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72.91万平方千米土地

8万千米自驾行程

780天秘境探索

131位职业摄影师用车轮和脚步发现青海

100个美丽观景拍摄地

选景原则

地理分类:以地理科学为指导,多元展示地貌景观、自然环境、人文传统。

季节特色:推荐更佳观景拍摄时间,更好的季节去更好的地方。

行走线路:沿着道路推荐周边美景,观景点交通便利,易于到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发起的寻找青海100个*美观景拍摄点项目,通过梳理青海省内的寺庙古建筑、雪峰冰川、湖泊湿地、河流峡谷、油菜花海等旅游景点,从摄影*时间、季节和*角度,发掘出100个*美的观景拍摄地,将青海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再次隆重地呈现给读者、旅游者和摄影爱好者,重探经典,再寻秘境,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青海,爱上大美青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享受美景与镜头带来的视觉盛宴,开启一段独特的自助行。


【作者简介】

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曾任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曾长期从事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第29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目录】

序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李栓科)

如何使用本书

夏都西宁

第二章 风情海东

第三章 魅力海西

第四章 圣洁海南

第五章 梦幻海北

第六章 天上玉树

第七章 雪域果洛

第八章 神韵黄南


【前言】

《发现青海》序言

提到青海,许多人会想到青海湖,以及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些都是对青海的标志性认知,但这远远不够。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地貌复杂,河流纵横。祁连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脉群山连绵,青海湖、柴达木盆地等河湖盆地点缀其间。这里有你了解的遥远与荒凉,也有你不了解的富饶和繁荣,还可以见识到高原的博大,大漠的广袤,更能体会河谷的富庶,甚至宛如水乡的旖旎。

从大尺度上看,中国可以划分为三个自然区域: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区。这三个区域的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各具特点,迥然不同,青海恰好处于三个区域的交汇处,兼具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的三种地形地貌,汇聚了大陆季风性气候、内陆干旱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这三种气候的特征,是所谓“一省跨三区”。

雄伟的昆仑山东脉横亘在青海中部,将青海分为南北两部分。昆仑山以南的青南高原区,与辽阔的青藏高原融为一体。青南高原西部是可可西里,这片无人区是我国湖泊分布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展示地。这片土地是藏羚羊、藏野驴、雪豹、野牦牛、棕熊等珍稀保护动物的乐土,它们给这片高寒草原带来了勃勃生机。

高耸的雪山和巨大的冰川,在青南高原东部形成高原湿地,不仅滋润出水草丰茂的草甸,更孕育了长江、黄河与澜沧江这三条亚洲大河,滋养了大半个中国和东南亚,素有“中华水塔”“亚洲水塔”的美誉。

在昆仑山以北、青海湖以西,是以柴达木盆地为核心的干旱区。这里是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虽然荒漠千里、气候干燥,四周雪山融水却滋养了一个个绿洲,戈壁滩上可以见到胡杨、红柳和骆驼。此外,盐湖和石油更是宝贵的自然财富。

青海湖盆地、祁连山以东和河湟谷地,受益于东部季风深入内陆的后滋养,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十分之一的土地养育着青海省三分之二的人口,是青海发达的农业区和经济、文化中心。

青海也是历史上中原与西部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重要舞台和必经之路。千百年来,羌、汉、匈奴、月氏、鲜卑、吐蕃等各民族往来迁徙、传承文化、创造历史,丝绸之路薪火相传、商旅不断、地脉、人脉、文脉紧密相连。

今天,青海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各族人民又用勤劳的双手书写新的传奇。

早在2006年,《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了《青海专辑》,从“一省跨三区”的地理特征出发,鲜明而独特地把青海定义为“对边疆,像内地;对内地,又如边疆”的地方。三江源、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可可西里等西部热点地区也频繁地出现在杂志的报道中,尤其是2016年在三江源成为国家公园试点后,《中国国家地理》又特别制作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增刊。

此次,《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共同推选出 “发现青海100个美观景拍摄点”,通过地理六度信息的全新概念,结合新媒体的功能,从旅行者的视角为广大读者呈现青海省的各个标志性景观,展现极致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景致。

多少年来,青海的雪山巍然耸立,河水奔流不息,《中国国家地理》对青海这片“一省跨三区”的广袤土地始终保持着热情甚至是崇拜。《中国国家地理》诚挚邀请朋友们和我们一起来感受青海的神奇魅力。

