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原是他在江苏泰州中学讲课时的讲义。全书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言简意赅,内涵深远,既可供对相关专题有兴趣的读者作为普及读物,也可当作有志于深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大、中学生的入门教材。本书由“中国文化史六讲”和“中国文化史”两部分组成。其中“中国文化史”部分是由吕思勉先生的弟子,著名的唐史专家黄永年先生笔述而成,经中华书局授权,是不可多得的权威版本。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笔名驽牛。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


【目录】

中国文化史六讲

婚姻族制

户籍阶级

财产制度

农工商业

衣食居处

交通通信

中国文化史

研究历史之目的

何谓文化

中国文化之起源

历史年代

三皇五帝事迹

古代之社会组织

社会阶级

古代之生业

古代之道路

古代之用人

先秦诸子学术

秦、汉时之新局势

此时之政情

汉代学术

汉代兵制变迁

汉代刑法变迁

此时代重要之现象
【免费在线读】

婚姻族制

《易》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若是乎社会之组织,实源于家族,而家族之本,又由于男女之牉合也。欲知文化之源者,必不容不知婚制及族制审矣。

今言人伦,必始夫妇。然夫妇之制,非邃初所有也。《白虎通》言,古之时,人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是为夫妇之制未立之世。斯时匹合,盖惟论行辈。同辈之男,皆可为其女之夫。同辈之女,皆可为其男之妻。《周官·媒氏》有会男女之法。而《礼运》言“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盖由于此。其后虑以争色致斗乱,而程度日进,各部落之接触日繁,乃有劫略或价买于异族者。婚礼必行之昏时,盖即源于略夺。六礼之纳征,则卖买之遗俗也。《郊特牲》曰:“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厚别所以防同族之争乱,附远则借此与异族结和亲也。益进,则脱卖买之习,成聘娶之礼矣。婚礼有六,曰纳采,亦曰下达,男氏求婚之使。曰问名,女氏既许婚,乃曰:“敢请女为谁氏。”谦,不必其为主人之女也。问其姓氏者,盖主人之亲戚或佣婢之类也,果是主人之女,奚用问姓也。纳采、问名共一使。曰纳吉,归卜之于庙。曰纳征,亦曰纳币,卜而得吉,使告女氏,纳玄束帛俪皮。曰请期,定吉日也。吉日男氏定之,然必三请于女氏,女氏三辞,然后告之,示不敢专也。曰亲迎。亲迎之夕,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质同平。明,赞见妇于舅姑。厥三日。明,舅姑共飨妇。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以著代也。此礼亦称授室。与适(同嫡)子之冠于阼同,惟冢妇有之。妇入三月以三月气候一转也。而祭行。舅姑不在,则三月而庙见。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礼记·曾子问》。必三月者,取一时,足以别贞信也。《公羊》成公九年,《解诂》。纳征之后,婿若女死,相为服丧,既葬而除之。故夫妇之关系,实自纳征始。然请期之后,婿若女之父母死,三年服阕,仍可别婚。《礼记·曾子问》。则礼必成于亲迎。后世过重纳征,乃有未嫁婿死、女亦为之守贞者,宜清人汪容甫讥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