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好书”、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史雷,《将军胡同》后又一全新力作

★国内以部队大院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儿童小说,以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抒写部队大院里的别样童年
★展现和平年代军人风采,熔铸时代精神,演绎少年版《芳华》

1、入选2018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2、一个男孩在川西部队大院的成长故事:从部队大院的童年生活,拓展到男孩与当地孩子的交往与友谊,塑造了一批充满朝气的年轻军人形象
3、通过精准的儿童视角,讲述童年的记忆,展示川蜀文化的独特魅力,视野开阔、镜头感强、细节丰富、情节感人,引发三代读者共鸣
4、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资深出版人刘海栖,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资深出版人徐德霞,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崔昕平倾情推荐

★透过准确的儿童视角传达历史的温度,是史雷一贯的创作追求。从长篇小说《将军胡同》开始,他就致力于以童言叙事抒写历史,为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小说的丰富与延展做出了先觉性的努力。在充分展示了对近代史和北京文化的娴熟驾驭之后,史雷再次寻求自我突破,将历史题材的疆域拓展至当代中国;对地域文学风格的探索上,也向川西大地无限延伸,于是《绿色山峦》这样一部着力呈示当代中国童年环境、彰显当代中国童年精神的优秀作品应运而生。
★这是国内以部队大院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儿童小说,立足于自改革开放以后的当代中国现实,聚焦驻扎在四川西部山区小镇的部队大院,以来自北京的十一岁男孩杨树的视角,讲述发生在这里的充满人性光彩的温情故事。杨树在部队大院内外,通过一次次震撼心灵的经历,一步步成长起来……作品抒写了和平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岸形象,展示了京味文化和四川文化相碰撞后带来的独特审美意境;引领小读者体味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交融后产生的向善向美的之力。
★川西的某部队大院承载着史雷重要的童年记忆,童年生活经验在此升华为朴素的、生动的文学表达。史雷以细腻、鲜活、凝练的语言,表达对爱与成长、友谊与冒险、漂泊与家园、勇气与责任、光荣与梦想的想象与思考,细致描摹出当年的那段青葱时光和属于那个地方的美好颂歌,真实再现了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对时代精神的渗透。这是纯正的中国式的童年抒写,跨越了历史的鸿沟,童年的生机与活力跃然纸上。

【内容简介】

十一岁的男孩杨树离开北京,来到父母所在的四川西部山区的部队大院,结识了工兵营战士和退役军犬勋章,收获了大院孩子们的信任与友谊。神秘的防空洞、险峻的山峰、整洁的红英学校、热闹的露天电影场……大院里的一切都令杨树感到陌生与新奇。他还会去院外的古桥镇赶场,摇晃的铁索桥、古老的字库塔、萦绕的竹琴声从此烙印在记忆深处。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打破了大院内外的平静生活,杨树在感动与不舍中逐渐长大……


【作者简介】

史雷,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将军胡同》《正阳门下》《鄂斯里的粉粒》,短篇小说集《凤凰台》。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新作奖、“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青铜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儿童文学》擂台赛金奖;入选中央电视台、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选的“中国好书”,“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书目”。


【目录】

章 考验

第二章 信使
第三章 赶场
第四章 勋章
第五章 茶馆
第六章 火把
第七章 山洞
第八章 魅江
第九章 牧笛
第十章 字库
第十一章 墨兰
第十二章 山歌
第十三章 痴姨
第十四章 破阵
第十五章 廊桥
第十六章 希望
第十七章 意外
第十八章 密码
第十九章 山洪
尾声
后记 绿色的记忆

