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译林社“荣格精选集”简介

译林社“荣格精选集”是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C.G.荣格的精选作品,计划出版8个品种。其中已出版3个品种《哲学树》《精灵墨丘利》《伊雍》,其余5个品种《英雄与母亲》《炼金术之梦》《心理学与炼金术》《移情心理学》《东方的智慧》计划年内出齐。

“荣格精选集”是译林社荣格作品系列的*批次,后续,我们还将出版“荣格全集”(全18卷)。本次出版的这8本书的内容,也是选自“荣格全集”,是“荣格全集”中*精彩、*启发性的一部分文本。

我们的“荣格精选集”与市面上其他荣格作品有何区别?

荣格的著作,如果按照荣格去世时间来看,理论上已属于公版,所以也有很多其他出版社在做。但是,译林的荣格,可以算作“不是公版的公版书”。因为,我们译本使用的底本,是由瑞士苏黎世荣格作品基金会认证的、经过编校的版本;而且,我们是获得了荣格作品基金会的授权,出版简体中文版。(我们是要向荣格作品基金会付版税的。)

我们的版本,有如下的几个特点:

  • 所用底本是荣格本人认定的版本。荣格在生前,曾亲自参与选目、编校、修订。
  • 所用底本是荣格较为学术、较为理论化、集大成的作品,可以说是系统化地呈现了荣格毕生所学。市面上好卖的《红书》,其实是荣格的手稿;常见的《回忆·梦·思考》(即《荣格自传》)也是荣格较为通俗、较为个人化的反思。但是,我们的版本是严肃的心理学研究,对人类心灵的解读层次更深、范围更广。
  • “荣格精选集”的大部分内容(注意!不是全部哦!),是*次被翻译成中文,*次进入中文世界。比如,即将出版的《炼金术之梦》,是荣格对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沃尔夫冈·泡利的梦的分析,荣格是泡利的心理治疗师,而且两人曾共同提出“共时性”的重要概念。这部经典研究,在心理学上常常被提起,这次将是*次出现中文版。
  • “荣格精选集”中,部分品种是有插图的,这些图片也是向外方购买的原版图片,非常珍贵,不是随意的影印版。

丛书背后的团队有何优势?

“荣格精选集”的主编是申荷永教授,他是澳门城市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也是中国首位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

丛书的多位译者,基本上也都是心理学博士,既有学院派的大学教授,也有长期从事心理分析治疗实践的咨询师。

值得一提的是,申荷永教授力邀了国际上分析心理学领域的几位大佬作本套丛书的顾问。其中一人,Murray Stein,*近可能比较出名,他的Map of the Soul - Persona: Our Many Faces,被防弹少年团用作了新专辑的标题。

“荣格精选集”的封面有何意义?

关于封面绘图,解释也许并不是*好的方法,甚至,解释也是不可能的。正如荣格所提倡的那种认知方法,积极想象(active imagination),每个人看到这些绘图的时候,无意识(既有个体无意识,也有集体无意识)中的内容会浮现到意识中,被意识到,因此,其实每个人观看时的感知是不同的,这正是个体的心灵的奇妙之处。我这里尽可能列举出绘制封面时提供给画师的意象,供大家参考:

《哲学树》——长在地上的树,星辰

树的形象,在荣格接待的精神症患者的图画中,在他收集的炼金术文献中,都经常出现。荣格认为,树象征着自性的成长过程。树长在地上,在图案上构成一个十字,是两组对立的统一。在树的身上,既可以看到生机,也可以看到死亡,既可以看到向上的超越的力量,也可以看到向下的被缚于土地的力量。图中还绘有星星,是因为炼金术中,星辰、植物具有对应的象征意义,都是一体的。

《精灵墨丘利》——衔尾的三头龙,头顶分别是日、月、日月合一,星辰

墨丘利在炼金术中的形象,就是一条恶龙。它咬着自己的尾巴,自己杀死自己,自己吞噬自己,自己创造自己,是一个循环。它是三位一体,头顶分别是日神、月神,以及日月在金牛宫中融合为一(书里就是这么写的……)。

