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

1.《失踪的上清寺》,开创国内真实都市悬疑寻宝小说新类别。国内***以真实的都市历史和城市地理为线索,以惊险玄疑的寻宝故事为内容的小说。

2.了解重庆的读者,由这部小说开始,您可以尽情穿梭在这座城市的真实与虚构之间;不了解重庆的读者,由这本小说开始,您可以开启发现和了解重庆之旅。

3.《失踪的上清寺》吸引现实中的人们解密出了上清寺的历史和地理位置,让这座在时间的迷雾中消失的庙宇重现它的轮廓。每一座城市都有着无尽的过去和无数的传奇,引发读者对各自所处城市迷失的历史和消逝的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内容简介】
《失踪的上清寺》是一部都市寻宝小说, 小说在一个真实的城市中嵌入一个探秘寻宝故事, 或者说由一个探秘寻宝故事串联起一座真实城市的地理历史。小说的全部故事场景,都在重庆主城的真实地理空间展开,上海女孩小敏遵父亲遗命到重庆寻找在上清寺出家的叔叔,但上清寺早在20世纪就消失了,就连重庆本地人也只闻其名,未见其踪。在寻找上清寺的过程中,女孩得到了“我”和老曾、潘天棒的热心帮助,他们找到了小敏爷爷留下的藏宝图,12张藏宝图,就是12道待解的谜题,当谜团一个个被解开,一个个谜底由指向更大的秘密……

【作者简介】
罗渝,知名策划人,文旅与文创策划行销专家。重庆马甲文化公司负责人。互联网早起创业者,创办过重庆生活和驴行天下等多家网站。跨界玩家,酷爱摄影、旅行、历史和城市文化。

【媒体评论】

这本书值得一读,从中也看见我们的城市许多的历史和地理、人文正在消失,所以失踪的不仅是上清寺,而消失的应该是一个历史的、人文的重庆城!

——网友评论

其实很多城市都一样,许许多多的历史都已经随着时间消失不见了,有的也兴许只留下一个名字而已。我们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公交车每天播报着一个个地名,但他们的故事我们却从不知晓。对于一个我们生活已久的地方而言,它是熟悉的。然而它又十分陌生,因为我们从未真正了解它,它曾经演绎了怎样的故事,我们也许一点儿也不知道。”上清寺”的失踪,不仅仅在重庆,其他有历史的城市或多或少也都失踪过属于自己的“上清寺”。

——豆瓣网友

【目录】

引 子

*章 洪崖暗河

洪崖洞和湖广会馆间的山壁,地洞中的道观

第二章 日月星辰

老君洞道观峭壁上,罕有人知的秘洞

第三章 两路茶亭

古老的街道,消失的线索

第四章 藏经古楼

昔日十八洞,残存藏经楼

第五章 曾家岩洞

国共和谈的风云地,难以寻找的秘道入口

第六章 金碧台下

一座金碧山,几多寻宝人

第七章 旧宅井深

古井深宅,急流山洪

第八章 红楼惊魂

清代乱坟岗,无人旧别墅

第九章 佛图石流

战场古雄关,异国寻根人

第十章 密室谍踪

教堂谍踪,密室魂惊

第十一章 鹅岭虎啸

猛虎镇巨园,怪图刻石轩

第十二章 水陆古镇

香炉底下字,古镇送餐客

第十三章 山洞秘史

百墅不见留私庵,古寨故洞抢宝人

尾 声


【免费在线读】

*章 洪崖暗河

洪崖洞和湖广会馆间的山壁,地洞中的道观

十一

老曾的家在抗建大厦的顶楼,居然有两层。一个楼面连着楼顶平台,形成了大约一百多平方米的院子。除了卫生间和厨房,每间屋的墙壁上都是大书柜,院里还有一个单独的书房。老曾离了婚,女儿在国外,所以连女儿的房间里都放满了书。

早听说老曾是藏书家,今天才发现真是名副其实。

我们在客厅沙发上坐下,老曾拿出一套紫砂茶具,给我们泡茶。小敏把那个盒子放到茶几上。那是一个铜制的盒子,四周已经有许多暗绿色的铜锈,关闭处有一个八位的密码锁。

小敏开始讲来由:“那位老人家姓高,是我叔叔的道友。1997年我叔叔去世前,把这个盒子交给他,请他交给我家后人。高爷爷并不知道这个盒子里装了什么,他说十年来,很多次想打开这个盒子都忍住了。抵抗好奇心成了他十年来*苦的修行,好在他成功了。”

我和老曾相视一笑。历经十年,控制自己的好奇心,真的不是一件平常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过,密码锁上是八位数字,有一亿种组合,只怕十年也打不开。盒子上的密码锁已经生锈,很难滚动,说明高老先生几乎没有动过密码锁。

“他转告我,这个盒子的密码就在我那只打火机上面,叔叔也给高爷爷一只同样的打火机,只是上面没有刻字。”小敏掏出两只打火机,两只打火机的金属外壳上,只有一个差异,就是有无“令俊”这两个刻字。

盒子的密码锁是数字的,而“令俊”是汉字,怎么建立关联呢?我问老曾:“是不是应该找找孔二小姐的英文名字,再转化为数字?”

