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海子的重要性特别表现在:海子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悲剧,正如酒和粮食的关系一样,这种悲剧把事件造化为精华。

——骆一禾

这个渴望飞翔的人注定要死于大地,但是谁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种飞翔,从而摆脱漫长的黑夜、根深蒂固的灵魂之苦,呼应黎明中弥赛亚洪亮的召唤?

——西 川

海子诗歌着力表现的是自我对世界的感觉、感受、感情、体验,但对世界本身却相当漠视……海子的诗绝少把死亡联系于悲伤、哀恸、恐惧的感情。

——西 渡

说起海子,我们会本能性地想起他的那些短诗,比如被广为传诵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麦地》《日记》《祖国(或以梦为马)》等等,并以为这就是他的全部。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一个部分性的海子,一个被我们通俗化、也简单化了的海子。而他真实的诗歌成就和思想闪电抵达的遥远边界,则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燎 原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当代广受读者喜爱的“天才诗人”海子的抒情诗佳作,由诗人、诗歌评论家、专栏作家陈可抒逐篇详细注释和评析。海子的诗歌有自己独特的意象、隐喻和象征体系,理解起来并不容易,读者容易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这本评注本以大量扎实工作为基础和保障,历时6年,逐首注解完成,并结合海子生平和创作生涯,复原其感情及艺术轨迹,提供了一套解读海子的诗歌的密码本。有了它,读海子的诗歌不再是水中观月、镜中看花。

本书是纪念海子逝世30周年献礼的礼物


【作者简介】

本书精选当代广受读者喜爱的“天才诗人”海子的抒情诗佳作,由诗人、诗歌评论家、专栏作家陈可抒逐篇详细注释和评析。海子的诗歌有自己独特的意象、隐喻和象征体系,理解起来并不容易,读者容易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这本评注本以大量扎实工作为基础和保障,历时6年,逐首注解完成,并结合海子生平和创作生涯,复原其感情及艺术轨迹,提供了一套解读海子的诗歌的密码本。有了它,读海子的诗歌不再是水中观月、镜中看花。

本书是纪念海子逝世30周年献礼的礼物


【目录】

解梦的冒险(代序)

1983年

期待

新月

纸鸢

黄昏

念小城

栽枣树

红喜事

烟叶

远山风景(组诗)

小站

小叙事

东方山脉

小山素描——上山的孩子

小山素描——恋歌

年轻的山群

丘陵之歌

高原节奏

农耕民族

1984 年

村庄

自画像

女孩子

阿尔的太阳

我,以及其他的证人

海上

海上婚礼

新娘

坛子

单翅鸟

亚洲铜

春天的夜晚和早晨

秋天

河伯

中国器乐

历史

印度之夜

煤堆

木鱼儿

民间艺人

爱情故事

跳跃者

不要问我那绿色是什么

黑风

1985年

夏天的太阳

主人

为了美丽

活在珍贵的人间

熟了麦子

中午

你的手

北方门前

我请求:雨

早祷与枭

写给脖子上的菩萨

打钟

蓝姬的巢

莲界慈航

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

麦地

孤独的东方人

夜月

哑脊背

日光

思念前生

船尾之梦

燕子和蛇(组诗)

浑曲

房屋

得不到你

妻子和鱼

粮食

城里

街道

1986年

给母亲(组诗)

九盏灯(组诗)

村庄

坐在纸箱上想起疯了的朋友们

我坐在一棵木头中

无题

春天

歌:阳光打在地上

马(断片)

春天(断片)

歌或哭

光着头的哥哥噢哥哥

岁月

门关户闭

幸福(或我的女儿叫波兰)

抱着白虎走过海洋

青年医生梦中的处方:木桶

宇宙猎冰人

这时就应该我来解释

在昌平的孤独

诗经中的两个儿子及其他

海滩上为女士算命

果园

让我把脚丫搁在黄昏中一位木匠的工具箱上

给卡夫卡

从六月到十月

黎明

自杀者之歌

我的窗户里埋着一只为你祝福的杯子

感动

肉体(之一)

肉体(之二)

死亡之诗(之一)

死亡之诗(之二:采摘葵花)

大自然

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说

天鹅

黄金草原

怅望祁连(之一)

怅望祁连(之二)