【免费在线读】
章考 验




杨树被带到半山腰一块巨大的岩石旁,从这块岩石中间的缝隙里长出一棵高大的松树。一阵山风吹了过来,杨树耳畔响起一阵阵悦耳的松涛声。
“你往下面看。”毕司令用手指了指山下。
杨树往前探了探身子,将脑袋伸了出去。
这时,他才看清这里其实是一处悬崖,悬崖与地面的距离和那棵松树差不多高,悬崖下是一大块平地。远处是一排排整齐的由木板搭成的简易房,房顶上铺着黑色的油毡。简易房的后面是一畦菜地,前面则是一长溜粗铁丝。铁丝上晾挂着的或是一件件草绿色的军衣,或是一件件白色衬衫和背心。
房子前面一个人都没有,整块平地上一个人都没有,不远处一只画眉突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这叫声让此时的山林显得更加寂静。
“考验你的时候到了,能不能加入我们,就看你下面的表现了。”毕司令用眼睛死死地盯着杨树说道。
“什么表现?”杨树把身子退了回来,抬头看着毕司令,不解地问。
毕司令先是狡黠地一笑,把斜挎在身上的军挎包拽到身前,从里面拿出半块红色的砖头。
“砖头?”杨树惊讶地问。
“嘘……”毕司令示意杨树小声点。
“整块砖头你扔不动,我敲下来半块。”毕司令再次狡黠地笑了笑。
“看到茅坑了吗?”毕司令拿着那个砖块又指了指下面。
“茅坑?”杨树一愣,再次探出身子伸出脑袋,往下面看去。
“看到没有?就在悬崖下面,扔的时候你不用使劲儿,就能砸进茅坑。”毕司令也把身体探了出去看着山下。
杨树这才发现紧贴着悬崖下面的平地上是一排整齐的茅坑。
“一排茅坑。”杨树一边看一边数着,“一、二、三、四、五……”
“不用数,你只要把砖块准确地扔进其中一个茅坑里就行,当然,溅得越高越好。”毕司令坏笑着。
毕司令的话让杨树感到恶心,仿佛闻到了那股味道。
“为什么要把砖块扔进茅坑?还要溅得越高越好?”他退回身子,不解地问。
“你哪儿那么多为什么?你不是想加入我们吗?”毕司令反问。
杨树点了点头,又探出身子犹豫地看着悬崖下面的茅坑。
“砰!”毕司令故意用嘴模仿着砖块砸进茅坑里发出的声音,“哗啦!”
杨树的肩头一震,仿佛真的有人将砖头砸进了茅坑。他退回身子,看向毕司令。
毕司令也看着杨树,继续坏笑着说:“这些茅坑是维护山洞的工兵营的,现在是午休时间,很少有人用茅坑,不会被发现的。”
杨树还是犹豫着,他觉得即便没有人用茅坑,往茅坑里扔砖块也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想好了没有,我的耐心是有限的。”毕司令有些不耐烦了,“想加入我们的人,都要经受这样的考验。”
毕司令说完,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砖块,突然手向上一扬,砖块被抛了起来。
杨树的目光随着砖块上升到处,又从处回落到毕司令的手里。



这个暑假前,杨树的姥爷姥姥给杨树的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信的大体意思是他们的年纪大了,身体也越来越不好,管不了杨树了。
于是暑假里,十一岁的杨树就跟着父亲的战友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又坐了三个多小时的汽车来到这个部队大院。
杨树来到这里已经很多天了,却没有交到一个朋友。
就在昨天,他透过窗户看到篮球场上一大群男孩乌央乌央地聚到了一起。他们分成两队,像是在商量着什么。
杨树兴奋地跑下楼凑了过去,可等他跑到这群孩子跟前,却不知道应该站在哪一队。
这时,他看到一个穿着海魂衫的大男孩对另外一个穿海魂衫的大男孩说:“上一次,我们旧楼输了,但并不代表这一次会输。”
“废话少说,老规矩,谁活到后,谁赢!”另一个男孩狠狠地回答,杨树注意到他的眉毛很浓很密。
还没等杨树反应过来,两队孩子分别向后退了几大步。这一退不要紧,正好把杨树留在了两队中间。
“嘿,你是哪拨儿的?”那个浓眉毛的大男孩问道。
杨树感觉所有孩子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
“我?我也不知道我是哪一拨的。”杨树望了望左边的男孩们,又望了望右边的男孩们。
“你是新楼的还是旧楼的?”另一个大男孩接着问道。
“新楼?旧楼?”杨树不明白什么意思。
“看来你是新来的,好吧,你家住的是红砖楼还是灰砖楼?”浓眉毛的大男孩再次问道。
“红砖楼。”杨树回答。
“那就是新楼,是我们这拨的。不过你还没有通过考验,不能加入我们,你先到一边观战吧。”浓眉毛的大男孩摆了摆手,说道。
杨树点了点头,退到了篮球场边的核桃树下。核桃树的树冠很大,深绿色的树叶散发着阵阵清香。看到树下有一块大石头,杨树便一屁股坐在了上面。
杨树还不知道,这个部队大院的楼房是分两次建的,前后相距五六年,次盖的楼房用的是灰砖,第二次盖的楼房用的是红砖。于是住在红砖楼房里的孩子,不自觉地产生了与住在灰砖楼房里的孩子不一样的想法。也许是从小就看战争电影的缘故,新楼旧楼的孩子们便玩起了各种打仗的游戏,新楼旧楼就成了天然的分界线。
“赶紧开始吧!”对方看来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喊道。
“好,我早就等不及了!”浓眉毛的大男孩回应着。
双方各自排成了一前一后两排。
这时,杨树才发现双方竟都是十二人,每排都是六人,前排男孩的身高明显高于后排。
就在杨树猜测双方到底要做什么的时候,后排的男孩一下子就跳到了前排男孩的背上。
“骑马干仗!”杨树兴奋地从石头上站了起来。
“冲啊!”这时双方发出了呐喊,同时冲向对方,转眼间便互相拉扯起来。
杨树握紧了拳头,紧张地看着场上的碰撞和拉扯。
不时地有人从另一个人的背上摔了下来,摔得不轻,可能还蹭破了皮。杨树看到有人疼得咧着嘴,不过却没有一个人喊一声“哎哟”。
那些摔倒的男孩从地上站起来以后,一边咧着嘴,揉着摔疼的屁股、胳膊,很安静地撤到一边,为本方剩下的人加油。
“够爷们!”杨树冲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场上的人越来越少,只剩下后两组了。
留在场上的正是一开始对话的那两个大男孩。这两个大男孩的背上都背着一个小男孩。
也就在这时,双方又纠缠到一起,动作快得眼花缭乱,终于有一个人摔了下来。
“哦……”杨树听到一阵欢呼声,是浓眉毛的那一方发出的。
杨树知道是新楼赢了。