荣格认为,墨丘利具有二重性,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起救赎作用的引灵。它一方面代表自我,一方面代表自性化过程,也代表集体无意识。

《伊雍》——海洋中的双鱼,中间是十字架(请弱化十字架的概念),即捉住鱼的鱼钩

同样,荣格认为,双鱼也是自性的象征,是浩瀚的无意识海洋中漂浮的自性,是一体两面的。鱼钩则是将无意识内容捕获的工具,是心灵的中心。

荣格为何重要?

关于荣格在心理学上的地位:

  • 荣格与弗洛伊德齐名,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没有他们,就没有现代心理学,心理学也不可能从形而上学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荣格也曾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
  • 荣格虽然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但是后来与弗洛伊德决裂,比他更进一步,探索人类心灵的更深一层。简单地说,弗洛伊德认为,在意识之下,有无意识,无意识是个体的,源于幼时的经历;荣格认为,在意识之下,不仅有个体无意识,还有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超人的。
  • 荣格的很多重要概念,如“阴影”、“集体无意识”、“情结”等,已经进入大众的语言中。
  • 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影响了很多著名人物,如泡利、黑塞、爱因斯坦等。
  • 荣格的整体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新世纪运动”,20世纪的灵性思潮很多都有荣格的影子。
  • 荣格发明的词语联想实验、沙盘游戏,至今都是心理分析、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

以下再补充一些个人看法,不一定对,因我也不是心理学专业,并不真正懂心理学,也不确定我对荣格的解读是否正确,只是编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确实可以帮助现代人缓解心灵的焦虑,梳理心灵的混沌。荣格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将无意识内容带到意识中,将无意识意识化,具有心灵的补偿作用。而“荣格精选集”中对心灵原型意象的解释,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自己,理解自己,尤其是理解自己的意识过程。
  • 荣格所提出的心理的终极目标,是自性化(individuation),即自己要成为自己,将意识(自我)、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好好运转的整体。我想,这也是现代人时时刻刻面临的问题,与关于身份的焦虑息息相关。人们时常想要抗拒自己的阴暗面,但那其实就是自己拒绝自己,这种割裂自然带来痛苦。荣格的建议,对现代人的心理发展,有一定启发性。
  • 荣格在百年前曾批判,西方丢失了心灵,尤其是自文艺复兴时科学和哲学的分裂开始,西方太过追求外在的、物质的进步,而遗忘了向内的探索。当时,荣格的选择是,向东方智慧求教,从佛教、道教等内在修行的哲学思想中汲取营养。但是,现在情况仿佛反了过来。中国也在追求物质的路上飞速前进。此时此刻,重读荣格的作品,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能尤其有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荣格精选集”的一种。围绕荣格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作者给出了自性原型及其原型意象的详尽阐释,其中包含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积极想象和扩充技术的运用,从而使得心理治疗过程具有非常深刻的穿透力。

对于原型的各个方面进行详尽阐释和放大,对现代人理解自性原型是至关重要的。在《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中,荣格借助基督教、诺斯替教传统和炼金术中关于自性的象征,将神话、哲学、宗教和文化融入对“自性”原型及其原型意象的分析与阐释,以寻求阐明精神境界在“基督教永世”内部的变化过程,其中包含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积极想象和扩充技术的运用,从而使得心理治疗过程具有非常深刻的穿透力。


【作者简介】

C. G. 荣格(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曾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他所提出的自性化、共时性、原型、集体无意识、情结、外倾与内倾等概念,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