七月不远

敦煌

北斗七星 七座村庄

海水没顶

七月的大海

海子小夜曲

给你(组诗)

谣曲

梭罗这人有脑子

八月尾

葡萄园之西的话语

给B的生日

我感到魅惑

九月

九月的云

不幸

泪水

给1986

云朵

喜马拉雅

半截的诗

爱情诗集

诗集

哭泣

给托尔斯泰

给萨福

给安徒生(组诗)

1987 年

冬天的雨

雨鞋

病少女

献诗

给安庆

马雅可夫斯基自传

诗人叶赛宁(组诗)

长发飞舞的姑娘(五月之歌)

美丽白杨树

北方的树林

盲目

月光

灯诗

黎明:一首小诗

两座村庄

五月的麦地

麦地(或遥远)

麦地与诗人

在家乡

粮食两节

光棍

生殖

汉俳

重建家园

夜晚 亲爱的朋友

晨雨时光

为什么你不生活在沙漠上

吊半坡并给擅入都市的农民

盲目

土地_ 忧郁_ 死亡

马、火、灰—鼎

十四行:夜晚的月亮

十四行:王冠

十四行:玫瑰花

十四行:玫瑰花园

九首诗的村庄

八月之杯

八月 黑色的火把

日出

生日颂(或生日祝酒词)

秋天

秋日想起春天的痛苦 也想起雷锋

幸福的一日

秋日黄昏

黎明和黄昏

秋日山谷

秋天的祖国

祖国(或以梦为马)

水抱屈原

但丁来到此时此地

献给韩波:诗歌的烈士

给伦敦

石头的病(或八七年)

九寨之星

野花

公爵的私生女

夜丁香

昌平柿子树

尼采,你使我想起悲伤的热带

不幸

耶稣(圣之羔羊)

1988年

大风

桃花

一滴水中的黑夜

野鸽子

四行诗

海底卧室

无名的野花

大草原 大雪封山

在大草原上预感到海的降临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989年

遥远的路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酒杯

叙事诗

遥远的路程

*后一夜和*日的献诗

黑夜的献诗

太平洋的献诗

折梅

献给太平洋

太平洋上的贾宝玉

献诗

献诗

神秘的二月的时光

黎明(之一)

黎明(之二)

四姐妹

拂晓

黎明(之三)

月全食

日落时分的部落

春天

春天,十个海子

桃花开放

你和桃花

桃花时节

桃树林

桃花


【前言】

解梦的冒险(代序)

陈可抒

1

解诗是冒险的。

解诗就像解梦,诗人可以在自创的梦境中天马行空地任意遨游,解诗的人却必须老老实实地坐在现实的椅子上,拿出纸和笔,绞尽脑汁地抽丝剥茧,一层一层地将潜在的感受和美呈现出来。

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情形:诗人凭借自己的激情和灵感在纸张上奋笔疾书,一部作品完成以后,他可以潇洒地起身离去、掉头不顾,读者却必须要挖空心思地加以研究,探寻其中的奥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底是描写普通的爱情,还是惋惜贤人不可得?“锦瑟无端五十弦”,是在悼亡还是感慨年华?应当作何解释?“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杜运燮《秋》),这样的诗句应当如何把握?为什么会有人因其朦胧而感到“气闷”?“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好吃的”(赵丽华《一个人来到田纳西》),究竟是普通的废话,还是对某种文化意义的消解?……凡此种种,从诗歌这种文体出现以来,如何解读诗而产生的争议就从来未曾断绝。

诗人扮演着英雄的角色,大可以顺从自己的心意,在任意领域里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有些时候,他所感到的痛苦,不过是缺少追随者或者真心人这么一点点孤独罢了。解诗人所扮演的角色,却必须是一个技艺高超的“补丁高手”,同时兼有多重身份—能与作者交谈的知心密友、能与诗歌对话的江湖百晓生、能讲公开课的解剖学大夫……

