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作为中国期刊市场上*代表性和舆论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新周刊》年度佳作集结了该杂志过去一年中*秀、*有价值的文章,图文并茂,给读者畅快淋漓的阅读体验。

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内容简介】

《新周刊》作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记录着中国社会的脉动和中国与世界的互动。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新周刊》用敏锐的触觉、畅快淋漓的话语、犀利的评点方式,对时代、社会、城市、生活方式等进行精彩的解读和提炼。

本书包括高晓松、村上春树、李银河、蕾拉·斯利玛尼、李宗盛、刘建宏、徐冰等名人对话与访谈,是过去一年名人名篇的集结。它体现着这个时代的情绪心态,将之化为血液的粘度和身体温度,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

《新周刊》中国*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始终保持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彰扬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并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中国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同时,《新周刊》享有传媒界“话题发源地”的美誉。


【媒体评论】

特别喜欢这本杂志的文字,它对时代的脉络把握得特别好,有的内容批判精神特别好,有的内容有前瞻性。

江苏卫视主持人 孟非

《新周刊》之所以成为文青的阵地,是因为他有很强很坚定的立场、很鲜明的态度,对人文有很强烈的关怀。

著名演员、教师 黄磊

这是一本有态度的杂志。这是一本有温度的杂志。

这就是《新周刊》——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新周刊》创办人 封新城


【目录】

土味、榨菜以及健康而有益的文艺生活 3

消费保级,是从懂得享受健康而有益的文艺生活开始的 4

榨菜是如何变高级的? 7

伪文青批判 10

你们现在玩的,都是50年前他们玩剩下的 13

用文艺拒绝粗鄙 16

有一种迷药叫村上春树 18

在石头与鸡蛋之间,永远选择站在村上春树这边 19

村上春树制造的18颗迷药 21

村上答问录 27

当我们谈论村上春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31

他写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34

哈利·波特考据学 36

江南梦华录 39

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那一点念想,全折叠在江南里 40

江南之美,美在坚持朴素与弱小 43

江南范儿是什么范儿 49

江南生活小词典 52

杭州问茶:一市居民半茶客 58

昆曲传承人王芳:从头发丝到脚尖,都不能浪费 60

“评弹皇后”盛小云:琵琶声声脆,金嗓舒歌喉 63

宋代江南的日常生活 65

在亚洲找江南 67

大唐攻略:一个王朝的气度、气象和气场 70

大唐新锐榜(公元618-公元907) 71

从唐音到抖音,去西安找长安 75

宏丽的建筑,有一种镇抚的力量 78

像唐人那样过日子 80

唐人豪迈,宋人内敛 84

唐朝审美:气势宏大的美学气象 86

唐朝戏并非就是袒胸露乳 89

一边征战,一边归隐 91

不必羡慕唐 93

火锅中国 95

火锅里的中国人 96

就这样,在火锅里找到吃的自由 99

杨庆:那暴烈粗犷的风格里,有柔软的乡愁 101

庄臣:在清淡中吃出儒雅的味道 104

杨畅:人生*漫长的等待是“等锅来”和“等锅开 106

去九龙品香港滋味 107

假装在读书——知识传销时代的二手阅读批判 110

没有知识,只有生意 111

知识传销时代的十堂课 114

混什么圈,读什么书 117

囤课族:疯狂买课是一种病 120

假装阅读的艺术 123

滚蛋吧!干货 125

全球“弃书”排行榜 127

碎屏时代——2018中国视频榜 131

2018中国视频红皮书 131

宋方金:剧作中心制是方法论,现实主义是世界观 134

娱乐报告之短视频:人人都能15秒成名 137

娱乐报告之选秀:选偶像,就是选一种价值观 139

娱乐报告之综艺:踏实做内容,才能活下来 142

娱乐报告之纪录片:*能打动人的,还是人味儿 145

《国家宝藏》让五千年的文物活了过来 147

云爱:云时代的欲望文本与情感纠葛 152

云爱十式 153

李宗盛:越过山丘,与命运和解 156

徐志摩的文爱史 160

不愿说爱的我,给你发了一个心形符号 164

李银河:*好的爱情全在天上 167

怎样和孩子谈谈性、说说爱? 170

2018脸谱 174

北京人艺那些角儿那些事儿 174

北京人艺往事:清白做人,认真演戏 178

高晓松:我想成为严肃的知识分子 182

刘建宏:人到五十,暮夜击鼓 190

十五天徒步穿越历史,丈量中国 197

蕾拉·斯利玛尼:我用文字与这个世界温柔对峙 200

安东尼·波顿:*好的厨师都当过洗碗工 204

李伯清:钻出小楼成一统 206


【书摘与插画】
村上春树制造的18颗迷药

1. 迷跑步——时间的陪跑者

“村上春树/作家(也是跑者)/1949-20??/至少到*后都没有用走的。”