李栓科


【免费在线读】

发现青海:100个美观景拍摄地 1 群加国家森林公园

幽野深处,飞临白凤凰

观景拍摄点:

通过干户村的岔道,往群加国家森林公园方向行进。偌大的森林景区,坐落着五处小村庄。来到其中的一处小村落一一上圈村的路口,这里是欣赏群加壮丽风景的据点。

经度: 101 。41' E

纬度: 36。16' N

大地高: 2600 米

观看方位:全方位皆可,朝北。

拍摄季节:四季皆可。6~10 月夏秋季,植被葱郁,繁花竞开,柔风吹拂,生灵跃动,峡谷森林呈现着秀丽多彩的一面。

拍摄时间:全天皆可。晨间或有氤氲雾气,可以拍摄到幽幻缭纱的一面;傍晚时,光线柔和,森林静谧,画面会更显温柔。

群加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涅中县群加藏族乡,地处西宁市、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与黄南藏族自治州交界之处。其名为藏语言译,意为“白凤凰落泣的地方”,森林深处坐落着藏传佛教圣地桑丹梧寺,辖区内保留着古老质朴的蔚族生产、生活和文化传统。

森林公园山势伟岸险奇,河流或狭或阔,呈现出复杂多变的高山峡谷地貌特征。园内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生长着白桦、山杨、青海云杉等乔木,沙棘、杜鹃、高山柳等灌木;鸟类繁多,昆虫资源丰富,生活着马鹿、岩羊、麝等20 余种野生动物,并建有100 万平方米的鹿场。

发现青海:100个美观景拍摄地 2 塔尔寺

莲谷境地,塔寺显殊胜

观景拍摄点:八塔的东南面。

经度: 101 。34' E

纬度: 36。29 ' N

大地面: 2675 米

现宿方位:正北偏西。

拍摄季节:塔尔寺一年四季均可拍摄。寺内每年举行四次大型法会,分别在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届时会举行诵经、辩经、施供、展佛、转金佛等各种佛事活动,其中四月法会庆典为集中。夏秋季光线会显柔和,色彩对比更为强烈,是比较舒适、理想的拍摄时节。

拍摄时间:全天皆可。因寺内法会庆典开始时间较早,且会吸引大量香客、游人,建议前一晚入住寺院附近,或赶在人流、享流高峰前到这塔尔寺,选取合适的摄影机位。

塔尔寺,亦作塔儿寺,因寺庙“先高塔,后有寺”而得名,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位于今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城鲁沙尔镇。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降生于此,其母及信众修建了“莲聚塔”,后世又逐渐将其扩建成集佛殿、宝塔、经堂、僧舍等在内的藏汉风格宗教建筑群。明清以来多次受朝廷册封,历代多位达赖、班禅活佛曾在此进行宗教活动,是蜚声四方的藏传佛教圣地。寺内有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一一“四大法会”不可错过。

从西宁一路南行百余千米,翻越苍翠延绵的拉脊山,来到群加藏族乡辖区,可寻至一处绿色幽境——群加国家森林公园。群加是藏语,意思是“白凤凰落过的地方”。在这片被神鸟眷顾的福地中,山川河谷呈现着青春多彩的面貌,黄河支流——群加河由此开始奔腾,作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长乐园,所呈之景,活泼祥和。

走进高山峡谷间和高原草甸间的原始林海,山重水复,杉杨林立,眼及之处皆是青翠怡人的森林峡滩,吐息之间是满满的清朗意气。雨季时,山顶云雾氤氲,山下时晴时雨,整个森林里充满着不同季节和气候交汇的热闹生机。幸运的话,还能看到白唇鹿、梅花鹿、马鹿、蓝马鸡等森林精灵。悬崖峭壁间还有天然石洞,洞内滴水凝成冰柱,洞外繁花自由盛开,这江湖秘境般的景致,正等待着有心人来一次狭路相逢。

沿着奇秀山水一路徒行,寻至森林深处,会遇见一座高洁清净的白色古寺,那便是桑丹楞寺。这座有着近400 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寺庙,香火袅袅不绝。相传包括六世达赖、九世班禅、十世班禅等活佛,都曾在此举行盛大的宗教法会。轻声慢步于这隐世的寺庙中,闭目,听经,沐风,冥想,借以洗掉尘世的铅华,找回初心。