老曾讲:“说得好,英文和数字间比汉字好关联得多,国民党时期军统警卫部门传送普通保密信息时,常用的密码就是用A到Z对应1到26的数字。这个对应简单,当时懂英文的人少,很多不会英文的人,就分析不出来。”

小敏问:“那孔二小姐的英文名字叫什么呢?”

老曾说:“要查了才知道。”他跑到隔壁的房间去拿了一本书回来,“查到了,真巧!孔二小姐的英文名字是8个字母!”

那本书是2006年出版的《孔氏家族》,老曾翻到的那一页,写着:“孔令俊的英文名字叫Jeanette。”

麻烦了,8个字母,并没有让事情简单化,反而更复杂!按照那种字母对应数字的解密法,解出来应该是:“10,5,1,14,5,20,20,5。”多了4个数字。

我说:“老曾,这条路不通啊。”老曾挠挠头,“一定有些和名字直接关联的方法,而且很简单的。”

小敏说道:“我父亲经常用一种老字典,好像可以直接用数字查汉字的,会不会和那种有关联?”

“对了!”我和老曾同时拍起掌来。

老曾优雅地向我伸出一只手:“请小罗同学发表高见。”

小敏的说法,一下子让我打开了思路。在汉语拼音还不流行的时期,中国的字典常用一种编码方法,叫作四角号码,“多半就是四角号码,正好一个汉字,对应四个数字!”我兴奋地说。

“没有想到你连四角号码都知道啊!”老曾点点头,补充道,“四角号码检字法的发明人是王云五先生,这个人可了不起。30年代他发明了这个检字法后,解决了汉字检索的快速、准确定位问题。如果在字典中寻找不知道发音的汉字,四角号码可以一步到位,比寻部首查笔画要方便多了。但是,不知商务印书馆搞什么鬼,在1994年修订《现代汉语词典》的时候,竟把‘四角号码’给拿下了。这是中国文史研究的宝贝啊。”

但我对四角号码确实不熟悉:“老曾,你知道这两个字用四角号码应该是哪8个数字?”

老曾端起茶杯,靠在沙发上念出一段口诀:“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小姑娘,编码是从左上角开始,然后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你来分析一下是哪8个数字?这可是你家的东西啊。”老曾考验小敏。

小敏说:“我试试,令字的左上是撇,应该算什么?”

“算垂,就是2。”老曾说。

“右上角是捺,是3,左下角右下角都没有,不知道了。”小敏搞不定。

老曾笑道:“你能搞定,就成神仙了,还是我来吧。”

老曾一边把旁边的笔记本电脑拿过来打开,一边讲:“我喜欢读文史资料,经常需要四角号码查老书,但四角号码确实太复杂了,我也搞不清楚,还好朋友给我电脑上装了一个工具。”

老曾启动了一个“四角号码查询器”的小程序,输入“令”和“俊”两个字,出来的结果是:8030和2324。

“看吧,和我们猜的不一样吧。四角号码规矩很多,学习起来很困难,这是它被淘汰的重要原因,*近居然有一个老学究到处呼吁让小学生学习四角号码,还好没有采用。”

“马上试,马上试!”小敏在铜盒子上拨起号码来,但拨不动。

“性急吃不得热锅汤啊!”老曾从柜子里找出一只滴油瓶,一瓶盐酸,“年代久了,要先除锈,再打油,才能转得动。”

我们急切地看着老曾向密码锁上滴盐酸,然后滴水冲洗,再向锁的齿轮上点上油。*后老曾还戴上一副白手套,轻轻地拨动密码锁,锁齿动了!一下接一下,老曾把数字拨成“80302324”,然后向小敏说:“来吧,试试手气。”

小敏屏着呼吸,一扳锁扣,“嗒”的一声,盒子打开了!

盒子里,空无一物!

