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经济情操论》既重点谈及启蒙运动时期两位象征冷静和理性,又极具争议的思想家孔多塞和斯密及其著作,以独到的视角阐释了启蒙运动的经济和政治思想,以及这一时期的经济和政治史,同时关注至今仍然存在的争论议题。

20世纪中后期,经济学家把“看不见的手”视为亚当·斯密整个经济思想体系的核心。然而,艾玛·罗斯柴尔德认为“看不见的手”的意义被许多学者放大了。她通过分析指出,在斯密的著作中“看不见的手”只出现过三次。其实,它只是斯密一个温和而富于讽刺意味的玩笑。艾玛·罗斯柴尔德这一冷静的提醒澄清了20世纪流行的谬误。

我们普遍认为经济学仅关注“效率”“产出大化”等经济目标。但是,实际上,这一学科历史上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们——亚当·斯密、孔多塞、大卫·休谟、杜尔哥等人深切地关注大众的情操。艾玛通过深入解读亚当·斯密和孔多塞等人的著作指出,自由贸易和社会财富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终目标。它们的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是自由而幸福的,不再受到政府或其他的支配,从而实现更高的善。

本书向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启蒙运动的画卷和启蒙思想家的群像,并且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诠释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和民众的独特视角。


【内容简介】
在对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20年代充满智慧的重构中,艾玛·罗斯柴尔德重新阐释了伟大的、革命性的政治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真正的经济和政治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仍然有重要影响。作为经济史、政治思想史的一个基准,她的书揭示了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根源以及这一思想和喧嚣世界中的政治保守主义之间的联系。
【作者简介】
艾玛·罗斯柴尔德(EmmaRothschild),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与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她出生于英国伦敦,是英格兰显赫的金融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员,阿马蒂亚·森的妻子,师从美国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艾玛在15岁时作为牛津大学年轻的女学生进入萨默维尔学院学习,19岁时获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次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肯尼迪奖学金,成为该校的一名学者。
【媒体评论】
艾玛·罗斯柴尔德对亚当·斯密的研究一直是我思想的来源之一。在认识艾玛前,我与亚当·斯密就有了密切的关系(那些熟悉我早期著作的人知道这一点)。在她的影响下,这一联系变得更为紧密了。

——阿马蒂亚·森

这一标志性的著作重新审视了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的思想争鸣......(罗斯柴尔德)默默的打破了启蒙运动是受冷静的理性主义者支配的刻板印象。

——《纽约客》(The New Yorker)

在她对斯密和孔多塞精彩的分析和令人信服的重新阐释中,罗斯柴尔德提出了对18世纪思想观念的看法。通过这一看法,我们再次设想了市场(机制)中人的存在状态。通过这一做法,她写出了充满历史想象力的精彩篇章。

——约翰·格雷(John Gray),《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本书叙述了欧洲启蒙运动伟大的成就之一,清晰而又具有历史意义。它运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新学科来解决实际问题。艾玛·罗斯柴尔德指出,现代自由市场主义者忽视了亚当·斯密著作中的政治和道德论述,这对亚当·斯密是不公平的。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本书对亚当·斯密和孔多塞思想有力且富于原创性的重新思考,是对启蒙运动政治经济学的重新阐释。(全书)清新明快,内涵丰富,敏锐而又不失洞察力。

——基思·贝克(Keith Baker), 斯坦福大学


【目录】
引言 ......1

*章 经济趋势......9

第二章 亚当·斯密与保守经济学......79

第三章 商业与国家......116

第四章 学徒制与无保障......138

第五章 血腥而看不见的手.......180

第六章 经济与政治选择.......260

第七章 孔多塞与价值观的冲突.......315

第八章 失序的世界......354

缩略语/致谢/索引/译后记


【前言】
本书讲述自由主义刚刚产生时的故事。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20年代的半个多世纪,在欧洲大陆的经济生活中,热情与恐惧并存。人们对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经营项目兴奋不已,而对限制交易进行的规则心怀不满,同时也对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所期待的“平等、自由和公正的自由主义方案”(liberal plan of equality, liberty and justice)充满信心。此外,人们对1816年在圣赫勒拿岛研究《国富论》的拿破仑所描述的“面向全民的自由贸易”的新体系心怀疑虑,这一新体系将在近代社会的数次“剧变”中激发人们所有的想象力。

在如此激荡的年代里,经济生活同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联结,经济思想同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相互交织,冷静、理性的生活与感性、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交织在一起。人们认为,从政治、法律制度和人类的思想历程中,可以发现经济富足的根源。同时,这些原因更多地从个人性格或思维方式、讨论、争辩,以及对未知的一切无所畏惧的探索中得以体现。

我认为,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经济思想放在所处时代的政治、法律以及哲学争论的背景中来考察,将有助于加深对那个时代各种事态的了解。我们将会看到一部更加清晰的历史,并多少可以窥见为现代经济和政治生活所不熟悉的一幕。

但本书同样也和现实相关。本书所关注的争论议题在当今依然存在,且令人感到奇怪和不安。这些争论议题从亚当·斯密的时代持续到今天,例如,自由放任还是国家干预,遵从还是变革现有制度,理性抑或信仰,等等;在21世纪初的新背景下,它们更凸显出现实意义。与法国大革命发生前后的自由贸易主张相类似,当今世界仍然处在完全商业化和不确定中,而这正是本书关注的论题。

18世纪末探究贸易改革的小册子,在当时很快就被认为是局限且技术性的。1803年,让-巴蒂斯特·萨伊就曾写道,《国富论》“仅仅是混乱的各种观点掺杂着一些有用的知识”,充满着历史的细枝末节以及各种“具体事实”。在简·马塞特1817年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对话》中,那位天真的对话者卡洛琳曾抱怨经济学与“关税、贸易、税收、红利、走私、纸币和黄金委员会等”有关,而亚当·斯密的著作不过是一部“并不明智的术语集合”。

在下文中,我将超越对19世纪初期的关注,回顾更早期、更开放的政治经济学。我将重点谈及18世纪两位象征冷静和理性启蒙运动的学者:孔多塞和斯密。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持相互对立的观点。以法国大革命为例,孔多塞强调的是其理性、普世的启蒙意义,(关于人类社会前景的)“乌托邦式”启蒙观;而斯密只强调简化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启蒙意义——“保守”式启蒙观。但是,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两位哲学家都专注于商业规制方面的相似细节,都注意到了孔多塞在1790年所描述的那种贸易政策中“恢复彻底自由(贸易)”的思想,他们都对经济规律的存在以及普遍不确定的政治政策感兴趣,都对作为讨论过程和解放过程的经济生活充满兴趣。因此,我认为,重新解读一种不同的政治经济学,也相当于发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启蒙运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