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吉玛是个既美丽文静又坚强果断的姑娘,在母亲的主持下,她与一个名叫克律伯的青年订了婚。然而,后来她发觉未婚夫是个虚伪、自私的市侩,便断然拒绝与他结婚。她爱上了俄国青年萨宁。萨宁不仅真诚、果敢地救助了她的弟弟,而且还在一次出游时,勇敢地斥责几个德国军人对吉玛的调戏,维护了姑娘的尊严。萨宁为了与吉玛完婚去借钱,却被一个百无聊赖、饱食终日并以*享乐为目的的贵妇人拉下水,从而终结了他与吉玛的感情……三十年后,萨宁决定把自己当年和吉玛的定情物送给吉玛的女儿作为结婚礼物,同时自己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十九世纪俄国作家、诗人和剧作家,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不仅善于通过生动的情节,恰当的言语、行动,及其对大自然情境交融的描述,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能迅速及时地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现实。主要作品有《猎人笔记》《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和《处女地》等。
【书摘与插画】

快乐的岁月,

幸福的时日,

像春潮一般,

都已流逝。

(俄罗斯古谣)

他回到自己的书房,已经是清晨一点多了。他把进来点蜡烛的仆人打发走,倒在一把靠近火炉的沙发椅上,用两手蒙住了面孔。

他从身体到精神,都感到极度疲倦。他和可爱的女士、有教养的先生们一起,消磨了整个晚上。女士们漂亮的居多,先生们几乎全都才智出众,他自己也侃侃而谈,才华四溢……然而他烦闷到极点,真像古罗马人所说的,厌倦了人生,对生活的憎恶简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要是他稍微再年轻一点,这些忧愁、苦闷和烦躁真会使他痛哭失声。他心里像苦艾一样又苦又辣,仿佛有种使人恶心、压抑的东西像墨黑的秋夜一样,从四面八方向他包围过来。他不知道怎样才能逃脱这黑暗和愁苦,想睡也没有用,他知道一定睡不着。

他不知不觉地陷入了沉思——迟缓、漫无边际、充满辛酸的沉思。

他想到人世间的虚荣、浮华、肤浅和虚伪。人生的各个阶段——他刚满五十二岁——一段接着一段在他眼前展现,没有一段令人满意。总是过得毫无意义,白白地浪费精力;总是半真半假地自己欺骗自己——一切都是为了打发光阴——然后突然之间,仿佛晴天霹雳,衰老降临了,接着就是死的恐惧与日俱增。它腐蚀一切,笼罩一切,*后……就沉入无底的深渊。生命要是就这样消逝了,倒也干净利落,然而在完结之前,就像铁往往要生锈一样,又来了病魔、苦难……生命的海洋并不像诗人所描写的那样总是翻腾着巨浪——在他的想象中,它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海,一平如镜,纯净透明,一眼能看到黑沉沉的底;他自己坐在一叶扁舟上,可以看到海底黑黝黝的污泥里,藏着一些狰狞的怪物,像巨大的鱼类。这些是与生俱来的苦难——病痛、灾祸、疯狂、贫困、失明……他更仔细地看去,喏,一个怪物从混沌之中浮现出来,它越升越高,越来越清晰可见。丑恶的形象越来越明显……再过一刹那,小舟就要被它掀翻。忽然,它又沉了下去。一沉到底,回到原处蜷伏,轻轻摆动它的鳍……然而那注定的时刻终须到来,小舟必将倾覆。

他把头朝后一仰,一跃而起,在房间里来回走了两圈,又坐到书桌前面,把抽屉一个个打开,乱翻那些字纸,还有那些旧信札,大部分是女人写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找什么,他只是想活动一下,借以摆脱那些使他烦恼的想法。他随便打开几封信,其中的一封里有一朵干枯了的花,系着一条褪了色的缎带。他耸了耸肩,向壁炉瞧了一眼,把信放在一边,像是要把这些无用的垃圾烧掉。他匆匆忙忙翻遍了每一个抽屉,忽然两眼大睁,慢慢抽出一个小巧的旧式八角盒子,缓缓地把盒盖打开。盒子里,在两层发了黄的棉花下面,有一枚镶着石榴色宝石的小十字架。

他迟疑地盯着这个十字架看了好一会儿,——突然低低地叫了一声,神色是悔恨和欣喜交加。他脸上的表情仿佛是无意中遇到了一个曾经温存地爱过的人,久别重逢,容颜未改,只是岁月已经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站起来走到火炉旁边,重新坐在沙发椅上,又用两手把脸蒙起来……“为什么在今天?为什么恰恰在今天?”他想道。许多许多年以前的事,又回到了他的心头。

以下就是他的回忆——

但必须首先告诉你他的姓名。我们的主人公叫作德米特里·巴夫洛维奇·萨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