湟水河畔,莲花山间,坐落于此的建筑楼宇融合了藏汉风格,聚成佛教殊胜之地——塔尔寺。六百多年前,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在此诞生,开始了他传奇伟大的一生。在大师足迹的缘起之地,这座被后世尊为格鲁派祖庭的寺院,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藏民族的佛学渊薮,也促进了多民族情谊交流。

怀着朝觐的心情来到塔尔寺,在寺前广场上为赞颂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而建的八宝如意塔前,已有很多信徒专注地转塔、磕长头,神色庄重,低声祈语。伴着不时传来的诵经声,间或飘来的香火气,沿着主路可参观大金瓦殿、小金瓦殿、花寺、大经堂、弥勒佛殿、九间殿、时轮经院、酥油花馆、藏经楼等。一间间殿宇佛阁,述说着一段段传说和典故,神奇而动人,让短暂抽离尘世间种种匆忙、浮沉、复杂的凡人,不禁沉浸在这佛光闪闪的宗教丛林间,尽情陶醉于这信仰之虔诚,历史之精妙,藏地之奇幻,建筑之魄力,艺术之精湛……

塔尔寺缘起于塔,而后成寺。这塔便是大金瓦殿殿内高贵大方、琳琅精巧的大银塔,传说中塔基之处是宗喀巴大师诞生的地方,塔内还藏有释迦牟尼佛舍利、迦叶佛佛牙,因而被认为是“世间庄严地”。此塔的前身,由宗喀巴的母亲及信众共同修建。若是有幸遇到塔尔寺的法会庆典,这神秘隆重的宗教仪式,定能让你大为惊叹。在大经堂前的广场上,寺院僧人会头戴面具,身着华服,手持法器,在粗犷凝重的吹奏、打击乐下,上演极具神秘色彩的舞蹈。祈愿法会上,僧人们开始献供、祈祷、诵经,表达对佛陀的敬意和对世界的祝福。难忘的要数“展佛”仪式,僧众们会在东方缕阳光照射大地时,将高约33 米的佛像唐卡,虔敬地展开于莲花山坡。现场的僧人诵佛功德,信众虔诚膜拜,场面庄严,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餐饮:

塔尔寺周边有很多家小饭馆,以清真店居多。当然,酸奶、酿皮、甜醅是必不可少的。游客可以选择在这里就餐,也可以选择回西宁用餐。老字号沙力海美食城的羊脖子、黄焖羊肉为著名。群加国家森林公园附近餐饮地较少。30 千米外有清雅羊肉面片馆,可体验西北风情餐羊肉 面片等。

门票:

群加国家森林公园:免费。

塔尔寺:旺季(4 月1 日至10 月31 日):70 元/ 人;淡季(11 月1 日至次年3 月31 日):40 元/ 人。

开放时间:08:00~17:00。

住宿:

塔尔寺周边住宿便捷,配套设施齐全,多集中在湟中县,可供选择的住宿种类、消费层次多样,可根据自身需要择优入住。距离群加国家森林公园20 千米的化隆回族自治县雄先藏族乡扎哈公路附近有宏源招待所、温馨招待所等;游客也可以选择回湟中县住宿,湟中雪域林卡客栈、西宁皓凯自驾休闲营地、湟中盈吉丽豪大酒店以及四星级的香巴林卡酒店均是不错的选择。

风物:

唐卡、堆绣、氆氇、藏毯等藏区手工艺品制艺精良,独具藏族人民的风情和智慧,可在市区商业街巷、湟中县塔尔寺附近结缘购买。

贴士:

塔尔寺为宗教场所,游客须身着长衫、长裙进行游览参观。计划前往塔尔寺的旅客请注意着装。在寺院内部,不能用手摸佛经、佛像、法器等。转经轮时,一定要顺时针转。不能乱摸藏族人的头和帽子。

周边观景拍摄推荐:

卡约文化遗址

自20 世纪初开始,青海河湟地区便陆续挖掘发现了众多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的古遗址。卡约文化,因1923 年首先发现于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是青海省各种古代文化遗址中数量多、分布广的一种土著文化,具有明显的河湟谷地文化特色。可于西宁市区或湟中县乘公交或包车前往。