第二天中午,杨树就被这个浓眉毛的大男孩带到了这处悬崖上。
这个大男孩被新楼的孩子们称作“毕司令”。
杨树看着毕司令,点了点头,伸出摊开的右手。
毕司令满意地点了点头,将砖块放到杨树的手上。
“放心吧,现在是安全的时候,这些工兵维护山洞很累,午觉睡得很死。”毕司令把头再次转向悬崖下面。
杨树也随着他的目光望了过去,平地上的简易营房依然很安静,那只画眉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了鸣唱。山风吹拂,送来山林中的花草和树叶的清香。
“不会有人发现的。”毕司令回过身把一只手放到杨树的肩上。
杨树咬了咬牙,点了点头,走到悬崖边,崖边是一丛丛很高的蕨类植物,掩护着他们。
“不要紧张,放松,你越紧张越扔不准。”毕司令指导着杨树。
杨树抬起胳膊,举起了砖块。
就在这时,从杨树身后的树丛里突然冲出了三四个身穿绿色军服的战士。
嗖的一声,毕司令抬腿沿着山道蹿了下去。
杨树还没把手中的砖块扔出去,就被其中一个人紧紧地抱住,砖块也掉到了草丛里。
“埋伏了一个月,终于等到你了,你个皮娃娃。”一个声音传进杨树的耳朵里。这种口音,杨树从下了火车以后就经常听到,是当地方言。
杨树抬头一看,是一个比毕司令大不了多少的大男孩,只是这个大男孩的军服上有红色的领章,头上戴着柳条帽,看来是个娃娃兵。
“我说你劲小点,别把他弄伤了。”另一个人说话了。
“班长,前些日子茅坑周围被他们用砖块溅得乱七八糟,害得我打扫了半天。”那个娃娃兵显然还在生气。
“没准不是这孩子呢,你看他顶多上四年级。应该是跑了的那个干的。”被称作班长的人说道。
这时候,一个战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遗憾地报告着:“班长,那小子一转眼就没影儿了,简直像猴子一样灵活。”
杨树望向山道,毕司令早就不见了身影。
“逃跑的那个叫啥子?家是哪里的?”娃娃兵拉下脸,问起杨树来。
“不知道。”杨树觉得不能出卖毕司令,便坚决地摇了摇头。
“你个皮娃娃……”娃娃兵开始撸袖子了,其实他的袖子早就撸着呢。
“就是不知道。”杨树喜欢看电影,尤其是战争片,便学起战争片中的英雄的样子回答。
“你个皮娃娃!”娃娃兵被杨树的话气得直跺脚。
杨树高昂着头,看着娃娃兵。
娃娃兵见搞不定杨树,沮丧地一屁股坐到了草丛里。
“哈哈……”班长和另一个战士看着眼前的情景,笑得也蹲到了草丛里。
“你们想干什么?”杨树被他们笑得莫名其妙,问道。
“送你回家。”班长笑着从草丛里站起来,把手伸向杨树。
“啊?”已经做好某种准备的杨树,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有点不敢相信。
“一个人在山上迷了路,下不了山,可就麻烦了。”班长拉起杨树的手。
“啊?班长,就这么算喽?”娃娃兵噘着嘴,非常不情愿地抗议道。
“那你说怎么办?”班长笑着问娃娃兵。
娃娃兵显然被班长问住了,一时竟答不上话来。
“班长,一个月了,咱们上茅房都要戴柳条帽,这窝囊气受得!今天好不容易堵到了,应该顺藤摸瓜,问一问这小孩,把领头的找出来。”另一个战士说。
“对头!”娃娃兵得到了支持,得意起来。
“他们都是些孩子,不懂事,可你们还是孩子吗?”班长收了笑,把脸拉了下来,“你们是军人。”
班长的话,让这两个一唱一和的战士都不再言语了。
“走吧,下山,送你回家。现在大院里的人都还在午休,你的家长应该在家。”班长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