解诗人完全为了读者而工作,要命的是,却很难获得读者的认同。

解读诗歌这件事情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很多人会给诗歌强行蒙上一层不可知的论调,或者避而不谈,将解读的责任推给一条看不见的金线,只是暗暗推度出某一首诗的高低好坏。但实际上,复杂的工作并不代表它不能被完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提到梦境的美妙,梦引得无数人想要通透地去解读它,而通常的手段,有“象征法”和“密码法”两种。前者指的是整个事件的象征,比如,“七只瘦弱的牛”便预示着埃及的七个饥荒年;后者指的是单一词汇的隐喻,比如,“信件”代表着“懊悔”,“丧礼”代表着“订婚”等。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他所采用的方式—将梦分割, 从每一个细节中推断其代表的含义,然后将形形色色的含义总结起来,得出做梦者的真实意图。以上种种,恰好能为诗歌的解读提供一些具体的帮助。“象征法”,是对诗歌讽喻的主旨的把握;“密码法”,是用来解读诗歌意象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弗洛伊德采用的细致入微的推断法,无非是提醒读者解读每一首诗歌都应该像解梦一样,具有细微的洞察力和无比的耐心。

如果你想真正走入一首诗歌,那么,诗歌解读是一条必经之路。它通向宝藏,正如梦境不止给你带来绵长的回味,其中更是藏着一个潜伏的世界,它比眼前的世界还要丰富百倍,正如被海平线掩盖的冰山,它有八分之七的内容始终未曾呈现,等待着高阶的读者们去耐心地探寻。

诗歌是可知的。付出成倍的智慧和感受去接近诗歌,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享用。一旦破解了其中高阶的密码,读者也会获取高阶的愉悦。

诗歌是可知的,唯有敢于冒险的人才能知晓诗歌全部的秘密。

诗歌是可知的,通过足够的努力,我们能弄清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的来历,分别说出它们的美感、内涵和蕴含其中的潜意识。

中国是诗歌之国,流淌着一条由《诗经》《楚辞》等作品组成的伟大的诗歌之河。各种注疏、评析等诗歌解读,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古诗有所不同,新诗意象繁复、体式多变、指向复杂、文本量大,很难对某一位诗人的作品逐篇进行系统的注解和评析—像古诗的通注那样。

本书便做出了这样冒险的尝试—对海子所有的短诗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破译,并附有逐篇的评析,一如先贤们对古诗所做的工作。

新诗是很难评注的,尤其是通注某一位诗人的全部作品。好在海子是为数不多的奉行“大诗”写作的诗人,将他的人生和所有作品放在一起,便天然地组成了一部“大诗”,这使人可以集中有限的力气在一块麦田中进行探求,从而勾勒出全貌,阐释其中的细节。

2

海子,原名査海生,1964 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1979 年十五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1 年十七岁时开始写诗,1983 年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1989 年3 月26 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龙家营卧轨自杀,年仅二十五岁。海子一共进行了九年诗歌创作,其中有六年是较为成熟的时期。在如此短暂的写作时间里,海子表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完成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海子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充满独特的魅力。

海子的诗,向来以意象明朗使人印象深刻。不过,读者一定要认识到,他秉承的核心写作理念是“大诗”。“大诗”才是海子诗歌的内核,一切意象、节奏、结构等特点全部由此而生。

“大诗”之大,在于“主体人类在某一瞬间突入自身的宏伟”(海子《伟大的诗歌》),在于体系的秩序和容量。其他诗人的诗歌往往注重抓取片段的微妙性,但海子的诗歌绝不停留在此,他写得极为贯通。海子喜爱组诗、长诗和诗剧,他有一种天然的体系感和秩序感,偏爱对诗歌的结构进行精心的安排;不仅如此,他不同的诗歌作品之间也互有呼应和构建,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更精妙的整体。换言之,海子所有的诗歌放在一起,像是一首更加宏伟的诗。

海子的诗在语言层面上具有惊人的体系性和贯通性,但这仍然不是他诗歌的终点;海子追求的是更高一级的创造性的诗歌,是“伟大的人类精神”(海子《伟大的诗歌》)。他看到,“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海子《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他对生命的热爱和诗歌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地形成了一首“大诗”。概言之,海子的生命与他所有的诗歌放在一起,才是他全部的创作,才是一首真正的“大诗”。

海子的诗歌体系自1983年起便开始逐渐形成了,随后的六年时间里,他笔耕不辍,持续而坚定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将生命的进退起伏全部以诗歌来一一诠释,直至1989年他有计划地告别这个世界,写作才宣告终止。这样特别的写作经历和专一的写作理念,使海子的诗歌具有十分难得的整体性。