刘琦庙

又称为“刘琦拉康”“阿米刘琦庙”,位于距塔尔寺1 千米的金麟山(当地百姓称为“西山”)山腰,是塔尔寺的附寺。刘琦庙始建于清代,后毁于1958 年。20 世纪80 年代,十世班禅大师按照原有风格,在原址重建,后又经过多次扩建。自建寺以来,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香客云集,香火旺盛,人们将阿米刘琦作为财神、地方护法神和当地山神供奉。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七月十五和九月初九, 刘琦拉康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 人们云集此处,观看诵经祈福仪式, 热闹非凡。

发现青海: 100 个美观景拍摄地3 东关清真大寺

虔敬信仰,会礼者玛提

观景拍摄点:西宁东关大街路南一侧,清真寺的东门处是拍摄的好位置。

经度: 101 °47 ' E

纬度: 36 °36 ' N

大地高: 2236 米

观看方位:全方位,镜头朝西仰拍。

拍摄季节:四季皆可。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等伊斯兰教节日,多达十数万的穆斯林会礼大寺内外,场面壮阔肃穆,可拍摄到极具宗教仪式感的画面。

拍摄时间:

全天皆可。东关清真大寺建筑制式恢宏大气,可在光线较为柔和的清晨、傍晚时拍摄。如需采集人文素材,可于礼拜时间,由穆斯林陪同,或在征得管理人员同意后进入,拍摄时请尊重伊斯兰教礼仪。

东关清真大寺,位于西宁东关大街南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青海省内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所辖教众人数多的伊斯兰教活动中心,与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喀什艾提尕尔寺并称为中国西北四大清真古寺,名列伊斯兰教世界第五大“者玛提”。

东关清真大寺历史上曾多次遭到破坏,又不断修建,现存建筑主体于1913 年重修,后多次扩建翻修,融汇了古今中外多种建筑风格和宗教印记,大气恢宏,和谐包容,多可容纳三干多人同时会礼。

发现青海:100个美观景拍摄地 4 南山全景观景台

一路登高,览胜西宁城

观景拍摄点:西宁市南高北低,凤凰台可以作为登高览胜的好去处。

经度:101°45' E

纬度: 36°36' N

大地面: 2406 米

观看方位:全方位,向南观看。

拍摄季节:作为登高览胜之地,南山凤凰台作为观景台,一年四季均可拍摄到不同的景致。如若是远赴西宁的摄友,更推荐夏秋两季时前往拍摄。这时光线更为柔和,大地植被丛生,色彩饱和度更强。此时西宁周边的自然景观,也迎来了出片的时节。

拍摄时间:全天皆可。南山是欣赏日出、日落,以及观览城市夜景之地。可选晴朗的天气,在清晨和傍晚前往拍摄。少云薄雾时,可以在其上拍摄西宁的月夜星辰和城市灯火。

南山,位于西宁市的城中区,海拨2 419 米,现己建成现代山地森林公园。据十六国时南凉的传说,当时有凤凰飞临真上,故又名凤凰山。山上有座凤凰亭,也称凤凰台,西宁胜景之一“凤台留云”便是此处。登上雄伟壮观的凤凰亭,便可一览西宁全景。令人不禁赞叹“凤凰重来,看古城翻新,万家烟景,悉收眼底; 湟水东去,感沧桑变换,干秋伟业,尽览全程”。

西北地区的穆斯林,会虔敬地用“者玛提”来敬指心中的信仰聚所。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因所辖信徒数量众多,位列伊斯兰教世界第五大者玛提。作为西宁十数万穆斯林的宗教活动中心、历史名寺,每逢伊斯兰教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重大节日,东关清真大寺会聚数万信徒,他们不分尊卑,无关贫富,共同礼拜心中的信仰,队伍从寺内一直延伸聚满街沿,场面庄重而震撼。

历经多次毁坏又重修后,如今的东关清真大寺,体量雄奇肃穆,制式融汇古今,展现了当地回族人民超高的建筑水准。走进临街的大门,漫步在石板铺就的三角形院落中,阿拉伯式样的五门和宣礼塔呈对称式立于眼前,召唤着信徒们心中追寻的生机、团结、纯洁、和平的信仰世界。沿着花岗石台阶拾级而上,走进五门后的广场,迎面便是凤凰展翅般的大殿,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徜徉于这伊斯兰宗教建筑群中,举目四顾是庄重的信仰之所,转念回望是多民族交融的和美光芒。在大殿殿脊上安放的三个镏金宝瓶,是甘南藏传佛教寺庙拉卜楞寺所赠;宣礼塔搁置着的镏金经筒,由河湟地区著名寺庙塔尔寺的工匠精心制造;修筑大殿所需的栋梁建材,是由青海乐都范姓兄弟提供;不少汉族、土族工匠也参与到了历次的修建工程中,各民族智慧、友情、信仰便由此交融。自海、陆“丝绸之路”开辟,伊斯兰教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东关清真大寺也成为外界了解伊斯兰发展史的一扇窗口。历史上,伊赫瓦尼派(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兄弟”)创始人及继承人,曾将它视为中心寺,在此传承并弘扬“凭经立教”“遵经革俗”的思想。时至今日,大寺仍广收满拉,轮训阿訇,研究经典教义,向全国各地输送伊斯兰教学者,延续着前人的信念之迹。