【目录】

序 言 *章 自 我 第二章 阴 影 第三章 会合:阿尼玛与阿尼姆斯 第四章 自 性 第五章 基督:自性的象征 第六章 双鱼座之符号第七章 诺查丹玛斯的预言 第八章 鱼的历史意义 第九章 双鱼象征的矛盾性 第十章 炼金术中的鱼 第十一章 炼金术对鱼的解释 第十二章 基督教炼金术象征的心理学背景 第十三章 诺斯替教中的自性象征 第十四章 自性的结构和动力 第十五章 结 论 译名对照表


【前言】

序 言本书的主题是关于永世的观念(希腊文是Aion,即伊雍)。我的研究想要借助于基督教、诺斯替教和炼金术中关于自性的象征,寻求阐明精神境界在“基督教永世”内部的变化过程。基督教传统从一开始就不仅与波斯人和犹太人关于时间之始终的观念有关,而且充斥着各种关于优势逆转之反向变化(enantiodromian)的暗示。我这样说的意思是指基督和反基督者这个两难问题。正如《启示录》 所示,历史上大多数关于时间和时间有限性的推测很有可能是受占星术观念影响的。因此,我的反思主要倾向于围绕双鱼座的象征来进行就很顺理成章了,因为双鱼座永世是和两千年的基督教发展同步相伴的。在这段时期,不仅原人这个人物(“人之子”)逐渐得到了象征性的放大,从而得到了心理上的同化,而且随之也引起了人类态度的变化,这在古代文本中早已被反基督者的期望预见到了。由于这些文本把反基督者的出现贬谪为时间的终结,因此我们可以公正地说,这是一个“基督教永世”,可以预料,它会随着世界末日前的基督复临而找到自己的终点。看起来,这个预期仿佛和占星术关于双鱼座的“柏拉图月” 这个概念相一致。我提出要讨论这些历史问题的直接动因源自下述事实,即在无意识的产物中如此经常出现的整体性的原型意象,在历史上就有其先河。正如我在《心理学与炼金术》(第五章)中所示,这些很早就与耶稣基督这个人物相一致了。我的读者经常要求我讨论一下传统的基督这个人物与整体性的自然象征之间的关系,于是我终于决定着手完成这个任务。考虑到这个任务不同寻常的难度,我的决心并不是那么容易下的,因为为了克服所有的障碍和避免可能犯的错误,就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小心谨慎地进行,但遗憾的是,我只有有限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我固然可以肯定我的观察是建立在经验材料基础上的,但我完全清楚我把历史的证据带到我的反思中来所冒的风险。我想我也非常清楚我给自己所赋予的责任,此时仿佛是在继续历史的同化过程一样,我增加了基督这个人物的很多象征性的放大;而在心理学方面,甚至有可能把基督的象征还原为一种心理学的整体意象。但是,我的读者绝不应该忘记,我不是在做信仰的忏悔,也不是在写一本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小册子,而只不过是在考虑怎样才能从现代意识的立场来理解某些事情—我认为理解这些事情注定是很有价值的,这些事情显然面临着在不理解和遗忘的深渊中被吞噬掉的危险。*后,通过阐明灵魂的精神背景和密室(the secret chambers),我们对这些事情的理解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在哲学上迷失方向进行补救。本书的精华是经过许多年,在与各个年龄段的人和各界人士的无数次谈话中逐渐建构形成的;那些在我们的社会中处于混乱和无根感之中的人,很有可能会失去与欧洲文化意义的全部联系,而陷入易受暗示的状态之中,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患上乌托邦式大众精神病的现状与原因。我是作为一名医生,怀着医生的责任感,而不是作为一个改变宗教信仰的人来写作的。我也不是作为一名学者来写作的,否则,我就会明智地把自己挡在我的专业防火墙后面了,而且,考虑到我的历史知识的不足,我也不会使我自己暴露在受批评攻击的境地而损害我的科学声誉了。只要我的能力允许,尽管受到年高多病所限,我都将努力尽可能可靠地用我的材料来证明,并且通过引证资料出处来帮助验证我的结论的正确性。C. G.荣格1950年5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