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瀛涯胜览》与《西洋番国志》《星槎胜览》并列为*初记录郑和下西洋的三部史料,是中国与海外交通尤其是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与西洋交通的见证,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内容简介】

《瀛涯胜览》主要记述了永乐十年(1412 年)、永乐十三年(1415 年)、永乐十九年(1421 年)郑和船队第四次、第六次和第七次下西洋所经访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山川形胜、社会生活、商业贸易、宗教信仰、物产资源等情况。《瀛涯胜览》与《西洋番国志》《星槎胜览》并列为*初记录郑和下西洋的三部史料,是中国与海外交通尤其是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与西洋交通的见证,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瀛涯胜览校注》是冯承钧先生以《纪录汇编》本、《胜朝遗事》本、《国朝典故》本、《西洋朝贡典录》、《明史》等书为参照,对《瀛涯胜览》原文所做的校释。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马欢,字宗道,别字汝钦,自号会稽山樵,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通晓阿拉伯语,以通事的身份,随郑和船队第四次、第六次和第七次下西洋,访问过二十个国家和地区。于永乐十四年(1416 年)著成《瀛涯胜览》一书。

校注者简介

冯承钧(1887—1946),字子衡,湖北夏口(今汉口)人。1911 年获索邦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后入法兰西学院师从汉学家伯希和。归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通晓法文、英文、比利时文、梵文、蒙古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兼及古回鹘语、吐火罗语和八思巴字,并精通中国史籍,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历史语言学和考古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毕生研究中外交通史和边疆史,著译等身,是民国时期重要的中外交通史家。


【目录】

占城国 / 001

爪哇国 / 007

旧港国 原目暹罗次第三,旧港次第四 / 015

暹罗国 原次第三 / 019

满剌加国 原误满葛剌国/ 023

哑鲁国 / 027

苏门答剌国 附那孤儿国 / 029

黎代国 / 035

南浡里国 / 037

锡兰国 裸形国 原次第十三 / 039

小葛兰国 原误葛兰,次第十四 / 043

柯枝国 原次第十五 / 045

古里国 原次第十六 / 049

溜山国 原次第十一 / 055

祖法儿国 原次第十七 / 059

阿丹国 原次第十九 / 063

榜葛剌国 原次第十二 / 067

忽鲁谟厮国 原作忽尔没斯,次第十八 / 071

天方国 / 077

《瀛涯胜览》后序 / 081

附 录:郑和航海图 / 083译后记 / 341


【免费在线读】

天方国

此国即默伽(Mekka)国也。自古里(Calicut)国开船,投西南申位,船行三个月方到本国马头,番名秩达。有大头目主守。自秩达往西行一日,到王居之城,名默伽国,奉回回教门。圣人始于此国阐扬教法,至今国人悉遵教规行事,纤毫不敢违犯。其国人物魁伟,体貌紫膛色。男子缠头,穿长衣,足着皮鞋。妇人俱戴盖头,莫能见其面。说阿剌毕言语。国法禁酒。民风和美,无贫难之家。悉遵教规,犯法者少,诚为极乐之界。婚丧之礼,皆依教门体例而行。

自此再行大半日之程,到天堂礼拜寺,其堂番名恺阿白(Ka’aba)。外周垣城,其城有四百六十六门,门之两傍皆用白玉石为柱,其柱共有四百六十七个,前九十九个,后一百一个,左边一百三十二个,右边一百三十五个。其堂以五色石叠砌,四方平顶样。内用沉香大木五条为梁,以黄金为阁。满堂内墙壁皆是蔷薇露、龙涎香和土为之,馨香不绝。上用皂纻丝为罩罩之。蓄二黑狮子守其门。

每年至十二月十日,各番回回人,甚至一二年远路的,也到堂内礼拜,皆将所罩纻丝割取一块为记验而去。剜割既尽,其王则又预织一罩,复罩于上,仍复年年不绝。堂之左有司马仪(Ismaël)圣人之墓,其坟垄俱是绿撒不泥宝石为之,长一丈二尺,高三尺,阔五尺,其围坟之墙,以绀黄玉叠砌,高五尺余。城内四角造四堆塔,每礼拜即登此塔喝班唱礼。左右两傍有各祖师传法之堂,亦以石头叠造,整饰极华丽。

其处气候四时常热如夏,并无雨电霜雪。夜露甚重,草木皆凭露水滋养。夜放一空碗,盛至天明,其露水有三分在碗。土产米谷仅少,皆种粟、麦、黑、黍、瓜、菜之类。西瓜、甜瓜每个用二人抬一个者亦有。又有一种缠花树,如中国大桑树,高一二丈,其花一年二放,长生不枯。果有萝卜、万年枣、石榴、花红、大梨子,桃子有重四五斤者。其驼、马、驴、骡、牛、羊、猫、犬、鸡、鹅、鸭、鸽亦广。鸡、鸭有重十斤以上者。土产蔷薇露、俺八儿(Anbar)香、麒麟(Giri)、狮子、驼鸡、羚羊、草上飞(Siyāh-gōš),并各色宝石、珍珠、珊瑚、琥珀(Šahboī)等物。其王以金铸钱,名倘加(Tanka)行使,每个径七分,重官秤一钱,比中国金有十二成色。

又往西行一日,到一城,名蓦底纳(Medina)。其马哈嘛(Muhammad)圣人陵寝正在城内,至今墓顶豪光日夜侵云而起。墓后有一井,泉水清甜,名阿必糁糁。下番之人取其水藏于船边,海中倘遇飓风,即以此水洒之,风浪顿息。

宣德五年,钦蒙圣朝差正使太监内官郑和等往各番国开读赏赐。分?到古里(Calicut)国时,内官太监洪见本国差人往彼,就选差通事等七人,赍带麝香、磁器等物,附本国船只到彼。往回一年,买到各色奇货异宝,麒麟、狮子、驼鸡等物,并画天堂图真本回京。其默伽国王亦差使臣,将方物跟同原去通事七人献赍于朝廷。

景泰辛未秋月望日会稽山樵马欢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