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专门为儿童打造,以季节为主题的至美读物
6-8岁孩子的母语启蒙范本、文学经典读本、诵读精品之选

收录“快乐阅读吧”《一起长大的玩具》等名篇佳作;编选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及课外阅读推荐的原著文章、荣获众多儿童文学大奖的经典力作;标注标准汉语拼音,搭配优质音频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编选了金波积淀多年的美文精品,包含散文、散文诗、日记、随笔等多种文体,作品语言规范,用词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并以一年四季为分类,同时标注标准汉语拼音,配以精美插图。这是一套专为适龄儿童打造的母语启蒙范本、文学经典读本、诵读精品之选,适合3-6岁孩子亲子共读,6-8岁孩子自主阅读。
阅读这些作品,不仅能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培养良好语感,积累写作素材,而且能引导孩子观察自然、感悟生活、体味情感,从而获得文学的享受,陶冶情操,提升审美。


【作者简介】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六十余年,出版了童话集、散文集、诗歌集、评论集等百余册,代表作有长篇童话《乌丢丢的奇遇》《追踪小绿人》,短篇童话集《影子人》《小树叶童话》,散文集《感谢往事》《和树谈心》,诗集《推开窗子看见你》《让太阳长上翅膀》等。其作品曾荣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2014年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作家奖。多篇作品入选各地的语文、音乐教材。


【目录】

《春天卷 树和喜鹊》
走进春天 01
绿叶 02
小雨的悄悄话 04
树和喜鹊 06
树叶小耳朵 08
小香椿树 10
河边有了树 12
飞翔的世界 14
大地的宴会 16
小小的希望 18
寒鸦筑巢 20
鸟声 22
春水 24
风筝 26
爷爷种下一棵树 28
花和蜜 30
鸟箱 33
两条小溪 38
一个小姑娘和两块石头 40
花宴 42
抽陀螺 45
爱之歌 48
绿之源 50
照镜子
   ——我和妈妈的故事 54
脸谱
   ——我和妈妈的故事 56
老藤椅 60
童年琐记 64
百泉村(四章) 71
寻找幸运花瓣儿 78
二月兰(十四章) 85
《夏天卷 沙滩上的童话》
我爱门前的小池塘 01
尖尖的草帽 02
夏夜的星星 04
小麻雀洗澡 06
做一片美的叶子 07
露珠 10
甜野菊 12
颤抖的羽毛 14
放河灯的日子 20
湖边的雕像 22
采蘑菇 24
捉迷藏 26
沙滩上的童话
——我和妈妈的故事    28
夏夜
——我和妈妈的故事    32
蝎子
——我和妈妈的故事    34
童谣
——我和妈妈的故事    37
龙爪花 40
合欢树 42
在湖边 46
蛐蛐罩 49
夏天的三种快乐(三章) 54
早起 62
找乐儿 69
夕照花影六记 72
有趣的虫?虫(十四章) 90
《秋天 雨点儿》
雨点儿 01
湖水睁着明亮的眼睛 02
星星草 04
悬铃木 06
秋天的大树 08
甜甜的爱心 10
月亮湖 12
桥 14
大树上的书 16
苦楝子树上的鸟 18
站着睡觉 20
拔草的老人 22
秋天的节奏 25
秋天的阳?光 28
寂静的草地 30
金黄金黄的树叶 32
火红的枫叶 34
一棵小桃树 36
红苹果 38
森林小火车 40
树的家庭 42
雨后的大森林 43
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44
微风吹落了花瓣儿 52
秋风的歌 54
秋天的白蝴蝶 56
小拐棍 58
在秋叶飘零中默想 60
中秋节的味道 62
热乎乎的鸡蛋
——我和妈妈的故事    64
苦涩
——我和妈妈的故事    66
石趣 68
快乐鸡毛 73
小麻雀之死 76
背课文 82
兔儿爷 89
给老师的悄悄话(九章) 94
《冬天 阳光》
片雪花 01
小雪花的梦 02
冰上 04
雪地 06
青青的小草 08
冬天的麻雀 10
生命的呼应 13
铃声冻不僵 16
虫儿怎样度过这冬天呢 18
树的等待 20
我愿变成一阵微风 22
白色的石桥 24
阳光 26
灶马 27
空空的燕儿窝 30
布老虎
——我和妈妈的故事    32
妈妈的手
——我和妈妈的故事    34
在那面墙上
——我和妈妈的故事    37
新年贺卡 40
冬天的笑声 44
猪蹄儿灯 48
泥泥狗 52
等待好朋友 56
我也感谢自己 58
今天是我的生日 61
柿子树 64
会走路的雪人 66
冰上的笑?声 68
书本里的蜜 72
生命的节奏 76
瓢虫日记(十八章) 84



【书摘与插画】

童年琐记
我小时候,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放风筝。几十年来,我一直保留着美好的记忆,对放风筝也格外留心。
今年的北京,好像很时兴放风筝。天安门广场每天都有放风筝的。我观察来这里放风筝的,大体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对放风筝有浓厚兴趣的;二是带孩子来消遣的;三是试飞的。我对这第三种感兴趣,因为他们试飞的风筝无论是外形、色彩,还是飞翔的姿态都很别致,不少人都引颈仰望。
说起我小时候放过的风筝,也许有点儿难为情,因为名称不雅,叫“屁股帘儿”,即使它的雅号,其实也不雅,叫“瓦片”。这是我见过的简单的风筝了,连小孩子都会做。
做一只“屁股帘儿”风筝,先把两根竹条儿交叉着扎起来,另一根横扎在,弯曲成弓形,糊上纸,下端再加上三条纸尾巴就成了。
“屁股帘儿”风筝虽然简单,但受我们小孩子欢迎。它不用花钱买,万一线断了,风筝飞跑了,也不可惜。
除了“屁股帘儿”风筝,比较大众化的,还有“沙燕儿”风筝。它的外形像燕子,但它那剪刀一样的尾巴和展翅飞翔的双翼却被放大了。
在春天的郊外,在碧蓝如洗的晴空,常常会看到我们放飞的“沙燕儿”。慢慢地,我们也学会了辨认“沙燕儿”的种类:有的叫“肥燕”,翅膀和尾巴都很肥大饱满;有的叫“瘦燕”,体态修长窈窕;有的叫“雏燕”,样子天真稚拙;还有一种叫“比翼燕”,是两只燕子并肩飞行。
面对天上这么多“沙燕儿”,人们还教会了我们一首老北京的童谣:

肥比男,
瘦比女,
雏燕像小孩,
比翼像夫妻。

这首童谣,使我想象到燕子一家在天上飞翔着,心中那股亲情油然而生。


返回顶部