对海子而言,生活即诗,诗即生活,他的生活也有凝聚的内核。短诗《夜色》便是他生活和写作的主要纲领: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夜色》

从海子的诗歌和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中所写的“三次受难”是一直困扰着海子的三个维度的痛苦:“流浪”,指海子没有安身的家园,他缺乏故乡的支持,也从未到达真正的远方;“爱情”,指海子缺乏志同道合的伴侣,曾有的几段感情都不能长久地支持他追逐理想;“生存”,指海子困惑于自己存在的形式和价值,总是因自己没有理想的收获而焦虑不安。诗中的“三种幸福”则与“三次 受难”一一对应:“诗歌”即家园,“王位”即伴侣,“太阳”即价值。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像是一棵树,由根须、茎叶和花果组成。根须埋藏在看不见的地下,汲取养分,渴求的是家园;茎叶在世间不断生长,渴求的是爱情和伴侣;花果是人生精华的展示,渴求的是价值体现。海子不断追逐诗歌、王位和太阳,便是在抗衡流浪、爱情和生存的受难,使他的根须、茎叶和花果有所依托,这便是海子生活的全部,也是他诗歌的全部。海子的诗歌几乎全部围绕着这三组二元对立的主题而展开:“流浪—诗歌”的家园主题、“爱情— 王位”的伴侣主题、“生存—太阳”的价值主题。所有的作品互相交错、蔓连,它们共同组成了海子这棵树的生长,展示出奇异的力量。

海子目前一共留给我们270 首短诗,它们彼此呼应,虽然独立成篇,却俨然一体。它们像一个宏伟广袤又繁密细致的梦,等待着我们去一一探寻其中美妙的秘密。


【免费在线读】

1983年

让孩子们有一本自己的历史画

让我去拥抱世界

期待

靠着古城墙

就像倚着一个坚实世界

追随鸽哨

让自己消融于渐渐蔚蓝的天空

穿过绵长的林带

把眼神系上一株普通的白桦

草丛中一条小溪

一旦被发现,就是河流

评析

在“渐渐蔚蓝”的清晨时光中,鸽子也在放飞。在早读时光,海子靠着古城墙。他在感受世界的过程中,也不断发现着世界的美好。

绵长林带中一株普通的白桦,若是能把人“眼神系上”,使人久久注视,它就不再普通。草丛中一条细小的溪流,若是“一旦被发现”,它就变成了有名字的河流。

愿每一个生命都能被发现,这就是诗题《期待》的意义。

新月

只是一弯。在孩子的手臂上

升起

关于巉岩的经历

关于画布的柔和

关于少年心坎的春汛

我的新月摇过所有的风景线

夏天到了

你的眼睛1

1 指露珠,就像是月亮的眼睛。公开

在三叶草上

让早起的人们看见并记住

你秀气的弧线穿过星星的沙滩2

2 指月亮在夜空中穿行时划出秀气的弧线,而夜空中有很多星星,就好像是个大沙滩。

赤足,在沁凉的夜潮边上3

3 指弯弯的新月就像是夜潮边上一只光着的脚。

接着就是黎明

评析

新月初生,便是宣告夜晚的光明又回来了。这正是孩子们所关切的。而且,新月还带来无数的故事:爬上艰险的巉岩,被柔和的画笔描画,打开少年心坎的春汛……夏天,它又化身为一颗颗露珠,给早起的人带来喜悦。