在尽看古西宁城的烟云过隙后,登临位于西宁城南的南山之巅,让人不禁感叹人间烟火、岁月流转。相传十六国南凉时期,曾有凤凰飞临此山之巅,故南山又名凤凰山。河湟引凤,凤台留云,有着众多美丽传说的南山,是西宁的古八景之一,历来是西宁民众郊游登高的理想地。

今日,我们再次觅着前人的足迹,沿南山山路拾级登高,走过依山而建的南山公园,来到近年翻新的凤凰台,目之所及处看到的景象,确是城市翻新变幻之相。登台西望,可见远方伫立着浦宁之珠电视观光塔,一亭一塔,遥相对应。凭栏俯瞰,西宁全景尽收眼底。烟云翠岚映衬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高楼,人来人往在高瞻视角下被浓缩成一个个微小的注脚。城北依依绕绕流淌千年的湟水河,东渐之水亦如时间流逝般,一刻不停,一去无返。

除了可以登高览胜,南山亦有值得探究瞻仰的宗教建筑群。在山顶一侧,会看到一处伊斯兰教“拱北”,这座信徒心中神圣的先贤陵园,始建于元代,几经圮毁,多次重建。沿凤凰台向北下山,还可参观两座相邻的寺院,一座叫南禅寺,是以关帝庙为中心的殿宇建筑群落,也是周边汉传佛教净土宗信徒们重要的宗教场所;另一座叫法幢寺,是青海省范围内规模的汉传佛教比丘尼寺院。

餐饮:

西宁饮食文化多元而交融,各种口味的汉餐馆林立,清真餐、藏餐富有青海特色,可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和饮食习惯自由选择。比较地道的美食街有立门商业步行街、莫家街、水井巷、兴海路、海湖新区万达唐道等,均可品尝到有着浓厚当地风情的烤羊肉、手抓羊肉、酸奶、甜醅、酿皮子、炒凉粉等。另外,由于青海气候干燥,建议初到西宁的朋友多吃瓜果补充水分;不宜一下子过量尝试特色名吃,以防上火,也让肠胃有适应过程。

门票:

东关清真大寺:免费。开放时间:9:00~17:00。

南山全景观景台:免费。开放时间:全天。

住宿:

西宁市区内有各类星级价位的酒店、客栈,游客可根据出行计划进行选择。索菲特大酒店、青海宾馆、胜利宾馆、建银宾馆等相对高档,环境优雅、舒适有加。市县范围内还有多家青年旅舍,是驴友们进出西北、西藏的集中地,在此可以获取不少出行信息。但是夏秋季和重大节庆期间房源紧张,建议提前预订。淡旺季价格差异很大,建议游客提前了解住宿信息。

文艺信息:

东关清真大寺——夏诺杰《东部季风区:青海富饶的地方》,发表于2006 年第2 期《中国国家地理·青海专辑》(上辑)。

周边观景拍摄推荐:

北禅寺

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城北的北山上,俗称北山寺,又名土楼观、永兴寺。北禅寺早先为佛教寺庙,是青海历史为悠久的宗教建筑之一。清代后成为道教庙宇。在紫红色的砂岩、砾岩间,修行者和信徒们依山就势,建寺凿窟,悬楼立阁,形制蔚为精巧奇特。

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省博物馆坐落于西宁城西新宁广场东侧,正向世人展示着青藏高原和湟水谷地的沧桑变幻、民俗文脉。常设展览有以“三江之源”为主题的青海历史文物展,集中展示青海民风民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共藏有史前文物、民族宗教文物、革命文物等一万多件,每周一闭馆。

南禅寺

南禅寺坐落在南山北麓,是目前西宁市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1968 年5 月被列为青海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