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叔本华是意志哲学的开创者,他终结了哲学延续了数千年的理性主义传统,发现了思想背后的欲望和理性背后的意志,开启了哲学对人自身的探讨。他的思想之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如迈兰德、尼采、维特根斯坦;之于现代心理学的创立,如弗洛依德;之于世界文豪的创作,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左拉、普鲁斯特、艾略特、博尔赫斯等,其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附录和补遗》是叔本华的封笔之作和成名之作,但令人遗憾的是,自德文出版168年来,国内只出版过《附录和补遗》的各种节译本,2019年3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完整中译本《附录和补遗》第1卷,计划年底出版第2卷,中文读者终于可以读到从德文翻译的《附录和补遗》完整译本了。为此,德国叔本华协会会长、美因茨大学叔本华哲学教授马蒂亚斯·科思勒为完整中译本《附录和补遗》写了中文版序言,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叔本华档案馆馆长斯特凡·吕佩为完整中译本《附录和补遗》写了一篇中文导读,从《附录和补遗》的成书、出版、内容、影响、价值等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德国叔本华协会的杂志也将专门写文章,介绍完整中译本《附录和补遗》的出版。可以想见,叔本华的故乡对完整中译本《附录和补遗》的出版乐见其成,并积极支持。《附录和补遗》从节译本到全译本的出版,不仅满足了读者要读全译本的渴望,而且也是叔本华哲学著作出版的跨越。这种跨越表现在,*,全译本可以全面了解和认识叔本华晚期思想的转变,即从悲观主义向实用主义观点的转向。比如,“人生的智慧”中的实用主义观点与其生命意志的悲观主义相左;“论宗教”中对他强烈反对的各种宗教,比如犹太一神教有了更友好的态度;在对世间芜杂对象的考察中,尽力以优雅的方式展示人生的苦难,等等。第二,全译本全面佐证了叔本华有多方面的研究才能,体现了他宽广的知识和卓越的洞察力。在被德国主流哲学蔑视的30多年里,他反复思索和完善他的意志哲学体系,不断寻找证明意志哲学的各种自然科学的材料;从现实生活出发,探讨人性、心理及其背后的意志和欲望,把意志哲学通俗化。正是把意志哲学通俗化的广泛研究和阐述,叔本华形而上的意志哲学才从高冷的“月球”来到了温暖的人间,终结了哲学延续了数千年的理性主义传统,发现了思想背后的欲望和理性背后的意志,开启了哲学对人自身的探讨。他在1846年的一篇草稿中写到,“这些是附带的作品,是后来的岁月结出的果实......从某一侧面阐释了我的哲学”。第三,全译本更凸显了它的文学价值。叔本华是德语散文大师,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对人生、社会、文学、艺术等问题广泛思考,其诛心之言,骇俗之论,无不引人沉思。比如,“论文学”“论阅读和书籍”“论写作和文体”“论学者和博学”等都是流传广泛的名篇,尤以“人生的智慧”*惹人瞩目,带给读者愉悦的享受。叔本华的思想和著作对世界文豪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左拉、普鲁斯特、艾略特、博尔赫斯等。弗兰茨•卡夫卡曾说:“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仅仅因为他的语言,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读他的著作。”第四,全译本可以让国内的研究者修正《附录和补遗》“只是一些形而下的随笔和杂论,没有翻译和研究价值”的看法。在德国,《附录和补遗》是理解叔本华哲学的重要著作,也是叔本华哲学的入门书,人们先读这部著作,读完意犹未尽,再去读他的主要著作。


【内容简介】

《附录和补遗》是叔本华1850年的封笔之作,这个书名有点笨拙但意思清晰,即“附属作品和遗漏之篇”,分两卷。第1卷是附录,包括观念论和实在论简史、哲学史散论、论大学的哲学、论命运、论见到鬼魂及与此相关的东西、人生的智慧6篇。这些后续补充的哲学短文是我的更重要的、自成体系的著作以外的附带作品,里面既有一些探讨相当特别的、各自不同的论题的论文,也有对更加各式各样的题材的零散思考和想法。把所有这些文章结集在此,主要是因为这些文章由于其题材的缘故而无法收进我那成体系的著作中去,而少数若干文章则因为写作得太迟了,以致不曾在那自成一体的著作中得到其应有的位置。


【作者简介】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和补遗》等。

韦启昌,叔本华作品翻译家,现于澳大利亚行医。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接触叔本华著作,笔耕不辍20多年,翻译出版了200多万字的叔本华作品,包括《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附录和补遗》《人生的智慧》等,是中文翻译叔本华作品第一人,被读者誉为“韦译叔本华”,《开卷八分钟》称赞“出色的叔本华翻译家”,多部译著列入豆瓣图书Top100。