新月初生,带着富有朝气的精神。它照耀着的,是孩子、少年、早起的人。它穿过长夜的沙滩,给人间带来黎明。

纸鸢

你不是真的

因此很高。很飘逸

比流浪客还要飘逸

你自由的程度

等于线的长度

挣脱了,也有一条未蜕化的尾巴

你以为是在放牧白云

谁知是风放牧你

总有一天

你不能拒绝土地的邀请1

1 指风筝跌落到地面上。

评析

“不是真的/ 因此很高”,一语道破世间万物的本质。

看似飘逸的、高高在上的风筝,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自由,它也是被风放牧着。

总有一天,风停了,一切都会被打回原形。风筝也无力反抗命运的安排,会重重地跌落在地。

黄昏

是有黄昏

是有溜云下汲水的村姑

是有一朵朵开在原野上小树淡紫的微笑1

1 “淡紫的微笑”,指小树在黄昏中呈现出淡紫的颜色。

只要举起你的视线

还会有雀语的秀气

还会有炊烟散后暮色的横阔。匆忙的

是天色和晚星

灯光全部兴高采烈

你也兴高采烈

往往还采取爽朗的一种姿势

伸出胳膊去2

2 指黄昏为黑夜所代替,它依然很爽朗地接受了。

评析

黄昏中的一切都是美丽的:村姑在汲水,淡紫的小树在微笑, 鸟雀的谈话也很秀气,暮色很横阔……一切景象都是生机勃勃的。

接替黄昏的天色、晚星、灯光是匆忙的、兴高采烈的。黄昏也十分爽朗,丝毫不为自己的落幕感到不快。

在海子的诗歌中,黄昏往往象征着好时光的结束,从而具有悲伤和紧迫的色调。而本诗中的黄昏却是豁达而美丽的。因为海子此时正年轻,他才能拥有这样无忧无惧的心态。

念小城

长方形是*动情的一篇短文1

1 指长方形的小城是*令作者动情的一篇作品。

画在外地

我的指尖

流过你细细瘦瘦一座长方城

总是写着

不论旱季雨季。我这里

总有细流抱你2

2 指我对你总有流水般的思念。

总有潮湿的心情默读每一片鱼鳞瓦

不,我是在背诵

*段是童年和鸢尾筝

一块儿在你的墙下搁浅

第二段是少年和小白鸽

汛水一样逼近你的塔尖

还有风景描写呢

城里的黄梅雨一家一家染青了方砖平房

城郊的蜜蜂一年一度放出收藏的油菜花

结尾照例简约

小城的人出门都会写

相思诗

评析

细细瘦瘦的一座小城,指的是海子的家乡。它像一幅图画,使人忍不住用手指抚摩;它像一篇短文,使人忍不住默读,甚至可以通篇背诵各种往事:城墙、塔、方砖平房、油菜花……

海子身在外地漂泊,此时,小城却成了他的外地。

“小城的人出门都会写/相思诗”,漂泊的海子自然也不例外。它既是小城这篇短文的结尾,也是海子这首诗的结尾。

1

一块白布

自负地挂着

等着夜晚

等得穿红小褂的男孩

发现了墙上的彩色玻璃碴1

1 指墙头上的玻璃碴,为了防止人翻墙而入,此时受到彩色灯光的照耀而显得很好看。

2

他只能在墙外。

看着

镇上的同学

高举花花绿绿的纸条2

2 “花花绿绿的纸条”,指观看演出的门票。

进去

他只能在墙外

3

沿着一条灰白的路

成熟的黄麦秸

收藏起他

另一端是种地的妈妈

那健康的眼神

4

我是见过

有一个稚气的粉笔字

“门”

陌生地和墙摩擦1

1 指粉笔在墙上写下字迹。

产生能量

评析

这首诗讲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

*部分,看演出而不成。小男孩很想去看演出,但是门上挂着“自负”的白布门帘,此路不通;墙上也布满了防人进入的玻璃碴,也是无路可想。玻璃碴是彩色的,可以想见墙里的灯光是多么漂亮。

第二部分,与同学的差距。镇上的同学,高举着“花花绿绿” 的票,可以进入;而不属于镇上的小男孩,只能在墙外。一道墙隔出两个世界。

第三部分,家的包容。既然小男孩不属于“镇上”,不能进入墙里,那就回家,让成熟的黄麦秸“收藏”起他,包容他全部的委屈和辛酸。种地的妈妈也告诉他,此处的生活是健康的、美好的。

第四部分,倔强的决心。小男孩在墙上留下了一个稚嫩的“门” 字,仿佛要在此处开一扇门。如果有了门,墙的隔阂就会被打破。写字的时候,粉笔在墙上摩擦,仿佛其中包含着小男孩的强烈的心愿,仿佛它能产生出能量。

这是海子留下的*早的组诗作品之一,从中可以看出两个特点:其一,善用蒙太奇手法,无论是意象、内容、叙述视角,都有很强的跳跃感;其二,逻辑清晰,无论着力点上如何跳跃,其主题的推进是环环相扣的。

