得只是12 个塑料杯,算不上危险的玩具,就马上在网上购买了一套。没几天速叠杯配送到了,永登的速叠杯奇幻旅程就这样展开了。
教育孩子,我其实是“三心二意”的——用“三心”(细心、耐心、用心)帮孩子找到适合的跑道,用“二意”(爱意、善意)给孩子美丽心灵。永登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并非刻意规划,但也绝非偶然。身为父母,我们只是跟着永登的兴趣走,做父母该做的事,好好地陪伴他、照顾他。我们夫妻俩不是圣人,也没有多大的成就,但我们思考出一个共通的方法,那就是:
在这个能人贤士多如繁星的世界上,并不是你想成为伟人就能成为伟人的。普遍看来,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心想事成者还是少数,事与愿违者总是占大多数。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快乐地度过一生呢?
基于这样的培养理念,我们的教育方向始终秉持着简单的想法,即赋予孩子快乐,先从快乐的童年开始。

林沛腾
【免费在线读】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