这是村上春树给自己写的墓志铭。

33岁那年,村上春树开始长跑,并养成了坚持至今的作息习惯:写长篇小说时,凌晨4点左右起床,泡咖啡,吃点心,开始工作,写五六小时;下午跑步10公里或游泳1.5公里(或者两样都干),然后读一会儿书,听听音乐;晚上9点就寝。

对于村上而言,他的写作与生活作息,无一不与时间为友。他曾对一位年轻作家表示:“作家如果长赘肉就完了。”他解释说,这是物理上的赘肉,也是隐喻上的赘肉。当大多数人在恐惧衰老、恐惧赘肉、恐惧江郎才尽时,他一直在用强大的意志力把时间拉到自己的阵营。

陪跑诺贝尔文学奖七年算什么,陪着自己的时间跑,“至少到*后都没有用走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2. 迷美国文化——“日本文学界的弃儿”

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很难找到传统的日本符号。“我”不喝清酒、不听演歌、不读私小说。“像黄瓜一样酷”这种古怪比喻,则直接来自英语俚语“as cool as cucumber”。名古屋大学文学教授三浦玲一评价道:“村上与其说代表日本作家,不如说这位全球化的作家正好是日本人。”

在村上看来,日本文学与西方文化是一种“父与子”的关系:村上的父亲是日本文学老师,祖父是佛教僧人,他作为“子”走向了威士忌、爵士乐和美国文学。几乎囊括所有日本文学大奖的村上,可算是日本文学界的“宠儿”。相较于连续七年擦肩而过的诺贝尔文学奖,村上或许更希望得到芥川奖的认可。村上无缘芥川奖,正是因为评委们认为其笔下的日本人等同于美国人。“某种意义上,我是日本文学界的弃儿”,若不是真心介意,村上应该不会发出如此嗔怨吧。

3. 迷猫——*文艺的网红猫IP推手

上世纪70年代,村上春树夫妇曾经营一家叫“彼得猫”的爵士乐酒吧。这两位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文艺青年,打造了一个网红猫IP:酒吧门外是一张巨大的嘻笑着的猫脸,每张桌子都有个猫的小雕像,钢琴上也有,墙上贴的是猫的画像和照片,猫形花盆里插的是猫薄荷,火柴盒、杯垫、筷子包装甚至衣架上,随处都是猫的身影。夫妻俩曾因此在1979年接受一家爱猫杂志的采访,阳子穿的毛衣上织有“彼得猫”的字样和好几只猫的图案。

“我喜欢它们的柔软温暖,还有个性,很像我”,在1989年写的一篇散文中,村上提到自己数年间养了十几只猫。他用写作赚来的*笔钱买了一只苏格兰折耳猫,另外,有一只叫做“麒麟”的猫是村上龙送给他的。村上曾说村上龙是日本*好的作家,或许跟这只猫不无关系?

4. 迷幽灵鬼怪——藏得很深的“和魂洋才”

村上春树没有宗教信仰,可以说不奉神,但他信鬼。他还自称曾在诺门罕的旅店中遇到“鬼压床”。《1973年的弹子球》中就出现了“我”和双胞胎女孩一起为废弃的配电盘举行葬礼的情节,因为冷冰冰的配电盘被赋予了灵魂——“一窝小狗的妈妈”。《挪威的森林》里“玲子”的日语发音是Reiko,与“灵魂”(Reikon)发音相似,因此,玲子大约就是直子的“灵魂”。

村上十分喜爱这种与灵魂若有若无的距离。《列克星敦的幽灵》中收录的故事全部涉及幻想鬼怪,但不像是仅仅通过语言文字简单创作出来的,而是出于一种相信——他深信世界上存在魂灵,在某些地方可以听见、看见他们,并觉得这种与幽灵邂逅的经历十分有趣,故事由此产生。有学者认为这反映了日本人的灵魂观,既传统,又新颖。可以说,村上把自己“和魂洋才”的一面藏得很深了。

5. 迷贫乳少女——“永远的少年”

贫乳少女是村上小说中的典型形象。如《1Q84》的青豆、《刺杀骑士团长》的秋川真理惠、《舞!舞!舞!》的“雪”、《奇鸟行状录》的笠原May,她们像怕生的猫一样谨慎,又带着奇异的洞悉力。这些少女的共同点是,迫切希望自己的乳房鼓起来。“哎,我的胸是不是不够大?”“今天我的乳房还是没有变大。”青豆和秋川真理惠反复这样问。

日本文学研究专家石原千秋说:“村上春树的主人公们皆有‘恋乳癖’。”事实上,在村上的隐喻里,乳房象征着对社会(或人生)的认知和理解。如果说男主人公的命题是找回妻子,少女面对的问题则是含糊不定的,所以她们把乳房的成长当成了可见的首要目标。但*终,她们都会像《海边的卡夫卡》里的真理绘那样,经过某种形式的试炼,“必须成为有勇气又聪敏的女孩”。而村上,则是那个见证她们成长的“永远的少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