【媒体评论】

《附录和补遗》 不仅仅因为它的题材范围,更由于它的哲学论述结构...... 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饱满思考的流露,都无可争议地衬托出它的意义。

——马蒂亚斯·科思勒

《附录和补遗》的旨趣不仅仅局限于哲学,更囊括了五花八门的人生问题,由那位兴致勃勃且眼力十足的观察者以果敢的才能,通透而逻辑自明的方式来述说。请读者享受一下叔本华宽广的知识与卓越的洞察力吧。

——斯特凡·吕佩

《附录和补遗》是缪斯女神晚生的子女。

随着这部著作的完成,我在这一世上的使命也就终于完成了。我的确感到如释重负……没有人可以想象出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些后续补充的哲学短文是我的更重要的、自成体系的著作以外的附带作品......比先前所有的作品都写得更通俗易懂,也会比先前的书卖得更好。

无论如何,我都要求读者,为了明白我的哲学,请阅读我的每一行字。

——阿图尔·叔本华


【目录】

前言

观念论和实在论简史

哲学史散论

论大学的哲学

论命运

论见到鬼魂及与此相关的东西

人生的智慧


【前言】

这些后续补充的哲学短文是我的更重要的、自成体系的著作以外的附带作品,里面既有一些探讨相当特别的、各自不同的论题的论文,也有对更加各式各样的题材的零散思考和想法。把所有这些文章结集在此,主要是因为这些文章由于其题材的缘故而无法收进我自成体系的著作中,而少数文章则是因为写作得太迟了,以致不曾在那自成一体的著作中得到其应有的位置。在此,虽然我首要着眼于对我的连贯一体、内容更深奥的著作有所了解的读者,他们或许会在这些文章里面找到不少他们想要的解释,但在总体上,那些并不了解我的著作的读者,也能明白和欣赏这部书的内容——除了不多的个别段落以外。那些熟悉我的哲学的读者,却始终有着某些优势,因为这些文章随时都在反射光线到我的所思和所写——哪怕只是从较远的距离;另一方面,这哲学本身也透过一切出自我的头脑的东西而得到了更多的阐明。

阿图尔 叔本华1850年12月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书摘与插画】

阿图尔·叔本华晚期巨著《附录和补遗》(Die Parerga und Paralipomena)在他去世前9年,即1851年出版。在他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历经30年之久的沉寂后,哲学家叔本华终于凭借这部著作,尤其是收录其中的“人生的智慧”一篇,收获了迟来的荣誉。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叔本华反复思索着他的哲学体系,不断寻找着能证明其哲学的材料(主要在各种自然科学之中),不停地增添附注和释文。这些无疑都扩充了他的思考,厘清了他的思路。1844年叔本华出版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版,同年还出版了该书的第2卷,其中就包含为整部哲学体系阐述服务的附注和补充内容。叔本华后来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3版序言里写道,那些没有放入到第2卷的附加内容,都已经被收录进《附录和补遗》并构成了此书的第2卷。虽然Paralipomena在希腊语里几乎就是“补遗”的意思,但是Parerga却必须被翻译理解为“附录”。而构成此书第1卷的附加内容,大概都是许多题材广泛的研究文章,其中尤以“人生的智慧”惹人瞩目。《人生的智慧》后来多次出版发行了单行本。但无论是在《附录和补遗》第1卷还是第2卷中,还有其他一些文章亦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如,颇具争议的小文“论大学的哲学”、“论女人”,或是对话集“论宗教”,抑或是影响深远的文章“论写作和文体”。叔本华曾宣称他没有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上做过任何更改(如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1版中所述),所有衍生的论述都只是附加和补充的内容而已。正因此,叔本华才在《附录和补遗》的序言中将整本书都放在了“更重要的、系统性的著作”后面。但是哲学家叔本华的这份自述,却在的研究成果中遭到了质疑。人们发现,“人生的智慧”与生命意志的否定学说之间极其不协调,而且即使在对待宗教时采取了更友好的态度,却依然诉求什么认识本质性的改变。从而《附录和补遗》不仅仅因为它的题材范围,更由于它的哲学论述结构,获得了叔本华“第二大作”的称号。即便有人觉得这样的称谓过于偏离事实,但是《附录和补遗》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饱满思考的充分流露,都无可争议地衬托出它的意义。虽然《人生的智慧》以及其他节选文集早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但是中文读者还是次在这里读到《附录和补遗》的完整译本。在此,我谨对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辛勤工作以及在推广叔本华作品上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谢。
德国叔本华协会会长马蒂亚斯·科斯勒(Matthias Koler)2018年12月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