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在法政史观与全球化视野的指引下,本书充分展现了晚清民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演变进程。通过对立宪政治、政体制度、议会政治、政党政治、司法制度、选举制度、地方自治的概述,深入探讨近代中国政制转型的系列重大问题。不仅于此,本书还与同时代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转型史展开比较,着重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政治转型的时代特色,力图从比较政治现代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近代中国政制转型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作为一本通识性质的著作,本书亦收录近百条专业名词解释与数十位政治人物小传,其通史体例可以作为高校政治学、历史学专业,以及公共通识类课程的教学参考。


【作者简介】

严泉,1973年生,安徽芜湖市人,历史学硕士、法学博士。研究兴趣为政治史(民国议会政治与宪政)、中国政治(台湾政治与两岸关系)、中外政治制度(比较议会制度),代表作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民国初年的国会政治》、《民国国会与近代中国法制建设》、《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等。现为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陈和丰,1992年生,上海人,历史学硕士。先后赴英国、以色列短期学习,2018年起就读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商学院。2 015年摄制的家族史纪录片《凡人歌》获首届“家·春秋”大学生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人气奖。


【媒体评论】

历史研究中的学科整合有多种选择,但就转型中的民国而言,由于政治在民元之后38年间已构成无处不见的存在,套用“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表述法,似乎也可以用“全部民国史都是政治史”来强调民国政治史研究的重要性。

——杨天宏

《钦定宪法大纲》没有给中国人带来一个理想的立宪国家制度设计,没有明白无误地宣布三权分立,但是这部宪法将一部分司法权、立法权从皇帝的权力中剥离出来,无疑是对先前君主一元权力架构的颠覆,是向完全意义上的君主立宪政体的缓慢靠拢。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中,如果采纳了这个具有明显过渡形态的立宪制度,经过若干年的磨合与试验,中国的政治架构完全可能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马 勇

百年中国一直面临着一个建国的问题,但建国问题不单纯是一个制度建设的问题,背后要有一个文明的支撑。这就使得我们处在这个时刻的理论思考比较艰难。唐德刚先生所谓的“历史三峡”只是一个历史叙事,没有多少文明立国的思想内涵。当下的时代要求我们做的更多,因此也更艰难。当然,惟其艰难,才更有意义。

——高全喜

【目录】

导论 重新审视近代中国的政制转型 001

*章 立宪:政制转型的目标

一 晚清新政的君宪诉求 011

二 共和革命的立宪尝试 021

三 北京政府时期的制宪之争 030

四 “训政”时期的制宪努力 049

五 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 060

六 政协会议与制宪国民大会 069

第二章 政体:政治权力的转型

一 君主立宪改革的尝试 083

二 民国初年总统制及其变体 092

三 政体设计的十年试验 097

四 南京国民政府的威权政体 114

第三章 议会:分权机制的创设

一 世纪初的议会政治尝试 123

二 辛亥革命与议会政治 132

三 正式国会的运作与夭折 144

四 国民参政会与行宪国大 161

第四章 司法:法治路径的开辟

一 司法变革与清末新政 173

二 司法转型与民国北京政府 180

三 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改革 195

第五章 选举:政治合法性的彰显

一 清末谘议局选举 209

二 民国议会与总统选举 215

三 国民大会与总统选举 237

第六章 政党:政治参与的平台

一 晚清政党政治的萌芽 259

二 民国初年的多党制 265

三 民国国会与政党政治 272

四 抗战时期的政党政治 288

五 战后政党政治的终结 300

第七章 地方自治:政制转型的基石

一 清末谘议局与地方自治 311

二 民初省议会与地方自治 325

三 20 世纪20 年代的联省自治运动 330

四 南京政府时期的地方自治 338

参考文献 349

后 记 358

【书摘与插画】

本书是当前国内外*部以晚清民国40 年政制转型为主题的通史类著作。近年来国内学界*为流行的中国近代政治通史类著作,仍然是李剑农先生在1942 年出版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经过70 多年的发展,海内外已经涌现出众多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成果,亟须出版新的博众家之长的中国近现代政治通史,其中尤以编撰晚清民国政治制度转型史*为迫切。作为一本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入门书籍,本书的完成必然是建立在前人出色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所以需要致谢之处颇多。在参考文献与资料引证方面,有关海内外名家的皇皇论著,我们在书中均已一一注明,唯恐有所漏失。这既是出于对学术规范的尊重,更是发自内心的谢意,如果没有过去几十年学界同人的不懈耕耘,很难想象能够完成本书的写作。回顾十多年的政制史研习经历,诸多良师益友的无私相助让人难忘。在历史学领域,袁伟时教授、许纪霖教授多年来深耕于现代中国思想与政治领域,受教颇多。杨天宏教授、马勇研究员、汪朝光研究员近年来关于近代中国史的许多创新性见解,以及范泓先生、李杨研究员、熊月之教授、廖大伟教授等诸位史学界先进的研究均富有启迪。在法学领域,何勤华教授在法律史领域建树颇多,让我获益匪浅。高全喜教授从政治宪法学视角探索近代中国立宪史,不少创见发人深省。贺卫方教授、张千帆教授、李秀清教授的宪法学理论与法律史论述,对研究中国政制转型帮助极大。在政治学领域,刘学尧教授、程竹汝教授、包刚升教授、何平立教授的见解也富有洞见。此外,参与近代中国思想与政治工作坊研究活动,与叶斌、成庆、唐小兵、宋宏等诸位同人的交流也是获益良多。一些媒体朋友的问题意识与社会关怀也让我印象深刻,特别要感谢澎湃新闻网、共识网、爱思想网、新京报、凤凰大学问、东方早报、经济观察报的记者编辑朋友,以及《历史档案》、《史林》、《学术月刊》、《探索与争鸣》等学术期刊的厚爱。上海大学陶飞亚教授、忻平教授、李友梅教授、张勇安教授、张佩国教授、张童心教授、宁镇疆教授、王三义教授等同人,以及马铭德研究员、李放研究员、徐非博士、刘玉海、朱天元、黄晓峰、李旭先生的关心与支持更是不能忘怀的。在写作分工上,严泉负责正文部分的撰写,陈和丰负责书中历史名词辞典与人物辞典的编写,全书体例由严泉设计并统一编校。作为作者,本书的一切错误,均由我们承担。本书出版获得上海高校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上海大学中国史项目“中国社会治理史”的出版资助,我们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东方出版社陈卓先生的专业精神与本书出版密切相关。多年的研究工作,对于家人与亲友的默默支持,我将始终铭记在心。*后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既可以作为面向普通读者的政治史通俗著作,其通史体例也可以作为高校政治学、历史学专业以及公共通识类课程的参考书。因此,期待读者朋友,特别是关心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青年朋友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