怪不得走路的时候,盒子没有响动。难道是高老爷子打开过,拿走了里面的东西?我真不愿意那么想。我和小敏都傻眼了,但老曾却一点也不意外:“这么容易打开的锁,还有东西才是奇怪的事情啊。”他掏出一只放大镜,捧着盒子左看右看,毫不着急。

“来看看,这里有一个小眼。”老曾指着盒子上盖边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这是一个机关,盒子盖的厚度不对头,你们没有发现?”果然,盒子上盖部分显得很厚,和盒子的重量并不匹配。

“给你们讲个故事:我的一个老朋友,‘文革’时被抄了家,80年代平反后,要求政府帮助找回失物。找了很久,在现在天主教若瑟堂的仓库里面找到他家的一个首饰盒。打开后,里面当然什么都没有了,但那个朋友拿出一把铁丝一样的钥匙,一捅,上面盖子打开现出一个夹层,里面放满了珠宝。当时政府的工作人员都看呆了。”老曾转身看着小敏,“你家里有像铁丝样的钥匙吗?”

小敏一呆,从颈子上取下一个项链挂着的饰物,那是一个像笔筒样的金属小圆柱体。小敏拧开柱体,里面有三厘米长的一段铁丝,弯弯曲曲,*还有齿:“这个是我小时候就挂着的,爸爸说这是不能丢的吉祥物。”

老曾接过来:“各位,演出开始啦!”他向那个小孔里一捅,“啪”的一声,盒子盖掀出一个夹层,夹层里放着一叠发黄的纸!

“哈哈哈!”老曾笑道,“这才是你爷爷、爸爸和叔叔两代人要交给你的东西啊!就算盒子里曾经有过什么,肯定都不可能比这几张纸更有价值!”小敏急不可耐地去拿这些纸,老曾手一挡,把刚才戴过的白手套递给她,说:“应该用这个。”

小敏不好意思地笑了,酒窝很迷人。

老曾移开茶几上的东西,铺上一层报纸,让小敏把那些纸小心分开,展在桌面上。

大约有十多页,清一色全是图纸。有些图纸上好像是迷宫的路线图,几乎每个迷宫的尽头都标着一个阴阳符号,但图纸上都没有字。我对小敏讲:“你家留下的东西是一堆藏宝图,老曾早就想到了!”

老曾拿着图纸,一张张地看,“呵呵,有图未必有宝,有宝还未必能挖,这些图纸上没有文字标注。一时看不出个名堂,够得想的。收好这些东西,睡一觉再商量吧。”老曾说。

是啊,我也困了。窗外已经亮起来,车辆来来去去的声音已经响起。小敏也眼睛通红,这一夜够她折腾的。虽然还有些不情愿,经不起我和老曾做工作,她才同意休息,把图纸收进铜盒里。

老曾打开女儿的卧室安排小敏住,自己住大卧室,我不愿意住另一间长期无人的房间,选择住客厅睡沙发。本来我还准备洗澡,却一倒下就睡着了,一堆奇怪的梦不断在脑子里变幻着。突然,一阵凉风把我惊醒,窗外的光线照进来,晃得我难以睁开眼睛,模模糊糊看见一个人影站在我的面前,提着一把亮闪闪的刀,向我弯下腰来!

一个声音说道:“买了点菜,是做回锅肉,还是盐煎肉?”

“曾老头,你吓死我啦。”我回过神翻身坐起,打开手机看时间,已经是中午11点过了,“听说你做的菜达到了一流境界,做啥子都可以,我给你打下手。”

我们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一大坨鲜肉煮了个半熟,香味扑鼻,老曾熟练地切着肉片,菜刀上下翻飞,一片片的肉倒下来,排列得整整齐齐,而且厚薄均匀,让我赞不绝口。

老曾对我讲:“一会儿小姑娘起来,问问她的意思,如果愿意让我们帮忙,我们就把那些图纸整理一下。我起床前想到三种办法,有可能找到那些图纸所指示的地方。”

“好啊,好啊!”背后小敏的声音响起来,估计是被肉的香味勾了起来。“我在重庆就认识你们两个朋友,亲人也没有了。高爷爷说他心愿已了,不再过问尘世中的事情,更不想知道盒子里是什么东西。”

小敏说话的样子,开始时有点可怜兮兮,后面却一下子兴奋起来:“不管有没有财宝,都想和你们一起找啊,没有比这样过假期更刺激的事情了!”几张毫无头绪的图纸,是什么东西也不清楚,重庆几十年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找寻她祖上留下来的东西谈何容易!但是,的确没有比这更刺激的事情了。我逗她:“找到值钱的东西,是献给国家,还是倒卖了换钱啊?”

小敏咬着嘴唇,考虑了一下:“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点财是可以的吧?反正我一个人找不到,找到大家一起分。”

“我年龄大了,不像你们年轻人那么着急,一会儿吃过饭,我们先慢慢研究一下图纸。”老曾嘴上说着,手上不停,一锅香喷喷的回锅肉炒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