手法跳跃,结构严谨,这使得海子的组诗往往将内在的联系埋藏在结构里,阅读起来往往会带给人解谜的感受。

栽枣树

1

三婆婆没有孩子

她栽下枣树

2

老人栽枣树

能占有一小块安眠的地方

这是习俗

效力在人们的相信中

和这个村子一样

古老得不会死亡

(远方也可能有片枣林

是关于青春的

目前这儿没有)

三婆婆默默地栽下枣树

不要人帮忙,没有人帮忙

3

栽下枣树

这个瘦弱的故事就这样栽下了

纺车是中心

旁枝不多1

1 指三婆婆的一生主要都在用纺车做活,没有太多别的故事。

顶多牵连一个瘸男人

她端出灶灰

端出整个一生2

2 指她在端出的灶灰中注入了一生的寄托。种枣树时撒下灶灰,可以消毒,是枣树成活的关键。

撒下枣树周围

栽下了枣树

4

什么时辰

什么人来收枣3

3 “收枣”,暗指三婆婆被死神收走。

善良的枣

评析

三婆婆栽下枣树,便占有了一块供她“安眠”的墓地。她没有子嗣,一生也十分简单,大部分时间都在纺线,顶多曾经和一个“瘸男人”有过较为亲密的交往。她现在上了年纪,就要自己考虑这些后事。

世间有很多这样的善良的人,一个人默默地扛着所有的命运。

海子作为旁观者,他的笔下透出了淡淡的悲悯。

红喜事

1. 起点

乡亲们一阵忙乱

土墙脸上贴满红纸条

公鸡被脱下羽衣1

1 指公鸡被拔毛、宰杀。

都不在意

屋角抽泣的母鸡

2. 途中

小伙子抬着猩红家具

大大咧咧

上道

酒精很兴奋地流出2

2 指小伙子们喝酒之后,干活流出汗水,仿佛是酒精的转化。

成为男的的汗水

把夏天带来

因而在每一个必经的村口

孩子开始出现

没有恶意地扔土块

并得到暗示

拦住人群

并得到糖果

这些经历

足以使他们不久以后

抬起家具

这不用想象

3.终点

“来了”

鞭炮们纷纷撕碎自己的胸膛

评析

本诗描述了红喜事中从旧家搬到新家的三个过程。

起点是繁忙的。大家忙于宰杀公鸡,在墙上贴满红红的喜字。

途中是有序的。途中出现的孩子们已经告别了不懂事的年纪,他们并没有扔石块,而是很懂规矩地索要糖果,使红喜事变得更热闹,而不是慌乱。用不了几年,他们也将成为红喜事的主力参与者。

终点是喜庆的。看到热闹的人群,一声“来了”,一个触发,鞭炮们仿佛自己迫不及待地点燃了自己。起点繁忙,途中有序,终点喜庆。无论什么事,若是能达成这样的过程,也都是喜事。

烟叶

年轻的时候

一定以为自己是蔬菜

和一些阳光生活在小块自留地上

成熟的季节

主妇没来

老祖父却持刀而来

接着是在几排粗草绳上示众1

1 指烟叶在粗草绳上晾晒干燥。的时日

一滴滴水珠打在脸上

便发黄2

2 指烟叶在晾晒时水分蒸发出来,就好像水珠打在脸上,烟叶便慢慢变黄。

于是不喜欢晴天

堕落的机会终于来到了

通过旱烟杆和无聊者亲吻

谄媚时一袋一袋完了3

3 “完了”,根据上下文语义,此处应该是“完不了”,疑似有误。

*可气的事还在街那头

精瘦的小贩在叫卖

一包一块二

评析

海子以烟叶的视角写成此诗,使它充满了趣味。

自命不凡的烟叶,一度认定自己是蔬菜,直至老祖父“持刀而来”加以采摘,才意识到自己是烟叶。

自命不凡的烟叶,将晾晒看成是令人羞愧的“示众”,又因为晾晒时脸上会有一滴滴水珠,而从此讨厌晴天。

自命不凡的烟叶,本就应该在旱烟杆里工作,它却认为这是“堕落”,只好和无聊者亲吻,而对方会对它没完没了地“谄媚”。

自命不凡的烟叶,听到自己高贵的身躯竟然有着如此低廉的定价,顿时气愤不已。

这样的幽默诗,是海子很少尝试的风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